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美學賦能城市建筑的生態文明建設策略研究

2022-10-29 13:07王雨楠王麗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生態美學生態建筑城市建設

王雨楠 王麗

摘 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加,帶來了環境惡化問題。在城市建設中,不僅要關注建筑,而且需要研究如何使生態環境與城市建筑相協調,不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綠色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生態美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基于城市建筑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突破以往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把生態美學與城市建筑有機結合起來,對城市建設中生態建筑的設計路徑、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的發展策略,促使城市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使城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給建筑設計行業帶來新的啟示。

關鍵詞:生態美學;生態建筑;城市建設

城市是人類的居住場所,城市建設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但隨之也會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針對這一狀況,人們開始著重研究解決方案。近年來,生態建筑在城市中逐漸興起,這有利于城市建筑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周邊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一、生態美學與城市生態建筑

(一)生態美學的發展及意義

生態美學產生于后現代經濟與文化背景之下。為了適應現實以及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我國部分學者開始了對生態美學的研究,1994年前后,我國學者提出生態美學論題,2000年底,有學者出版了關于生態美學的專著,標志著我國開始對生態美學進行更加系統和深入的研究。

當今時代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美學的產生與當今社會大環境相契合,現階段我們需要重視這門學科的研究。首先,當代生態存在論美學的出現和發展,將各種生態原則納入美學范疇,其成為美學理論中著名的“綠色原則”。其次,其反對“人類中心主義”,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建筑不是單純的建筑,其要符合生態審美,這樣有利于促進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這體現了生態美學的重要性。生態美學這一新興學科不僅對建筑領域產生了影響,還對農業、經濟等更多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城市生態建筑的特征

1.減少環境污染,使用環保材料

開展生態建筑設計能夠減少傳統建筑材料的使用,減少化學材料的使用,其注重使用有機、環保、可持續再生材料。例如地面的鋪裝使用環保地材、人工草坪、植草路面磚等,外建筑材料多為混凝土、不銹鋼、環保型管材、竹子、木材等。

2.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生態建筑采用環保設計,能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浪費,減少碳排放,所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有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結合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和氣候等因素,結合可再生能源,建設一套良性循環系統,可以促進建筑與自然和諧發展。

3.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使生態建筑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使建筑與自然環境相融合,進而形成一種建筑生態系統,這樣能夠使各種要素有序地循環轉換,促使建筑與生態形成和諧、穩定的關系,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三)生態美學與生態建筑的關系

生態建筑設計離不開生態美學,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建筑的生態性體現在其設計上,將生態美學融入建筑設計,以生態美學為生態建設提供理論指導,促進生態建筑的發展。沒有生態美學的理論支撐就不會有一個完整的生態建筑體系,其也不能被稱為好的生態建筑,應在生態美學中的生態學理論的基礎上,從美學的角度為生態建筑設計提供指導。

二、生態美學視角下城市建設中生態建筑的

設計原則與內容

(一)設計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建筑是供人使用的,是以人為核心的。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需要考慮如何更好地為人服務,做到使建筑環境健康、舒適,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生態建筑設計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原則,使用環保安全的材料,注重室內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以人為中心,這樣能提高生態建筑的使用率,更好地發揮它的價值。

2.堅持節能減排原則

高效利用可再生資源,利用水能、光能、風能、地熱能,減少環境污染和對人工材料的使用,減少建筑物帶來的污染。目前,能源短缺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的環境資源問題,生態建筑設計要減少資源的浪費和消耗,盡量減少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影響,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建設和諧綠色城市。

3.注重整體設計原則

設計生態建筑時,應該把握整體設計原則,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影響生態建筑的因素,包括周邊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環境、文化特色等。結合要素之間的關系,針對它們的特點,立足整體,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樹立全局觀念,使生態建筑更好地與生態環境相融合,實現建筑與生態系統的平衡,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

(二)設計內容

1.考慮建筑選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生態建筑的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選址問題。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氣候、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水文特征、土地資源、人文資源等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差別,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前對建筑選址進行實地考察,之后再進行合適、針對性的設計。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資源進一步減少,在這種背景下,還可以利用地下空間進行建設。

2.通風及采光設計

通風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使空氣流動,提高空氣質量,這樣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在空氣流通的實現方面,可以結合風壓,在生態建筑上應用迎風墻;可以利用熱壓結合排風口,利用冷熱空氣交替原理;可以利用置換通風器;可以設計屋頂的通風系統,如天窗等;還可以調整窗戶的形狀、大小,實現通風等。自然光的利用也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節約用電。

3.生態建筑的綠化設計

增加綠植的覆蓋面積,把植物與建筑結合到一起,以凈化空氣。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進行光合作用,減少太陽光直射,防風防塵,調節氣候??梢詫⒅参飸糜谖蓓斏?,起到減少噪聲、收集雨水的功效,也可以將其應用于室外或室內。應結合當地生態環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這樣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還可以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4.充分發揮降溫、保溫、隔熱功能

生態建筑除了要與環境相協調外,還要服務于人,因此要注重功能性設計,如是否具備保溫、降溫、隔熱功能。使用環保材料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如無機保溫砂漿是一種新型保溫材料,具有保溫隔熱、防火防凍、耐老化等作用;玻璃棉具有吸聲降噪、保溫隔熱等作用;近年來新研發的反射隔熱涂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溫度和室內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節約能源,同時延長建筑的壽命。

三、生態美學視角下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一)建筑設計中生態美學的應用

1.將建筑融入自然,將自然引入建筑

從生態美學的角度出發,要想使建筑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可以結合地域環境特點,利用可再生資源,借助科技手段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實現和諧發展。這樣不僅能加強對生態美學的應用,使建筑設計水平得到提升,還能保護自然環境,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如浙江省杭州市富陽陽陂湖的濕地生態酒店,富陽的陽陂湖是一個被修復過的濕地公園,七個客房沿著小島邊緣分布,建筑以鳥的形態展現,屋頂猶如鳥張開的雙翼,就像鳥一樣棲息在濕地上,與自然融為一體。因外形像燕子,因此有了“燕屋”之稱。房子屋檐的輪廓和坡度也與山體相似,二者相互呼應,低矮的建筑與大地相互融合,滿足了住戶需求,使用戶能更好地觀賞自然景色。

還可以將自然引入建筑,因地制宜,在建筑中引入綠植,使建筑綠色化、生態化。比如捷克的生態辦公樓,將植物包裹在建筑外立面,形成生態墻,外墻上種植著不同的植物,其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很好地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個建筑還設計了水處理系統,可以實現雨水和廢水的循環利用。又如,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利用屋頂空間打造了亞洲最大的屋頂有機農場,集糧食生產、能源再生、有機廢物與水資源管理以及公共活動空間提供功能于一體,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

2.建筑與生物形態相結合

為了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相互融合,可以參考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態進行設計??梢岳梅律鷮W原理進行建筑設計,仿生建筑也屬于生態建筑的范疇。設計師可通過結合生物形態的優勢及其對大自然的適應性特點進行設計。

(二)建筑材料的應用

生態建筑的發展也推動著新材料的研究不斷深入,突破了傳統材料和技術的限制,人們開始重視研究新能源、新的科技手段,這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如今環保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如迪拜世博會比利時館用木材制作成木質格柵窗,起到了抵御太陽輻射的作用;還有用竹子作為建筑材料,竹子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和光線的進入,方便改造。近些年新興材料不斷產生,例如英國的Elytra展廳由甲蟲前翅的輕質生物纖維結構打造,纖維結構由自動化機器人編織組裝而成,節約了人力勞動成本,是計算機和機器人技術應用方面的一個突破。這些與眾不同的纖維結構也顛覆了傳統的設計審美理念,更加現代化、科技化,推動了建筑設計行業、科學技術研究的發展。又如,位于上海新天地的JNBY品牌互動展廳,主要采用膜結構材料,其可以重復使用,還便于運輸和存放。膜結構材料是美國棉花協會提供的彈性防水材料,采用低碳的方式制作而成,具有半透明特性,還可以在夜間使用。

四、生態美學視角下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的

發展策略

(一)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

要想更好地推廣生態建筑設計形式,推進城市建設,就要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使人們認識到生態建筑的重要性,使設計師了解和具備生態美學設計理念。要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使生態建筑設計形式得到更好的普及。

(二)新能源的運用和設計方法的轉變

要善于運用可再生資源,節約不可再生能源,減少污染,提高對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力,研發出更多的環保材料,提高設計效率,減少環境污染。要轉變設計方法,結合當地的資源環境條件、人文、社會經濟等因素進行多方面考慮,結合生態美學形成全新的設計思路。

(三)構建多學科知識應用體系

生態建筑的建造不能只應用一門生態學學科知識,還需要其他學科知識的配合,需要設計師多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靈活結合和運用各學科知識,同時還要了解生態建筑的內涵。各領域的設計師要團結協作,將多學科知識融入建筑設計,還可以成立相關學科研究小組進行深入學習探討,以促進生態建筑的發展。

五、結語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建筑,而生態建筑又是建筑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建筑反映了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時俱進,推動了社會發展,對城市建設有著長久深遠的意義。雖然生態建筑的發展道路蜿蜒曲折,但充滿了無限潛力。中國的生態建筑設計師應該關注國外的相關學術研究和技術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國的生態建筑能夠在以后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張春梅.淺談生態建筑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性[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2]譚春暉.生態美學影響下的建筑審美思考[D].上海:同濟大學,2007.

[3]亢磊磊,王佳煒.生態建筑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傳播,2015(23):55,46.

[4]米碩成,宮曉芳,李亞光.淺析我國生態建筑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2):11,65.

[5]夏志祥.建筑膜結構應用方法常見問題分析[J].塑料制造,2012(增刊1):73-74,77.

[6]施楊,任新宇.生態美學視角下建筑設計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3):100-101.

[7]張穎.淺論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C]//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1年10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1:95-96.

[8]張延帥.論生態建筑中的自然通風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6(3):75.

[9]江羽.綠色生態建筑及其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策略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1(3):103-104.

[10]干申啟,馮四清.論當代生態建筑及其美學特征[J].建筑與文化,2012(12):100-102.

[11]淺談生物形態在仿生建筑設計中的應用[C]//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第二屆國際仿生設計與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大連: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21:140-143.

作者簡介:

王雨楠,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王麗,博士,黑龍江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生態美學生態建筑城市建設
懷特海有機哲學審美經驗觀的生態學審視
芻議生態建筑設計:建筑與環境的融合
和諧之美
淺談綠色設計中自然材料的運用
屋頂綠化相關概念的辨析及生態建筑的構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