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宋錦幾何化紋樣設計形態的生成

2022-11-03 11:54閆璐瑤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5期
關鍵詞:宋錦骨架紋樣

閆璐瑤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科技時代的到來和極簡風格的席卷等,對宋錦這種耗時費力的繁復傳統手工藝造成了較大沖擊。面對種類的不完善、傳承人的缺乏、形式功能的脫節、學術界關注度較低等問題,宋錦急需以新的面貌重新煥發生機。

1 宋錦

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形成于宋,繁盛于明清的一種織錦。宋錦是一種高級的絲織品,其色澤華麗,圖案精美,質地堅柔,“錦繡之冠”的美譽便是贊賞它。宋朝時期,寫生花鳥畫被視為當時的藝術主流,清新高雅的文化氛圍,重文輕武的政治背景、市坊制度的商品經濟和成熟完善的紡織技術,為織物宋錦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此時的錦緞相較于以往的絲織品其色彩與工藝更加復雜多樣。明清時期為追求具有宋朝風格的織錦,在當時生產制造的織錦便被稱為宋式錦或者仿古宋錦。不論是宋朝的宋錦還是明清時期的宋式錦,都將它們統稱為宋錦。

宋錦是通過經線與緯線交叉疊加同時顯花的原理呈現緞面的紋樣圖案,制作工藝較為復雜。由于用料材質,紡織結構,織工技藝,用途功能的不同產生了重錦、細錦、匣錦、小錦4種不同種類的織錦(圖1)。其中的重錦與細錦稱為大錦,大錦花紋細膩,過渡自然,結構緊實,質地優良,常常以幾何骨架為基填充以動物花卉紋。由于重錦的質地厚重,用料華貴,色彩層次過渡豐富,常常使用于宮殿與堂室的巨幅掛軸,輔之搭配以與整體環境風格相適應的靠墊、地毯等。細錦是較為常見的品種,薄厚適中,在服飾及禮品裝裱上運用廣泛。匣錦與小錦則相對疏松軟薄,花紋多以對稱的簡單花卉與幾何紋樣組成。

圖1 重錦、細錦、匣錦、小錦

明清時期是宋錦發展的黃金階段。明朝伊始,明太祖朱元璋曾有規定“四年始征其稅,不種桑者輸絹,不種麻者輸布”[1],從政策的角度重農崇儉,鼓勵農民養蠶繅絲。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江南絲織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朝廷內部對于錦緞的需求增加,民間絲織產業也興旺發達起來。官府為系統監管絲織產品,不僅在北京與南京設立中央染織機構,還在蘇州、杭州等地設立地方染織局。清朝初期,制造局的規模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政府對織錦的要求更加嚴苛,織錦的生產責任落實到個人,一定程度上對當時宋式錦的織造質量和圖案花色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現如今所能看到的大多數宋錦基本是出于明清時期,明清宋錦的圖案紋樣大多由清麗秀美的幾何紋飾構成,用退暈的手法表現了層次豐富的幾何線條,色彩凝練雅致,深受文人喜愛[2]。此時的幾何紋也因常常伴隨著宋錦裝飾的錦盒、書籍臨邊和畫軸裝幀等的出現而被廣泛使用。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清朝后期奢靡之風漸起,人文社會環境已不滿足現有的幾何紋樣,轉而逐步發展為較復雜的幾何化紋樣,例如幾何式的框架或在幾何骨骼結構上穿插花卉纏枝紋、小幾何紋、八寶紋等。清朝末年民國初期時,傳承千百年的中國傳統桑植繅絲產業因西方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化生產而受到了重創。原本的絲綢產業不得不向集中生產和全面工業化的方向靠攏,而這也為宋錦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2 宋錦幾何化紋樣

幾何化紋樣即便是放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來看依舊是那么的樸實無華,熠熠奪目。其遵循著節奏韻律、對稱均衡、對比變化、和諧統一的美學法則,延續千年而經久不衰。從新石器時期起,人們便開始使用點線面等基礎的幾何形裝飾身邊的事物,抽象的幾何形體再經過重復、對稱、旋轉等方式豐富了當時較為單一的幾何紋飾。此后,歷代王朝便開始將其作為紋樣的母體沿襲發展,這也使得中國古代的傳統紋樣擁有獨特的藝術美感。

在這里需要表明的是,本文所探討的宋錦幾何化紋樣不單單是指簡單的方圓等類似的純粹幾何形態,更包含了紋樣表現手法具備幾何特征的紋樣。

2.1 審美意識與工藝相結合的體現

幾何紋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當時社會背景下生產設備和工藝的制約,紋樣只能沿著縱橫向經緯線變化,最終以直線或是折線的方式呈現出來。雖然紋樣圖案并不能像刺繡一般表現靈活多變的具象圖案,但幾何化的紋樣卻以其獨具特色的幾何風格在歷史的長河中占據一席之地。

2.2 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一

幾何化紋樣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時間最早、應用范圍最廣的紋樣,這與它獨特的圖形美感是分不開的。寫實紋樣也好抽象紋樣也罷,兩者所具備的共同點是都具有裝飾性,這也正是我們所說的形式美。田自秉曾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中指出:“人的勞動在一定的集體性工作時,要求動作一致、節奏一致,這和幾何紋飾的組織規律有著相似的統一?!盵3]筆者認為幾何紋樣出現的規律感與整體性可能是當時漁牧農耕生活集體勞作的映射。在這種作用力下,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產生異質同構的審美現象,讓身處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們,同樣能夠感知到紋樣圖案的藝術美感與活力,從而為幾何紋樣的延續提供審美基礎。

史前的幾何化紋樣常常具有標志性和符號性的功能。封建社會的幾何化紋樣除了具備實用性以外,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核與個性發展相得益彰。而唐朝以后植物花草紋成為主流,紡織品上出現的內容多是富有世俗風情和生活情調的花鳥植物、佛教人物、道教修行等題材,這樣的時代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幾何紋在裝飾領域的分量。此時幾何紋樣常做地紋出現,其他裝飾紋樣通過點綴、填充、并列等方式與幾何紋交疊顯現,最終達到融合統一的效果。

縱觀歷史,從幾何紋樣再到幾何化紋樣,以前者為基,展后者之瑰麗。不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方面,幾何化紋樣都是在經過千錘百煉,汲取精華后,發展為成熟飽滿,耐人尋味的紋樣圖案,它們集形式美與內容美之大成,是社會勞動人民對美的理解,是對幸福生活長足發展的永恒表達。

幾何化紋樣的運用在各個時期都十分常見,其中有寫實的、寫意的、抽象變形的。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受到織機工具的限制,方圓幾何紋常用作裝飾,同時因為對自然的崇拜,菱紋、水紋等幾何紋樣相繼出現并被廣泛使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受外域文化的影響,連珠紋成為時代的寵兒,并由此衍生出具有大唐風韻的團窠紋、寶相花等紋樣;兩宋至明清時期,隨著工具與技藝的不斷豐富完善,幾何紋樣的形式種類更加豐富多樣,人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使當時的幾何紋樣大多具有吉祥含義。這些幾何化紋樣或單獨或通過平移、對稱、旋轉的方式連續重復排列,形成了獨具東方魅力的藝術特色。各代表時期幾何紋樣類型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紡織品上典型幾何紋

2.3 藝術思潮與設計形態的交疊

兩宋時期,幾何化紋樣配合宋錦已經發展到極致,成為相當成熟并具有獨特藝術美感的一種錦類裝飾。宋錦中單純的幾何紋樣運用已少見,通過單位幾何花紋的重疊與旋轉不斷向外延展成疏密有致、內容豐富的紋樣大受喜愛與追捧。伴隨兩宋寫實花鳥畫和植物花卉紋樣的空前繁榮,宋錦中幾何化的植物紋和動物紋也多有運用。

動植物配合以幾何式的骨架,有時會點綴卍字紋、云紋、元寶等組合成富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如群地三多花卉錦(見圖2)變化多端的交疊與組合工藝表明宋錦對于幾何化紋樣制造能力的掌控游刃有余。

圖2 群地三多花卉錦

宋代幾何式的骨架是幾何化紋樣發展成熟的代表,常用骨架有四達暈、六達暈、八達暈、龜背紋、球路紋等。尤其以八達暈紋最為典型(圖3),該暈紋整體骨架以“米”字形進行分割,向外延展后兩紋通過圓形或是矩形相連接。因不論任何一條骨架都可以向外不斷延伸,所以這種紋樣也有四通八達的含義,整體紋飾視覺呈現效果雖然抽象但卻很靈動,繁復而不顯錯亂。

圖3 八達暈錦

兩宋時期,幾何化紋樣將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的處理,不僅僅具備裝飾性和獨特的視覺觀賞效果,更顯示出這個時期獨有的時代風貌與文化積淀。

明清時期,宋錦幾何化紋樣的發展基本延續了兩宋的風格,豐富完善了幾何化紋樣體系且并無大的改動。伴隨著蘇杭織造局發展繁盛、機工人數眾多、技藝水平精湛和雙層提花機出現,國家對絲織品的需求增加,民營手工業趁勢發展起來,社會經濟蒸蒸日上,國土富饒。該時期宋錦幾何化紋樣常做2種形式:一是幾何紋樣不再作為主體紋樣,而是作為織錦上的地紋,增加了織物的豐富程度,更好地凸顯主次意識。用作幾何地紋出現的常有卍字紋、龜背紋、曲水紋等。二是將幾何紋樣作為花卉走向骨架,內部填花。富貴如意天華錦(圖4)采用的便是交疊的方形骨架分割,內部填充重復且規律的團花圖案。此處常用的幾何骨架有四邊、六邊、八邊等,這與前述介紹的兩宋時期的宋錦幾何式骨架基本相似。四達暈、六達暈、八達暈在宋錦幾何化紋樣的發展過程中運用更復雜繁密,并為宋錦紋樣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八達暈錦在此時比之以往更加豐滿細膩,方圓框架間的疊加使原本平穩的布局凸顯了主次。通過在原有八達暈錦上特意添加纏枝花草紋,為紋樣的展現營造出多個層次,使本就繁復細膩的紋樣更加密無空隙。但即使元素眾多,這種復層式的組合紋樣,依舊秩序井然,華麗生動。

圖4 富貴如意天華錦

隨著社會的變遷,宋錦幾何化紋樣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表現題材內容亦越來越豐富,這些獨具藝術魅力的紋樣經由幾何化處理、幾何紋樣的添加以及嚴謹巧妙的構圖布局,使得整體效果靈動純粹,統一和諧,雅俗共賞。

3 創新應用

通過查看相關文獻資料,在所能見到的宋錦紋樣圖案中,出現次數最多并給予筆者最深印象的當屬曲水紋。

在最終呈現的創新成果上(圖5),圖案色彩提煉吸取古錦月華錦的代表色,加強圖案紋樣的辨識度。有意留下線與線間的空白使畫面成為高長調,從而增加紋樣圖案的跳脫活躍之感;有選擇地對底紋上色來豐富畫面的層次性,避免層次關系的單薄。底紋色彩的搭配采用明清宋式錦中常常使用的黃色調并配以明度間對比。產品主要適用人群定位為潮酷青年人,以期可以通過有活力的新一代增添宋錦的朝氣并擴大宋錦的影響力。這種對單位形做出變化并不斷向四周平移排列從而組合出重復規律的形式,只是筆者嘗試的形式之一,而以此為思路還可以組合出更多的形式。

圖5 曲水紋創新設計及產品應用

最后,通過此次設計實踐的繪制,筆者認識到在豐富紋樣圖案表達形式美的同時,也要注重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對于宋錦幾何化紋樣的創新設計,應該著手于群眾,緊跟世界發展潮流,對于日常用品應多予以融匯運用,促生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使之具備新的活力,能夠繼續書寫屬于宋錦自己的輝煌。

4 結 語

“錦繡之美,冠蓋群芳”是對宋錦的美譽,對于優良傳統文化的保護勢在必行?,F今這項傳統文化技藝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探索、去傳承、去創新,從而為宋錦紋樣的創作注入新的血液。

猜你喜歡
宋錦骨架紋樣
淺談管狀骨架噴涂方法
玫瑰,玫瑰
非遺宋錦的傳承和創新
骨架密度對炭/炭多孔骨架壓力浸滲銅的影響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宋錦重生記
錢小萍 借一匹殘錦還原一門絕技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袁飛紋樣設計
經典的藝術幾何紋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