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對策建議

2022-11-21 04:22李福通何名龍陳柏鋒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
節能與環保 2022年2期
關鍵詞:核查計量指南

文_李福通 何名龍 陳柏鋒 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

1 我國碳市場建設的歷程

1.1 2011年試點實施

2011年我國啟動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目前這些地區的碳交易市場仍在運行。

1.2 2013~2020 年碳市場準備與完善

2018年是全國碳市場的基礎建設期, 2019年則是全國碳市場模擬運行時期,以發電行業配額模擬交易為重點。2020年則進入深化完善的時期。

1.3 2020年以后將逐步進入成熟

以發電行業為試點碳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國家已明確從2020年開始預計再用10年左右時間,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的建設。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21年發布《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等,標志著碳市場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1.4 2030年后進入成熟期

我國承諾將于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屆時全國碳市場將進入成熟階段。

2 企業在碳市場中的主要活動

2.1 企業溫室氣體/碳排放盤查

生態主管部門每年或不定期開展碳排放信息報告工作培訓,針對國家或試點地區已制定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報告指南等文件,對企業管理負責人、溫室氣體盤查人員進行培訓。部分地區生態部門會成立相應工作組,為企業開展排放數據收集、整理、匯總和在系統上填報排放報告相關信息的前期輔導;必要時工作組前往企業進行現場輔導。企業通過培訓掌握指南要求,完成年度碳排放報告的填報和報送工作。

2.2 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核查

生態主管部門每年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轄區內納入碳市場企業所提交的上一年度碳排放報告進行核查,核實企業提供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報告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正確性,包括檢查核實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有關的能源、物料使用的證明文件、計算過程、生產情況、產品信息等。

2.3 碳核查后的評估與復查工作

執行第三方核查的機構出具核查報告之后,生態部門將組織第四方核查機構和企業進行評估和復查工作,按照要求對評估不合格的進行整改和重新報送,并對通過評估核查的報告,完成企業年度碳排放數據的最終核定。

2.4 配額履約及交易

企業經過政府組織的碳盤查和核查后,得到年度碳排放數據,企業下一步將進行配額履約繳清或購買。對企業來講,大部分的配額可以考慮金融化保值,小部分配額可以進入碳市場進行交易買賣。

3 企業體現在碳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3.1 企業對碳市場政策的掌握和執行不到位

部分企業執行年度碳排放要求時,對編制盤查報告過程中存在核算邊界錯誤、數據監控計劃落實不到位、數據采集及計算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反映出企業對政策或指南的執行存在認知的偏差。

3.2 企業碳管理崗位人員配備和能力的不足

從試點地區碳市場管理情況來看,相當比例的企業至今沒有建立專門負責碳排放及交易管理的部門或小組,在企業中由統計人員或者安全員兼任碳排放工作人員的情況并不鮮見,導致對碳市場交易規則和數據報告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充分。

3.3 碳排放計量和統計基礎薄弱

企業碳計量與《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無法滿足碳排放數據監控計劃的有關要求。

3.4 企業碳數據管理有待提升

企業原始活動數據是碳排放報告的重要部分,數據的采用須經交叉檢驗環節。一般來說,數據以原始記錄為主,與生產報表、供應商結算憑證或第三方檢測等進行至少兩種方式的交叉驗證,方能確保數據采用的準確。大部分存在數據問題的企業,是因為不重視原始記錄表格的保存管理,缺乏交叉驗證,才導致數據失準,此情況對本來精細化要求的碳排放管理顯得十分不利。

4 已納入碳市場企業的措施建議

4.1 積極應對試點區域和全國兩個市場的履約

應以完成試點區域碳市場履約為基礎,逐步轉向著重關注全國碳市場首年的核查及履約,做好應對試點碳核查和國家碳核查雙重核查的準備。特別地,目前仍存在試點地區核查指南與國家指南要求存在不一致的現狀,納入的企業更加要重視兩個指南的區別,分別完成盤查和平臺數據上報。

4.2 設立碳交易管理領導組或工作組

組長建議至少由常務副總擔任,組員可由各職能部門與生產部門副總、廠長、經理組成,并設立碳交易管理員崗位,負責公司日常碳交易管理事務。工作組貫徹執行國家、地方主管部門的碳交易有關工作要求,實施企業碳排放管理的基本任務,統籌、綜合、協調、管理企業的各項碳排放工作。同時,還應組織盤查企業年度碳排放情況,并做好第三方或第四方機構開展碳排放核查工作的配合。

4.3 加強重點排放環節監管

按最新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要求,企業某年度的數據控制計劃如果涉及自測值與默認值的變更,則無法在變更當年(T)被認可,在T+2年后才會被允許采用。采用自測值,理論上越接近企業的實際排放水平,但意味著企業必須加強前期對相應計量器具配備和校驗等管理,以確保滿足監測標準的要求。

4.4 夯實碳計量基礎

根據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要求落實配備計量器具,并定期執行送檢溯源,提升企業層級和重點排放單元的數據準確性。比如《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對燃煤低位發熱量測定方法標準的要求是GB/T21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則需要企業(或檢測機構)對照該標準進行監測設備的配置和計量溯源。

4.5 重視綠色減碳技術運用

結合能耗總量和強度的雙控目標的要求,企業應重點關注“十四五”節能綠色相關要求,梳理內部節能減碳項目,通過運用節能新技術、優化用能結構等實現碳排放總量下降。

4.6 企業“碳達峰”和“碳中和”路線研究

“雙碳”目標對全社會是新課題,企業是碳排放的主要實體,在課題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摸索。企業積極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盡早提出本企業(集團)雙碳路線圖,以近零碳排放為終極目標,力爭行業內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助于企業獲得主動位置。

5 未納入碳市場企業的措施建議

5.1 主動跟蹤全國碳市場動態

在電力行業啟動全國碳市場線上交易之后,全國將逐步納入水泥、電解鋁、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后續行業企業應積極著手做好進入碳市場的準備,積極跟蹤全國碳市場建設和運行情況,關注碳排放權交易有關辦法,自主學習碳排放有關知識,提前夯實碳盤查及交易的能力和人才儲備。

5.2 部署建立碳排放工作組

提前建立碳交易專門工作組,負責企業碳排放管理事務,關注碳交易政策和市場信息,實施企業碳排放相關的數據統計、減碳計劃和盤查報告等行動,檢查企業在碳排放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環節。

5.3 積極謀劃先進技術的引用及實施計劃

從試點經驗來看,先進引用和技改措施規劃得當的企業實體在碳市場中的后程優勢更加明顯。企業在開展工藝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應大力開展節能低碳技術創新,推動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

5.4 增強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對碳排數據監控

企業能管中心是采用自動信息化手段建立的一體化系統性能源管控系統,可對企業能源系統的生產、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結合碳市場的趨勢,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應在實現節能目標管理、能效對標管理、節約機會識別、能源計量和能效分析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關注企業層級和重點環節的碳排放數據管理,實時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做到“一個中心多個統籌”,打好企業自身碳排放數據監控基礎。

猜你喜歡
核查計量指南
獨立軟件體系核查要點淺析
高速公路合同計量變更管理策略
基于信息系統的計量標準管理
淺談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
對公司計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食品檢測實驗室儀器設備期間核查實施方法
指南數讀
論碰撞的混搭指南
逾六千家政府網站關停整改核查再升級
中國計量出版社圖書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