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中學英語教學的課堂導入策略

2022-11-06 11:53李玲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中學英語教學

摘 要:在初中課程中,英語學科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并能運用其進行溝通的關鍵。目前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進步,教學中的課堂導入也逐漸被重視起來。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但現如今課堂導入運用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文對中學英語教學的課堂導入現存在的問題,以及課堂導入的要求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根據特點制定了有效的中學英語教學的課堂導入策略,以期提高中學英語的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課堂導入

作者簡介:李玲(1986.05-),女,黑龍江海林人,昆明市外國語學校,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課堂導入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是最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方式。通過良好的課堂導入,學生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識,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的課堂導入策略能讓學生有個愉悅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主動探究和積極學習,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由此可見,加強對中學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研究是現代教育體系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當前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并不重視課堂導入

目前,很多教師都沒有真正意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和價值,在教學的過程中直接就進入課堂主要內容講解,其間只有上公開課或者示范課的時候會提前準備好英語導入環節。這些教師都是以考核和成績為標準,并沒有充分意識到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這樣的課堂對學生來說沒有任何的吸引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盡管很多學生在考試中可以取得好的成績,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具備英語交流的能力。

(二)課堂導入的針對性不強

很多教師在課堂導入中沒有針對性,導致學生根本理解不到教師要傳達的信息和內容。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并將重要的信息強調出來,讓學生去理解所學內容。課堂導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學會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課堂導入時間安排不恰當

有的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素質教育的意義,覺得素質教育就是不能反復強調考試、不能過分強調知識點,所以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課堂導入,不斷地去說明各種背景知識,但不能更好地區分重點難點。教師未能理解課堂導入主要就是讓教師能夠更好地傳授教材知識,讓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和運用知識。

(四)課堂導入形式單調

網絡信息化的進步給教學帶來了很多便捷,但是還是有很多傳統教師,對于這些新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理念非常排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從不使用各種網絡平臺和設備來豐富自己的課堂,都是按照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單調,無法吸引學生的感官,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中學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要求

(一)激發學習興趣,活動課堂氛圍

在中學生英語教學中,想要將課堂導入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首先要能完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橋梁。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并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索。所以課堂導入要具有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有效地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注重學生需求,創設學習問題

每個學生在個性特點、學習能力、學習水平方面有所不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創設課堂導入的內容,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設計最合適的課堂導入方案,并且也要注重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理解學習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讓課堂導入更能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習內容來設計合理有趣的課堂導入問題,引導學生向著預定的方向和目標前進,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來提升學生的解答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整體學習能力。

(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言不僅僅是人們交際的工具,也是人們思維的工具。人在大腦中思考都是用母語而非第二語言,這樣在日常交流中,與英語母語的人交流會天生“慢半拍”,因為在腦中會有從聽到英語翻譯成母語,思考回復再翻譯成英語的過程。因此,培養英語“類母語思維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中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只有學生更好的拓展思維能力,才能有分析問題的起因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將理論知識融入實際操作中去,所以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注重多角度的建立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精神,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注重學生感受英語文化的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語言之間看似可以進行翻譯,能找到部分同義詞。但同義詞之間由于發展原型不同,承載的含義也各不相同。例如中國的成語是漢語典故的極致濃縮,在生活中使用成語可以表達很多含義暗指。比如杞人憂天,在英語翻譯時可按照字面意思“杞國的人擔心天會塌下來”,也可以用意譯“ill-founded”,意為無根據的毫無理由的。這樣兩種方式,粗暴的字面意思翻譯無法讓人理解意思,根據含義翻譯會失去漢語本身簡潔性與文化內涵。一般有類似典故的翻譯時會找到本語言對應的典故進行代指翻譯,但這樣又不能了解對方文化。英語學習的目的不只是考試,更重要的是運用,與英語國家的進行交流并理解對方的文化含義。

三、中學英語教學有效進行課堂導入的策略

(一)與日常生活相關聯

學習目的是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將知識運用于實踐,所以,在學生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時還要跟日常生活相關聯,教師可以通過結合自己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找到有關的學習資源,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情景模式引導,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提升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在目前教育體系在全面發展的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漸漸以學生為關鍵,轉換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在學生已知的生活情景下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從中學習英語知識。如今,英語已經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的事例進行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感恩的課程時,可以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發言,讓學生用英語表達感恩主題、感恩原因、感恩方式等,并在教師的輔助引導下改正表達中的錯誤,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講故事導入方式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并在故事結尾處留下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也可以故事中加入一些教材難點或者難懂的段落,根據故事的有趣性來進行知識內容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接受得更加全面,理解得更為透徹。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根據課堂導入形式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問題,修改學生語句中的不通和錯誤,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目前,很多學生學習英語都是被動的,往往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普通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進行課程導入。例如在英語單詞教學時,可以制作多個單詞卡片,在其中一個卡片下放一張地雷的紙團,這個詞是不能讀的,如果哪個學生不小心跟讀,就是踩到雷了,然后就進行英語表演。在這種有趣的教學氛圍下,更能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接受的知識也會更加鞏固和有效,并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具有新穎性、銜接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英語課材內容,教師要設計不同形式的課堂導入,避免呆板無聊,這樣才能時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今網絡信息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們也漸漸地喜歡體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事物,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新事物,讓教學形式更加新穎。教師可以有效采用網絡信息影像、動畫的課程導入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進行動物教學時,可以利用英語圖片、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多方面了解各種動物的形態、屬性、地區等,教師再對視頻中的文字進行有效的講解,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了解所學知識,更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興趣。教材內容的編寫設計都是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關聯性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設計課堂導入內容,導入時要進行銜接課材知識,引導學生將學過的新舊知識結合起來,重視知識的關聯性和整體性,這種銜接能夠讓學生更加牢記和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

(四)具有針對性和多樣性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掌握教材內容重點和難點,了解不同學生目前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適合的導入方案。依據教材的不同和課程內容的不同,教師要采用多形式的課程導入方法。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采取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式,將傳統模式和現代信息化相結合,讓自己的課堂氛圍更加和諧輕松。例如,講到建筑物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尋展現各個國家的標志性建筑物的圖片或者視頻;在進行與音樂有關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堂導入音頻,讓學生去體驗不同風格的英語歌曲。課堂導入兩類方式,一是視覺導入。包括利用視頻影像、實物、簡筆畫、卡片等進行導入,更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聽覺導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夸張的表情進行口語交流,例如天氣特別寒冷時,教師可以做出顫抖的形態,用夸張語句說“I'm freezing to death”,學生在根據教師的語氣動作能夠很快判斷這段話的含義。也可以通過播放學生熟悉的電影、歌曲、游戲等相關資料,再拋出相關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時刻保持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五)開展英語實踐活動

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教師完成授課工作,而是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說英語時將自己的中式英文思維轉換為地道英文思維。英語教師應深化自身職能認知,做到英語教學不止于課堂??膳c學校溝通,試推行除文化課程外,校園生活英語化,增加學生英語使用場景,讓學生意識到,英語不只是一門應付考試的課程,要提供給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環境。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由于缺乏使用場景,往往不敢開口,羞于開口,導致低估自身英語水平。但只要養成日常說英語的習慣,學生就可以流暢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對于部分英語能力較高的學生,學??膳e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英語唱歌比賽等校園賽事,讓這部分學生得以在公眾面前開口說英語。初中學生從眾意識強,當身邊人都敢于甚至善于開口說英語,在他人的帶動下,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會主動提高自身英語能力。

四、結語

在我國的中學教育中,英語學科是學生較難學習和理解的課程之一。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造成很多學生對于學習英語很排斥,成績一直得不到提高。在我國教育體系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課堂導入越來越重要,有效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全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方式的時候,要綜合學生的情況和教材內容,作出對應的調整和改善,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淑霞.基于學生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教學探究[J].學周刊,2020(30):27-28.

[2]段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探究[J].卷宗,2021(5):275.

[3]沈董香.初中英語課堂有效導入之門徑[J].新一代,2021(5):128.

[4]沈玉梅,張枝尚.淺談高職院校創業型體育人才培養的定位與路徑[J].湖北體育科技,2019(11):1008-1010.

[5]康艷.探析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英語教師,2020(9):159-161.

[6]吳春連.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技巧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20(23):322.

[7]唐禹祥.基于情境導入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1):48-49.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中學英語教學
在多解中學創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