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美學視野下的賞石新觀念

2022-11-21 05:58薛富興
鄱陽湖學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賞石趣味石頭

⊙薛富興

石頭是極普通的自然對象、無機自然界之典型代表,賞石是中國古代自然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總結中國古代賞石經驗,反思其審美趣味與模式,對我們完善、深入地認識中國古代自然審美傳統,開拓當代自然審美新景觀,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本文從“微觀美學史”角度,就中國古代美學史中這一獨特論題作初步討論。

一、中國古代賞石傳統

中國古代賞石史可謂久矣。若溯其源,距今50—20 萬年前的北京人即使用燧石制作石質削刮器和尖狀器,此當是先民石緣之始。距今1 萬多年前的山頂洞人已用鉆孔石珠裝飾自己,距今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玉龍已是精雕細刻之物。①賈蘭坡:《周口店遺址》,《文物》1978 年第11 期;賈鴻恩:《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玉龍》,《文物》1984 年第6 期。先民早期審美意識當發端于從打砸到精磨的新石器時代,賞石當始于石器制造的工藝環節。石頭這一自然對象正是在為人類生活服務的人化改造過程中,實現了其由實用到審美的遷躍。先民們正是在石器制造環節培育了其在造型、色彩、聲音乃至紋理等方面初步的形式感和審美趣味,其審美趣味的星火正朦朧地寄托于那些新石器中晚期的精磨石器中,對石頭這一特殊自然對象的不自覺審美正由此進行。欣賞“器石”——器具之石當是中華賞石史的發蒙階段。

成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谷璧,男用蒲璧。②徐正英、常佩雨譯注:《周禮》(下),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第823 頁。

先秦時代是中華賞石史以“禮石”(作為禮器的玉石)為典型代表的新階段。作為賞石新品類,玉石有兩項獨特處。一方面,與此前的器石相比,玉石屬于“美石”,具有突出的形式美特征。這種突出的形式美當然源于兩個不同領域:一是其天然的物理屬性——色澤鮮艷,二是在此基礎上又經過人工精磨。這使它與其他隨意散落于日常生活環境中的普通石頭區別開來。另一方面且更重要的是,它雖與此前的器石同屬工藝——人工打造之石,但其應用場景發生了本質變化。從“器石”到“禮石”,即從純物質利用的器質對象轉化為制度文化的準觀念符號,成為體現擁有者獨特社會地位、權威,甚至德性的獨特象征物,是先秦政治秩序和禮儀建設的重要物質對象。先秦玉器審美經歷了從貴重物質財富——“寶玉”到貴族禮器——“禮玉”,再到純審美對象——“美玉”的進化過程。就其宏觀文化語境而言,它屬于“禮石”系列;就其審美特性而言,它屬于具有突出形式美特征的特殊石族——“美石”。①薛富興:《先秦玉觀念》,薛富興:《山水精神——中國古代美學史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154—181 頁。

《山海經》和《禹貢》即載有各種奇石與供石,魏晉時宮廷和園林即有置石之習,“其中樓觀塔宇,多聚奇石,妙極山水”。②蕭子顯:《南齊書·文惠太子傳》,《二十四史簡體字本》第16 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第265 頁。然而中國古代賞石直到中晚唐才進入審美自覺期,賞石在這一時期成為士人集團的一種獨特審美風尚,李德裕和白居易乃中華賞石史上的標志性人物。從美學的角度看,中晚唐實乃中華賞石史的真正開篇期,此前僅預熱而已。③參見賀林:《中晚唐賞石文化:賞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四),《石道探索》2011 年第9—12 期;賀林:《賞石文化第一高峰上的頂峰——第一個與石結緣的大文學家白居易賞石活動概述》(一—五),《寶藏》2013 年第6、7、8、10、11 期。

富哉石乎,厥狀非一。有盤拗秀出,如靈丘鮮云者,有端儼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縝潤削成如珪瓚者,有廉棱銳劌如劍戟者。又有如虬如鳳,若跧若動,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行若驟,將攫將斗者。風烈雨晦之夕,洞穴開吃愷,若欱云噴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煙霽景麗之旦,巖崿霮薱雷,若拂嵐撲黛,靄靄然有可狎而玩之者?;璧┲?,名狀不可。撮要而言,則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縷蔟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石有大小,其數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陰,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④白居易:《太湖石記》,《唐文粹》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4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127 頁。

白居易這篇記敘李德裕藏石和賞石經歷的《太湖石記》乃中華賞石史上第一篇經典文獻,它不僅有力指證了中晚唐時期的賞石風尚,同時也呈現了時人典型的賞石趣味和觀念。這個時代較為普遍地出現了賞石之習,且時人整體上能自覺地將巖石作為一種賞心悅目或曰“適意”之具,樂于用石頭過精神生活,因而普遍地以觀念性“非功利”態度對待石頭。唐代賞石史的意義還在于:中國古代自然審美史至此穩定地增加了一個新品類——作為無機對象的巖石自然審美,與此前已然自覺的賞花賞鳥趣味相平行。如果說中國在魏晉時代已然實現了以賞竹和賞梅為代表的植物審美自覺,以及以賞鶴和賞鸚鵡為代表的動物審美自覺,那么中晚唐又出現了賞石風尚。至此,作為自然審美對象主體的動物、植物與無機物三者鼎立,古典自然審美格局可謂完備。

友人文與可既歿十四年,見其遺墨于呂元鈞之家,嗟嘆之余,輒贊之:竹寒而秀,木瘠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⑤蘇軾:《文與可畫贊》,《蘇東坡全集》第4 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年,第1781 頁。

元章相石之法有四語焉:曰秀,曰瘦,曰皺,曰透。四者雖不盡石之美,亦庶幾云。⑥漁陽公:《漁陽公石譜》,杜綰:《云林石 譜外七種》,王云、朱學博、廖蓮婷整理點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年,第42 頁。

米芾、蘇軾的賞石活動一方面對石之美有了更精致、更獨特的感知和概括,較之于唐代李德裕的縱向十二品系統,米芾提出的“相石四法”是一個關于奇石審美風格鑒定的橫向簡約體系,其概括力度更高、更精辟,也更有可操作性。宋代賞石依然忠實繼承了唐代白居易所開辟的以形論石的審美觀念,無論是米芾的“四法”——“秀、瘦、皺、透”或“瘦、透、漏、皺”,還是蘇軾的“丑而文”,均是一種形式主義賞石觀。宋代賞石史的標志性成就有二:除了米芾提出的“相石四法”,還有杜綰的《云林石譜》:

石在土中,隨其大小,具體而生,或成物象,或成峰巒,巉巖透空,其狀妙有宛轉之勢。亦有窒塞及質偏樸,若欲成云氣日月、佛象,及狀四時之景,須藉斧鑿,修治磨礱,以全其美。①杜綰:《云林石譜 外七種》,王云、朱學博、廖蓮婷整理點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年,第2 頁。此乃杜綰述安徽靈璧石之美,可見其審美趣味與其同代之米芾、蘇軾及唐代之白居易相同,仍是一種形式主義賞石觀。杜綰最大的貢獻是為后人奉上中華賞石史第一部系統總結前代賞石知識與經驗的譜錄性著作——《云林石譜》。該譜的出現乃宋代賞石超越唐人,進入賞石審美趣味精致化時代的重要標志,因為它是一部從知識、趣味和理念三方面具有自覺意識的集大成之作。審美自覺的起點確定后,唐宋賞石便不再是質的區別,乃量的區別,我們由此可將宋代界定為中華賞石史的精致化時代。這是一個唐代賞石審美態度整體上實現了方向性自覺后,古典賞石審美趣味日益轉粗為精、精益求精的時代。

細羅紋:石紋如羅縠精細,其色青瑩,其理綮密堅重,瑩凈無瑕。②曹繼善:《辨歙石說》,桑行之等編:《說石》,上海:上??萍冀逃霭嫔?,1993 年,第758 頁。

石之堪作玩者,吾靈璧石稱最。謂其峰巒洞穴,渾然天成,骨古色黝,叩之有聲。按譜有形如蟠螭、如菡萏、如臥牛者,又有臥沙不起峰者,甚有盡天劃神鏤之巧者。③王守謙:《靈璧石考》,《江南通志》(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7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567 頁。

米元章論石,曰瘦曰皺曰漏曰透,可謂盡石之妙矣。東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彼米元章但知好之為好,而不知丑劣中有至好也。東坡胸次,造化之爐冶乎!燮畫此石,丑而雄,丑而秀。④鄭燮:《題石》,《鄭板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第163 頁。

元明清三代可謂中華賞石史之守成階段,它忠實繼承了唐宋賞石核心要素——以形論石的形式主義審美趣味與觀念。若論拓展,則主要表現為前代積累的賞石成就在本時期大規模地轉化、融入繪畫、園林領域,成為后者輔助性審美與文化因素。

就始于唐代的中國賞石史主流而言,“賞石”概念的內涵不同于先秦時之“玉石”。首先,賞石乃純自然之石,是未經也無需大規模人工處理的自然界無機對象;其次,此石又需有突出的外在形式特征,即形狀、色澤、質地、聲音等。唐宋以后往往稱之為“奇石”或“怪石”;再次,此石已超越工具利用或社會符號范圍,進入純審美領域,是最典型的自然審美對象。換言之,唐代后玉石不再屬于“賞石”,即作為自然之石的審美對象,而典型地入于工藝審美領域,成為一時代工藝成就之杰出代表。當然,唐代之后,除了作為獨立的自然審美對象,賞石同時也被引入園林,成為中觀人造景觀——園林,乃至微觀人造景觀——盆景創造的基礎要素,也成為宏觀自然之微觀代言者,從獨立的自然審美對象再次轉化為人化自然之微觀符號,只不過從“禮石”的社會性符號演變為作為“園石”或“盆石”之自然符號。然而,這種轉變表面上看是由社會而自然,實則仍然是由自然而人文。

概言之,中國古代賞石演變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一是“器石”階段,即作為人化自然物質利用對象的階段,本階段核心任務是培育先民最初的形式感。二是作為制度文化準觀念性符號的“禮石”階段。本階段的核心任務是:強化先民對石頭的形式美感,激發先民對器質對象的觀念性心理能力——對石頭的符號化態度,“以石比德” 傳統正由此而來。三是將石頭作為獨立自然審美對象的“賞石”階段,此乃中國古代賞石之典范形態。四是賞石之景觀化——“園石”階段,即作為園林與盆景要素而存在的石頭,此乃對賞石審美特性的拓展性應用。本文主要分析作為典范自然審美對象的“賞石”。

現在我們簡要考察另一問題:古代士人到底從哪些方面賞石?

靈璧石出絳州靈璧縣。其石不在山谷,深土中掘之乃見。色如漆,間有白紋,如玉然。不起峰,亦無巖岫,佳者如菡萏,或如臥牛,如蟠螭??壑暻逶饺缃鹩?。①趙希鵠:《怪石辨》,桑行之等編:《說石》,上海:上??萍冀逃霭嫔?,1993 年,第637 頁。

自唐以來,古人賞石首論其形、紋、聲、色,以此四端之奇或怪者為美,宋人又曰“丑”。然而,無論概言石之曰“奇”、“怪”或“丑”,還是細言論石之“瘦、縐、透、漏”,總歸為一種對石頭的形式美趣味或眼光,乃欣賞石之外在表象特征。此當為中國古代賞石的首要審美模式,由唐而清概莫能外,我們將它概括為“賞石之形”。

子今我得豈無益?震霆凜霜我不遷。雕不加文磨不瑩,子盍節概如我堅?②蘇軾:《詠怪石》,查慎行:《蘇詩補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1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906 頁。

平滑石之俗,其俗資磨礱。磊丑石之秀,其秀在丑中。正如古丈夫,貌寢氣質雄。又如圣人心,孔竅虛明通。大都一拳許,含蓄華與嵩。大巧本若拙,足見造化功。③秦略:《拳秀峰》,元好問:《中州集》卷七,《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5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237 頁。

在此,怪石或丑石不再以形取勝,而成為士大夫階層表達其個性與精英立場的重要手段,其審美效果正同于士人們每喜在其詩畫中以竹顯節或以鶴自高。在此情形下,石頭原來外在的形式特征——堅與瘦,乃至怪與丑者,均被巧妙地轉化為某種士人所崇尚的道德或文化品格的隱喻。賞石至此,其審美趣味或眼光實現了由外而內,由形式而意蘊之升華。此乃古代賞石的第二種審美模式——“以石比德”,這也是古代賞石趣味之大宗。

危檻凌風出半空,怪奇造化欲無功。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日月匆匆雙轉轂,古今杳杳一飛鴻。酒酣獨臥林間石,未許塵寰識此翁。④陸游:《新筑山亭戲作》,《陸游全集》(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 年,第218 頁。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來隨南使遠,載壓渭舟偏。已伴喬松老,那知故國遷。金人解辭漢,汝獨不潸然。⑤蘇軾:《中隱堂詩》五首其四,查慎行:《蘇詩補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1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88頁。

“借石抒情”當是中國古代賞石的第三種模式。在此意義上,石頭與其他任何自然對象無異,它不僅是自然審美對象,同時也被士人們轉化為抒情言志之資,發揮著文化符號的功能?!耙允鹊隆迸c“借石抒情”乃一鳥之雙翼,均是從觀念層面對自然對象之人化,只不過前者以理勝,后者以情勝。此類情形當占古代石詩文書畫審美內涵之大半。

撮要而言,則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縷蔟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所以為公適意之用也。⑥白居易:《太湖石記》,《唐文粹》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4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127 頁。

海石來珠宮,秀色如蛾綠。坡陀尺寸間,宛轉陵巒足。連娟二華頂,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①蘇軾:《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意在于奪,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詩先之?!?,查慎行:《蘇詩補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1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717 頁。

“點石成境”乃中國古代賞石的第四種模式。它是中國古代賞石審美視野升華之重大關捩,其審美關注點從對象自然向環境自然之心理遷移。在此情形下,雖然賞石者面對的現實審美對象仍是個體之石,已然脫離其母體(山巖),然而賞石者在其審美心理上卻總傾向于將每一塊石頭欣賞為(實即內在地想象為)一種整體性存在——將它在心理意識層面放大為一座山峰,甚至群山萬壑,一種能將欣賞者包裹其中的一大片山水。一塊剛從土里挖出來的石頭是否為賞石者所貴,除了其整體形態是否獨特,乃至是否有突出的色澤、紋理與聲音外,它是否同時具備將其“看成”(實即想象為)一種環境性景觀之“勢”(潛能),乃賞石者心存的又一重要評判標準??陀^上講,這種由對象自然到環境自然的心理轉化之所以可能,乃因所賞諸石形狀上的“動態”潛能,即其造型特征對賞石者的強烈心理暗示效果;主觀上講,乃因賞石者審美心理中已然存在一種長于類比的思維慣性。因此,賞石過程以動言靜、化片石為景石甚至石景的情形,實乃賞石者主動想象的結果。從文化心理上說,上述“點石成境”之所以會發生,乃莊子所奠定“逍遙游”——縱游于自然以自適的持久山水情結所致。在此意義上,賞石便是表達賞石者作為一種文化式動物所具有的對自然母體的回歸情結,或曰一種野趣,片石便成為言說人心中那個整體自然、環境自然的微觀標志。

概言之,中國古代賞石模式——其審美趣味與視野可總結為“賞石之形”、“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點石成境”四種。它們又可被簡約為兩種:欣賞石頭自身之美,以及賦石頭以某種人文觀念而后賞之。在此意義上,“以石比德”和“借石抒情”實為一種,均屬于將石頭符號化的思路。從欣賞石頭自身之美到“以石比德”“借石抒情”的轉化何以可能?

許先之尚書幾,信州貴溪人,住居鄱陽。知東平府時,得一奇石,高闊三尺,宛如酒家壁所畫仙人醉后奮袖坐舞之狀,蹺其右足。②林有麟:《素園石譜》,《云林石譜 素園石譜》,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年,第91 頁。

超果寺有石片中達摩一尊,宛然與畫者無異。潤之以水,更覺明現。袁中郎亦曾見一石板,有影酷似人間所畫初祖像。云有一大儒,欲辟異端,刮其影,旋去旋現,不能盡,乃止。③林有麟:《素園石譜》,《云林石譜 素園石譜》,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年,第109 頁。

我們需將上述第一種——“賞石之形”略作區別,析為“賞石之形”與“賞石之象”。直言石之“瘦、皺、漏、透”或“丑”與“怪”者乃“賞石之形”;若以人類生活中某種對象、形態或情境比擬石之形,甚至以此名石者,則屬于“賞石之象”。形與象貌似均言石之形態,從哲學上看則有方向性區別?!百p石之形”代表形式主義地賞石,即欣賞石頭自身之美的本義;“賞石之象”則更復雜,需由石形及喻象,其間需要賞石者一種類比與想象,由自然而人文的觀念性由表及里建構,比如上面所言之“舞石”與“達摩石”。此類欣賞看似將石頭的形狀生動化了,實則是將石頭異化了。一旦此種由石形而意象的關聯建立起來,欣賞者的審美趣味就會無意識地發生由形而象、由石而喻象之遷移。最終,賞石者對舞者與達摩的興趣超過對石頭本身的興趣,對石頭這一自然對象的人化正由此發生。我們可將此“賞石之象”趣味理解為從“賞石之形”到“以石比德”和“借石抒情”轉化的中介環節。

二、對中國古代賞石傳統的反思

中國人愛石,賞它,玩它,品味它,將石當做朋友,甚至當做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來安慰心靈,并通過石頭來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①朱良志:《頑石的風流》,北京:中華書局,2016 年,第3 頁。

確實,賞石已成為中國古代自然審美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不俗成就,石頭也成為中國古代士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物質媒介,由此透視其審美趣味和精神境界。上述所概括“賞石之形”、“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點石成境”四端當可體現中國古代賞石之整體面貌。立足于當前,我們如何面對這一精彩的自然審美傳統,是全面繼承還是認真反思?總體而言,目前美學界對此傳統可謂忠實繼承者多,而鮮見有反思者。筆者則愿在此略做些反思性的工作。上述四端又可綜合為以下三種:

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一丑字中,丘壑未易盡言。②劉熙載:《藝概》(下),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第799 頁。

此乃中國古代賞石趣味之基礎層面。石以丑、怪或奇為美實則是一種關于石頭的形式主義趣味,說明古人判斷石頭是否具有審美價值、是否值得欣賞,關鍵在于其形,具體地,在于其外在形態、色彩、紋理及聲音是否足夠獨特,是否讓賞石者產生一種新鮮或驚異感。這反映了人類審美經驗的普遍傾向——審美欣賞從感知對象所具有的形式美開始。然而一部賞石史若均圍繞此種趣味展開,未免外在而單調。幸虧古代士人們除以石之丑、怪為美之外,又開拓出“以石比德”和“借石抒情”兩端,此可謂“深度賞石”——對石頭的審美欣賞進入精神生活層面,已然涉及賞石者的內在情感與意志。當如何看待中國古代賞石傳統中“以石比德”與“借石抒情”這兩大賞石趣味?它們是對石頭本身的審美欣賞嗎?從哲學上說,此二者本質上是賞石者主觀地對待石頭,從意志和情感兩方面對石頭的人化,使石頭成為人類自我言說的便當符號,并非切實地欣賞石頭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與價值。在此語境下,石頭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賞石者可以之表達自身獨特的道德理念與人文情感,石頭這一獨特的無機對象所充任者僅乃賞石者自我表達的巧妙媒介。于是,一個環境美學元問題自此而起:何謂自然審美,是切實地欣賞自然對象本身,還是以自然比擬或言說自我?若每一次賞石均終結于對人類情感與人文價值之呈現,那所謂“自然美”又在何處?若自然審美并不能落實為對自然對象本身的感知、理解與體驗,它與畫鬼何異?在此意義上,作為自然審美的“賞石”——欣賞石頭本身所具之審美特性與價值確實徒有其名而已。其實,此種情形并不止于賞石,而是普遍地存在于中國古代自然審美各個領域,比如對植物(梅與竹)和動物(鸚鵡、鶴)的審美欣賞中。③參見薛富興:《魏晉自然審美之鶴篇》,《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3 期;薛富興:《趣味與德性:動物審美之內在張力——以鸚鵡賦為中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6 期;薛富興:《魏晉自然審美之竹篇》,《美育學刊》2021 年第1 期;薛富興:《環境美學視域下的宋代梅審美——以陸游詠梅詩為例》,《學術研究》2021 年第9 期。依當代環境美學中的“科學認知主義理論”(Scientific Cognitive Theory),上述賞石傳統中的“以石比德”和“借石抒情”兩大模式屬于對自然的“不恰當”欣賞。因為在此模式下,賞石者并非真正欣賞石頭自身所具有的內在特性,而是以賞石之名主觀地濡染、改造石頭,賦予其自身并不具有的道德觀念與人文情感,然后再頌石。然而他們所頌者與其所賞之石本質上了無關系。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云根。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④白居易:《太湖石》,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第4 冊,北京:中華書局,2017 年,第1958—1959 頁。

最后一端——“點石成境”較為復雜。若將此種模式理解為一種“野趣”——對遠離人居的純自然環境的強烈審美熱情,它便可為整個自然審美代言——一石成自然,賞石天地間。若論此類賞石表面上看所賞者仍為“拳石”,即個別、單體之石,實則賞石者在其審美心理上已將它們“視為”(想象為)一種整體性存在,認為此類片石可成群山萬壑,實乃由泉石組成的整體性景觀——環境自然;那么此類賞石便實現了由對象自然欣賞向環境自然欣賞的轉化。此種轉化究屬幸耶悲耶?似不宜一概而論。一方面,我們可將它理解為古典時代環境審美在中國已然萌芽之典型個案;另一方面,此種轉化畢竟只是一種“心理模式”,一種想象性因而主觀性的轉化。正是在此轉化中,賞石者對其心中之石作了人化的濡染與改造,將真切的自然對象轉化為一種符合其審美趣味與人文理念的觀念性境界,一種本質上的主觀性存在,而非客觀、真實的整體性環境自然。白居易推薦的這種“點石成境”模式,成為日后園林用石的觀念根源,化體成景、由實誘虛乃其核心秘密。此種由自然審美趣味而來的園林智慧最后發展為一種極致化的賞石與園林模式——“盆景”——環境自然之袖珍化,在明清時期極為發達?;谌缟虾喴懻?,以及當代環境美學理念,我們對中國古代賞石傳統大概可以得出如下幾項認識。

中國古代的“奇石”、“怪石”、“美石”和“丑石”概念族,及其現代版——“賞石”“觀賞石”,代表了中國古代賞石的一種基礎性審美視野——對石頭的形式主義審美趣味。在此視野下,賞石者僅關注石頭的外在感性特征,或僅外在地欣賞石頭的審美價值。這當然是一種關于自然的普遍審美視野,但僅是賞石的一個恰當出發點,并非其完善的審美視野,它僅代表作為自然審美的賞石初始階段。依“科學認知主義理論”,這種關于石頭的形式主義審美趣味應被判定為對自然的“膚淺”欣賞,因其僅及石之形,未及石之質也。①關于科學認知主義理論,參見Allen Carlson,“Appreci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37,1979,pp.267-276;薛富興:《科學認知主義理論的意義》,《鄱陽湖學刊》2021 年第2 期。

若立足于當代環境倫理,這種以“怪”(“丑”乃其別名)為美的賞石趣味便不僅代表一種對石頭的“膚淺”審美趣味,還意味著一種對自然的“不恰當”倫理態度。以“怪”為美地對待山野之石頭,將導致只有極少數造型特異的石頭可進入賞石者審美視野,被認為具備審美特性與價值,或值得欣賞者給予審美關注;其他更多的石頭則被“合理”地拋之于審美視野之外,被很自然地給予“審美忽視”甚至“審美歧視”了,因為對賞石者而言,它們實在缺乏鮮明的外在形式特征,不足以吸引他們的眼球。然而,畢竟外表上平淡無奇者占據無機界的絕大部分。當我們心安理得地忽略或歧視了無機界絕大部分對象,將它們“合法地”驅逐于美的王國之外;那么我們如何有力證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古老審美信仰,并誠實表達我們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又能從無機自然界發現多少美呢?因此,始于唐代白居易,在古代賞石史上占主流地位的以“怪”“奇”為美的賞石觀,是一種成問題的審美趣味,它涉及環境倫理意義上的“不正確”,是以“審美歧視”為表現形式的對大自然的倫理不尊重。這種趣味即使僅立足于審美立場也可疑,因為一時代、一群體自然審美趣味走向成熟的標志,是盡可能地感知、理解和體驗自然對象在審美特性與價值方面的豐富性,是有能力接受和贊賞大自然無盡的審美個性,而非僅“以貌取石”。

上一節所討論的“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點石成境”三種模式,雖然在審美內涵層次上大大超越了以“丑”“怪”為美的形式主義趣味,構成中國古代賞石審美趣味的更高層次,卻犯了方向性錯誤。因為它們涉嫌未能客觀地對待自然,因而未能切實地欣賞石頭自身之所有與所是,且未能深入地欣賞石頭的內在特性與價值。相反,它們走上一條主觀地對待石頭之路,要么僅將石頭作為賞石者抒情言志之具(“借石抒情”);要么先給石頭投射、附會一些本不屬于石頭的人文形象與觀念,然后稱頌之(“以石比德”);要么用石頭營造一種足以自適的景觀或情景,然后流連之(“點石成境”)。至于所賞石頭自身到底有怎樣的要素、結構以及演化史,它對說明特定區域的自然地理以及地質構造有怎樣的意義,卻無人感興趣,亦無人去解讀。這種對石頭的主觀欣賞趣味的最大理論與現實困境在于:它使賞石這種自然審美活動名存而實亡。表面上看人們是在賞石,實際上僅僅是賞石者自言自語而已,豈不痛哉,豈不滑稽?于是,中國古代賞石便陷入如此悖論:要么只是“膚淺”地賞石,以丑、怪為美,僅欣賞石頭的外在形式美;當人們準備有深度地賞石,即“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點石成境”時,卻又滑向“不恰當”賞石的局面,因為這意味著主觀地對待自然,并未真正欣賞石頭自身所具有的審美特性與價值,也就并未真正欣賞石頭自身之美。

自白居易以來,“玩”與“弄”便成為古代賞石之關鍵詞。對大部分“拳石”而言,雖然其形態奇特,甚至似有萬里之勢,然而它們同時又確是一種微觀存在,乃案頭之物。于是,賞石就演化成一種魔術——貌似僅把玩片石于手,在賞石者的心理意識層面卻是將高山巨峰玩于股掌間,此乃何等氣象?賞石者與石頭在此互換了位置:雖然拳石乃大千世界之象征,然而畢竟賞石者可玩弄其于股掌之中;盡管相對于真實的山水景觀而言,賞石者實乃微不足道的存在,他卻能如上帝般居高臨下地審視其股掌中這片大千世界。我們不禁要問:當這些“拳石”仍屬于某座山峰,巍然屹立于大地時,誰敢對它們起玩弄之意,誰不對它們心存景仰?然而現在則大為不同,賞石者可以一片閑適之心、隨意之態,通過玩石而將它所代表的那個大千世界輕易地撫弄于掌中。眾多園林中的“假山”之石乃至“假山”本身均可作如是觀,無論其數量與體量如何?!百p石”一旦脫離了自身原始環境(山體),其審美風格在賞石者心里就會發生巨變:物理事實是從環境自然變為對象自然,心理事實是此石在賞石者心中從一種“自然崇高”(nature as sublime)變成一種“自然優美”(nature as grace)。古代賞石史上以“玩”為核心的賞石概念群很忠實地標識出賞石者對對象自然的特殊審美態度——輕薄地玩弄自然。在此情形下,賞石猶如弄花玩寵,欣賞者對它們可隨意處置,以適己意。對石頭這種典型的無機界對象、來自偉峰巨嶺的原始崇高而言,著實是一種悲哀!至此,我們似乎可做如此反思:其一,只要賞石者僅以形式美趣味對待賞石,后者被玩弄地欣賞便是一種宿命;其二,當賞石者沒有以地質學為代表的相關知識之正確引領時,巖石只要脫離其整體性的環境自然之原始語境,不再作為高山巨峰之組成部分,被輕率地玩弄將是一種大概率事件;其三,即使賞石者具有超形式美趣味,具備更內在的賞石能力,由“玩”(“弄”)所標識的賞石趣味也會對其賞石能力形成巨大誤導與制約,面對自然的崇高感與敬畏心便難以產生。因此,就無機自然欣賞而言,最理想的審美對象也許并非孤立存在之石——“石頭”(stone),而當是作為山峰有機組成部分且出露之石——“巖石”(rock),因為只有在此語境下,賞石者才會真正恰當地理解石頭的意義,才會對它們心存敬意。這意味著真正恰當的賞石活動應當是賞石者面對山峰而非“拳石”,真正恰當的賞石語境應當是山野而非庭院,更非案頭。在無機自然的審美欣賞中,人們對孤立對象——石頭的欣賞所引出的誤讀遠比理解要多得多。這似乎說明:在關于石頭乃至地球的科學——地質學出場之前,真正恰當的賞石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現了,一部古代賞石史基本上是一部對石頭的張冠李戴,甚至指鹿為馬的審美誤讀史。千年賞石,無一知音!這并非故作驚人語,相較于對眾多植物和動物的了解,人們對石頭所代表的無機界的認識更少,故而賞之尤其難。如此情形在今天仍未改觀。

其實,在古代賞石史上,人們并非總是孤立地對待和觀賞石頭,相反,賞石者更喜歡將石頭與其他物理和生物要素至少是從心理意識上整合在一起,以便形成一種整體性或語境性存在。在野生環境中賞石者往往喜歡“泉”“石”并舉。士人們又喜將山石運回家,在庭院營造或大或小以山石為重要因素的園林景觀乃至其袖珍形態——盆景,這些都是古代賞石整體意識或環境意識的典型體現。那么,我們當如何理解古代賞石史上賞石的“園林化”、“盆景化”和“意境化”這些重要審美傾向呢?當然,我們首先需將它們理解為“賞石”,特別是作為對象自然審美欣賞——“拳石”或“片石”欣賞的拓展和升華形式,它們至少在形式上仍屬于一種環境審美——對集團自然、整體自然的欣賞。然而,由于這種整體性的審美視野并非發生在真正的純自然環境,而發生在高度人化的環境——園林,甚至文人書房之案頭,有時候還是賞石者在心理意識中對諸自然要素之想象性整合。因此,此種自然審美的環境化便值得反思,需高度重視其中所存在的人文化和主觀化因素。古代賞石的這一審美慣性暴露出一種審美文化困境:一方面,在老莊的啟蒙下,人們確實意識到人類文化式生存方式的諸種弊端,故而其內心確實反彈出一種沖出文化語境,回歸天地自然的真誠、強烈的“逍遙游”沖動,因而在古代文化史上形成一股延綿不絕的自然主義思潮。作為古代審美趣味之一,對山林皋壤的稱頌,以及對石頭的持續把玩也就成為此種“野趣”的極好證明。然而另一方面,古代士人走進自然、面對泉石時,他們其實只是要自適自娛而已,他們對身邊的花草走獸以及山石本身并未真正在意,很少起獨立、深入、精細地探究其特性與命運之心。換言之,他們真正在意的還是自己而非自然。所以,雖然歷史上吟誦自然的篇章汗牛充棟,可是真正深入荒野,長期探索自然山川草木鳥獸者極少,大多數欣賞自然者乃暫時逃離人群,對野生自然作走馬觀花式欣賞的匆匆訪客。為什么?因為真正沉浸式的“逍遙游”有很高的物理成本,是需要受罪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縱游自然的物理成本,而又可以高調宣示自己對大自然的審美熱情呢?玩片石于股掌的碎片化審美,以及“點石成境”所代表的先人化自然,再舒適化地體驗自然的理念,從而對自然的“園林化”、“盆景化”乃至“意境化”操作途徑就應運而生了。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若人人可在心中點片石成景,在案頭以拳石筑境,又有誰愿意費力地行走于荒野,去做現實的“逍遙游”呢?但是,當人們可以方便、舒適地欣賞自然時,所欣賞自然對象與環境的諸多珍貴信息卻也失落、甚至變味了。當我們面對盆景中的假山、樹木時,還會對自然起一種深切、真誠的敬畏嗎?實難!正是這些看似高妙、物理成本極低的欣賞和崇拜自然的方式,以及盆景化自然的審美趣味使國人看似時刻在親近自然,實則離它越來越遠,人們已然習慣了這種低成本地玩弄片石于股掌間的文化快餐。與約翰·繆爾(John Muir)沉浸式的長期行走于山林中,用心地探究自然之奧秘相比,中國古代賞石史上的上述審美慣性及其背后所隱藏的舒適地欣賞自然的理念,當被判定為“不恰當”地欣賞自然。我們也許可恰當地稱之為“自然審美鄉愿”,因其未能真正地走進自然,誠實地熱愛自然,用心地探究自然也。

三、當代賞石審美內涵系統

當代賞石如何超越上述古代賞石審美困境,恰當而又有深度地賞石,開拓出完善賞石的新局面?科學認知主義理論主張:恰當的自然審美必須客觀地對待自然,亦即欣賞自然對象自身確實具有的審美特性與價值,此乃自然審美之核心原則。唯如此,自然審美才能真正實現獨立、名實相副。這樣的自然審美如何可能?一條現實可操作途徑便是引真入美、以真為美,將相關自然科學知識之具備作為恰當自然審美的必要條件。對賞石而言,這便意味著賞石者需重置審美欣賞語境,自覺告別其強大的“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點石成境”傳統,培育細致、深入探究自然之博物學趣味,對自我進行地質學知識啟蒙,先科學地了解和理解石頭,再審美地欣賞石頭。唯如此,方可做石之解人。

我們現在需回答一個基礎性問題:賞石賞什么,或曰何為石之美?這是要解決石頭的審美價值內涵問題。只有先回答了此問題,當代賞石才能真正實現審美自覺。在積極拓展科學認知主義理論,回答其“如何恰當地欣賞自然”這一核心問題過程中,筆者曾概括出一個較完善的自然審美內涵系統,它由“物相”、“物性”、“物功”和“物史”四者構成。①薛富興:《自然美特性系統》,《美育學刊》2012 年第1 期。在此,筆者愿將它轉化為一個關于恰當賞石的新系統,曰“石相”、“石性”、“石功”和“石史”四端。該系統既繼承了中國古代賞石趣味的基礎部分,又拓展出符合當代環境美學理念的新內涵,應當能較好地回答上述問題,現對此略述之。

現代漢語的“賞石”概念由兩項含義構成:一曰作為動詞之“賞石”,言對石頭的審美欣賞;二曰作為名詞的“賞石”,言所欣賞之石頭。后者當然指一種具有突出觀賞價值,即具有顯著視覺、觸覺及聽覺特征的石頭,古人稱為“怪石”、“奇石”、“美石”或“丑石”,今人亦稱“觀賞石”。前文曾據功能視野將石頭分為四種——“器石”、“禮石(玉石)”、“賞石”和“園石”。本文僅關注作為自然審美對象的石頭,所以主要討論“賞石”一種,即具有突出形式美特征,源于自然,未經大規模人工處理的石頭。立足于當代環境美學理念,“賞石” 這一概念亦有其局限,容易將廣義的“賞石”,即具有審美價值的石頭理解為狹義的“賞石”——“美觀的石頭”。但是無論如何,作為名詞的“賞石”概念是我們討論作為動詞的當代“賞石”——“對石頭的審美欣賞”之恰當起點。

古今同然,當代賞石也當從“石相”開始?!笆唷闭?,石頭之顯著外觀,其形式美特征之謂也。具體地,言其形、色、紋、聲以及可觸感的質地,它是當代賞石繼古開新的恰當起點。審美是人類的感性精神生活,美首先是一種感性存在,古人賞石從石之“奇”、“怪”、“美”或“丑”開始,當代賞石亦如之,這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共同規律。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恰當地將“石相”理解為古人對石頭所稱頌的“奇”、“怪”、“美”和“丑”,具體言其審美風格則曰“瘦”“縐”“漏”“透”等。當然,當代賞石者對石頭的形式美風格還可作出新的概括,此乃當代賞石審美內涵之第一層。

所有礦物都是晶體。結晶礦物是組成原子按照一種特定的、重復的三維模式排列的固體。其外形表現為特定的幾何形態。有些晶體大至肉眼可見,甚至其直徑達到數米……結晶學是一門研究晶體幾何特征和內部結構的學科,它是礦物學的一個基礎部分。②羅納德·路易斯·勃尼威茲:《寶石圣典——礦物與巖石權威圖鑒》,張紅波、張曉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年,第98 頁。

若立足當代賞石之精致化要求,即更為內在、細致地賞石理念,即使僅從形式美角度評判,上述賞石趣味仍屬外在、粗疏的,我們可將其稱為對石頭外在形式美的欣賞。若想更精細、完善地探測和感知石頭本有的突出視覺感性特征,其不可替代、“天籟”性質的內在形式美,當代賞石的“石相”層面就應當包括從晶體學視野,認真地感知石頭內在的晶體結構之美。這說明,即使僅欣賞石頭的形式美,全靠賞石者生理感官也是不夠的,還需相關自然科學的幫助。有了比如晶體學的精準指引,我們就可在“石相”審美層面超越古人的審美經驗,探測到石頭本所具有,發現前人不曾發現之美——其內在的形式美——晶體結構與色澤之美。相比于古典式的米芾“相石四法”——“瘦、縐、漏、透”,現代礦物學提出一套更完善的礦物內外在形式美系統,曰形態(以晶形為代表的內在結構)、光澤、硬度與解理。③參見陶曉風、吳德超主編:《普通地質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年,第27—36 頁。有此系統的補充,當代賞石對“石相”之美的欣賞才更為完善。

如何自覺地超越古代賞石的形式主義趣味,從而真正有深度而又客觀地賞石?由賞“石相”進入到賞“石性”的層面,便是切實有效的途徑?!笆浴闭?,所賞石頭諸內在物理和化學特性之謂也。傳統賞石者常驚贊某些石頭的獨特色澤、形狀與質地,但往往僅知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由“石相”而“石性”的轉化,就是要從感知諸石之相自覺地向理性地理解所欣賞石頭諸內在物理和化學特性升華,以便能明其所以然,更真切地做石之知音。如何識石之性?地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及其組成部分——巖石和礦物內在結構、構造機理,以及演化歷史的科學,能讓每位賞石者正確、細致和深入地理解石頭,乃賞石者識石性、懂石功和知石史的有效路徑。人們都崇拜鉆石的堅硬,甚至用它象征愛情的永恒,然而只有明白了金剛石是僅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晶體,而且其原子還有著特殊的正四面體結構,因而硬度達到最高的10 級時,才算真正欣賞了鉆石之美。

靈璧石是具微細層理的細晶灰巖,局部層間還有小型褶皺,巖石上還有NE、NW 兩個方向的節理。所以,在7 億年漫長歲月里,在外營力地質作用下,易溶的石灰巖被熔蝕出穿透的、貫連的洞穴,造成“透”、“漏”現象;節理的劈裂,再經風化作用修削,正是“瘦”產生的主因;不同巖性配合同生變形構造、小型褶皺所表現的差異風化,恰好是制造“縐”的基因。①鄭學信、劉永、周栗:《靈璧石的研究》,《安徽地質》1996 年第1 期。

這是科學家從“石性”層面,即礦物學角度對靈璧石“石相”之美的闡釋。同樣,僅喜歡太湖石的“瘦、縐、漏、透”是不夠的,只有進一步了解到太湖石屬于石灰巖,易溶蝕,其獨特、多樣化的形態乃由于水下漫長的波浪沖刷和浸泡侵蝕才算懂石。②楊志堅:《太湖石》,《火山地質與礦產》2000 年第3 期。當代賞石需從石(stone)進入到礦(mineral)的層面。因為只有進入礦的層面,賞石者方可弄清石之性。礦物的化學元素決定其色彩,而其元素的組合方式則決定其晶體結構與硬度。所以,“石性”層面賞石的恰當對象是礦物學意義的“礦”,而非日常生活概念的“石”。因前者規定了特定礦石內在特性的內涵,后者則僅是對石之外在描述,有的還是誤導。賞石之色彩可引黃金和紅、藍寶石為例,贊石之結構精巧則有鋯石、綠柱石和方解石之美;崇石之光澤當推霰石和纖蛇紋石。言純粹自有黃銅,論堅硬就數金剛;驚亙古請看輝石。當然,石中亦自有其另類。比如石膏與石墨,硬度極低,可塑性超強。又有云母,層理可析。若論琥珀,則石中有蟲,乃古生物學家探測地球生命演化史之絕佳標本。

古人對石頭的喜愛可從“石丈”、“石兄”和“石友”之類稱呼中見出。為表達賞石者對石頭的不俗友誼,人們不辭辛苦地把這些造型各異的山野之石從土里挖出,從河底撈出,從山溝里運出,細心清洗后置之庭院、幾案,或把玩于股掌,此乃古代賞石之基本情形。作為對象自然的賞石典型地被稱之為“拳石”或“片石”,謂其體量小,易把玩也。被制作為盆景的石頭亦屬此類。用來充實園林的假山之石雖體量更大些,然較之于其本來面目,作為大山基本構件的巖石而言,依然是一種孤立、個體性存在,已然失落了太多的原始信息。于是古代賞石便面臨一種悖論:為細致、方便地欣賞大自然的這種天籟之作——作為無機自然典型形態的石頭,欣賞者在日常生活語境下無法把遙遠的高山巨峰搬來欣賞,不得已而為之,只好一以當十地欣賞自然造化之末端環節——高山風化的剩余物——片石或拳石。然而若想做真正的石之解人,獲取某塊石頭的完善信息,只把玩這些已然遠離其母胎——山體的零落之石便極困難。這就像通過展卷臥游表達一個人熱愛自然的“逍遙游”情結一樣:畫面上的山水與真山水間的距離何啻千里?充其量,聊勝于無耳!

于是我們有必要引入另一概念——“巖”(rock),即作為山體基本組成部分的巨量石頭,仍然屬于大山母體的石頭。在此情形下,賞石便由“石相”和“石性”轉入又一層面——“石功”?!笆Α敝^石之功能。當然,此處的“石功”并非指石頭對人類的諸物質利用功能,而指巖石對于大山、大地,進而地球的基礎性物理支撐和地質演化意義。

格林·帕森斯(Glenn Parsons)指出:正如人們可以用“選擇功能”(selected functions)概念分析特定器官、肢體對特定有機物的價值那樣,我們亦可用“系統能力功能”(systemic capacity functions)概念揭示特定無機物對其所存在區域整體的意義。在此“功能”視野下,無機物亦可彰顯其自身意義:

洪水對系統發揮其支撐各種生命形式的能力有重要作用。理解洪水的這種系統功能,能使原本無序、動蕩的景觀顯得并非如此混亂。此概念在適應,而非紊亂語境下揭示出河流適應其所屬水系的方式。①Glenn Parsons,“Natural Functions and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Inorganic Natur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vol.44,2004,pp.44-56.

石頭是什么?沒有出身、形態模糊,且無力自我表達的粗物、蠢物嗎?非也。對地質學家來說,任何一塊毫不起眼的石頭,都可能潛藏著關于這一片區域地質構造類型的秘密,地形演化史的信息。石頭是什么?它是今天群峰之所以挺立的骨架,是昨天地殼和地幔中滾燙橫流的巖漿,是未來大地滋養眾生的土壤。石頭就是地球與大地本身,它構成這個星球的核心質料、形態與歷程,有了它才有了包括人類在內的蕓蕓眾生。當代人類如何賞石?當從石功——石頭對這個世界基礎性支撐意義上感知、理解和體驗之。在此語境下,人們會將石頭當作微物和蠢物嗎,還會以貌取石,輕佻地把玩之嗎?人們會把它作為崇高自然,甚至這個世界本身敬仰、崇拜之。只有靠了它,我們才重新建立起與大地母親的精神聯系,只是因為它,我們才找到這個世界的本源,才意識到自身相對于大地的渺小輕微。

“石性”層面賞石的主體是“礦石”(mineral),“石功”層面賞石的主體則是“巖石”。所謂“石功”,靜態言之指巖石對群山和大地的支撐;動態言之則謂其對大地構造、地質演變的歷時性指示作用?!笆Α睂用娴馁p石要求人們像地質學家那樣走進山野,面對高峰巨崖賞石,細心地撫摸那些出露的巖層,在地質學家的指引下判定巖石的性質、巖層間關系,從而了解眼前這些巖石對本區域地質構造和地形演化的意義?;鸪蓭r乃地下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結而致,它暗示著本區域至少數百萬年前曾有過的火山噴發甚至“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式的造山運動,裝飾性極強的花崗巖和有著神秘黑色的玄武巖乃其代表。層疊構成,橫向展開的巖面往往屬于沉積巖,它代表的不是地質史的某個高光瞬間,而是溫柔漫長卻也堅定不移的階梯式累積模式:構造式突起-風化與沉淪-后來者擠壓致密。它們易風化,故多為石灰巖。每一層積累都是特定時代地質狀況的典型代表,巖層間的關系則成為不同時代地質演化的清晰表征。若面對的是一片充滿褶皺且巖層縱橫的露頭,那么它們很可能屬于變質巖,是火成巖和沉積巖的綜合和轉化,乃多次噴出與沉積、擠壓與風化的產物,滄桑感最為突出。

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②白居易:《雙石》,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第4 冊,北京:中華書局,2017 年,第1678 頁。

石為固體,傳統賞石本質上是欣賞石頭的靜態造型特征。至于其出身,古人只能朦朧地意識到其來歷久遠,粗言“萬古”而已,無法較清晰地知悉其年齡。古代好石者每以“石友”自居,然而做“石友”是有門檻的,并非僅靠喜愛和日日把玩便能濟事。要想真正地做石之知音,需進入最后一個層面——“石史”,即在動態的時間維度下賞石,明石之來歷。18 世紀地質學誕生以來,石頭乃至大地母親方有了屬于自己的歷史。地質學不僅是關于大地及其巖石化學要素和物理構造的科學,它同時也是考察大地與巖石演化機制和歷程的科學,是大地史學與大地敘事學。地質學家在地球母親46 億年演化史的宏偉背景下為每個地域立方志,為每類巖石編家譜,為每塊石頭寫傳記,時間乃地質學審視大地的又一基礎維度。

要想從“石史”角度賞石,從石頭的歷史中感知、理解和體驗其獨有的滄桑之美,地質學是唯一的權威參照。若僅以某塊石頭的收藏史為此石之命運史,難免會委屈石頭,貽笑大方。賞石者需在地質學大地構造和地球演化史視野下賞石,盡可能了解每塊石頭、每種巖石與大地母親的血緣關系,明其來歷和命運。在此語境下,賞石者便不會僅以“瘦、皺、漏、透”論石,而能意識到每塊石頭皆有其獨特的命運史,都可見證這個世界的滄海桑田,每種巖石都是大地母親演化史的權威見證。

“石史”維度的引入大大拓展了賞石內涵,改變了石頭的整體審美特性,也調整了我們對石頭的審美印象。每塊石頭本屬于巖,作為某山體基礎組成部分的存在;本屬于山,一種巨量的自然物;可自從它脫離母體,成為一些破碎、零星式的小體量物——“片石”或“拳石”后,賞識者日日將其置于掌中,撫摸之、敲擊之、細察之、愛憐之。于是,這些賞石變成可被賞石者隨意掌控之物,特別是當它們成為文人的案頭清供和庭院盆景時,不管它們的實際地質年齡多久遠,也難以在賞石者心中喚起崇高感,而只能被感知為一種輕盈、可愛的優美之物。即使在純形式上被稱為“丑石”,但這些賞石本質上仍只能屬于“優美”范疇。然而,當我們引入“石史”,即石頭的歷史或曰地球演化史這一嶄新視野后,賞石者對石頭的感知和理解就會大為不同。首先,從哲學上說,他們開始以動態、變化的眼光審視石頭;其次,對于石頭的命運史,他們獲得一種明晰的時間參照,不再像古人那樣只用“萬古”“洪荒”等內涵模糊的詞語描述其久遠出身。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地質學年代是一種大尺度的時間框架,以百萬年至億年為單位,就像天文學家以光年為單位描述天體間的空間距離那樣。在如此大尺度下觀石,足以讓賞石者對自己面前的每塊石頭刮目相看、肅然起敬,因為最年輕的石頭也往往有數百萬年的存在史,至于那些源于地?;蛏詈5纳钌珟r石,如玄武巖、橄欖巖則往往乃數十億年之物。面對如此滄桑的地球母親的見證人,賞石者到底是應當把玩之還是敬拜之;從美學上描述,它們到底屬于優美之物還是崇高之物呢?

地質學給出了更簡短、確鑿的答復。她榔頭一揮,就像是魔法一般,無窮級數的堡壘被瓦解了。她抽回手指向地球的花崗巖桁架,念出了史上關于它的那一章節,那時,有機物是無法在灼熱的熔漿中幸存的。接著,透過每一層石質層,她標記了每一個新物種的產生——上千種美妙的形式,每一種都是造物的奇跡。首先,她展露出志留紀大海中形形色色的物種,它們是最早的有機生命形式。有帶腔體的殼和小山般一堆堆奇形怪狀的物體,這種完善的終結方式使得三葉蟲眼睛的一個細微眼面,在數個世紀之后還完好地保存在這宏偉的儲柜中,得以幸免于腐蝕物質的侵害,也未受到橫掃上方的海水和下方足以打破和抬升地殼的力量的打擾。①P.A.查德伯恩:《博物學四講》,鄔娜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107 頁。

這就是博物學家眼中的石頭,它不再是一種身世不明的混沌之物;相反,由于有明晰的地質學知識指引,博物學家傾向于認為每塊石頭、每種巖石都是大地圖書館中的一個珍貴冊頁,在地球演化史中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位置,其中潛藏著內涵豐富且明確的信息。然而,這樣的信息只對真正的解人——有地質學知識者開放。在河邊、腳下與山里任何一塊動輒數百萬年,乃至數十億年閱歷的石頭面前,賞石者首先應當學會的是謙遜,人類祖先在地球上的居住史只能與地球上最年輕的石頭相比,而且只是其中一類——沉積巖的風化物。不明石史,賞石者就不可能真正懂得自我,因為他們往往會沉溺于人類僅1 萬年以內的文明史而不能自拔。只有在地質學,特別是地質構造史、地球演化史的視野下,我們才可能獲得對石頭的恰當審美經驗——將每一塊石頭當作地球母親來敬拜,將其視為崇高之物,努力地感知其崇高之美。面對石頭這一大地母親的產品,懂得太少便不足以成為其知音。相反,若每個人都愿意傾聽每一塊平凡石頭所蘊含的地球秘密,像地質學家那樣去解讀每塊石頭中關于地球演化的古老傳奇,我們就會珍惜和欣賞每一塊石頭的美,不管它長成什么樣子。在此意義上,了解地質學乃恰當、完善賞石的必由之路。

關于“石史”,我們可以有兩種眼光。一是石頭收藏和欣賞史的眼光,比如把原屬宋徽宗時期“艮岳”的“冠云峰”奉為太湖石極品;二是地質學眼光,將來自秦嶺西段的花崗巖確定為形成于236 萬年前的晚古生代。①參見左海洋、趙亮亮、彭師華等:《西秦嶺澤庫毛姆-夏德日花崗巖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構造環境分析》,《礦產勘察》2021年第11 期。前者屬文化史,后者乃自然史。依前者,我們發現了人類附會在一塊賞石上的千年榮耀;可是據后者,我們將驚贊于巖石自身所具有的亙古崇高。地質學家告訴我們:靈璧石形成于晚元古代的震旦紀,已有7 億年的歷史。并非只是你正在奉承的某一塊園石,而是荒野、深土中的每一塊靈璧石幾乎同樣古老。也許,用千年文化史去贊美一塊賞石,很可能對它是一種無知的冒犯。至少,賞石時我們需一種綜合性的歷史眼光——以自然史為基,以文化史為輔的“石史”視野。其中,前者當是第一性的,如此方可避免對石頭的誤賞。

概言之,當代如何恰當地賞石?需要超越形式主義趣味和主觀化地處理石頭的人文傳統,重建以地質學為核心的賞石新理念。石頭是什么?它首先是數十億年前的地下巖漿,重壓下冷卻為巖石,火山噴發或構造運動下抬升為山,最后風化為石。地質學“巖石的循環”概念很好地揭示了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幾經出入,彼此循環的地質運動。內在地考察,巖石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結構乃賞石者理解“石性”的基礎;外在地描述,漫長的地質學時期內,陽光、風暴、雨水、冰川的侵蝕,河流的沖刷和搬運,以及附著于其上的眾生物的利用,形成塑造特定巖石乃至石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合力。只有具備諸多自然科學知識,才能培養起賞石者對這種綜合性自然塑造力的高度敏感,為賞石者形成正確、深刻和豐富的賞石趣味奠定重要的科學理性基礎。

若僅賞石之外形,我們仍可應用日常生活中的“石頭”概念,正常的耳目感官,再加上傳統賞石趣味足矣。然而,當代賞石一旦進入“石性”、“石功”和“石史”層面,就需要一種由感知而理解的升華,需要引入以地質學為核心的自然科學知識?!笆浴毙蕾p圍繞“礦石”概念進行,接受地質學分支學科——礦物學和晶體學之幫助,了解諸礦石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方式,因為正是此二者決定了諸礦石的形、色、音和質地?!笆Α迸c“石史”欣賞聚焦于“巖石”概念,這意味著賞石者應當借助地質學中的巖石學、構造學、地層學、地質年代學,乃至古生物學知識,由此獲得的巖石美感才明晰、透徹、豐厚、沉著??傊?,上述“石相”、“石性”、“石功”和“石史”四端合在一起,當可構成一個較完善的當代賞石審美內涵系統,引領我們恰當而又深入地賞石,開拓出足以超越古典賞石趣味的當代賞石新境界。

猜你喜歡
賞石趣味石頭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別小瞧了石頭
石頭里的魚
午睡的趣味
妙趣橫生的趣味創意
趣味型男
讓你HOLD不住的趣味創意
我可以向它扔石頭嗎
臺灣真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