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探究

2022-11-19 14:12陳曉宇
讀與寫 2022年29期
關鍵詞:生物學生物素養

陳曉宇

(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十六中學 河北 邢臺 054000)

在新的課程體系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使其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高中生物學科方面,主要是通過運用科學、多元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生物學思維、創造力以及對生物學知識的認識和運用得以提升,進而使得高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得以有效提升。

1.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內容設置

1.1 將生命觀念融入生物教學中。在高中生物學的課程里,學生將會學到細胞組成、遺傳與進化的知識,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并對其發展的規則有一個初步的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各種生物的現象和問題。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細胞的組織結構、細胞的能量等,進而發現細胞的結構和形態的區別,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的起源,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在這些基礎的學習中,可以使學生對生命的發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尊重。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識之后,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發展其實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過程,在一般的環境中這些影響和制約可以讓一個人的生命體態變得更加的穩固,但也是動態的和不確定的,必須通過調整來實現。比如,在《細胞的生命歷程》中,老師特別提到了關于生命概念的知識:當吞噬細胞吞噬掉有礙于人體健康的菌后,它就會結束自己的一生;在身體溫度升高的時候,有些細胞會迅速死去,但同樣的也會產生新的細胞,且這種動態的過程無法被身體察覺。在此基礎上,通過對生物學的研究,促進了學生對生命運動的科學理解,從而使他們了解到人的發展必須與自然界和諧相處[1]。

1.2 將科學思維融入生物教學中。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學生學習的態度要端正,要尊重科學,要用自己掌握的理論來解釋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現象,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的基本原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闡釋問題,學生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些現象,并根據生物學的客觀情況做出理性的推斷和證明,以揭示自然法則。然而,科學思維必須建立在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所以只有把生物學的理論知識打牢,學生才能運用科學的思維去進行深入的思考。比如,在《分子與細胞》課程中,老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對細胞的組成元素進行歸納。通過對不同類別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老師在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進行分析,并通過生物學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細胞的分化和演化,從而使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1.3 將社會責任融入生物教學中。在高中生物學的課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本理論,更要注重在教學中融入社會責任,使學生全面了解生活與社會。比如,在《遺傳與進化》課程學習中,學生們進行了學習克隆技術,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激發學生的疑問,把人類的克隆問題帶到了課堂之中。從人倫道德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克隆技術是被禁止的。有同學說自己曾看過一個假設:如果把一個人的腎克隆出來,然后等他老了或者病了,他就可以把克隆的腎移植到他的身體里,這樣就不會存在病人等待捐獻器官的情況發生,也有人說,他曾經看過一部關于人類被克隆而造成社會動蕩的科幻片,進而老師可以對其進行科學指導與剖析,使同學們了解到世界范圍內禁止克隆人的意義,進而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得學生認識到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必須以社會和諧穩定為前提。

2.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學生現代化思維的缺失。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采用課堂板書式的教學方式,運用嚴格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從應試教育的視角來理解高中生物學的內容。新課改后,盡管這些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解決,但由于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勢難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導致當前的高中生大多仍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感覺當中,未能及時掌握現代生物學的發展和變化,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的發展[2]。

2.2 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在高中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使得學生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所要掌握的知識也更加的繁雜,進而在高中生物學的課程設計中,教師應注重豐富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且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高中生物學知識體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高中生物教師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大量的知識進行背誦,進而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枯燥無味,而且還會因為教師的講解而產生消極的學習效果,導致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不佳。

2.3 教學硬件設施比較陳舊。生物學是一門試驗性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所以,在生物課堂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當前的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有些學校沒有購置與之配套的實驗儀器,以節省教學費用,或是儀器落后,難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由于目前高中生物實驗設備不完善、實驗室不夠等方面的制約,導致了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不高,很難達到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目的。

3.核心素養下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策略

3.1 巧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前預習。俗話說,凡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有效的課前預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的認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效果。然而,在以往的生物教學中,生物預習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學實踐中,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沒有進行有效的預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還能勉強看出問題所在,但當遇到難題時,就會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另外,在課堂前,盡管老師給了他們相應的預習作業,但在預習階段,學生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課本的內容。在這種預習方式下,學生在預習結束后往往會忘記一切,不能實現預習的目標。因此,老師要在課堂實際教學之前發放教學大綱,并為學生準備好預習的思維導圖,還要要求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進行預習,進而促進學生充分掌握預習內容,提高預習效果,進而為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奠定基礎[3]。

3.2 利用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高中生物學還包括大量的實驗探究教學內容,這些探究內容如果只是單靠教師教學講解而不經過學生實驗探究演示,就難以達到理想學習效果,學生的知識理解也將受到嚴重制約。為此,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基礎生物學習不僅局限于生物理論知識,學生的生活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實踐能力也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在與實驗相關內容的教學與講解過程中,借助具體的實驗內容,開展探究性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實驗內容的情況下不斷促進自身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探究實驗與教師直接將實驗的內容、原理、步驟講解給學生的教學方法存在顯著不同,探究實驗的開展以學生為核心,在明確探究實驗的主要問題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生物基礎知識的運用,設計相關實驗步驟來驗證生物理論。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并將探究實驗的形式作為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3 找準教學突破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師在實施生物學課堂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具體認識,將其教學內容進行歸類、整理,并找到合適的教學突破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與學生直接相關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去,在設計切入點時,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導向、行為導向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就可以開始進行主體知識的講解。例如,在《群落的演替》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大興安嶺四代樹木來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讓同學們想像一下森林著火,然后化為灰燼,再提出一個合乎邏輯的問題:“森林被燒毀后,怎樣才能還原出火災之前的景象?還原出來的和以前一模一樣嗎?”通過結合教材的學習和反思,使學生明白:大興安嶺地區的歷史是一種次生演替。以森林火災為契機,激發學生對次生演替的認識與運用,進而引導學生從已知到未知進行探究,從而既可使學生體會到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趣味性,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對生物問題的認識與解決能力得以加強,進而使得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4]。

3.4 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應用知識,如果不能有效運用所需知識,那么也就會被塵封。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十分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學習中學生有效運用知識,才能使得自身的思維得到最大程度地發展,進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把教育理論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并指導他們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使他們的思維得以發展。比如,在學習了《細胞呼吸》的內容之后,老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來為其創設一個生活化的現象,并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了解這個現象:同學們有誰想過,為什么要讓創可貼的材質要盡量透氣?花盆中的硬土為何需要及時松土?通過對學生身邊的一些常見現象的運用,使他們能夠從現象中尋找到事物發生的真諦,以前學生可能會對這些緣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很模糊,不能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進而在完成了細胞呼吸的課程之后,學生們很自然地就可以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這種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使他們能夠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進而促使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實現知行合一。

3.5 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則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不足,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得到滿足感,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使得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難以提升。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確立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與探究能力,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同時,老師還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他們在自身的探索與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系統。比如,在《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課程學習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團體,并為其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而讓學生通過自學來領悟基因的發展規律。同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將以前學過的基因內容與其結合起來,對其基因特性、生物變異規律進行有效的梳理與歸納,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生物學知識系統,為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奠定基礎[5]。

3.6 挖掘生物教材,滲透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種生命觀念是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可以看到各種生命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特點,在人類的實踐證明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新的生物學教科書中加入了許多有關生命理念的知識,進而通過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比如,在講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時,老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內容向學生講解身體各個部位的各種功能在身體中的平穩、均衡地運轉重要性,有助于高中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穩態與均衡理念灌輸給他們。其次,老師可以通過生活課堂讓同學認識到目前世界上的生態均衡有多么重要,并向學生列舉由于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的各種生命的減少,進而來讓同學們對生命觀加強認識。因此,在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課本和課堂教學時間向學生灌輸知識,把生命理念融入到學生的生命意識之中,讓他們對生命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促使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和珍惜。

3.7 豐富生物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要使學生完全掌握,就必須通過實驗來進行。然而,由于一些學校缺乏相應的實驗設備,致使實驗教學難以進行。為此,應在教學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變為具體的情景,從而促進學生對有關的理論知識的全面了解。比如,在學習細胞的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裝置,將細胞的形態、細胞的分化、變異等通過影像和圖片對學生進行展示,再由學生使用膠泥來制造,或是由3D打印機制造出細胞的三維形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下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互動和學習中,教師要順應時代的步伐,尋求新的教學方式,適時地進行教學改革,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從而為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生物學生物素養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第12話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