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升教師在“和雅課堂”中的親和力

2022-11-11 20:55韓宇虹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8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親和力

韓宇虹

[摘 要]親和力是優秀教師具有的基本素養。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細微處入手,傾注感情關愛學生、耐心傾聽關注學生、鼓勵表揚贊賞學生、挖掘潛能培養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親和力,這樣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進而提高“和雅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師;和雅課堂;親和力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4-0096-03

何為“和雅課堂”?即為實現“博學、品正、雅行全面發展的文雅學子”的育人目標,學?;凇皩捜?、博納、融和、文雅”的核心理念和“多元融合以博學,實踐體驗以雅行”的課程理念,根據新課程改革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通過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生生之間的友情合作,以及教學內容和知識的貫通與整合,建構起來的“和為形,雅為魂”的課堂。

親和的“和雅課堂”,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親近、親善學生,體現大度、有溫度的教態,教學語言與肢體語言并重,溫和且激昂,富有幽默感和啟發性,讓學生輕松愉悅地自主學習。親和的“和雅課堂”為形成自信自愛、樂學善思的學風搭建了必要的平臺,營造了“童和、融和”的課堂氛圍。

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不僅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師德師風、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還要求教師不斷地展示自己的親和力。這樣,教師不僅能夠成為學生信賴、敬佩、愛戴的良師益友,還有利于在課堂上輕松愉悅地傳授知識,讓學生樂學、善學。親和力是優秀教師具有的基本素養,擁有較強親和力的教師,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拓寬學生發展空間、增進師生心與心的交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及搞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等方面都非常有利。那么,教師如何在“和雅課堂”中提升自己的親和力呢?

一、傾注情感,關愛學生

親和力是飽含感情的,是一種以情感為能源的推動力。教師的情感是架起教材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教師用自己真切的情感去打動學生,才能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因此,教師要培養和提升自身的親和力,首先要傾注感情,用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情意去關心、愛護學生。只有發自肺腑地關心、愛護學生,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教師不僅要關愛優秀生,更要關愛學困生。每一位學生都是渴求進步的,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教師要善于挖掘,把自己的愛心傾注在教學過程中。當學困生出錯時,教師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呵斥;當學困生進步時,教師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真心實意的關心、愛護。這樣學困生才有存在感,長此以往,才會親近教師,走進課堂,敞開心扉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溝通,從而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營造團結向上的課堂氛圍。教師居高臨下的說教與神色嚴厲的斥責,對于學困生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當學困生回答問題錯誤時,教師不能一味地予以否定,而要換位思考,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從他們的角度去體驗和感受,引導、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再心平氣和地分析他們出錯的原因,俯下身子與他們平等對話,做到以心交心、以情融情。這樣對待學困生,他們才能感受到教師的真切情意,才會對課堂充滿信心,才會逐步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讓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這一點,對培養與提升教師的親和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耐心傾聽,關注學生

耐心聽他人講話是對他人的尊重。教師在課堂上耐心傾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間發生思維碰撞,實現教學相長,從而提升自身的親和力。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干勁和聰明才智能充分發揮出來,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多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統編語文教材中的《灰雀》一文,講述了列寧去公園找灰雀時,發現小男孩將灰雀捉走,列寧沒有直接批評小男孩,而是耐心地與小男孩交談,最后小男孩感動了,主動放回了灰雀的故事。上完新課后,我問學生:“你認為列寧這樣做好嗎?”大部分學生認為列寧的做法是正確的,他讓小男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且知錯就改??墒?,卻有一位學生持不同的意見,她的回答與眾不同:“并不是每個小孩的悟性都這么好的,列寧應該當面指出小男孩的錯誤,直接告訴他錯在哪里,讓他知錯就改。每個人在生活中不會一帆風順,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也是一種磨煉,這樣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自身的健康成長?!彼f完后,我和其他學生不由自主為她鼓掌。這位學生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幸福的微笑洋溢在臉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有時學生的想法比較幼稚、不夠成熟,但教師要認真傾聽,對學生細心閱讀、獨立思考的行為給予肯定,讓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得到呵護。

新課標提出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既增強了課堂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也大大增多了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獨特見解、質疑問難、探討辯論的機會。這時,教師要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即使學生說錯了,也不要打斷他們,讓他們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語言的魅力。在耐心傾聽中,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困惑、觀點、價值取向等方面的情況。教師應該以濃厚、始終如一的興趣面對發言的學生,及時、準確地捕捉學生發言中的各種信息,這是尊重學生的一種體現。

教師傾聽學生的表達,不僅是一個單向接收的過程,還是一個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當聽到不理解的地方時,教師可讓學生做出解釋;當大家都聽不清楚時,教師可讓學生大聲地再說一遍;當學生表達不恰當時,教師要對他給予糾正;當學生有獨到的見解時,教師要對他給予稱贊;當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時,教師要對及時點撥;當學生發言跑題時,教師要對他給予引導;當學生發言結束后,教師要簡要地概括和評價。學生在教師的耐心傾聽中,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和接納,發現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傾聽是一門藝術、一種尊重、一種修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教師俯下身去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去傾聽,一定會聽到那些花開的聲音,一定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自身的親和力。

三、鼓勵表揚,贊賞學生

莎士比亞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苯處煿膭詈捅頁P的話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給學生心理營造安全的港灣,是提升教師親和力的催化劑。

有經驗的教師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苯處熣嫘膶嵰饪滟潓W生的話語如涓涓細水,流淌到學生的心田里,激勵學生不斷前進。如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用激勵性的話語評價學生,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好在哪兒、哪里存在不足、需要如何改進等。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還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喜歡上作文。如在《美麗的秋天》的作文指導課上,一位學生談到了秋天的落葉,他是這樣描述的:“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飄落下來,仿佛一塊塊金子落在地上?!痹谶@句話中,比喻用得不恰當,我提示他:“你推敲一下,金子比較重,而落葉比較輕,把落葉比作金子合適嗎?”在我的提示下,學生恍然大悟,明白了這個比喻不恰當,不能把落葉比作金子,可以把落葉比作黃蝴蝶,接著他說出了較為生動的句子:“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晃晃悠悠地飄落下來,仿佛一群黃蝴蝶在空中飛舞?!边@位學生的比喻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教師激勵性的話語能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也使學生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應該注意,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發自肺腑地予以表揚,這樣的表揚具有說服力,這種方法用于學困生,效果甚佳。學困生在學習文化上跟不上,教師就要找到他們值得肯定的一面,大加鼓勵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如學困生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哪怕是答錯了,教師也應該及時地表揚他勇敢舉手發言:“你今天給了老師一個驚喜,雖然回答還不夠完整,但能夠大膽舉手發言,值得表揚!”教師也可以讓學困生回答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及時表揚鼓勵,或者在其他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再回答一遍,表揚他們專心傾聽。

教師誠心誠意的贊美,如一縷春風、一股源源不斷的動力打動學生的心靈,帶給學生自信。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只要教師細心觀察,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實事求是、毫不吝嗇地夸贊他們,就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喜歡上老師所教的科目。這樣,教師就得到學生的認可,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增強威信,提升自身的親和力。

每當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練習、互相幫助時,教師可用微笑、點頭以示表揚,這種無聲的表揚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的愛,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每當學生完成任務、認真書寫、成績有所提高時,教師除了面帶微笑,向他們豎起大拇指、點頭稱贊,也可以帶頭鼓掌以示表揚,還可以親切地拍拍他們的肩膀、輕輕地撫摸他們的頭。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關愛,讓他們心領神會,回味無窮,從而拉近與教師的距離,彰顯教師的親和力。

四、挖掘潛能,培養學生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潛力可挖,都有其智能優勢。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從學生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中,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勢和潛能并加以保護、培養,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這位老師才是我的知音”的感覺。

1.實踐活動,激發潛力

對小學生潛力的挖掘,教師要做到深入、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再通過諄諄教誨,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把學生的學習潛力挖掘出來。比如,語文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如在課堂上進行講故事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猜謎語比賽等,通過設立“故事大王”“朗誦大師”“演講之星”“小小書法家”“猜謎小能手”等獎項,增加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潛力。

2.引導探究,挖掘潛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把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提問,學生就會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古代沒有天氣預報,諸葛亮是如何預測到第三天一定會有大霧呢”“如果沒有大霧,諸葛亮是否還能借到箭呢”,等等。這些問題可激發學生的思考力,促使學生思維活躍,有利于展現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有學生看法不同的問題,對于這類問題,教師不能強行將課本上的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應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獨立自主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3.創設情境,培養潛力

教師依托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在課堂中開展信息化教學,已屢見不鮮。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種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例如,進行《盤古開天地》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先依托信息化設備,為學生播放“盤古開天地”的動畫視頻,再讓學生講述這一神話故事。學生從動畫視頻中已經了解了盤古的形象,以及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和結果,且動畫視頻中的情境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此時學生就可充分發揮想象展開故事講述了。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樣學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再如,課文的最后詳細地描述了盤古開天地之后的美麗景象,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就可結合動畫視頻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增強了學習效果。課堂上,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藝術魅力無窮,它在傳授本領的同時,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只要教師從課堂教學的細微處入手,傾注感情關愛學生、耐心傾聽關注學生、鼓勵表揚贊賞學生、挖掘潛能培養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親和力,這樣就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進而提高“和雅課堂”的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專項課題“海洋文化背景下學校博雅教育育人體系整體重構研究與實踐”(課題批準號:2021ZJY253)的階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親和力
高端訪談節目如何提升親和力
高端訪談節目如何提升親和力探索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新聞播音的親和力分析與提高
將親和力應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