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繪專業中文期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22-11-10 03:35鄧國臣路素軍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科技期刊一流測繪

鄧國臣,路素軍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測繪科學》編輯部,北京 100036)

科技期刊是科學研究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支撐,既是“龍頭”又是“龍尾”[1]。2019年8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這份“意見”明確了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目標,提出實現一流期刊建設目標的措施和途徑,推進數字化、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進程,構建世界一流的中國科技期刊體系。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3],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4]。有不少學者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政策進行了解讀,如張昕等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研究做了介紹[5],王繼紅等[6]解讀了培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內涵與措施。也有不少學者對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具體方法策略做了探討。池營營等[7]從編輯的視角對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途徑進行了探索;吳領葉[8]認為特約專稿和精品??芮袑嵦嵘形目萍计诳膶W術影響力。李自樂等對《中國光學》初創期持續提升影響力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并分享了的辦刊策略[9]。郭億華對地理學精品科技期刊影響力提升策略進行了研究[10]。劉新永等從期刊內部資源融合視角探究了我國專業期刊群的經營管理策略[11]。范軍從某刊“新冠”奇文說起,指出辦學術期刊應當敬畏學術[12]。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科技期刊工作者的重要歷史使命。

已有論文或從宏觀角度解讀政策,或從某一方向某一角度分析期刊的影響力提升,而針對中文測繪科技期刊的具體發展方向研究的文章卻比較少見。

1 中文測繪期刊的現狀

1.1 主要數據庫收錄情況

基于《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所發布的測繪類科技期刊相關數據,對測繪行業主要科技期刊指標進行了統計分析[13]。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21)來源刊中,中文測繪類期刊 30種(分類僅供參考,如遙感技術與應用、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等未在測繪類)。2019—2020年度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收錄來源期刊1 229種(核心庫909種;擴展庫320種)。其中,中文期刊1 001種,中文測繪期刊共14種(核心版10種,擴展版4種)。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2017版(2018年12月)收錄期刊共收錄1 983種,其中包括測繪行業期刊12種(測繪學分類8種)。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收錄中文測繪期刊 16種(測繪科學技術分類 13種)。中文測繪期刊目前沒有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檢索的期刊,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的有 4種期刊。

1.2 統計數據分析

中文測繪科技期刊,各刊載文量差別大(平均年發文量186篇,最多816篇,最少73篇)[14]、整體處于發文量小、發行量少(未做準確統計,均值約為千冊/期)。當前,中文測繪科技期刊的管理體制、機制及各期刊本身的狀況不同。期刊的主管、主辦單位以政府、學會和研究機構為主。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收錄的16種測繪科技期刊基本可以代表主流中文測繪期刊(表 1)。測繪類期刊出版地區主要在北京(9/16),其次是武漢(3/16),地區分布很不平衡。16個期刊有 13個主辦單位(多個主辦單位只選第一統計),辦刊風格和投稿系統各有特色。在測繪類主要期刊的各項指標中,大多數呈現明顯的增長向好趨勢??傮w刊齡不長、發行量較小、國際稿源稀少。雖然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在逐年提高,但期刊之間差距較大,整體影響力有較大提升空間。表1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的16種中文測繪期刊基本信息。

表1 16種“核心”中文測繪期刊概況(按創刊時間排序)

學者將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第一時間選擇國外期刊發表,這個局面在測繪期刊尤其嚴重,如何扭轉這一不良局勢,將優秀的論文發表在祖國的大地上,將全世界優秀科研成果的作者目光吸引到祖國的大地上,對中文測繪期刊的辦刊人來講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更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進一步落實的事情。

2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流期刊的核心是刊載大量一流的論文。所謂世界名刊,其中的重要指標是影響因子高,同時載文量比較大,也就是說“有質有量”。當前高水平論文普遍外流,測繪期刊也不例外,“質”和“量”能做好其中一個已屬不易,兼顧兩者更是難上加難。在當前形勢下,中文測繪期刊怎么辦?對于中文測繪期刊的一流建設,需要有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15]。當然,名刊大刊都經歷了時間和內容的磨煉而成,中文測繪科技期刊也不例外。所以,中文測繪類期刊建設工作需要長期堅持、持續推進,久久為功。

如何做大做強中文測繪類期刊,使之成為高水平測繪論文發表的首選?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破除“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高校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使學術評價回歸正確的發展方向。只有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才有可能把外流的優秀稿件留在國內,理論上對國內期刊建設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能否真正成為高水平論文發表陣地的首選,還需要期刊加強自身建設來實現。

(1) 轉變發展模式,優化出版平臺,釋放期刊編輯組稿能力。目前,中文測繪發展存在“小、散”的問題,中文測繪期刊出版單位規模更是以一個期刊為主,個別主辦單位會有兩種或以上期刊。借鑒國際一流期刊的出版模式和管理經驗,加快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是當前思考和行動的重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期刊集群建設成為當前的發展趨勢,規?;洜I和集團化運作是促進科學交流和技術傳播、提升科技期刊競爭力的主流方式。中文測繪期刊目前基本實現了網上投稿,但大多停留在初級階段,僅僅是解決了稿件收錄和部分的網絡辦公問題,距全流程的網上處理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如果能實現期刊刊群化和工作流程現代化,既能增強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又能釋放期刊編輯的組稿能力,期刊才能有質量相對更高、數量更多的測繪論文發表。

(2) 中文測繪期刊當自強??萍疾繒斦垦芯恐朴喠恕蛾P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還有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等政策導向是讓一部分期刊先“強”起來…… 從政策文件的角度看,帶給中文測繪期刊的主要是挑戰。按照文件的規定,除了基礎類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類科技活動一般不以論文作為成果評價依據。不把論文作為申報指南、立項評審、綜合績效評價、隨機抽查等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不得要求在申報書、任務書、年度報告等材料中填報論文發表情況。有論文要求的實行代表作制,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整體上看,測繪行業偏應用和技術開發,按照政策的導向可以預測測繪行業的論文產出數量會大大減少。文件中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報告的論文?!案咚秸撐摹卑l表支出可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資金按規定據實列支,其他論文發表支出均不允許列支[16]。當前,測繪行業除了英文刊和兩個“卓越”中文刊,剩下的中文測繪期刊要發表高水平論文,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3)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這個政策機遇,為國內期刊打開了一扇大門,理論上可以讓一些原本要“出?!钡母咚秸撐幕貧w,這需要各個期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回歸的“利好”落到自己的期刊上。普通測繪期刊要跳出傳統思路,主動發現新的作者群體。當前,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如國內開設測繪相關專業的高校超過 200所,測繪相關科技人員數量大幅增長,測繪科技期刊的發展也應與產業和發展需求相適應。測繪行業的學術產出對測繪行業期刊來講是個源頭活水。充分認識到測繪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期刊發展速度不及學術產出速度問題,努力把測繪行業學術產出和自己的期刊發展結合起來,把機遇落實到具體的期刊建設上。

(4) 借力新媒體,測繪期刊爭取彎道超車。在5G時代,閱讀以移動端為主,尤其是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打破了地域化限制,能使熱點內容在分秒之間實現全球化傳播。這個傳播方式相對于傳統期刊來講,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家放在了同一起跑線,尤其是給了“弱刊小刊”一個同臺競技和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由于受編制體制和經費等影響,測繪期刊活躍的微信公眾號比例大都不是很高,新媒體建設整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據統計,中國知網收錄的16種“核心”測繪行業期刊中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目前只有8種,真正活躍、堅持推送的不到 5種。但測繪期刊的新媒體嘗試已經在路上,比如有的期刊嘗試開通短視頻號,有的做了多期的學術直播,有的利用微信公眾號結合學術論文推送測繪行業與工作生活相關的科普內容…… 因此,測繪期刊應該制訂新媒體發展計劃,實現學術成果的多渠道傳播,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5) 借助政策東風,拓寬資助來源,實現期刊壯大。政策資助是學術期刊發展的重要動力。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持續釋放政策紅利。199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2006年,中國科協在原有資助項目的基礎上設立了“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建設項目”。2013年,中國科協等六部委聯合設立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對我國主辦的英文科技期刊進行資金等資助。2019年,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國科協等七部委聯合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2019—2023)。不同層級的期刊資助理論上可促使領軍期刊更快地向世界一流期刊邁進,還可以對其他中文期刊起到帶動作用。

3 結束語

國際頂級刊物,大多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測繪中文期刊在我國科技期刊中數量所占比例不高,國際影響力更是有限。測繪科技期刊的一流建設之路更要做好中長期發展部署。

測繪期刊應該趁著國家致力于科技期刊建設的東風,借鑒國際一流期刊的出版模式和管理經驗,加快期刊的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優化出版平臺,努力提升人員素質,充分釋放和調動編輯的主觀能動性,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力量,拓寬資助來源,做好期刊發展的各項準備。國家層面資助很難覆蓋所有期刊,如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目前資助250種學術期刊(新刊創辦除外),中文測繪期刊只有2種。所以對期刊發展來講,要積極拓寬資助來源,可以考慮這幾個方面:努力爭取主管主辦單位的大力支持(如某刊主辦單位同意期刊不收版面費);圍繞期刊定位舉辦學術活動,爭取外部機構的學術支持(如個別測繪期刊通過與學術支持單位開展學術交流、擴大期刊影響力等);挖掘期刊學術資源,為測繪行業提供知識服務,獲得資助(有幾個測繪期刊通過協辦單位或廣告服務和企業互動)。同時,積極做好宣傳和交流,讓中文測繪科技期刊更好地傳承測繪文明,薈萃測繪科學發現,傳播測繪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我國測繪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猜你喜歡
科技期刊一流測繪
數字化出版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發行的影響探究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測繪質量的措施
廣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大理大學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第五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長沙舉辦
《心理學報》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1版
試論房產測繪的質量控制及管理
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應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第六屆陜西省科技期刊評優結果揭曉《西北園藝》榮獲特色科技期刊獎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