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模型的實證研究

2022-11-10 03:36董悅穎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勝任科技期刊因子

董悅穎,李 欣

(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檢驗醫學》編輯部,上海 200126)

科技期刊作為知識創新、傳播和轉化的重要媒介,在科學技術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也見證了我國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國科技期刊無論是數量、種類,還是學術指標、國際影響力,都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展現出良好的基礎與穩固的發展態勢。雖然我國科技期刊品種、數量豐富,但由于期刊資源分散無法形成合力,高水平、高質量的國際一流期刊數量十分有限。為了適應提高質量、打造精品的新形勢,不斷躋身于國際一流期刊行列,加強我國精品科技期刊的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期刊要建設和發展,人才是關鍵,復合型高水平科技期刊編輯人才的吸納與培養工作迫在眉睫。

1973年美國學者McClelland提出勝任特征的概念。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崗位工作卓越績效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特征。通過勝任特征理論,運用內隱特征和外顯特征可以對崗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測評。對人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勝任特征研究,是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的一個有利方式。

勝任特征模型是某一崗位工作所應具備勝任特征要素的總和,是該職位表現優異者所應具備的能力與特質。勝任特征模型可明確說明擔任某種工作所應具備的勝任特征及其組合結構,也能成為從外顯到內隱特征進行人員素質測評的重要尺度和前提,從而為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學依據[1-2]。傳統的編輯人才招聘選拔、績效管理大多都為定性、主觀評價,側重外顯能力,缺乏內在隱性特質定量、全面、系統的測評體系。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既可彌補主觀因素、非系統化的缺陷,又能量化、具體、客觀、公正地對編輯人才進行評價,另可從編輯的心理、工作態度、深層潛在特質等隱性層面評價編輯人才。勝任特征模型的建立對編輯人才的招募甄選、崗位分析、人才發展、職業規劃、績效管理、繼續教育培訓等多方面都有非常深遠的應用意義。

盡管目前已有一些有關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與能力素質方面的研究[3-10],但這些研究大多以基礎理論研究、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相對較少,有關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的實證研究相對匱乏。本研究以勝任特征研究為基礎,通過定量的方式,運用因子分析,得出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勝任特征模型,并初步探索影響該勝任特征模型的因素。希望通過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勝任特征的實證研究,為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吸納、人才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上海市科技期刊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將設計好的調查問卷內容導入問卷星,形成電子問卷,并生成二維碼。為了保證問卷填寫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故對問卷訪問權限進行了限定,設置同一手機號或同一計算機IP僅可回答問卷1次。將所生成的電子問卷二維碼發布至上??萍计诳庉媽W習群、交流群、工作群、培訓群等微信群中,自愿參與課題調查研究的對象通過識別微信群中的二維碼進入電子問卷填寫界面。調查采用匿名方式進行,問卷發放10天后將其關閉。

1.2 研究步驟

文獻研究法是整個勝任特征模型構建的基礎,是一種通過查閱相關職業、崗位勝任特征有關文獻,從中選取已有的、通用的勝任特征的方法,以形成目標職位勝任特征模型的雛形,為后續的構建打下基礎。本研究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檢索、選取以行為事件訪談(behavior event interview,BEI)、專家小組(特爾斐)法、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職業信息網絡(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O*NET)系統法為研究方法,以科技期刊編輯為研究對象,以勝任研究為主要內容的文獻。通過檢索,獲得有關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文獻 51條,全文閱讀、復習后剔除與本研究方向不符的文獻,最終獲得相關文獻17條。整理、選取17條文獻中出現頻次較高的勝任特征,邀請從事科技期刊出版編輯崗位工作年限不低于10年,對出版行業有深入了解,有一定管理工作經驗的資深編輯以及人事相關管理人員 5名,進行文獻研究與專家小組討論,初步檢索整理獲得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共39項,該39項勝任特征即本研究目標職位勝任特征模型的雛形,在此基礎上編制科技期刊勝任特征調查問卷。

問卷編制采用李克特(Likert)5點量表形式,首先對每一項勝任特征都進行名稱、定義與行為指標等級的界定,并根據勝任特征設置相應題項。要求受試者根據自身的工作情況與感受,評價問卷中的每一項勝任特征對自身工作崗位的重要程度,并判斷自身工作實際情況與每一項勝任特征行為目標程度的符合程度。將勝任特征的重要程度分為5個等級,即1分“不重要”,2分“有點重要”,3分“重要”,4分“非常重要”,5分“極為重要”,另將行為目標程度符合情況也分為5個等級,即1分“完全不符”,2分“基本不符”,3分“不確定”,4分“基本符合”,5分“完全符合”。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整理相關統計數據,統計李克特(Likert)5點量表得分的均值()與標準差(s)。均值可以反映數據的集中趨勢,即受試者評價勝任特征重要程度的總體感受,標準差則能反映數據的離散程度,即受試者對重要程度評價的一致性。本研究根據重要程度的5個等級,選取均值()-標準差(s)≥3分(即“3分:重要”以上)的勝任特征納入本研究勝任特征模型。

多變量能夠為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同時也增加了數據統計分析的難度,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變量之間通常也會存在一定的關聯,變量間信息的重疊與相關,會增加研究問題的復雜性,甚至使得最終的模型不能得到很好地應用。因子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是一種能夠有效降低變量維數的統計學方法。為了減少參與數據建模的變量個數,提煉出的因子能夠反映原有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并具有命名解釋性,故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來建立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模型。

2 研究結果

2.1 研究對象人口學特征

本研究最終回收有效問卷98份。受試者年齡為(40.347±8.558)歲,工作年限為(15.143±9.383)年,從事編輯崗位工作年限為(12.633±7.742)年。研究對象其他人口學特征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人口學特征

續表

2.2 勝任特征重要程度評價

通過李克特(Likert)5點量表編制,評價39項勝任特征的重要程度,對39項勝任特征重要程度逐一評定,刪除重要程度評分[均值()-標準差(s)]<3 分(即“3 分:重要”以下)的勝任特征,最終確定21項勝任特征作進一步研究。這21項勝任特征重要程度評分結果均值均在3.404分以上,表明這21項勝任特征具有較高的重要程度,且標準差均在0.385以內,表明科技期刊編輯對其重要程度評價的一致性也均較高。見表2。

表2 勝任特征重要程度評價得分

續表

2.3 勝任特征因子分析與命名

因子分析,即探索性因素分析,是一種可以探索問卷分析項內部潛在結構,并減少分析項目數目,使之成為較少、相關變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根據問卷勝任特征重要程度數據情況,通過因子分析來評價各勝任特征之間的維度結構。為了判斷本研究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采用KMO檢驗與Bartlett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得到本研究KMO值>0.8,Bartlett球形度檢驗P<0.05,說明滿足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非常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3 KMO檢驗與Bartlett檢驗結果

對不合理的題項進行刪除,如分析項的共同度(公因子方差)值<0.4,或某分析項對應因子載荷系數絕對值全部<0.4,或分析項與因子對應關系出現嚴重偏差,都需要對該分析項進行刪除處理。通過處理,研究最終確定分析項10項。

本研究數據采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varimax)進行旋轉,從而找出因子和研究項的對應關系。通過因子載荷系數值,分析出每個因子與研究項的對應關系,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0.4,說明研究項和因子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因子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信息。

因子提取情況以及因子提取信息量情況分析結果見表4和表5。由表可知,根據特征根值>1作為判定標準設定因子個數,本研究一共提取出3個因子,這3個因子旋轉后方差解釋率分別為32.790%、23.209%、23.173%,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79.172%。

表5 因子載荷系數與共同度結果

根據因子分析結果,結合問卷量表題號(研究項編號)與勝任特征的對應關系,分析因子與研究項的對應關系,并對各因子進行命名,見圖1。因子1,命名為“專業能力素質”,包括:談話談判能力、策劃能力、市場意識、發揮專長;因子2,主要反映的是編輯的組織認同感與職業精神,將其命名為“職業態度”,包括:全局觀念、細致、服務意識;因子3,主要為先天特質,命名為“人格特質”,包括:天賦、悟性、承受壓力。通過因子分析中的載荷系數信息,將綜合得分系數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每一勝任特征的權重,最終得到因子與綜合得分之間的關系等式:綜合得分=(32.790×因子1得分+23.209×因子2得分+23.173×因子3得分)/79.172,即綜合得分=0.414ד專業能力素質”得分+0.293ד職業態度”得分+0.293ד人格特質”得分。

圖1 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模型

對保留的研究項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總量表Cronbach系數值為0.917,總量表標準化Cronbach系數值為0.920?!叭烁裉刭|” “職業態度” “專業能力素質”各維度Cronbach系數值分別為0.855、0.829、0.920,各維度標準化Cronbach系數值分別為0.864、0.833、0.921。所有信度系數值均>0.8,說明本研究數據信度質量高。

2.4 人口學特征與勝任特征現狀的比較

先行方差檢驗,再行q檢驗,分析不同職稱編輯勝任特征現狀的差異,結果顯示,副高及高級職稱編輯在“人格特質” “職業態度” “專業能力素質”3個維度以及總量表勝任特征現狀得分均高于初級、中級職稱編輯,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級與初級職稱編輯3個維度勝任特征現狀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不同職稱編輯勝任特征現狀得分比較

運用27/73分位法,根據受試者主持或參與的作品獲獎情況以及受試者或所在團隊獲獎情況進行分組,得到優秀組26例、普通組72例,行t檢驗,對優秀組與普通組“人格特質” “職業態度” “專業能力素質”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進行分析,得到優秀組在“人格特質” “專業能力素質”2個維度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高于普通組(P<0.05),且優秀組總量表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高于普通組(P<0.05)。見表7。

表7 不同編輯作品獲獎情況以及編輯或所在團隊獲獎情況勝任特征現狀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從事編輯崗位工作年限、學歷、學科背景、英語水平等人口學特征勝任特征現狀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與建議

3.1 科技期刊勝任特征模型的內涵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模型,該模型也具有較高的效度與信度,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從模型的結構角度出發,發現隱形特征“人格特質”與“職業態度”2個維度所占比重(58.61%)較大,外顯特征“專業能力素質”所占比重(41.39%)相對較小,這與經典的勝任特征模型冰山模型結構相似。隱形特征即冰山水平面以下部分,對編輯來說更具有發展潛力,科技期刊單位也應當注重編輯這兩個維度能力素質的評價與培養。

從模型的內容角度出發,本研究勝任特征模型將科技期刊所需的勝任特征歸為“人格特質”“職業態度” “專業能力素質”3個因子,這就說明科技期刊編輯需要高效、出色、優秀地完成這一職位的工作,就應當具備這3個維度的各項勝任特征。廣大的科技期刊編輯們應當加強這3個方面能力素質的培養、提高與發展;科技期刊單位也應當將這 3個方面作為編輯評價、培養的重點。

第一,要加強科技期刊編輯基礎專業能力的評價與培養。本研究所建立的勝任特征模型“專業能力素質”維度包括談話談判能力、策劃能力、市場意識、發揮專長4項勝任特征。一名優秀的科技期刊編輯是作者、讀者之間的橋梁,只有具備了優秀的講話能力和溝通技巧,才能做好彼此之間的橋梁工作,消除彼此之間想法、觀念上的差異,達成共識,從而最大限度優化作品。除此之外,科技期刊編輯應當具有對作品量體裁衣的構思與設計能力,能夠十分敏銳地抓住科學技術發展的學術熱點,了解期刊受眾面的需要,推陳出新,使之適應市場潮流。

第二,科技期刊編輯需要擁有高尚的職業態度。編輯工作的特點就是要注重細節,只有在每個出版環節發揮編輯的細致精神,切實把其落到實處,才能從整體上提升出版物的質量與形象[11-12]。對細節的重視程度也是一個編輯的內涵與能力的重要體現。一些出版物的獨到之處往往體現在某一細節上??萍计诳庉嫅攲ψ约焊邩藴?、嚴要求,從基礎做好,從細節做起,自始至終耐得住性子,守得穩初心,耐心、細致、認真地對待出版的每一個環節。另外,編輯還需具備高尚的價值觀和職業態度,愛崗敬業,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讀者、作者服務,擔起優秀作品傳播者的責任,為讀者、社會、科技期刊事業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三,勝任特征研究的一個亮點就是在于能夠分析出某一崗位勝任條件中的隱形勝任特征,這部分隱形勝任特征更是勝任某一工作崗位與生俱來的特質。擁有這部分人格特質勝任特征的編輯,更具有優秀績效的潛力。悟性是科技期刊編輯不斷成長的“乘法”,而天賦則是“乘方”。擁有這部分勝任特征的編輯,除了有對編輯崗位的熱愛之外,還能在編輯崗位中不斷突破、迎難而上、發光發熱。

3.2 科技期刊勝任特征模型與人口學特征的關系

本研究在建立勝任特征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相關人口學特征指標,希望通過不同人口學特征指標的分析與比較,探索出一些與本模型勝任特征有關的人口學特征。本研究結果顯示,副高及高級職稱編輯在“人格特質” “職業態度” “專業能力素質”3個維度以及總量表勝任特征現狀得分均高于初級、中級職稱編輯,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受試者主持或參與的作品獲獎情況及受試者或所在團隊獲獎情況優秀組在“人格特質” “專業能力素質”2個維度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高于普通組(P<0.05),且優秀組總量表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高于普通組(P<0.05)。這就說明,職稱能夠切實反映編輯能力素質的優秀與否;另外,優秀作品與榮譽也能夠作為評價優秀編輯的一個方面??萍计诳庉嬇c期刊單位應當注重這兩方面的工作發展與培養。

3.3 模型應用建議及研究意義與不足

勝任特征模型可以應用于編輯能力素質水平的測評、編輯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規劃以及編輯人才的選拔等諸多方面。①本研究科學、有效地建立了科技期刊勝任特征模型,并且對該模型設置了維度與權重,使之成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勝任特征模型。另外,利用因子分析,本研究嘗試建立了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的綜合得分公式,這使得編輯勝任特征水平測評、培養與選聘,從主觀化變得定量化,期刊單位與期刊編輯個人,可以利用本研究得出的勝任特征項目、權重與綜合得分公式,設計適合自己單位與個人的測評、培養與選聘工具(如試卷、評價表、問卷、量表),使定量測評與以往的主觀評價相結合,更加全面地對科技期刊編輯能力素質水平與未來發展測評、培訓、選聘等方面進行評估。②本研究結果顯示,科技期刊編輯的職稱、作品獲獎情況以及編輯或所在團隊獲獎情況都與勝任特征現狀得分高低有關,提示科技期刊單位可以將編輯這 3方面情況作為人才測評、選拔的一個方面,也可以借鑒職稱晉升與獎項評審的要求,對編輯進行評價。編輯個人應當積極進取努力向高職稱編輯學習、靠攏,吸取他們寶貴的工作經驗,并努力制作出更加優秀的期刊作品,積極參與各項比賽、獎項的評選,這將有利于編輯個人的發展。

以往研究多采用基礎理論研究,而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并引入因子分析的概念,排除了以往研究主觀意識的影響,更加客觀、科學地反映出了科技期刊編輯人才應當具備的勝任特征。另外,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對每一項模型中的勝任特征,進行了權重劃分,并建立了綜合得分公式,這是以往研究未曾嘗試過的。希望通過權重與綜合得分公式,為科技期刊編輯人才評價、考核、招聘、培養、發展等諸多方面,提供更加實際、直觀的參考工具。由于時間緊迫,工作量較大,本研究只納入了上海地區的科技期刊編輯作為研究對象,且樣本量只有98例,相對于上海地區,乃至全國范圍的科技期刊編輯總量來說,樣本量相對較小。有待后續擴大樣本量以及樣本選取范圍作進一步研究。本研究所建立的科技期刊編輯勝任特征綜合得分公式也需要相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一步支持,加以實證,予以驗證。

本研究雖成功建立了科技期刊勝任特征模型,但模型只有運用于實際,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效能,今后可將該模型運用于人才招聘、吸納、考核、培訓、培養、發展等諸多方面,使其成為科技期刊單位與編輯,提升期刊質量、提高編輯綜合素質的理論基礎與實用工具。

在創建一流科技期刊,推動科技學術繁榮發展的新形勢下,辦好科技期刊,創一流期刊,高素質編輯人才隊伍是不可或缺的??萍计诳瘑挝粦€固編輯人才基礎,發揮編輯人才優勢,提升科技期刊發展競爭力。重視編輯人才培養工作,將人才培養納入期刊發展、科學技術發展戰略中,從而促進學術研究交流、傳播思想文化、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可以借助勝任特征研究的量化優勢,加快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的實施,為科技期刊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能夠擔負一流科技期刊創建時代使命的復合型編輯人才、骨干人才、領軍人物,永葆科技期刊編輯人才隊伍的青春與活力。

猜你喜歡
勝任科技期刊因子
數字化出版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發行的影響探究
第五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長沙舉辦
《心理學報》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1版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第六屆陜西省科技期刊評優結果揭曉《西北園藝》榮獲特色科技期刊獎
山藥被稱“長壽因子”
直徑不超過2的無爪圖的2—因子
巧解難題二則
扮靚愛車拒絕潛伏危險因子
勝任力模型的“過度現代化”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