?

上海市室外步行公共空間中的“樹池”設計初探

2022-10-25 03:42汪留成上??稍旖ㄖO計有限公司一級注冊建筑師注冊城鄉規劃師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0期
關鍵詞:城市更新座椅空間

文/汪留成 上??稍旖ㄖO計有限公司 一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城鄉規劃師 碩 士

黃淑娟 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副教授 博 士

汪珊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碩 士

引言

2021 年8 月30 日,住建部印發《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表明中國城市在經歷了改革開放40 余年以來的快速大規模城市建設與改造之后,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增量模式轉向精細化存量模式。該通知明確表示,城市建設中要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增建和搬遷,提出要加強統籌謀劃,探索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因此,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間的品質和活力將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上海是世界著名的“設計之都”,設計理念和水平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因此總結上海城市精細化設計的方法和經驗,不僅有利于提升上海的人居環境水平,也有利于其他地區參考借鑒。

城市的主要空間類型有建筑空間、廣場空間和交通空間等。其中步行公共空間主要包括廣場和人行道兩部分,其要素組成有樹池、圍墻、道路、建筑和小品等。其中樹池以數量多、分布廣泛占據了較為重要的位置。文章通過對上海市幾個重要區域的城市更新街道、片區和重要大學校園及周邊的樹池進行專題的調研,探討各類樹池的問題和適應性,為進一步提高上海市公共空間品質獻言獻策,研究成果也可以供相關的設計師參考。

文章所指的樹池是城市公共步行空間中的喬木樹池,不包括快速路樹池、可以移動的樹池和大塊草坪之上的樹池。上海市的喬木類樹種常見的有樟樹、梧桐、銀杏和少量的棕櫚等。影響樹池設計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功能要求。首先是要預留出可變空間應對澆水、樹徑變粗和樹根上浮等植物生長需求,同時出于減少揚塵的考慮,應盡量避免覆土裸露;然后是要易于管理和維護,并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最后是人流量大的步行街道中的樹池上部的大部分空間應能夠安全通行。二是樹池作為大量性景觀要素,樹池設計中可以通過圖案、符號和文字等傳遞植物、設計師、材料廠家和城市有關信息。三是樹池通過增加裝置、構筑物以及多個樹池聯通等做法,可以為人們各類活動提供可能性,從而提升空間活力和品質。

1 平地式樹池

平地式樹池是樹池邊框和樹池覆蓋物與步行路面基本持平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這類樹池上方可以作為步行空間,增加人行道通行寬度,適合應用在比較窄的道路。樹池內有不同材質的覆蓋物,保留樹木生長的樹干空間,保證樹池內的滲水與透氣性的功能,也能夠對樹池裸露的泥土進行覆蓋,達到減少揚塵的目的。

1.1 濾水篦子覆蓋樹池

濾水篦子覆蓋是比較早期的做法。常見的濾水篦子的有塑脂、塑膠、玻璃鋼、鍍鋅網、鑄鐵等多種材質。最初設置濾水篦子的目的是樹池覆蓋后能夠保證上部人員的通行,同時又能夠方便雨水滲透,減少揚塵。但是根據筆者調查,這類濾水篦子主要有三方面問題:一是缺乏可變性。植物根系生長上浮會造成塑料濾水篦子懸空,后經人員踐踏或電動車、自行車等碾壓造成破損或開裂。同時濾水篦子預留孔洞缺乏可變性,不能適應樹徑生長變粗的需求。二是濾水篦子的孔隙往往是煙頭、雪糕棍棒和塑料等垃圾的集聚地,清理十分不便。三是濾水篦子和四周的鋪地沒有明顯的區分,澆水后的凍脹、滲透容易引起周邊鋪地磚的松動。同時樹池的孔隙對于穿高跟鞋的路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圖1)。

1.2 地磚鋪裝樹池

地磚類樹池在近年的城市更新項目中得到大量應用。這首先體現了設計師對植物特性的進一步熟悉,即由于本市雨量較充沛,同時地下水位較淺的原因,在上海市已經成活的一般喬木并不需要經常性澆水,同時樹池覆蓋地磚后可以有效增加道路通行寬度。常見的地磚類型有:馬蹄石、植草磚或面包磚等(圖2)。這類樹池設計特點有三個:一是樹池地磚和周圍行道地磚的模數銜接恰當。步行道地磚規格常為300×300mm,樹池地磚略小,常為150×150mm 左右。二是調適方便。與行道地磚的墊層坐漿實鋪不同,樹池地磚一般是采用干擺方法。這樣可以通過地磚數量的增減調整樹池周圍的空地面積,同時適應樹木生長或者樹木根系上浮等變化。三是地磚上的圖案、文字或符號可以傳遞各類文化信息,使得樹池成為文化傳播的一個要素。比如,梧桐樹下的樹池可在磚上雕刻梧桐葉子的圖案;以休閑娛樂為主的街道,可以在樹池的磚上雕刻酒吧標識、音符、詩歌文字、名人名言和路標等信息以增強場所感。

需要特別指出的樹池精細化設計細節是,這類樹池需要通過具有一定高度的不銹鋼條或條石來對周邊道路進行收邊處理。這是因為植物根系由于生長、澆水等原因常常會導致路面周邊的路基不穩,造成路面地磚的松動,影響通行安全。對于這類樹池的邊界,傳統的做法是采用一定高度的料石,而新近的做法中也有的采用不銹鋼進行分割。料石和不銹鋼的上皮大致和路基地面持平,不影響行人通行。調研中發現的另一個問題是:由于樹池為后期的城市更新改造,樹的位置不在樹池中間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此,建議后期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可以進一步優化樹池在人行道路中間的位置,以求達到樹池和樹的美觀協調的效果。

1.3 復合鋪裝樹池

在一些景觀要求較高的空間中往往采用復合鋪裝樹池,這類樹池使用的主要場所有市中心街道、廣場、出入口或濱水空間等(圖3、圖4)。常見的模式有三類:一類是地磚加灌木或草皮類,這類樹池的植物往往需要經常澆水,用于空間品質要求較高的場所。二類是地磚加火山石粒、鵝卵石、陶粒、洗米石或樹皮類,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透水性,用于一般的步行空間。地磚一般干擺,當樹木需要澆水、施肥時可以便捷地移動,同時避免了裸土帶來的揚塵。三類是地磚加透水瀝青材料,用于有大量人流量的步行空間。為了提高樹池品質,設計師往往在樹池內增加地燈設計,不僅美觀,也可以在晚上照明以指引道路,增加行人的安全感。

2 高臺式樹池

高臺式樹池是指樹池四周的維護體高于樹池周邊路面的做法,類型有以下三種。

2.1 座椅樹池

上海地處夏熱冬冷氣候區范圍,自古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俗語。人們在樹下進行乘涼、休息、交流時往往需要一定的座椅。步行公共空間的座椅進來也被學術界稱為“城市家具”,這種做法既能節省空間,又可以給人們創造舒適的、有景可賞的休閑環境,可以容納安坐、側躺、平躺等多種人的活動。

座椅樹池適合于人們可以短暫駐足的街道或公共空間,如口袋公園、廣場、商業街等,以供人休息、聊天等(圖5、圖6)。這類座椅樹池除了要考慮合適的高度、傾斜角和頂部、靠背以供人舒適使用外,同時要考慮單人使用和多人使用的情況。另外,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座位尺度。高度方面以450mm比較合適,可以確保人在安坐時膝蓋以下部位自然放松。寬度方面,當樹池內部鋪設火山石或卵石等無機材料時,這類材料宜低于座椅上皮50mm 左右,座位寬度以300mm 左右較合適。當樹池內部種植灌木時,座位寬度宜為500mm 左右,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植物生長使座位面過窄帶來的不便,也有利于座椅本身的清潔工作。二是出于安全考慮,樹池座椅四周應做倒角處理,樹池內部不應種植帶刺植物,以防傷人。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出于對老年人的考慮,較多的場所座椅往往需要安設靠背或扶手。另外還要注意到樹池邊緣一般宜做倒圓角處理,防止尖銳角給人們帶來安全隱患。三是從視覺考慮,無靠背座椅或通透的格柵類型座椅比較容易和環境協調。四是出于耐久性考慮,當座位面采用木材時要做好防曬和防腐處理,宜選擇適合戶外的防腐木,否則經過風吹雨淋,木材會老舊破損,一方面有礙觀瞻,更重要的是也有安全隱患。需要說明的是,磚、混凝土等材料往往由于自身不宜清潔而利用率較低。五是出于交往需求考慮,為了滿足人們的交談空間和人看人的心理需求,座椅可以采取非環繞布置,往往選擇設置在通行人數較少的一個或兩個樹池邊。六是可以通過圖案、符號和燈飾等將樹池進行進一步精細化設計。這類樹池能起到前綴、活躍環境氣氛的功能,同時還有比較好的視覺效果,未來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2.2 非座椅樹池

非座椅樹池周邊用條石或者混凝土砌體維護,屬于老式做法(圖7、圖8)。樹池內部往往會覆蓋卵石、塑料篦子或種植草皮、灌木等植物。近年來,上海城市更新已經較少使用,屬于應該逐步淘汰的做法。這類樹池的優點是比較堅固,有利于儲水,利于樹木生長,且行人不會主動靠近樹木,可以保護樹木根部;主要缺點是因為樹池阻擋通行,占用人行道空間,并且有不安全、不美觀、靈活性不強等缺點,同時如果使用一些生長較快的樹種往往會撐破樹池,影響樹池景觀效果。

2.3 多功能樹池

多功能樹池適用于人們可以較長時間停留或游玩的街道及公共空間。在近年的城市更新項目中,人們利用樹池作為激發空間活力的設計屢見不鮮,即圍繞樹池形成復合界面,給使用者提供多樣選擇機會的空間,豐富人們的公共生活交往和社會活動。人們可以在樹下休息、交談、觀景,甚至從事各類參與式的游戲活動。主要做法有兩種:一類是擴大樹池平臺,在平臺上擺放各類游戲裝置(圖9),例如滑梯、蹺蹺板等,供兒童游戲使用。二類是將多個樹池統籌設計(圖10),增加大量平臺、臺階、隔斷、裝置或小品,這種平臺和臺階可以為過往的行人提供休息交流的空間,增強街道的活力。同時這種樹池通過不同鋪裝、文字和符號來傳遞各類城市相關的文化信息,增強圍繞樹池空間的活動的豐富度與多樣性,增強非物質要素對于人群活動的支持和引導。這類樹池應該在今后的城市更新中大力推廣,特別值得設計師進行重點研究和設計。

結語

上海市通過對小尺度、小規模和日常性的改造活動進行精細化的治理后,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環境品質。近年來,上海樹池設計師們在充分考慮樹木自然生長、樹下空間利用和樹池材料等多方面內容的基礎上,整體有三個明顯的發展趨勢:一是平地式放棄了以往濾水篦子而廣泛采用馬蹄石、面包磚鋪裝設計,適用于人流量較大的空間。這體現了設計者對上海主要樹種特性的精確認知,即成活的樹木并不需要經常澆水,另外還充分考慮了樹池對樹木生長的可變調適,有效延長了維護周期,減少了維護成本;有效增加了人們通行舒適度。二是普遍采用復合鋪裝式樹池,樹池內通過鋪設火山石等碎石,或可種植草坪或灌木,一般不會裸露覆土。同時考慮了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創建適合人們暫時停留的較開敞空間。三是綜合式樹池在公園、城市節點,甚至步行街道等公共空間大量出現。圍繞樹池形成了有綠樹、休息設施和各類小景觀的可以容納多種活動且充滿活力的樹下空間,以及適合人們較長時間停留、游玩、休息的寬敞空間。

猜你喜歡
城市更新座椅空間
防止大拆大建!廣州正式發布城市更新5個指引
定調!廣州城市更新由國企主導!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空間是什么?
國外城市更新的經驗對我國老舊小區改造的借鑒意義
2016年奔馳E260L主駕駛座椅不能調節
創享空間
你愿意變成傘還是座椅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