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行業小微企業員工持股比對企業創新的影響

2022-11-04 02:55劉譽達
關鍵詞:企業創新差異性小微企業

【摘? 要】過去的研究發現,在A股上市的大型企業中,員工持股有助于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和歸屬感的提升,對企業創新有顯著促進作用。那么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員工持股對企業創新是否有著正面的影響?論文采用了數據分析的方法,選取了新三板掛牌小微企業為樣本,研究了員工持股比與企業創新之間的聯系。研究發現:對于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員工持股對其創新的激勵作用不同,有的產業甚至會出現無明顯激勵作用的情況,論文對這種差異性的出現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微企業;員工持股;企業創新;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F272.92;F273.1;F832.5?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7-0130-03

1 文獻綜述

眾所周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創新的效益毋庸置疑,它可以穩定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降低生產等企業運行成本,鞏固大型企業在本行業的優勢地位,而如今一些劃時代的創新甚至可以打破行業之間的壁壘,使得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提高自己的發展潛力。但是對于小微型企業而言,創新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忽視,創新可以提高它們的生產效率,使得它們在同等規模的企業中脫穎而出,創造出一定的品牌效益,從而擁有將企業規模做大、企業實力做強的可能性。同時,小微企業的創新對行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意義,因為在規模效益被世界市場放大的今天,大中型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往往選擇了流水線作業,這種情況下,小微型企業往往代表著個性化服務,因此它們擁有了部分大中型企業無法涉足的小型市場。在這片規模較小的市場中擠入了大量的小微型企業,它們之間開展著更為激烈的競爭,在這些競爭之中誕生的創新成果可以彌補大中型企業在行業細節上的不足,促進本行業中小型市場的發展,完善行業整體,使得整個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迅速,提高了行業的整體生產力。正因此,企業的創新活動在企業生產與行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有著一定的研究價值。

但是由于創新項目資金需求大、不確定性高 ,甚至可能使得企業的資金運轉不暢,因此一部分小微型企業對創新的認可度較低,它們在整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只能跟隨大型企業的發展腳步,很難吃到時代的紅利,乃至拖累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著通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通過綁定員工利益,提升其在創新過程中的個人努力、團隊協作和穩定性,促進了創新產出的現象。而小微企業由于面對的市場狀況與A股上市的大中型企業要復雜得多,較弱的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可能使得他們在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時,也不會進行過多的創新投入。而不同的行業背景使得這種現象有著不同的表現,研究顯示:不同行業創新類型和創新特征有所不同。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行業注重開展創新活動、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創新類型上豐富多樣,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并重,創新能力較低的行業與其他企業的交流、合作不夠,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意識比較淡薄。這可能使得一部分創新能力較弱的企業在保持高員工持股比的同時僅有較低的創新表現。

2 數據分析

2.1 小微企業定義

小微企業是近年來興起的概念,一般依據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根據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從業人員等統計指標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可是在不同產業之中小微型企業的定義標準仍然不一致。為了統一標準,本文采用稅收中的小型微利企業的概念來定義小微型企業,其主要包括以下標準: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 000萬元。在這個標準下,本文一共篩選出來21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而在這213家企業中,去掉研發費用不明與員工持股數據不明的企業和剛上市不久,員工持有流通股達到100%的特殊數據之外,篩選90家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數據將被我們用作進行數據分析與比較,其中本文選取包含樣本數量較多的信息行業與制造業作為單獨分析的樣例行業。

2.2 數據指標

2.2.1 企業創新

度量企業創新的常用方法是將企業的創新測度分成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部分,其中創新投入用研發投入與研發人員數量來衡量,而創新產出則是用專利申請與引用數據來表示。但是由于小微型企業申請的專利數目極少,引用數據難以獲取,而研發投入與研發人數則與企業規模有著較強的相關性,因此本文主要通過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RD/Sales)來衡量企業對創新的投入。

2.2.2 員工持股

由于企業行業與規模的差異,員工持有流通股的多少并不能僅僅通過數量來判斷,本文采取的衡量員工持股多少的方法是將小微企業中高管與員工所持有的流通股數量之和與企業總的流通股數量作比(Ratio)。雖然這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中顯示的員工持股計劃對創新產出的促進作用來自員工持股部分,而非管理層的結論有一定的沖突,但是由于小微企業本身體量小,員工資金較少,持股比例極?。▋H有14家小微型企業員工持股數量不為0)。反觀在小微型企業之中,高管持股現象則十分普遍,加之小微型企業大多是家庭式企業,高管與企業之間的緊密性較強,高管持股同樣的能使得員工利益與企業收益相綁定,從而起到讓員工重視企業發展的作用,因此本文同樣將高管持股納入了員工持股的范圍內。

而通過比例的形式則能相對公平地衡量出在各個企業中員工持股的多寡差異,使得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企業規模的影響。而由于大多數小微企業的員工控股比相差較小,為了更明顯地凸顯出差異性,本文采用直接對員工持股比取對數(ln(Ratio))的方法,使得整體數據差異更為直觀。

2.3 數據結果

本文所使用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而本文選擇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原因主要包括: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創新主體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目標公司眾多,樣本空間充足,而且其財務數據經過外部審計,這使得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表1展示了90家企業的數據總體情況與統計特征。

圖1顯示了在所有行業中員工控股比例與企業創新研發投入的關系,雖然大多數的小微企業都聚集在左上角區域,表明大部分的小微企業保持著低研發投入的水平,但在總體趨勢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保持高員工持股比的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有著更高的極值,代表各個企業的點隨著持股比的上升也不斷右移,這代表著它們在提高企業員工持股比的同時也更趨向于增加企業對創新的投入。綜上所述,在總體趨勢上,小微企業員工持股的確對創新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激勵作用。

圖2顯示了在信息行業中員工控股比例與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可以看出在圖2中信息產業的小微企業的總體趨勢與圖1中的總體趨勢趨近一致,都是隨著持股比的上升企業創新投入的值不斷右移。從圖中很明顯可以看出,相較于所有小微企業的總體趨勢,信息產業的小微企業員工控股與創新投入的相關性更強。不僅如此,相同員工持股比之下幾乎所有的創新投入的極值點都出現在信息行業中,而且信息行業本身的員工持股比在所有小微企業之中也偏高。與整體趨勢相比較,在信息行業中的小微企業員工持股對創新有著更大的促進作用。

圖3顯示了在制造業內員工控股比例與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可以看出隨著員工控股比例上升,企業研發投入變化并不明顯。大多數的企業創新投入趨近于10%這一條直線,這表明員工持股對制造業的小微型企業的激勵作用并不明顯。而企業創新研發投入在員工控股比的對數值(ln(Ratio))為-3,即員工控股比4%~10%時取到極值,這表現出了與小微企業總體趨勢截然不同的差異性,說明制造業本身的特異性影響到了企業員工持股與企業創新的相關性。

3 研究結果分析

以新三板掛牌小微企業為樣本的數據結果表明,在總體結果上,大部分的小微企業員工持股對創新有著激勵作用,其中以信息產業特征最為顯著。而在以制造業為首的其他行業,可能會出現員工持股對創新的激勵作用并不顯著的情況。這一現狀滿足前文假說,下面將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

3.1 以信息產業為首的小微企業員工持股的激勵作用

相較于A股上市的大中型企業在創新方面表現出的顯著的與員工持股比的正相關性,以信息產業為首的小微企業雖然在企業創新投入方面表現出了與員工持股的正相關性,但是其相關性卻較為微弱。信息產業為首的新興服務業本質上還是創新驅動型產業,創新為其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員工持股所帶來的激勵作用在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方面的表現即企業創新性行為受到了刺激,企業的創新投入較多。而加之信息產業的創新技術投入得到的技術優勢容易在短時間內變成資本優勢與市場優勢,相較于其他行業企業,信息產業的小微企業自然愿意投入更大的創新成本進行創新。

但是無論任何產業,小微企業永遠也跳不出企業規模小、資金受限、融資難度大的局限,這導致它們在面對虧損時將承擔比大型企業更大的壓力,資金鏈更脆弱。而這種局限性導致小微企業難以拿出大量的資金進行創新投入,而創新投入所帶來的回報的滯后性與不確定性也使得小微企業的這種行為更增添了一絲不穩定性,種種原因使得小微企業即使在受到員工持股的激勵作用之后也不會大量增加企業的創新投入。

3.2 以制造業為首的小微企業員工持股的特異性結果

與總體趨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制造業為首的小微企業面對員工大量持股時并未表現出大量創新性投入,甚至創新度最高的企業并未出現在高員工持股的企業之中。這首先與制造業本身有關,作為生產資料驅動型產業,制造業并沒有依賴創新來提升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正相反,制造業更為依靠目標市場大小、勞動力數量、生產成本等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這使得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對創新的依賴程度較低,對創新的投入偏少。其次,制造業整體更偏向于利用規模效益與范圍經濟效益來創造經濟收益,而小微企業由于自身的企業特性,其核心競爭力偏弱,規模效應較弱,而這也引發了小微制造業企業在市場上所占的市場份額較少,這導致制造業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尤其弱小,這使得企業創新活動的風險進一步加大,企業對創新行為的熱情較低。加之制造業內創新活動帶來的技術進步可能引發生產設備的更新,而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大范圍更換生產設備本身造成的損失是難以承受的,加之生產設備的更新導致員工培訓等內部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經濟負擔,這種原因也導致了制造業小微企業的創新度較低,使得制造業內的小微企業出現了特異性結果。

4 結論

本文運用了較為基礎的數據分析的方法對新三板掛牌的90家小微企業的創新程度與員工持股比進行了分析比較,研究發現,對小微企業總體而言,員工持股的確對企業的創新有著正面的激勵作用,而在不同行業中,這種激勵作用的程度又有著巨大的差距。整體情況表明,對創新依賴程度越高的產業受到的這種激勵作用越大,其中以信息產業為代表,它們在員工持股比較高時綁定了員工的個人利益,使得企業效益與員工經濟收益直接掛鉤,以此提高了員工的個人努力投入程度,并帶動了企業對創新的開發力度;而對創新依賴度較低的產業受到的激勵作用較小,它們當中的一部分小微企業即使保持了較高的員工持股,使得員工與企業成為直接的利益相關體,但是由于企業本身的競爭力的提高并不依賴于創新發展,因此員工也并不會主動尋求創新,而是從擴大市場、提高員工個人素質等其他方面來推動企業發展,也正由此,這類小微企業表現出了較弱的員工持股與企業創新之間的相關性。本文說明了小微企業并不需要盲目地提高自身的員工持股比以達到激勵企業創新的目的,而應該從產業本身出發,謹慎衡量創新對本行業企業收益的影響,再作出合理的決策,促進企業平穩運行、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慶斌,李昕宇,張鵬.員工持股計劃能夠促進企業創新嗎?——基于企業員工視角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9,35(11):209-228.

【2】馬銀戌,劉金玲.不同行業的企業創新特征實證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6,16(04):64-73.

【3】王玉玨.員工持股對企業創新的影響研究[J].經濟師,2022(02):259-260+262.

【4】劉滿鳳,趙瓏.互聯網金融視角下小微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的破解[J].管理評論,2019,31(03):39-49.

【5】李春濤,閆續文,宋敏,等.金融科技與企業創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20(01):81-98.

【6】 Hall, B. H.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2,18(1):35-51.

【作者簡介】劉譽達(2003-),男,湖南長沙人,本科在讀,從事土木工程、城市科技金融研究。

猜你喜歡
企業創新差異性小微企業
不同行業的企業創新特征實證分析
初中英語差異教學可行性探究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