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制造企業中智能財務建設探析

2022-11-13 18:05竇文廣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財會學習 2022年26期
關鍵詞:核算財務成本

竇文廣 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引言

智能財務是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運用于財務工作,對傳統財務工作進行模擬、延伸和拓展,以改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降低會計工作成本、提高會計合規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促進企業財務在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方面的作用發揮,通過財務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一、國有制造企業財務信息化現狀分析

公司財務系統于早期按照統一要求開始實施,建設內容覆蓋會計核算、國資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業務環節,采用集中部署服務器和本地業務數據傳輸的方式進行。隨著公司的業務發展和管理變革,各部門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精益管理持續深入,對財務信息化應用方式和應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有財務信息系統存在以下難題:

(一)財務業務數據交互存在困難

因現有財務系統集中部署全面管控,后臺數據無法及時有效訪問,數據接口系統老化,經常出現數據丟失情況,時常因為數據遺漏問題,造成報表出具嚴重滯后,會計信息及時性和有效性無法保障,財務數據共享廣度不夠,數據交互存在壁壘。由于目前系統局限性,公司在智能報銷、數據分析等方面無法有效實施,財務決策支持作用無法有效發揮。

(二)財務系統模塊核算無法有效滿足管理需要

目前財務系統成本模塊采用實際成本綜合結轉方法,成本核算的精細程度不夠,無法有效區分實際料工費情況,成本計算猶如黑匣子一般,無法有效查閱需求信息,成本分析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不利于成本中心的建設實施。存貨核算方面,采用移動加權平均的方法進行,無法有效分析長期庫存情況,存貨價值管理不能有效實施,存貨核算顆粒度和管控力度對公司經營效益支撐作用不夠。

(三)數據對比分析無法有效進行

因管理精細度的逐步深入,時常需要多維度進行數據對比分析,但因財務與業務系統分別片段化存儲信息資源,數據共享與交互存在困難,分析工作無法便捷深入進行,現階段這塊工作較為薄弱,數據分析深度和時效性不夠,作用發揮有待加強。

(四)費用審核報銷費時費力

目前,公司費用報銷采用手簽的方式進行,耗費員工大量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資源,財務票據合規性審核耗時耗神,報銷周期比較長,需要運用信息化技術創新手段,優化改善費用報銷管理,提高費用報銷的速度和效率。

(五)信息系統深度開發有待加強

受現有財務系統集中運維人員較少,數據庫訪問權限限制等影響,針對公司管理需要深度開發的程序軟件無法及時有效得到解決,程序優化響應速度較慢,財務數據對業務和決策的支撐作用發揮不夠,信息系統的深度開發需要進一步加強,系統優化無法滿足精益管理需要。

二、國有制造企業建設智能財務的意義

(一)有利于深化成本管理,釋放管理效能

根據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難點、空白點,結合當前“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在企業內部優化應收應付、存貨核算、成本管理等管理模塊,不斷提高業務的標準化、自動化和集中化處理水平。通過數據共享模式,在核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提升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有利于財務業務深度融合,提升精細管理水平

財務信息化管理深入制造管理、研發管理、工藝管理、車間管理等業務領域,完善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互動機制,建立全過程監督保障的管理框架體系,通過財務規范、數據統一、綜合分析等方面的不斷整合,提升財務決策信息質量與時效性,實現智能、人性、共享、精準的管理要求。

(三)有利于以技術創新推動管理轉型,提升財務管理價值

以財務業務系統深度融合應用為基礎,促進會計核算向財務管理轉變,對已有的財務信息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智能組合,充分利用系統數據,根據財務、業務不同需要進行實時的多維度經營分析和管控,運用大數據方法和工具進行統計建模,提高統計分析的準確性,為管理決策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支持。

三、國有制造企業智能財務建設的實施路徑

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加強應用、整合資源、共享數據”的指導思想,智能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以“業務驅動財務、管理規范業務、數據驅動管理”為目標,以“大共享、大集成、大數據”為理念,建立智能會計核算平臺和管理會計平臺。

通過智能核算平臺,立足于業務驅動財務,實現會計核算的標準化和自動化、預算編制和分析的自動化、預算控制的前置化和自動化、成本歸集和計算的自動化、項目管理的標準化和過程化、會計檔案管理的電子化和自動化,提升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效率和信息質量,以更好地支持業務開展、規范業務管理和強化過程控制,提升企業管控水平推動財務從核算型轉向管理型。

通過管理會計平臺,立足于數據驅動管理、管理規范業務,建立多維分析模型和數據挖掘模型,實現服務業務經營、精細協同管理、輔助決策支持和全面風險評估,以更好地支持業務開展、規范業務管理和強化過程控制,提升企業管控水平,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財務的建設內容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智能會計核算平臺建設;第二部分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建設;第三部分智能報銷系統建設;第四部分是智能數據集成共享建設。

(一)智能會計核算平臺

以標準業務事項為核心,全面梳理公司所有業務事項類型,形成一套符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標準統一、要素完備的財務管控標準化運營體系,促進業財基礎融合、流程融合、管理融合,筑牢財務管理基礎。

1.優化會計核算管理

通過財務標準化建立核算標準庫,做到業務標準化、預算標準化、核算標準化,預置標準憑證模板,建立預算指標、業務事項、會計科目、輔助核算項目、現金流量項目等的對照關系,實現從業務制單、審核到會計憑證生成的系統自動化處理,縮短財務會計月末結賬時間,提高會計報表的時效性,減輕日常會計核算工作量。

2.優化成本核算

采用分步分項的方式進行成本核算,建立標準成本數據庫,開展成本預測和對比分析。采用先進先出方法進行存貨核算,開展存貨占用價值管理。在原有成本核算方式上,增加重要環節審核功能并提供可視化數據展示界面,以滿足不同成本中心的實時成本數據需要,將數據核對提前到業務環節或傳輸校驗環節,加強成本核算過程管理,確保公司成本數據及時性和準確性,減少成本核算的時間,降低成本數據的核對工作量,使會計人員更多地關注數據分析,開展成本管理工作。

3.優化全面預算

推進業財深度一體化,加強預算定額標準建設,通過標準化的表格實現企業預算的自動估值填報,系統多維匯總審核,降低會計人員預算編制工作量;固化控制預算執行情況監控和反饋流程,提高業務部門預算關注度和執行率。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預算自動編制、自動控制、智能評價,強化預算執行,加強分析評價,保障公司經濟效益運行穩健。

(二)智能管理會計平臺

1.新增財務分析模塊

在智能會計核算平臺基礎上,通過圖表形式、重點指標庫、指標預警模型等方式,建設智能財務分析,主要包括主題分析、風險預警、財務自定義報表、綜合分析等,有效支持管理決策,利用PC端、移動端對綜合分析結果進行展現,對重點關注信息實現自動提醒和定時推送。

2.優化成本報表分析

在滿足現有報表功能的基礎上,新增自定義報表功能,能夠根據管理部門的可行需求自定義報表,減少報表從需求到實現的二次研發周期,提高報表的可用性;減少報表的二次加工,快捷滿足業務部門對成本報表的管理要求,從而提高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為成本分析統計提供報表可行性基礎,做好成本中心報表建設基礎工作。

3.新增成本責任指標預警

結合公司成本中心建設,以責任看板的形式展示和提供預警,增強各責任主體的經濟增加值(EVA)意識,關注成本中心報表完成情況,關注重點指標實現情況,及時反饋統計車間成本效益情況,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強化成本效益意識,實現對成本過程管理,促進公司降本增效。

4.優化資金管理

按照大額資金管理規范要求,優化完善現有資金計劃表單,構建資金計劃信息系統,固化月度資金填報、審核、核對、付款等全過程管理,實現資金付款的及時提醒和剛性校驗,杜絕超范圍、超計劃付款的情況,防范資金風險。

5.優化銷售價格管理

借助標準成本管理模式,以物耗清單為基準,綜合采購價、成本價等多套價格體系,考慮公司費用分攤率,快速計算產品制造成本,為產品報價提供系統支持。同時,建立物料銷售價格與采購價格的對比分析,及時查找物料銷售價格異常情況。

6.優化項目財務管理

按照規范管理要求,考慮對科研開發、基建工程、宣傳促銷等進行項目標準化和過程化管理,建立目標成本或經費的測算表單,提高目標成本或經費的準確度。按照總額預算、年度預算、分項預算等管控要求,加強項目過程費用開支跟蹤管理,及時防范超支情況,做到項目成本的有效管控。同時,建立“一項一卷”電子化歸檔,通過影像系統實現項目資料的系統歸檔管理。

7.建立稅利指標監控機制

按照“增速合理、貴在持續”的管理要求,實時關注公司稅利指標實現情況,建立稅利指標動態數據跟蹤和年度預計實現情況測算模型,通過系統手段,加強稅利指標的實時監控,做到日稅利的及時報送和年度稅利的精準預測。

8.優化國有資產管理

深度應用開發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完善資產基礎信息,強化資產從購置、驗收、入賬、調撥、轉移、報廢等全過程業務管理,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做好資產價值管理和實物管理的有效銜接,建立資產卡片和機臺編碼的有機關聯,做好單機臺成本中心的統計分析。

(三)智能報銷管理系統

1.制度公告

提供差旅相關的制度及公告等,如費用的審批流程,出差借款流程、報銷付款流程等,以滿足員工實時查詢相關制度的要求,提高財務制度的透明度。

2.差旅定額

根據企業差旅制度,通過系統預置的方式固化差旅標準,在事項申請、商旅預訂、費用報銷過程中,對報銷標準進行實時查詢、稽核與控制,并可結合報銷情況自動進行差旅補助的計算。

3.事項管理

對出差申請、業務事項等進行管理與審批,實現費用的事前管控,讓過程更透明。

4.移動差旅

通過移動端,集成現有的商旅APP平臺,實現統一的酒店、機票、用車、火車票等商旅商品的預定。同時以企業差旅政策及員工級別對酒店星級、價格、飛機艙位、座位等級等商旅標準控制。

5.電子票據管理

通過票據收集系統,對報銷人員的電子發票進行自動解析,形成報銷單據。系統直接與稅務局系統進行對接,實現發票的自動驗真,減輕財務人員查驗工作量。

6.實物影像識別

通過影像管理系統實現影像采集、OCR識別、發票二維碼識別等工作,并對影像進行管理,完善影像的在線查閱、影像打印、影像審核、圖像壓縮處理、圖像存儲管理等工作,實現對差旅報銷單進行自動稽核,如差旅標準、補助金額等。

7.移動審批

對報銷單據按規定的審批流程推送相關審批人,進行移動端或PC端系統審核,實現單據與事項申請單的關聯,減少報銷業務手動簽批工作量,縮短員工報銷時間。

8.自動核算

與現有的核算軟件集成,運用電子發票、圖像識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移動應用等技術,智能識別原始憑證,自動核算,智能稽核,實現會計憑證到財務報表的自動化生成。

9.預算監控

智能報賬與現在的預算報銷系統集成,為業務部門提供預算執行數據,并可實時提醒相關人員預算執行情況。

(四)智能數據集成共享

加強財務業務信息系統深度融合,搭建業財數據交互共享通道,做到數據交互的快捷順暢,提高數據的集成共享程度,實現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互通互聯,快捷提取數據、分析數據、共享成果,及時滿足各個業務環節管理需要,充分發揮數據驅動管理的作用,提高財務業務管理水平,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結語

通過智能財務信息化項目建設實施,在實現智能會計核算后,將會大大減少業務和財務人員工作量,提高業務核算流暢度,最大程度上解放財務業務人員,讓更多人員更加聚焦到業務創新和管理精細上來,推動管理轉型提升,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在管理會計實施方面,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以管理的視角審視數據,服務滿足支持業務運行,以數據改善管理現狀、促進管理提升、規范業務流程,充分激發管理效能,提升業務水平,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在智能報銷方面,能夠一站式解決出差申請、商旅預訂、單據生成、開支審批、稽核校驗、資金支付和憑證生成等全流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財務服務能力,推進業財深度融合,實現管理升級、服務升級和應用升級。財務信息系統本地化部署升級,能夠有效打破信息交互壁壘和孤島,提升財務業務系統的集成融合,實現數據資源的集成和貢獻,以大數據管理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核算財務成本
特朗普集團“財務大管家”認罪
我國金融機構投融資業務碳核算研究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財務風險的對策與探究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畫
今年3季度起實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