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勞動教育的滲透策略研究

2022-11-20 01:59黃毓旋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辣椒勞動生物

黃毓旋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 福建 廈門 361021)

勞動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價值觀念并鍛煉學生創新能力,除了為學生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外,還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素養的培育。目前高中生不重視勞動、不善于勞動的現象較為普遍,同時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勞動素養培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被淡化、被弱化傾向,基于此種情況,高中生物教學應該改變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方式,積極探索有效模式,制定有效策略。

1.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意義

1.1 加深學生對于生物教學的印象。在生物學科教學之中,不乏一些實驗性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關聯性,通過實驗教學來推動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學習的鞏固,通過課堂學習來加強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表現,讓學生對于知識學習與實驗步驟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在實驗教學之中,滲透勞動技術教育,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在勞動技術的實踐過程中,深化學生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對于生物課堂教學的印象。

1.2 培養和發展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現階段一再強調素質教育的開展,而動手能力則是素質教育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動手能力正是在實際鍛煉之中培養出來的。通過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技術教育,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勞動方式,能夠迅速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還能夠為學生積累相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掌握獨立生存、獨立生活的能力。

2.高中生物教學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戰略布局

2.1 把握教學原則——基本構成。在培育學生勞動素養的過程中,要把握住系統性、全面性、學科性、體驗性、時代性等原則,才能使勞動素養的培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相一致。要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和教師四位一體的主體聯動機制。要建構整體教育觀,使勞動教育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讓學生面對真實的生活、生產和社會性情境,努力挖掘生物學教學中與勞動素養培育的結合點,使勞動教育的內容、方法在時代進步中不斷迸發活力。

2.2 優化教學目標——核心方向。勞動素養是核心素養的關鍵核心工程,在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引的教學目標中融入勞動素養的目標,能夠實現勞動素養培育與核心素養培育的同向同行,協調配合。通過一對一梳理,分析勞動素養四個維度與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四個維度的聯系性,發現幾乎每個維度都可以實現融合,只是在部分的維度上存在一定的明顯性關聯。如:科學探究、科學思維與勞動能力、勞動體驗的關聯性較強,都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與勞動觀念、勞動精神的相關性也較大,都注重一定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內核。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有所側重,突出重點。

2.3 深挖教學內容——資源依托?;谡n程建設、課標解讀、教材挖掘等渠道,對學習內容進行統整,挖掘學習內容中的勞動素養培育元素,能夠促使教師在培育學生勞動素養的教學中有良好的資源依托。筆者認為,在課程建設方面,以學校自身的特色和區位優勢,致力于打造一批有校本特色的課程,加快建設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隊伍,爭取建立在線的課程資源庫,提高資源共享性。在教材挖掘方面,在對教材具體內容和欄目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后,可以發現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主要可以利用實驗探究類、模型制作類、社會服務與調查實踐類、生活勞務類、科學史類等內容來培育學生的勞動素養。在欄目利用方面,主要可以借助探究與實踐、課外制作、生物科學史話、科技進展等多個欄目,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培育。

2.4 完善教學評價——助力保障。勞動素養的培育離不開教學評價的積極反饋,建立完善勞動素養評價體系,能夠為勞動素養培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除了進行每一學段的綜合評價之外,還應該實現平時勞動過程勞動素養評價的標準量化和勞動素養水平監測的信息化和高效化。評價時,在不同的勞動素養維度下劃分學生不同的表現,通過不同的主體進行定量加權評價。同時,基于教育監測技術的理論,可以建立基于生物學科的勞動素養監測評價的三維框架,在信息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運用大數據提高評價的高效性和精準度。

3.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依托教材,挖掘勞動教育隱性資源。例如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4章《人與環境》教學時,可以滲透勞動教育。在學習本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遺傳、物種、種群、群落等相關知識,本節課知識點并不多,教學重難點集中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價值和保護措施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本節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勞動認知,所以本部分的教材可以用于滲透勞動教育。

本章內容教學可以分為四個教學目標。

第一部分:行為動詞是關注,屬于情感目標的認同階段。認同內容是全球性環境的具體問題、其所帶來的威脅和對人的影響。在達成課程目標的過程中,學生形成人與各種生物以及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勞動認知。

第二部分:行為動詞是概述,屬于知識目標的理解階段。認知內容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保護措施等一些基礎知識前,已知曉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現在正面臨巨大威脅,由此更能深刻體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在探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效措施中,學生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同不同的人群接觸交流,在不停地“成立——推翻——成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聚合,并將提出的建議進行模擬嘗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勞動技能。

第三部分:行為動詞是舉例說明,屬于知識目標的理解水平。學生需要學習生態學、系統工程等相關基礎原理,觀察身邊有關現象,從而主動去了解“沼氣工程”“?;~塘”等生態系統。在嘗試建立生態模型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強化,交流合作能力得到加強,動手技能進一步提高。

第四部分:行為動詞是形成,屬于情感目標的內化水平。學生心中牢記“保護地球、人人有責”的理念,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在選擇實驗材料時,會主動留意哪種材料被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更小,哪種材料可以被二次利用、循環利用或用于他處,再進行分別處理。這不僅符合當今“垃圾分類入桶”的生活要求,還有利于學生利用已知材料創造性實驗,從而有利于學生養成勤于勞動的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勞動創造力。

本章內容滲透勞動教育的教學目標為,基于事實論證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效益動態平衡的影響,通過搜集與分析全球性環境問題有關的圖片與資料,形成“不以犧牲環境為前提”的勞動認知。學習“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時,初步體驗“育種工作者”這一勞動職業。在了解新型能源與廢物回收等可持續發展實例后,培養學生勞動創造力和勤于勞動的習慣。

教師在教學時,建議首先以視頻呈現和圖片展示兩個視角圍繞“全球性環境問題”出發,激起學生“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認同感,從而形成“不以犧牲環境為前提”的勞動認知。其次,在閱讀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材料時,學生會聯系之前所學遺傳有關的生物知識,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同時能夠初步體驗“育種工作者”這一勞動職業所需具備的生物學要求。然后,“稻魚”與“魚菜”生態系統、新型能源(風能、熱能、潮汐能)的系列圖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勞動創造力,能更好更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廢物回收、垃圾分類現狀相關圖片,引發學生“環境與生活息息相關”“從我做起,共建美麗家園”的共鳴,達到培養學生養成勤于勞動的習慣。最后,談論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和完成成果報告作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報告撰寫和成果展現的能力,這些都是勞動技能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節課生物知識的學習能達成勞動教育目標,從而較好地滲透勞動教育。

3.2 結合實踐,探索生活勞動教育要素。例如學習完必修1第1章《走進細胞》后,教師可以設計“種植辣椒”的勞動實踐教學,來探究生活勞動教育要素。在研究“辣椒的生物學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需求”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的主要內容?!袄苯返纳飳W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需求”主要涉及辣椒生物學特性,如: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的介紹,另一個是辣椒的生長對環境條件的需求,學生了解這一理論知識,對于后期辣椒栽培的親身實踐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學生學完《走進細胞》后開展,有利于結合教材“辣椒的生物學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需求”這一探究實踐,將辣椒制作成臨時裝片,讓學生從顯微鏡的視野下來觀察辣椒細胞更微小的組成部分并能準確區分,不僅將教材探究內容做再一次的鞏固和提高,同時對于辣椒這個實踐的研究對象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第1章的學習過后,學生已經能夠判斷辣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群落——生態體統——生物圈;通過第1章第2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學習,學生對于顯微鏡的使用和基本構造再次深入,對于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有了一定了解,但操作還不夠熟練和規范,所以將辣椒細胞的觀察作為該實踐探究的一個內容,有助于學生顯微鏡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從辣椒栽培實踐活動課的安排上來說,學生對于辣椒的起源和價值有了一定認識,對辣椒栽培也激起了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對于本次課的學習,也保持有一定的學習熱情。

這節課滲透勞動教育的教學目標為,學生通過學習能闡述辣椒的生物學特性及辣椒對環境條件的需求,能夠將辣椒對環境條件需求的理論應用于辣椒栽培實踐,通過學習,能夠理解植物也有生命,促使學生熱愛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確保學生積極參與,例如,教師:同學們都對辣椒農戶或者自己的長輩進行了采訪,大家都是優秀的記者了,想必大家都對辣椒的種植和注意事項有了一定了解,下面請同學們自愿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學生們在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后,對教師的問題會更加感興趣,或許他們會這樣回答:我家本來就是種植辣椒的,但由于平時都住校,我很少參與家里的辣椒種植,我本次采訪的是我的媽媽,通過媽媽的回答我了解了他們的辛苦和不易,下面是我通過采訪總結的種植流程:(1)培養苗;(2)到一定季節給地施肥;(3)雨后的一天將苗移到地里;(4)移苗后一兩天不下雨就可以澆水。這樣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通過在采訪辣椒種植的過程中,體會到長輩們勞動的辛苦,進而激發學生尊重長輩,尊重勞動成果,學會體諒父母,在自己有時間的時候多多幫助父母勞作。

這節辣椒栽培實踐課除了普及了學生辣椒栽培必備的理論知識,同時結合了教材中學生學過的知識,實現了辣椒知識與教材知識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了課本知識的鞏固和提升。

3.3 家校共育,促進勞動教育更具實效。如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和勞動是不可兼容的關系,尤其在學生處于高中時期,認為如果學生在勞動上花掉太多的時間,那么就會導致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習時間一旦減少,學習成績必然受到影響?;谝陨峡紤],家長的溺愛之心不自覺地開始泛濫,包攬所有的家務,只為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殊不知這樣就人為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教師可以在生物家庭作業中加入一些需要學生和家人一起完成的趣味作業,并提前與家長溝通,說明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在參與中學習,并且還能增進親子關系,這樣一來,家長也很樂意接受。

例如學習完選擇性必修3第1章《發酵工程》后,教師可以發布周末家庭作業:學生和家人一起蒸饅頭,記錄所用的原料、發酵的時間、制作的體會等,之后再在班上和同學一起交流,鼓勵家長把學生在家庭中蒸饅頭的過程拍攝成照片或視頻,配上家長的感悟,一起發到微信群里,讓更多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能夠主動承擔家庭勞動的責任了,從而產生“不能輸在家庭教育上”的緊迫感,也主動參與到勞動教育的陣營里來。同時,在一起“曬勞動”的過程中,家長相互比較孩子的勞動成果,從而自覺督促自己的孩子提高勞動素養。在學習完《禁止生物武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防疫物品和防疫方法,同時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們把更多的傳染病預防知識分享給家人,使其輻射身邊人,在這一過程中既有生物素養(社會責任)的落實,又有勞動教育的達成。勞動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活教育,而且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教育。學生通過勞動獲得生活體驗、生活樂趣,掌握生活技能,從而創造生活。勞動為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家庭的參與為勞動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讓學校教育的成果得以延伸和發展,學生的勞動習慣進一步鞏固,勞動意識進一步增強。

綜上所述,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應該利用教育來培養建設社會的人才。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當把握好生物教學中勞動教育的滲透,讓生物教學服務于社會建設,同時將生物學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社會經濟的支撐,進而全面推動生物教育改革的發展,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生物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

猜你喜歡
辣椒勞動生物
生物多樣性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辣椒之爭
揀辣椒
第12話 完美生物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