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品一標”視角下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及其區域差異研究

2022-11-10 13:06付陳梅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三品一標綠色食品優質

付陳梅,劉 洋

(1.重慶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 重慶 400054; 2.重慶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重慶 400044)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村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產品生產供給能力穩步提高扭轉了我國農產品供求長期失衡的局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在升級換代,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日漸凸顯。2016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解決優質農產品供給問題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目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指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必須把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更關系到農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那么,現階段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如何?是否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這些都亟需給出明確答案。目前,學術界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關于建立健全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蘭萍分析了以超市為主導的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的控制模式,探索了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系統的協同與管理[1]。彭建仿基于關系優化與界面規則的視角,揭示了農戶與企業的關系優化對安全農產品供給的作用機理,構建了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的源頭治理機制[2]。周康渠等基于不完全信息視角,考慮了生鮮農產品易變質的特點,進一步分析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協調的剩余補貼契約,發現生鮮農產品的易變質率會促進剩余補貼契約影響供應鏈的協調[3]。夏文匯等研究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協同化運作問題,發現創新農產品供應鏈模式及其與政策環境的協同,對于提高生鮮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改善其冷鏈物流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4]。

二是關于農戶安全農產品供給影響因素的研究。趙建欣和張忠根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研究農戶安全農產品供給的影響因素,發現農戶安全農產品供給行為受預期收益、農戶稟賦、制度環境、風險等因素的影響[5]。張曉鳳等研究表明,安全農產品供給受到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的雙重制約,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成本、農產品價格和風險,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中介組織、政策法規和社會輿論[6]。和麗芬和趙建欣分析了政府規制對安全農產品生產的影響,指出操作層面的制度安排會直接影響安全農產品供給[7]。張利國分析了我國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制約因素,認為建立健全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長效機制應從農戶意識、生態環境、管理體系等方面著手[8]。田濤等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從農戶自身素質、農業知識培訓和農產品售后體系等方面剖析了農戶安全生產行為的影響因素[9]。近年來,還有學者實證分析了地理標志認知[10]、農業產業組織[11]對我國農戶安全生產行為的影響。此外,也有學者分析了農業面源污染[12]、氣候變化[13]等因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的建設和農戶安全農產品供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全面研究,也有學者在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不同流通模式研究了我國安全農產品供給的動力機制與管控政策選擇[14]。但目前對于我國安全農產品供給現狀的研究還比較少,尤其是實證研究,僅有少數學者對我國進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進行了測算分析[15-17],或基于農藥和化肥的投入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行簡易測度[18]。當前,在我國質量興農戰略背景下,促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刻不容緩,其主攻方向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增加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诖?,本文擬從“三品一標”的視角探索構建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進行評價,并進一步對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進行度量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現有研究進行補充和拓展,以期為各級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提供現實依據和啟示。

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三品一標”的內涵

“三品一標”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簡稱,其在我國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作為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三品一標”的發展既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又是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戰略選擇和重要手段[19-20]。本文將對“三品一標”的內涵進行分析和理解,為“三品一標”視角下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三品一標”倡導綠色生產、資源循環無害化利用,嚴格控制和鼓勵減少農藥、化肥等的使用,注重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叭芬粯恕本哂?個方面的優點:一是通過品牌帶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規?;彤a業化,提升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涵蓋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要素,滿足當前我國公眾對農產品安全、優質、特色的需求偏好;三是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規范化管理,在農產品生產經營環節上同時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控制和全程監管,“產”“管”并舉的模式有效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由此可見,“三品一標”的認證發展既是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更是適應公眾消費要求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

“三品一標”的內涵不僅涵蓋農藥、化肥等要素投入層面,還涉及農業生產標準化和公眾需求層面。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三品一標”總數達12.1萬個,跟蹤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但在同類農產品中的總體占比仍然較低,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還不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質量興農戰略背景下,加快培育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提升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意義愈發凸顯?;诖?,本文將從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展和農產品地理標志4個維度來構建“三品一標”視角下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二)指標選取與說明

通過上述“三品一標”深刻內涵的分析,在借鑒相關文獻的基礎上[21-22],本研究遵循科學性、代表性和指標數據可獲得性原則,基于“三品一標”的品牌認證、產地認證和產出水平來選取評價指標。其中,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3個維度均選取4個二級指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選取1個二級指標。最終,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等4個維度下共包括13個二級指標(見表1)。

表1 “三品一標”視角下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對于綠色食品維度,選取綠色食品企業認證規模和產品認證規模來表征綠色食品的品牌認證水平,單位均用每百萬人擁有數量表示,分別衡量綠色食品企業生產能力和品牌輻射能力;選取綠色食品產地面積認證率來表征綠色食品產地認證水平,產地面積認證率用綠色食品產地認證面積占農用地總面積之比表示,以衡量綠色食品產地保障能力;選取綠色食品人均產量來表征綠色食品產出水平,單位為千克/人,以衡量綠色食品實際產出能力。有機農產品維度和無公害農產品維度指標的選取、計算方式和指標解釋與綠色食品維度類似,不再詳細說明。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選取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規模來表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水平,單位為個/每百萬人,以衡量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輻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我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具有嚴格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且每年認證的變化幅度較大,為綜合反映各地區“三品一標”認證發展的真實情況,本文采用當年年底有效使用各品牌標志的企業總數和產品總數。此外,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于2008年開始認證登記,且一經認證長期有效,所以本文中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數為2008—2017年的匯總數據。

(三)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發展的相關數據來源于《中國綠色食品統計年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官網(http://www.greenfood.agri.cn/)、中國農業信息網(http://www.agri.cn/)、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網(http://www.aqsc.agri.cn/)以及各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網。計算各二級指標所需的其他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8)》和《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8)》。經過相關計算和數據整合,得到2017年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有二級指標的相關數據。為消除數據量綱的差異,本文運用SPSS 20.0對所有二級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Z-score標準化處理,處理后的指標分別記為ZX11、ZX12、ZX13、ZX14、…、ZX41。另外,在“三品一標”視角下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所有二級指標均為正向指標,即綜合評價得分越高,表明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越強。

三、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方法與結果

(一)主成分分析法計算維度得分

為保證對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的分析更具有針對性,本文不像傳統研究那樣將所有二級指標統一進行主成分分析,而是對各維度分別進行主成分分析來計算得分。我們選擇SPSS 20.0進行分析研究,但并沒有單獨的模塊實現主成分分析??紤]到其中因子分析的模塊在求因子載荷矩陣中用到主成分分析,故對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各維度分別進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載荷矩陣和總方差解釋部分,再利用因子載荷系數與主成分系數的關系求出各地區每個維度的主成分系數[23-24],即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各維度上的得分。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主成分因子個數

計算某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Fk維度下的得分,設該維度共有m個評價指標,將標準化處理后的評價指標數據ZXk1、ZXk2、…、ZXkm代入軟件SPSS 20.0,可得到Fk維度下的指標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若第j(1≤j≤m)個成分的累積貢獻率超過85%,則主成分因子個數為j。

2.計算主成分因子得分

根據所確定的主成分因子個數j,可得到Fk維度的因子載荷系數aij,且已知特征值為λj,可逐一計算出Fk維度下第e(1≤e≤j)個主成分因子的得分,記為Yke,計算公式如下:

(1)

3.計算維度得分

在得到j個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后,可進一步通過對各個主成分因子所對應的特征值進行加權求得Fk維度的綜合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2)

通過上述步驟,可逐一計算出我國各地區在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各個評價維度上的得分。

(二)熵權法賦權測度綜合得分

熵權法作為一種客觀綜合的定權方法,其確定客觀權重的依據是指標變異性的大小。一般來說,指標信息熵的大小與權重成反比,即信息熵越大,指標的變異程度就越小,權重就越小,反之則權重越大?;诖?,本研究在運用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出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4個維度的得分后,通過熵權法來確定各維度的客觀權重,進而測度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具體過程如下:

1.各維度得分0~1標準化處理

我們將第n個地區在第k維度的得分記為Fnk,于是可將各地區在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各維度上的得分數據以矩陣的形式展示出來:

(3)

式(3)中,n為地區個數,取值為31;k為維度個數,取值為4;F11~Fn1表示各地區在綠色食品維度上的得分;F12~Fn2表示各地區在有機農產品維度上的得分;F13~Fn3表示各地區在無公害農產品維度上的得分;F14~Fn4表示各地區在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上的得分。

然后,對式(3)的得分數據進行0~1標準化處理,由于4個維度的所有二級指標均為正向指標,將標準化處理后的維度得分記為Yij,則轉換函數如下:

(4)

2.計算各維度的權重值

將轉換后的矩陣記為Y,并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結果為Yij與其對應列所有元素之和的比值,記為Pij,計算公式如下:

(5)

式中,j=(1,2,…,k);在得到歸一化后矩陣中元素Pij后,各維度信息熵值Ej的運算公式如下:

(6)

其中,當Pij=0時,定義PlnPij=0。進一步,我們可將各維度的信息熵值轉化為權重值,計算公式如下:

(7)

3.計算各地區的綜合得分

具體做法是將地區各維度的權重值Wj分別與其所對應的標準化處理后的維度得分Yij相乘進行線性加權求和,計算公式如下:

(8)

式中,i=(1,2,…,n),Ui表示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

(三)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評價結果

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據式(2)可計算出2017年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各維度上的得分。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只有一個評價指標,故直接將其標準化處理后的指標數值ZX41作為F4維度的得分。然后,運用熵權法可計算出F1、F2、F3和F4等4個維度相應的權重值分別為0.185 3、0.207 0、0.364 7和0.243 0。最后,根據式(8)計算出2017年我國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并按綜合得分數值的大小進行排名(見表2)。

表2 2017年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得分及綜合排名

續表(表2)

如表2所示,從綜合得分數值來看,我國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普遍較低。2017年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均值為0.209 3,說明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的整體供給能力比較低。具體來看,2017年我國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均在0.6以下,綜合得分高于全國均值的省份僅為9個,而低于全國均值的省份多達22個。綜合得分超過0.5的省份只有江蘇,多達21個省份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低于0.2,更有7個省份的綜合得分在0.1以下,分別是云南、湖南、貴州、廣西、河南、河北和山東。由此可見,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呈現出區域非均衡發展的態勢。為進一步研究區域差異特征,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度量和分析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

四、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分析

(一)度量方法選擇

運用表3中各維度及綜合得分的評價結果,根據度量區域差異常用方法的特點,本文選取基尼系數(Gini)和泰爾指數(Theil)來度量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省際差異程度,采用泰爾指數分解來衡量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四大地區的差異。各項指標值越大,表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越大;指標值越小,則表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越小。

1.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Gini)通常用來衡量收入差距,其敏感性較強,可用來度量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省際差異,計算公式為:

(9)

式(9)中,n表示地區個數,μ為全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均值,yi、yj為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變量值,且i≠j。

2.泰爾指數

泰爾指數(Theil)又稱為泰爾熵標準,通常用來度量地區間、群體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運用泰爾指數來度量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省際差異程度和四大地區間的差異程度。度量省際差異的公式為:

(10)

式(10)中,n表示地區個數,yi為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變量值,μ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平均值。

3.泰爾指數分解

進一步,可運用泰爾指數分解來度量我國東、中、西、東北四大地區間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差異程度。對式(10)的泰爾指數進行分解,假定集合N被分解成m個組Nk(k=1,2,…,m),每組相應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向量為yk,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均值為μk,區域數量用nk來表示,則其占總區域數量的份額可表示為vk=nk/n。分解的過程如下:

(11)

式(11)中,W表示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內差異部分,B則表示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間差異部分,它是通過將各區域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換算為相應的區域均值而得。

(二)區域差異分析

1.區域劃分

根據2016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中“四大經濟板塊”的劃分標準,可將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分為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這一劃分方案既克服了“三大經濟帶”劃分的缺陷,又能更好地反映我國農業生產的資源稟賦條件和生產布局特點?;诖?,本文在評價我國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省際視角和“四大板塊”視角來分析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八拇蟀鍓K”的具體劃分情況如表3所示。

2.省際視角下的區域差異分析

通過式(9)和式(10),可計算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各維度及綜合得分的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如表4所示。具體來看,4個維度中區域差異程度最大的為有機農產品維度,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別為0.528 4和0.477 8;其次是綠色食品維度,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別為0.505 3和0.450 1;再次是無公害農產品維度,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別為0.448 1和0.356 1;區域差異最小的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其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別為0.446 5和0.344 2。

表3 “四大板塊”劃分情況

表4 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省際差異的度量結果

從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綜合得分的區域差異度量結果來看,其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別為0.365 2和0.215 7,表明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存在省際差異,但綜合得分的省際差異要明顯小于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也說明了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整體偏低。借鑒國際上運用基尼系數衡量收入差距的劃分標準,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省際差異屬于中等,但4個維度的基尼系數均超過了0.4的警戒線,其中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超過了0.5,區域差異非常明顯。

3.“四大板塊”視角下的區域差異分析

根據表2的評價結果和表3的區域劃分,可計算出四大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得分均值,東北地區以0.313 8位列第一,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以0.241 8和0.188 3位居二、三位,中部地區以0.155 1處于最后一位,說明我國四大板塊間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存在差異。進一步運用泰爾指數分解方法可量化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四大板塊間的差異,如表5所示。從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各個維度在四大板塊間的差異度量結果看,四大板塊間總體差異程度最大的為有機農產品維度,總體差異值為0.477 8;其次是綠色食品維度,總體差異為0.450 1;再次是無公害農產品維度,總體差異為0.344 3;區域差異程度最小的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總體差異值為0.344 3。從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綜合得分來看,四大板塊間的總體差異較小,為0.215 7。此外,從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四大板塊間差異的構成情況來看,無論是各維度還是綜合得分,區域內差異占比都非常高,而區域間差異占比則比較低。具體來看,4個維度的區域內差異占比均超過了60%,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維度的區域內差異占比最高,為94.86%。綜合得分的總體差異為0.215 7,其區域內差異為0.183 2,占比為84.93%。綜上所述,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四大板塊間存在一定差異,但主要以區域內差異為主。

表5 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四大板塊”差異的度量結果

(三)聚類分析

在分析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省際差異和四大板塊差異的基礎上,可進一步觀察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在不同維度上的分布特征,了解各地區之間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相似性和差異度。本文將以我國各地區在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4個評價維度上的得分數值為原始數據,使用SPSS 20.0對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進行系統聚類分析,聚類結果如圖1所示。

根據圖1的聚類結果,可將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分成4類區域,并根據分類結果計算出每類區域各維度的得分均值,以進一步分析各類區域在不同維度上的特征差異,維度得分均值越高則表明對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正向效應越強(見表6)。

圖1 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系統聚類譜系

區域所含省份F1維度F2維度F3維度F4維度綜合得分第一類陜西、海南、貴州、廣西、河南、河北、廣東、西藏、山西、新疆、江西、福建、天津、吉林、云南、湖南、四川、重慶、湖北、浙江、甘肅、安徽-0.477 6-0.411 4-0.552 9-0.223 60.127 7第二類江蘇、上海0.978 10.277 84.610 1-0.751 30.500 2第三類寧夏、青海、北京、山東、遼寧、內蒙古0.560 91.352 50.288 40.989 30.366 8第四類黑龍江5.186 00.380 81.212 30.485 50.477 7

第一類區域包括陜西、海南、貴州、廣西、河南、河北、廣東、西藏、山西、新疆、江西、福建、天津、吉林、云南、湖南、四川、重慶、湖北、浙江、甘肅、安徽。這類區域4個維度的分值普遍較低,其中F1、F2、F3維度的分值均為4類區域中的最低水平,F4維度的分值位列第三。該區域“三品一標”認證發展的水平普遍較低,導致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較弱,區域綜合得分僅為0.122 7,在4類區域中排最后一位。因此,可將第一類區域命名為“低水平均衡發展區”。

第二類區域包括江蘇、上海。這類區域在4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較極端,在F3維度上的得分為4類區域中最高,且遠遠高于其他三類區域;在F4維度上的得分卻最低,F1、F2維度分別位于4類區域中的第二、三位,表明江蘇、上海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發展的水平很高,但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發展的水平較低。雖然這類區域的綜合得分遠遠高于其他三類區域,但“三品一標”4個方面的供給能力存在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因此,可將第二類區域命名為“高水平非均衡發展區”。

第三類區域包括寧夏、青海、北京、山東、遼寧、內蒙古。這類區域在4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較均衡,雖然F2維度和F4維度的平均得分均為4類區域中最高,但區域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F1維度和F3維度的平均得分均位列4類區域中的第三。從綜合得分來看,第三類區域以0.366 8排在第三,雖然大幅度領先于第一類區域,但是與第二、第四類區域的差距也比較明顯,表明第三類區域“三品一標”4個方面的供給能力比較均衡,但沒有突出的方面。因此,可將第三類區域命名為“較低水平均衡發展區”。

第四類區域僅有黑龍江。黑龍江作為我國的產糧大省,在4個維度的得分普遍較高。具體來看,黑龍江在F1維度的得分在4類區域中排第一,F2、F3和F4維度上的平均得分均在4類區域中排第二,綜合得分以0.477 7排在第二位,與第二類區域的差距并不大。黑龍江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比較強,很大程度上與黑龍江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完善的“三品一標”認證管理體系等有關。因此,可將第四類區域命名為“較高水平均衡發展區”。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啟示

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25]?;凇叭芬粯恕钡囊暯?,本文構建了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2017年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進行評價,并從多個角度度量和分析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為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發展、提升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提供現實依據和政策啟示。

第一,“三品一標”視角下,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整體水平仍然較低。評價結果顯示,2017年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綜合得分均值為0.209 3,低于這一水平的省份多達22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不足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三品一標”得到迅速發展,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但在現階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質量興農戰略背景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市場占有率較低等問題逐漸凸顯,“三品一標”對提升我國整體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作用還非常有限。面對這種情況,當務之急是要繼續推進“三品一標”的發展,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應以質量興農戰略為導向,加快培育提升安全優質農業品牌,從加快基地建設、提升審核監管質量、注重品牌培育、推動改革創新、強化體系隊伍建設等方面完善安全優質農產品的認證發展機制。

第二,我國“三品一標”的認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存在顯著的省際差異和“四大板塊”差異。從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各維度的區域差異來看,我國“三品一標”的供給能力存在不平衡現象,有機農產品維度的區域差異程度最大,綠色食品維度的區域差異程度次之,然后是無公害農產品維度,農產品地理標志維度的區域差異程度最小。從綜合得分來看,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僅表現為省際之間的差異,還存在四大板塊間的差異。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來縮小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差異:一是推動“三品一標”等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的認證發展要注重整體布局,同時也要抓住重點,對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不足的地區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三品一標”安全優質農產品的認證發展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在立足地區農業資源的基礎上,既要突出重點,推進地區特色安全優質農產品的生產發展,又要統籌兼顧,實現多個品牌的全面協調發展;三是“三品一標”等安全優質農產品的認證發展要加強區域間的交流合作,盡可能避免同質競爭,實現優勢互補,縮小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認證發展的區域差異。

第三,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存在顯著的空間分異特征,根據評價指標體系各維度的得分特征,可將全國劃分為“低水平均衡發展區”“高水平非均衡發展區”“較低水平均衡發展區”和“較高水平均衡發展區”等4類區域?!暗退骄獍l展區”的特征是“三品一標”4個品牌的整體認證發展水平較低,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非常薄弱;“高水平非均衡發展區”的特征是安全優質農產品整體供給能力很強,但“三品一標”4個品牌的發展極不平衡;“較低水平均衡發展區”的特征是“三品一標”4個品牌的認證發展較均衡但整體水平不高,導致安全優質農產品整體供給能力較弱;“較高水平均衡發展區”的特征是“三品一標”4個品牌的認證發展比較均衡,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較強。針對不同區域所展現出的不同特征,政府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應更具協調性和針對性:一是重點加強我國區域間“三品一標”等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認證發展的聯動性和協調性,充分發揮優勢區域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二是因區施策和因地制宜。對于4類不同區域,繼續發展壯大現有的優勢品牌,同時加快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的短板攻關,切實提升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

總而言之,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是加快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舉措。在依托“三品一標”等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促進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的同時,國家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應適當針對區域差異性進行靶向調控;同時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進一步釋放“三品一標”的品牌效應,不斷強化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充分發揮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對地區綠色農業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為新發展階段下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三品一標綠色食品優質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什么是綠色食品
福州“三品一標”建設收獲理想成績單
井研縣“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
我國撤銷392個綠色食品產品標志使用權
全國“三品一標”工作會議在寧波召開
“三品一標”助力品牌農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