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轉民間游戲,助力幼兒成長

2022-11-18 19:10邱佳紅
當代家庭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民間游戲幼兒教育

邱佳紅

摘 要:民間游戲是流傳于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游戲,具有生活氣息濃厚和游戲風格樸實等特點,在許多人的童年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時,該種游戲簡單易學,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和趣味性,所需的游戲材料也是簡單易得的,在場地、人員等方面的限制也比較少,這也使它一度成為流傳最廣的社會娛樂活動,十分適用于幼兒教育。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民間游戲中的游戲資源,將它運用到教學游戲環節中,以此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豐富幼兒的游戲參與體驗,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教育;融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4-0061-03

Play folk games to help children grow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gam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IU Jiahong? (Fengqiyuan Kindergarten in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China)

【Abstract】Folk games are playful games that spread in the liv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life and simple game style, and have left a good impression in many people's childhood. At the same time, this kind of game is easy to learn, has strong randomness and interest, the required game materials are also simple and easy to obtain, and there are fewer restrictions on venues and personnel, which also makes it the most widely spread.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refore, when teachers carry ou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y should be good at excavating and using the game resources in folk games, and apply them to the teaching games, so as to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games, enrich children's gam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literacy.

【Keywords】Folk gam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th

1.民間游戲的特點分析

(1)簡單易得

民間游戲泛指源于生活和自然的游戲。自然環境中的花草樹木都有獨特的運行規律,人們通過觀察這些規律,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運用隨處可見的自然材料開發成具有娛樂和益智性質的游戲活動,而這類游戲活動普遍具有簡單易得的特點,游戲材料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將這種游戲運用在幼兒教育中可有效開闊幼兒的思維視野,有助于身心發展。

(2)玩法靈活

靈活性是民間游戲普遍存在的特點之一,有著取材方便、不受時間地點和人數等因素限制、隨時可以組織和開展游戲的便利性。例如,在組織游戲時,游戲素材既可以取自自然界的石頭或樹葉,也可以利用家庭廢棄物制作,靈活自由。將民間游戲運用在幼兒教育中,可以利靈活調動幼兒的碎片時間,使他們迅速地進入游戲狀態。同時,民間游戲并不重視規則,而側重于情節互動,只要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幼兒就可以從中獲得啟蒙和感悟,達到教學目的。

2.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

(1)啟蒙智力

民間游戲大多需要通過肢體活動來進行,在游戲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機體活力和腦部神經可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鍛煉,可開發他們的大腦系統,鍛煉與提高思維能力。同時,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時常需要跟同伴進行交流和溝通,這可有效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詞匯儲備能力。就拿民間童謠來說,要想順利地唱出童謠,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節奏感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絕大多數童謠內容都是闡述生活常識的,幼兒還可借此拓展與豐富認知見聞。

(2)促進身心發展

許多民間游戲都是以團隊為主要形式開展的,如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等,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幼兒協作配合和溝通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可培養他們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同時,不少民間游戲極富探索性和趣味性,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會自發地探索與思考游戲規則,并逐漸摸索出不同的游玩方式,借此豐富游戲體驗,促進身心成長和發展。

(3)培養健全人格

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問題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教師需要密切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游玩狀態,當遇到問題或挫折的時候,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教學引導,使他們圍繞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和思考,從而獨立解決問題,獲得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此培養幼兒堅持不懈和永不放棄的探索精神,建立、健全積極的獨立人格。

3.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的應用

(1)結合民間童謠組織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語言和身心發展

學齡前幼兒正處于語言啟蒙的重要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幼兒鍛煉與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好奇、好動和好玩是幼兒的天性,玩游戲是幼兒最喜聞樂見的事情之一,教師可靈活地運用游戲活動引導他們展開學習和思考。就拿民間游戲中的童謠來說,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游戲方式,童謠可將簡單的日常知識以富有語言特色的兒歌形式表達出來,富有趣味性、文化性和知識性,對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大有裨益。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游戲教育時,可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在游戲活動中加入民間童謠的元素,以此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增強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積累豐富的語言詞匯,促進語言能力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民謠文化源遠流長,部分民間童謠甚至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不僅音律節奏朗朗上口、輕快活潑,而且內容簡單易懂,富有生活氣息,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接受度高。教師在開展幼兒教學時,可在教學游戲環節中加入民間童謠元素,讓幼兒邊玩邊唱,在潛移默化中發展語言能力。例如,“丟手絹”是幼兒耳熟能詳的傳統民間游戲之一,也是他們在生活中時常開展的游戲活動,具有豐富的游戲經驗。此外,教師也無須拘泥于《丟手絹》這首兒歌,也可將其替換成《小燕子》《一閃一閃亮晶晶》等其他兒歌童謠,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接觸新鮮多樣的童謠內容,借此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和音調節奏,從而提高語言能力,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這種游戲活動不但能通過游戲規則引導幼兒學習歌唱民間歌謠,還能合理地調動他們跑動,可增強幼兒的基本體質,鍛煉肌肉的運動機能,同時,還考驗了幼兒能否在他人丟手絹的瞬間做出靈活、積極的反應,以此鍛煉他們的應變能力、身體靈活性和自我表現能力,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思維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

(2)組織多人合作的民間游戲,培養幼兒團隊協作意識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發現一些幼兒有比較任性的性格,難以和諧地與同伴相處,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做出教學引導和糾正。民間游戲中有不少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游戲項目,教師在幼兒教學中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這些游戲資源,組織幼兒進行團隊協作的游戲項目,在游戲驅使下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真正領會集體的意義,使他們在合作中共同面對、思考和探究問題,在集體的智慧下解決問題,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友愛相處,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以此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例如,“拔河”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運動之一,早在春秋時代就已十分流行,而拔河游戲是一項簡單易行的團體運動,只需要準備一根堅實的繩子即可開展。但是要想取得游戲的勝利,就必須所有人開展緊密無間的合作。教師可將班級幼兒依據體力和數量將他們大致分為兩組,自己擔任裁判,在比賽開始前,讓他們獨立協商戰術和占位,要想有效地贏得拔河比賽,就必須所有人一起發力。同時,發力也要有節奏,站位順序同樣很重要,否則牽拉的力量缺乏主心骨很容易潰敗。幼兒在觀察了對方的隊伍后,很快決定了自己的站位,由體重從重到輕進行站位排序,并為了統一發力設計了自己的口號,在緊張刺激的比賽中,所有幼兒團結一心,努力爭取比賽的勝利,團隊默契和配合能力在無形中也被提高了。拔河游戲是一項考驗幼兒意志力、耐受力、團隊精神的競技游戲,要想贏得勝利,幼兒必須與同伴溝通、協商和配合,同時需要探究和思考如何發力和站位才能爆發出最大的力量。另外,拔河本身是一項正面的牽拉和較力運動,在比賽中,如果兩支隊伍實力相仿,那么誰堅持得更久誰就能獲得勝利,所以,拔河運動也可以幫助幼兒養成強大的耐受力和意志力,克服一些心理脆弱等問題,在身心層面上真正意義地獲得快速的成長和發展。

(3)組織益智益趣的民間游戲,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學齡前幼兒的思維能力有限,他們對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有強烈的探索欲望,但是缺乏深究的習慣,很多時候容易在探究的過程中半途而廢或直接尋求父母或教師的幫助,簡單輕松地得到問題的答案。然而,這樣不利于幼兒養成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學習習慣,很容易使他們養成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難以獲得思維上的有效鍛煉和提高。而民間游戲大多具有益智、益趣的特點,對幼兒的大腦開發、思維鍛煉和認知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幼兒教學中要深度挖掘民間游戲中的有關資源,組織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益智游戲,以此激發幼兒的挑戰心理和探究欲望,使他們圍繞游戲展開自主探究和思考,在游玩過程中獲得思維上的鍛煉和提高,進而得到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促進思維的發展。

例如,“七巧板”是一種古老傳統智力玩具,也是自古以來流傳較廣的民間游戲,它可以七塊不同形狀的木塊自由組合成其他圖形或具體的形象,小小的七個木塊卻有著千變萬化的大格局,拼圖內容可難可易,有著開發智力、鍛煉思維等諸多作用,十分適用于低齡兒童的游戲活動和智力訓練。教師可由簡至難地引導幼兒使用。在剛開始玩的時候,教師只要求幼兒拼出“蛇”的圖案,蛇順利地完成了。此時,七巧板已經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教師可適當增加一些難度,要求幼兒拼裝出“馬”的圖案,馬的圖案相比蛇的圖案復雜了一點,不少幼兒陷入了瓶頸。教師此時就可以適時地引導,例如,給幼兒看看馬的圖片,讓他們知道馬是什么形狀的,一步步造出“馬頭”“馬身”和“馬腿”等,借此鍛煉幼兒的思維整合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最后,教師不再提出圖案要求,讓幼兒獨自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展開構思和設計,做出獨一無二的七巧板圖案,以此鍛煉他們的自主創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形成發散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模式,以此促進思維的多元化發展。

民間游戲大多具有趣味性、益智性和思考性等特點,是設計者為了鍛煉低齡兒童的身體和思維而構思出的一種科學游戲,對幼兒有著很大的教育意義和價值。教師在開展幼兒教學時,要深度挖掘這類游戲資源,靈活地運用在教學中,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展開思考和探究,打開思維桎梏,拓展認知能力,以此形成發散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克服依賴他人、懶于動腦思考的問題,鍛煉與提高思維能力。

(4)組織運動形式的民間游戲,增強幼兒的機體素質

學齡前幼兒正處于骨骼生長的黃金階段,適度的運動鍛煉可有效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抗病能力,促進身體健康成長。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喜歡待在家里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長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這會使幼兒很容易生病,體質變得脆弱,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教學時,要深度挖掘民間游戲中的運動游戲,將它運用在教學中,借由游戲活動鍛煉和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培養幼兒強大的心理素質,克服嬌氣、羸弱等弱點,促進身心素質全方面發展。

“跳皮筋”是傳統的民間游戲之一,也是低齡幼兒間常常進行的游戲活動,教師可利用這個游戲舉行一場跳皮筋比賽,比賽標準有兩項,第一項是看誰跳的花樣多。跳皮筋的游戲形式多樣,可以有許多的動作形式,如五角形、多邊形、菱形、斜線形、人字形等,做的花樣越多,需要耗費的體力和動用的技巧就越多,這既能考驗幼兒的思維應變能力,又能合理地鍛煉他們的基礎體質。第二項則是看哪隊跳的人數多。跳皮筋可以單人玩,也可以多人一起玩,但多人玩的難度明顯高于單人,比較考驗幼兒的團隊默契和身體協調能力,因此教師只要他們做幾個簡單的花樣就能得到高分。幼兒會根據自己擅長的方面表現、展示自己的花樣技巧,或者與他人合作、在團隊配合下取得高分。幼兒在游戲中玩得十分開心,基礎體質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增強。

4.結語

總而言之,民間游戲中有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拓展幼兒思維,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體質,培養團隊默契。教師在幼兒教學中應當積極挖掘民間游戲中的可用資源,化為己用,豐富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阮梓怡.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教學的動力、價值及實現路徑[J].基礎教育研究,2021(09).

[2]羅鳳霞.讓幼兒在民間游戲中快樂成長——改編與開發傳統民間游戲的體會[J].教師,2020(23).

[3]張曉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幼兒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33).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民間游戲幼兒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依托民間游戲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研究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和運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