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逐瘀解攣湯聯合卡馬西平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

2022-11-19 07:34李超夏建成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長沙40000湖南中醫院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湖南株洲4000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2年13期
關鍵詞:卡馬西平三叉神經痛炎性

李超,夏建成(.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0000;.湖南中醫院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湖南 株洲 4000)

作為臨床常見的、多發的一種疾病,三叉神經痛主要是指三叉神經部位突發性、反復發作性的劇烈疼痛,臨床表現為電擊樣、針刺樣及刀割樣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常采用抗驚厥藥物卡馬西平對其進行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但存在不良反應及復發率高等缺點,整體療效仍需進一步提升[2]。近年來,中醫藥被廣泛應用于三叉神經痛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疼痛程度,且安全無毒副作用,顯示出巨大的優勢[3]。中醫認為,三叉神經痛病機在于經絡受阻、氣滯血瘀,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絡解攣為主[4]。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活血逐瘀解攣湯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療效,并分析對炎性因子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合理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三叉神經痛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26例;年齡32~59(52.06±3.21)歲;病程2~11(5.50±2.71)年;發病部位:單側37例、雙側6例。聯合組中男15例、女28例;年齡30~60(52.30±3.03)歲;病程1~12(5.03±2.44)年;發病部位:單側38例、雙側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1)西醫診斷:符合《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5]中相關標準。(2)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相關標準,且中醫辨證為氣滯血瘀證。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西醫及中醫診斷標準者;知情同意者;年齡18~60歲;入組前2周內未接受過其他治療者;經影像學檢查排除顱內器質性病變者。(2)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依從性較差者;長期使用作用于外周神經的鎮痛藥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卡馬西平(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811)治療,口服,初始劑量0.1 g/次,2次/天,之后逐漸增加劑量,最大劑量控制在1.0 g/天以內。聯合組在卡馬西平治療的基礎上聯用活血逐瘀解攣湯治療,組方:柴胡、桃仁及白芍各20 g,川芎、桔梗、生地黃及懷牛膝各15 g,紅花、枳殼及當歸各10 g,灸甘草8 g,用水煎至400 ml,分早晚兩次口服。兩組均連續治療1個月。

1.5 臨床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面部抽搐等癥狀明顯緩解,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較治療前下降>70%為顯效;面部抽搐等癥狀有所緩解,VA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30%但≤70%為有效;面部抽搐等癥狀未緩解或加重,VA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30%為無效。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為總有效率。(2)疼痛情況:采用VAS評分量表對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得分越高疼痛越重,同時統計治療前后疼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3)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對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內容分為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等7個維度,總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4)炎性因子水平。分別采集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1β(IL-1β)水平進行測定。(5)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治療過程中視力模糊、乏力、惡心嘔吐等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74.42%)(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VAS評分、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AS評分、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均下降,且聯合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聯合組t P n 43 43 VAS評分(分)治療前6.95±2.48 7.06±2.37 0.210 0.834治療后4.25±1.87*2.18±1.52*5.633 0.00發作次數(次/d)治療前20.85±2.86 20.21±2.39 1.126 0.263治療后14.34±2.64*9.31±2.21*9.580 0.00持續時間(s/次)治療前55.56±8.17 55.24±8.29 0.180 0.857治療后38.14±7.32*26.67±6.14*7.872 0.00

2.3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治療前,兩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SQI評分均下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PSQI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PSQI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聯合組t P n 43 43治療前12.45±2.36 12.19±2.12 0.537 0.592治療后8.79±2.30 5.38±1.52 8.111 0.00 t 7.283 17.119 P 0.00 0.00

2.4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 均下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pg/ml)

表4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p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聯合組t P n 43 43 TNF-α治療前43.95±9.48 44.06±9.37 0.054 0.957治療后34.25±5.87*22.18±4.52*10.683 0.00 IL-6治療前25.85±2.66 25.21±2.49 1.152 0.253治療后20.34±2.24*17.31±2.21*6.314 0.00 IL-1β治療前45.56±8.07 45.24±8.19 0.183 0.856治療后36.14±6.32*29.67±6.04*4.853 0.00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大部分學者認為與脫髓鞘學說、血管壓迫學說、中樞病變學說及免疫因素等有關[7]?,F階段,西醫治療三叉神經痛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神經阻滯治療,但療效一般,而且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副作用,影響患者預后[8]。因此,如何有效治療三叉神經痛是目前各大醫院研究的熱點。

祖國醫學中并無三叉神經痛病名,多根據患者臨床表現歸屬于“頭風”、“面痛”等范疇。中醫認為,三叉神經痛病機在于經絡受阻、氣滯血瘀,多因脾、肝、腎等臟器功能失常,風邪入侵,瘀痰互結,脈絡瘀阻,導致氣滯血瘀,引發疼痛;或因情志不暢,導致肝氣郁結化火,上擾頭面,傷及脈絡,引發頭痛[9]。由此可見,對于三叉神經痛患者的治療應以活血化瘀、通絡解攣為原則[10]。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VAS評分、發作次數、持續時間、PSQI評分均下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提示給予三叉神經痛患者活血逐瘀解攣湯聯合卡馬西平進行治療,療效確切,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質量,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分析原因在于:卡馬西平作為一種常見的抗癲癇藥物,主要用于精神運動性癲癇、癲癇大發作等的治療中,可通過減少三叉神經的病理性神經反射,降低神經細胞膜鈉離子與鈣離子的通透性,抑制細胞膜興奮度,減少突觸傳遞興奮沖動,發揮緩解疼痛的作用[11]?;钛痧鼋鈹仠街胁窈韪紊?,桃仁活血化瘀,白芍平抑肝陽,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桔梗祛瘀化痰、清熱解毒,生地黃養陰生津、清熱涼血,懷牛膝祛瘀活血,紅花活血通絡、清瘀止痛,枳殼理氣寬胸、行氣消積,當歸活血通絡、養血補血,灸甘草益氣復脈、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絡解攣、行氣止痛之功效?,F代藥理研究發現[12-13],川芎主要化學成分川芎嗪能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且具有修復神經損傷、鎮痛等作用;紅花主要活性成分水溶性紅花黃色素具有抗凝抗血栓等作用;當歸主要活性成分酸性揮發油能營養神經、消炎鎮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臨床發現,炎癥反應與三叉神經痛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皮治兵[14]等學者研究發現,三叉神經痛患者血清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TNF-α、IL-6、IL-1β均是典型的炎性因子,通過測定其水平,可有效評估患者體內炎癥反應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下降,且聯合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給予三叉神經痛患者活血逐瘀解攣湯聯合卡馬西平進行治療,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程度。分析原因為:桃仁中含有黃酮類及糖類等化學成分,可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發揮吸收炎癥、控制炎性滲出的作用;柴胡的有效活性成分柴胡皂苷及桔梗的皂苷類成分均具有抗炎性滲出作用[15]。

綜上所述,給予三叉神經痛患者活血逐瘀解攣湯聯合卡馬西平進行治療,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質量,減輕炎癥反應程度,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卡馬西平三叉神經痛炎性
綜述:腸道微生物與炎性腸病間的關系
炎性小體與缺血性腦卒中發病及中醫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
炎性及心肌纖維化相關標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
難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經痛
綜合護理在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卡馬西平用久了,別忘檢查血常規
治三叉神經痛
1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繼發癲癇的治療
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淺析
針刺并彌可保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