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練習與實踐策略探究

2022-10-30 02:55劉偉
成才之路 2022年24期
關鍵詞:課堂練習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劉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策略;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課堂練習既是課堂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發展學生智力、鍛煉學生數學技能的重要途徑。為提高課堂練習效果,教師要以生為本,對課堂練習內容與形式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練”在核心點、“練”在關鍵處,讓課堂練習更加有的放矢,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打下堅實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課堂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 對數學課堂練習與實踐策略進行探究,以切實發揮課堂練習作用, 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數學課堂練習課題提出背景與內涵

對于數學教學而言,課堂練習是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在課堂練習活動中, 學生可以將課內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提升數學綜合技能。課堂練習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自檢和自查,從而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效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 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也凸顯了一些現實性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課堂練習設計仍舊以教師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完成,缺乏完成課堂練習的積極性;課堂練習設計題量過大,使得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影響課堂練習效果;課堂練習設計形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熱情,導致課堂練習效率和質量不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缺乏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練習,勢必難以取得好的效果。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 有必要對數學課堂練習與實踐策略進行探究,以突出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提高課堂練習設計的科學性, 讓學生既能夠鞏固數學課程基礎知識、發展數學綜合能力,又能夠在“精而簡”的課堂練習活動中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增效”。

二、數學課堂練習與實踐設計原則

在數學課堂練習實踐過程中,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和影響,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內容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提高課堂練習設計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為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教學價值,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做到精而簡。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習題質量與數量的關系,根據學生課堂學習反饋,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做到精而簡,以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教育價值,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第二,緊扣教學目標。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教師要提高習題設計的針對性,確保課堂練習能夠緊扣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目標,以提高課堂練習實效。

第三,關注層次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各不相同, 在學習過程中,接受和吸收的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進行分層, 設計具有層次性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在階梯性的課堂練習中,循序漸進地發展數學運算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確保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得到提高和進步。

第四,注重拓展性。相較于其他課程,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因此,在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 教師應注重對學習內容進行拓展,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夯實學生數學學習基礎, 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熟練掌握和應用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數學知識時,課堂練習的習題設計可融入表面積、體積等相關計算,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數學課堂練習與實踐策略

1.緊扣課程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與難點

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的。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圍繞課程教學目標以及課程教學內容, 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練習內容,確保學生在完成課堂練習的過程中能夠鞏固所學知識,能夠掌握重難點知識,能夠提升數學綜合技能。教師只有緊扣課程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與難點,才能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練習。

(1)關注課堂練習設計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課堂練習應當從課程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需要兩方面綜合考慮,平衡課堂練習題的數量以及難易程度,并根據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針對性的練習, 保障課堂練習有的放矢,提高課堂練習效率與質量。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概括為以下兩點:“一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岸啤?,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小數除數變成整數除數,然后再對應地移動被除數小數點位置, 進行相應的計算。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可設計以下豎式計算,只需要學生說出計算的思路和過程,不需要計算最終結果:0.21÷0.07,2.4÷0.8,3.56÷0.04,0.102÷0.51。學生如果能夠準確掌握以上算式計算思路,后續的學習就會容易得多。這種具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設計,能幫助學生準確掌握重難點知識,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2)關注課堂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 要根據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特點,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設計思路。比如,計算題可以從基本形式到變式訓練,讓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探究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小數和整數相乘”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設計以下課堂練習。

①不計算說出下列各題的積是幾位小數。3.5×21,2.85×12,0.045×38,41×2.53。②根據145×12=1740, 說出下列各題的積。1.45×12,14.5×12,145×1.2,145×0.12,12×0.145,0.012×145。③根據75×54=4050填空。()×()=40.5,()×()=4.05。

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 能突出課程教學重點與基本技能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使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樹立學習自信心。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2.圍繞課堂練習的實際需求,靈活安排課堂練習時間

在設計課堂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圍繞課堂練習的實際需要,靈活安排課堂練習時間,科學合理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安排課堂練習時間應當避免練習活動的斷斷續續,要注重課堂練習的連貫性、銜接性,避免花費較長時間只進行單一內容的練習。教師設計課堂練習時,要根據基礎、鞏固和發展三個層次安排課堂練習時間,使不同階段的練習活動自然過渡,充分發揮課堂練習作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課堂練習時間過少,起不到鞏固和加深印象的作用,學生容易忘記課堂所學知識;課堂練習時間過多,容易引發學生的厭煩情緒,課堂練習的作用與價值得不到有效發揮。因此,教師要根據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情, 靈活設計課堂練習時間, 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和針對性,提高課堂練習效率和練習質量。

(1)新授課課堂練習時間安排。在新授課課堂練習階段,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內容與學情,正確評估課堂學習任務。在設計概念與基礎知識課堂練習時,課堂練習時間的分配應圍繞概念和基礎類知識進行鞏固與練習,將提升類習題設計放在后續課堂練習中。在設計應用類課堂練習時,課堂練習時間的分配應當偏向學生的探究學習,科學劃分課堂練習時間,對于舊知識的復習要精確高效,對于新知識的鞏固要及時和漸進,以夯實學生新課學習基礎,強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和課堂練習的實際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以下練習題。

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緊扣課程教學目標“能舉例說明乘法算式的含義,會對幾個相同數相加的算式與乘法算式進行互相改寫”, 讓學生準確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既不會占用過多的時間, 又能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既能順利完成對新知的鞏固,又能在新舊知識的聯系中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避免煩瑣、機械、重復的訓練,提高課堂練習的針對性、目的性。

(2)單元課堂練習時間安排。單元課堂練習是教師幫助學生鞏固深化單元基礎知識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單元課堂練習時間安排應當從學生日常學習表現出發,在安排練習時間之前要帶領學生對單元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歸納,梳理出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并將學生日常作業過程中出現的易錯題融入單元練習中。在分配具體時間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 明確課堂練習時間分配的節點, 科學地組織學生將練習時間分為復習提問時間、典型例題解析時間、易錯題歸納時間等幾個重要階段, 突出課堂練習時間分配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為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例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這一單元的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基礎知識鞏固部分可融入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例題:35×9、56×7、60×4,使學生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典型例題復習部分可融入因數中間有0 的計算練習題,讓學生掌握這一特殊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實際問題解決部分可融入路程問題,強化學生計算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讓學生深入理解“速度×時間= 路程”這一計算公式,并能夠進行熟練應用。

3.注重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新的課程標準也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為人人所學。對于數學課程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元素的融入,不僅可以豐富課程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同時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學習理念。因此,在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過程中, 教師要善于融入生活化的應用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1)營造生活化應用情境。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課程學習質量,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教師應將生活化內容融入課堂練習的實踐中去,引導學生從生活化角度解析數學課程內容,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 使學生在參與課堂練習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實踐深入理解數學定理與概念,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抽象、概括、分析、比較的綜合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元、角、分”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小超市”這一主題的課堂練習活動。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出示不同商品的價格,要求學生以10 元為標準購物,并提出問題:“同學們, 你們手中的10 元錢可以買哪幾樣學習用品?有哪些不同的買法? ”學生都有日常購物的經歷, 對于這樣的課堂練習具有較高的參與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購物方案。這種生活化的課堂練習活動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課堂練習效率和質量更高。

(2)營造生活化問題情境。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教師要善于從生活問題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課內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 既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解決“雞兔同籠”這一問題時,教師就可以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為媒介進行引入:“同學們平時都喜歡什么小動物??? ”學生們踴躍發言,有說喜歡小狗的,有說喜歡小貓的,也有說喜歡小兔、小雞的?!罢l能告訴老師小兔子有幾只腳?小雞有幾只腳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順勢引出問題:“在一個籠子里同時裝有小兔子和小雞,但是老師只知道一共有7 個腦袋和22條腿,聰明的同學能不能幫助老師算一下小雞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呢? ”這一問題情境的構建,能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啟動學生思維。在學生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和引導:“同學們,你們想一想,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雞,它們相差幾只腳?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理清解題思路。又如,在解決“租船”這一問題時,教師可設計以下課堂練習:周末王老師帶領班級45 名學生去劃船,每條船可以乘坐6 人,一共需要幾條船? 已知每條船20 元,王老師和同學們一共需要花多少錢租船? 在休息時王老師去買礦泉水,每瓶礦泉水3 元,王老師還剩136 元,可以買多少瓶礦泉水? 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熟練掌握解決“舍余”和“進一”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作用和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練習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消化吸收的主要途徑。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要遵循課堂練習設計的基本原則,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需要靈活設計課堂練習內容,科學合理設計練習時間,將重難點知識融入多樣化的課堂練習中,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課堂練習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策略研究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探究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