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報網如何實現深度融合?

2022-11-09 06:11周暹
中國教育網絡 2022年7期
關鍵詞:報網校報深度

文/周暹

“后疫情時代”背景下,高校校園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等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挑戰,作為高校校園中歷史最長、最具權威性的傳統主流媒體,高校校報正加速與疫情期間迅猛發展的校園網絡媒體深度融合。兩者通過不斷優化整合資源,創新傳播理念和傳播渠道,積極探索高校媒體的跨界融合,逐步構建校園全媒體傳播格局,著力打造以立德樹人、弘揚正氣為己任的校園“四全”媒體。

報網深度融合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自疫情發生以來,由于學校各項工作經常處于線上狀態,高校校報的采編工作也按下暫停鍵,這不僅加劇了校園受眾對網絡媒體的依賴,促使校園網絡媒體后來者居上,也使高校校報的地位岌岌可危。然而,疫情之下挑戰與機遇并存。作為傳統主流媒體,高校校報只有充分借鑒社會報網融合的成功經驗,繼續傳承黨報黨媒的特色與優勢,積極推動報網融合向縱深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手,才能把握全媒體格局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有效承擔起政治責任和社會職責,不斷擴大校園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引導力。

1.疫情改變閱讀習慣,報網融合大勢所趨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時至今日疫情依然肆虐著全球,居家辦公、線上教育、無接觸式服務……這些不僅改變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交往等,也改變了包括校園受眾在內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和認知方式。2021年8月,《張家界日報》《揚州晚報》《鄭州晚報》相繼宣布受疫情影響,暫停紙質版出版。與此同時,屬于傳統小眾紙媒的高校校報也清醒地認識到:一張幾經輾轉且需要“消毒”的報紙終究抵不過手機報、微信公眾號、微博等隨時隨地可以展開的數字閱讀。因此,高校報網深度融合既是應對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必然之舉,也順應了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乃大勢所趨。

2.疫情加劇競爭壓力,報網融合勢在必行

當前,疫情反復使在線教育和線上閱讀成為校園的日常,這既推動了眾多校園網絡媒體強勢生長,也加劇了校園媒體之間的激烈競爭。特別是借助智能手機終端的手機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已逐漸取代以紙質校報為代表的傳統校園媒體,成為疫情期間校園受眾獲取各種新聞資訊、娛樂視聽的主要方式,在校園媒體角逐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高校校報不得不審視自身嚴峻的生存危機,認清報網深度融合勢在必行。

3.疫情催生“互聯網+教育”,報網融合勢不可擋

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高校線上教育教學呈現井噴式蓬勃發展。疫情催生的“互聯網+教育”,不僅運用科技手段打通了師生間的現實阻隔,也在傳播領域深刻影響著校園媒體的未來走向。把握技術趨勢,驅動報網融合,技術賦能已成為決定校園媒體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近年來,國內高校深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為進一步提升校園信息化應用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高校校報只有積極擁抱新技術,通過持續推動報網深度融合,帶動校園各類傳播媒介的跨界融合,才能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形成多層級生產和全平臺傳播的良性循環。

加快推動報網深度融合

一直以來,高校校報和校園網絡媒體是一對相互依存、相融共生的“孿生兄弟”。在“疫情防控+媒體融合”的時代框架下,高校報網深度融合必須沖破“你是你我是我”的媒介形態阻隔,重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傳播新格局,最終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邁進。

從簡單相加到融為一體,實現“1+1=1”

媒體融合不是媒介形態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媒體功能的單純修補,而是媒體面對生存挑戰集體選擇的一次改革與實踐。高校報網融合的關鍵在于傳播終端的融合,如果只是形態的機械疊加和重復,傳播終端渠道再多,也不能實現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的蛻變重生。高校報網融合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報網互動。這一階段的校報和網媒是簡單的“加法”,即“1+1=2”。這種簡單互動只是報網間的照抄照搬與修修補補,并未建立在對互聯網、大數據的深刻理解和傳播規律的正確認知之上,使得校園受眾在接收信息時往往遇到同質化或片面性報道,傳播內容重復率較高,信息量較少,從而影響報網傳播效能的發揮。

第二階段:報網融合。這個階段的校報和網媒合二為一,即:“1+1=1”。這種融合是以先進技術引領構建校園主流平臺,運用數字技術把數據、現象和語言這三種基本信息放到這個平臺上加以整合與加工,增強不同形態媒介間的互換性與關聯性,從而提升高校主流媒體的聚合能力及傳播能力。

從各自為營到集團作戰,實現“1+1=N”

高校校報編輯部由于編制有限,常常出現一人多崗、一人多職的情況。然而,校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選題、策劃、采寫、編輯乃至版式設計、發排印刷,整個采編流程“一個也不能少”。因此,人員不足、單兵作戰一直是高校校報的短板。高校網絡媒體主要有校園網和各學院、各系部網站以及各專題網站和BBS論壇等。校園網信息的采集與發布一般由黨委宣傳部門主管,其他校園網站則由各學院、各系部派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基本上是各自為營、各行其是。

當前,高校只有通過建立報網融合的“大校報”格局,打破傳統意義上的“一張報”“各網站”的條塊分割局面,將校園媒體優化整合到全媒體平臺上,才能使各種校園媒體不再是單個的媒體形態,而是壯大成為共同發聲、集團作戰的全媒體矩陣,并將其納入同一個管理體系,在統一監管下有序開展工作。同時,報網融合環境下的采編模式,必須消除行政科室之間各司其職的壁壘,組建全新的運行機制,以工作內容為原則劃分部門,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與融合,培養編輯記者的“全媒體素養”,以達到適應報網深度融合的最佳工作狀態。

從單一媒體到“四全”媒體,實現“1+1=4”

當前,科學布局、深入推進高校報網融合建設,必須深刻理解全媒體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著力打造高校全程、全息、全員和全效的“四全”媒體,使高校報網通過深度融合最終實現“1+1=4”。

1.全程媒體: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媒體實現了全流程和全過程傳播,具體表現在從新聞事件開始到結束,都能通過報網融合形成的全媒體平臺及時跟進報道,向校園受眾展現事件發生發展的最新動態,并實現文字、圖片、音視頻的同步傳播。全程媒體既規避了報紙周期長且更新慢的劣勢,又發揮了在線網站和“兩微一端”等網絡媒體實時發布、及時更新的優勢,對于增強新聞報道的及時性、豐富性具有積極意義。未來持續推動全程媒體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新聞報道全過程中與校園用戶的及時互動反饋,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在提升與用戶互動性方面下足功夫。

2.全息媒體:許多高校的全息媒體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主要表現在積極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校園傳播的智能化、多元化效能,使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符號在傳播過程中被充分使用。下一步應科學布局所有校園媒介資源:一是高校校報不能只拘泥于“一報一網”,要積極進軍和布局短視頻制作與傳播,提升校園用戶體驗;二是要發揮智慧校園的強大功能,加快推動實現校園的全媒介傳播,在互聯網平臺上合理布局。

3.全員媒體:對于高校而言,全員媒體打破了教師傳播、學生接受的固有思維模式,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的全新傳播格局。高校打造全員媒體有著兩大天然優勢:一是高校人才濟濟、專家學者云集,可以吸引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入駐;二是高校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充滿激情和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參與意識強烈,吸納在校學子和優秀校友加入報網融合陣營,為高校組建全員媒體注入新生力量。

4.全效媒體:全效媒體強調的是媒體傳播的分眾化特征,只有準確定位目標受眾,才能更加精準高效地開展傳播,從而取得全方位的傳播效果。高校受眾具有“三高”特征,即:高素質、高層次、高品質。針對這樣的“三高”受眾,高校媒體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傳播素養:一是既要具備傳統媒體的采、寫、編的基本傳播能力,又要掌握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現代傳播技術;二是既要有引領師生的正確輿論導向與精神力量,又要做師生學習生活中的知心人與貼心人;三是既要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聞宣傳工作的主陣地,又要為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薪助火。通過報網深度融合打造的全效媒體,不僅能帶給校園受眾更為廣泛的體驗、更為豐富的認知,而且在講好校園故事、唱響育人主旋律,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涵養品行等方面也將釋放強大效能。

猜你喜歡
報網校報深度
四增四減 深度推進
媒介融合視域下的報網融合發展探析
第三十六屆(2020年度)貴州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借助校報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
簡約教學 深度學習
20年的校報情緣
近代《私立嶺南大學校報》足球報道內容剖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皥缶W融合”研究
發揮彼此優勢報網互動互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