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斯坦貝克論道《罐頭廠街》

2022-11-21 13:47肖海燕
關鍵詞:李忠多克道家

曾 靜, 肖海燕

(1.四川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2.重慶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0074)

一、引言

作為美國20世紀一位久負盛名的作家,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在約瑟夫·馮騰洛斯(Joseph Fontenrose)的眼中是與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并肩的偉大的美國小說家[1]。??思{也認為斯坦貝克在美國五大現代小說家中占有一席之地[2]。斯坦貝克最為大眾熟知的作品是1939年發表的《憤怒的葡萄》(TheGrapesofWrath),該作品于1962年斬獲諾貝爾文學獎,讓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六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斯坦貝克從小酷愛讀書和寫作,喜歡到美國、俄國、墨西哥等地四處游歷,結交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這些經歷讓斯坦貝克形成一種國際視野,其他民族、國家的文化,如墨西哥神話、李白詩歌和東方哲學等得以融入其作品中,從而引起研究者對這些方面的重視。在他的蒙特雷(Monterey)系列小說中,方杰發現斯坦貝克從《煎餅坪》(TortillaFlat)開始就有意構筑“異文化的世界”[3],筆下的派莎諾人(Paisanos)在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構成,說明他看重用異文化來豐富寫作?,旣惿彙ゅX德勒·麥肯太爾(Marilyn Chandler McEntyre)曾提到斯坦貝克小說中呈現的人文主義難以用基督教或圣經來概括,因為“他的哲學基礎還可以追溯到《道德經》和印度寫作”(1)參見:陶潔.日本的斯坦貝克年會[J].中華讀書報,2005(19):11-23.第六次國際斯坦貝克大會上,兩位印度學者探討了伊斯蘭教和婆羅門教對斯坦貝克的影響。當時研究斯坦貝克與道家學說關系的中國學者沒能參會,對此,中國區受邀代表陶潔學者深感遺憾,陶潔認為這位學者能更好地展示中國學者研究斯坦貝克的水平。[4]。

東西方學者針對斯坦貝克與道家哲學淵源的探討由來已久。邁克爾·J.米婭(Michael J. Meyer)認為斯坦貝克“在亞洲受到的歡迎”,是因為他“與東方思想,尤其是與道家思想的聯系”[5]。這種特殊的聯系讓“斯坦貝克的哲學思想看起來與東方學派道教的觀點更為接近”[6]。史蒂芬·K.喬治(Stephen K. George)甚至在《約翰·斯坦貝克百科全書》(AJohnSteinbeckEncyclopedia)中明言:“道家的人文主義思想特點貫穿斯坦貝克文學作品的始終?!盵7]這些足以說明中國的道家思想對斯坦貝克的創作產生了影響,連西方學者都有所覺察。

在斯坦貝克的小說中,《罐頭廠街》(CanneryRow)是一部直接涉及中國人形象和文化的小說[8]。它與中國道家的思想內核聯系最緊密,這可能是不少學者重視它的根本原因。彼得·利斯卡(Peter Lisca)率先提出:“《罐頭廠街》結構自由、開放彰顯的正是罐頭廠這個集體的生活特點(遵循生物體的自然順序),小說的這種精神是從老子《道德經》得到的啟發?!盵9]利斯卡的這種解讀為研究斯坦貝克與老子思想之間的聯系開了先河。無獨有偶,徐向英借助生態科學和東方文化的雙重視角,指出斯坦貝克在《罐頭廠街》中為西方生態危機尋求解決之道時融入道家思想,體現了老子隨遇而安的生存智慧[10]。如何將《道德經》作為一種獨具文化底蘊的理論工具來剖析該作品中容易被西方學者忽視的人物形象,進而闡釋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深層影響,仍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和趨勢,本文擬聚焦《罐頭廠街》,從兩個方面探討斯坦貝克與道家思想的淵源,即斯坦貝克認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核,倡導人應正視自身的自然屬性,與自然“合一”,進而發現斯坦貝克融合了道家“清虛、寡欲、知足”等智慧來應對西方物欲膨脹、爭名奪利的困境,探索一種以道家精神為基礎的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二、萬物為友,天人合一

(一)萬物為友

在涉及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上,斯坦貝克常常受到誤解,尤其在人與動物的界限上,更是備受爭議,“因為他把人類降低到動物的水平,并賦予動物人類的情感和敏感度”[11]255。艾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認為斯坦貝克傾向于用動物化的方式去展現人類生活,這幾乎成為他寫作的顯著特征?!霸谒淖髌分幸疵鑼懙偷葎游?,要么描寫發育不全、幾乎與動物處于同一層次的人,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12]36,他用動物化的方式去描繪人類,模糊了人類與其他低等生命形式的界限,因此“斯坦貝克的任何一部作品都達不到一流水平”[12]45?,敻覃愄亍ゑR歇爾(Margaret Marshall)在評論《罐頭廠街》時,說它的一個很大的缺陷在于斯坦貝克把人物降級為貓、狗、青蛙等動物層次,且“他人性化青蛙,狗,貓,章魚的方式有時讓人覺得尷尬、厭惡”[13]281。兩位評論家的觀點在當時學界有一定代表性,可能是斯坦貝克得不到同時代、同文化語境的評論家認可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從另一種理論角度——道家思想來重新審視這一議題,則能發現它的深層原因和價值。

詹姆斯·C.凱利(James C. Kelley)結合斯坦貝克和好友愛德華·F.里基茨(Edward F. Ricketts)的非目的論哲學,對斯坦貝克作品中這種人與動物的關系重新做了解讀,認為斯坦貝克意在如實反映事物“是什么”,而不是“人”的道理應該是什么。凱利進一步指出,評論家反對斯坦貝克可能是出于基督教“人類中心主義”的宗教原因,受制于這種思想的人會覺得人類優于其他生命體,從而反對斯坦貝克剝奪人類高貴品性,將人動物化[11]255-265?!妒ソ洝分猩系墼烊f物,人作為僅次于神的存在,地位理應高于其他物種。斯坦貝克卻寫道“我們并不比動物好,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沒有那么好”[11]265,意在說明他熱愛所有生命,而不是將人類視為萬物的中心,并未受基督教世界觀的桎梏。斯坦貝克將動物性回贈予人,筆下的人、環境、動物三者合一的和諧藍圖反映了他超前的生態意識[14]。由此可見,斯坦貝克看待、再現人和動物關系的方式似乎不應該被斷然否決,其中超越西方文化語境的意義似乎還未被固守西方文化視角的學者意識到。

杰克遜·J.本森(Jackson J. Benson)認為在“斯坦貝克所處時代的美國小說家當中,只有他一個人把人看作生態整體的一部分”[15]。斯坦貝克不僅摒棄人類中心主義,還在《罐頭廠街》中力求再現人回歸自然并與自然共處的美好愿景?!跋掠晏焖麄兩钤诠艿览?,而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就睡在空地最高處的黑絲柏樹下”[16]7。麥克、瓊斯和蓋伊等以大地為席,沐浴在大自然的懷里,宛如動物一般生存著。在宮殿旅社,小狗寵兒可以“隨心情睡在他們某個人的床上”[16]7,五個主人爭著想贏得它的喜愛,甚至連它在房內地板上的尿漬都被認為是可愛的。瓊斯、蓋伊為了照顧生病的寵兒辭掉工作,人與動物的情感甚至超出人與人的情感。斯坦貝克用這種備受爭議的方式來刻畫人的自然動物本性,突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不能不讓人聯想他的真實意圖是要向“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致敬。

(二)天人合一

斯坦貝克在《罐頭廠街》中寫道:“大自然中的造物者將生存的本領贈給了世間所有生靈,不管是郊狼、褐家鼠、麻雀、蒼蠅還是飛蛾。對廢物、污點和乞丐,他一定也懷著同樣偉大而深厚的愛?!盵16]11這里的“造物者”字面意思上毫無異議地指向基督教文化里仁慈的上帝,但是宗教里的上帝創造了萬物卻僅將人類視為己出,令之打理管轄,人的地位實質上是高于其他造物的。斯坦貝克在字里行間真正想要傳達的是“同樣偉大而深厚的愛”,也就是對任何物、任何人不偏不倚的愛,是一種天地萬物平等共生,不會因人類而改變秩序的法則,這更接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17]20的世界觀和自然觀,更契合“道”生萬物,而“道”本沒有人類的情感喜好,對待萬物就像芻狗。以此來看,斯坦貝克在《罐頭廠街》中言之鑿鑿,稱造物主賦予生存權利給郊狼、麻雀、蒼蠅等所有生靈,并且同樣蘊含著偉大的愛,實際傳達的應是人要效法天道,與自然應當相互友愛、和諧共生,反映出斯坦貝克對“道對萬物皆有仁”[17]21意義內核的感悟和解讀。

故事中以麥克為首的多個人物以大地為席,與鵪鶉、鱒魚、蛾子、蜻蜓等萬物做伴;即使在他們搬進宮殿旅社后,仍然與小狗同吃同睡,他們熱情地把積攢下來的好食物分享給它,在它生病時大家晚上輪班照顧,宮殿里每個人都為此事焦慮不安,在眾人的努力下小狗恢復健康。斯坦貝克和諧地將人與自然融洽并置,“這些人物就如他喜歡觀察的那些青蛙,狗,貓,章魚等動物一樣地存在、生活”[13]281。他這種把人動物化的設定并不是要貶低人性,實際是在強調人類與其他生物體不僅有互通的共性,還讓人意識到人不過是此世之“道”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畢竟“人不僅是一種文化、政治或經濟動物,本質上是自然界的一個物種,是整體的一部分;當人們拒絕他們自身的生物身份時,他們會犯錯誤遭受痛苦”[18]?;趯ψ匀蝗f物的熱愛與對自身原始生物屬性的重新認識,人類可以與自然和諧相處,步入“天人合一”的化境。在別人看來,麥克等人是小偷、無賴、乞丐,斯坦貝克卻認為他們與自然為鄰,是德行的榜樣、自然的天父。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寫,換個角度來看,他們其實堪當圣人、天使、殉教者[16],或因他們是回歸自然、萬物皆友思想的踐行者,深明“天人合一”之大義。

這樣的例子在書中不止一處,如多克去海邊收集標本時已不再需要鬧鐘,完全了解潮汐的節奏?!凹幢阍谒瘔糁幸材芨杏X到潮水的變化”[16]79,他仿佛與大海、潮水融為一體,在潮起潮落間他感受到宇宙的規律和內心的寧靜,因此多克經常一個人躲到西海岸聆聽自然,在感悟自然的過程中理解人生,這正是“天人合一”精神的體現。彼得·里斯科(Peter Lisca)曾就此評論道:“多克自己明顯體現出道家哲人的特點?!盵19]徐向英在其論著中指出,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多克在大潮塘中獲得的生態智慧都屬于科學的整體主義思想,兩者都是從整體的高度關注世間萬物[20],這更證實了多克身上“天人合一”的特點。不僅如此,鄉間田野的草地、樹木及鳥群這些自然之物無不是多克的欣賞之物,他貪戀鄉村景色和大地味道,時常徒步感受自然。盡管旁人不相信他散步是為了感悟、欣賞自然萬物,但斯坦貝克首次描寫多克外表時提到他的“長相一半是耶穌,一半是薩提”,而“薩提”是傳說中的森林之神[16]21。這足以印證他是真的喜歡自然里鮮活、真實的萬物,只有在鄉村徒步時才能感受欣賞他們,切實感受與萬物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三、清虛寡欲,知足知止

重拾天性,與自然合一之人不僅可以像多克一樣自發地遠離塵囂,換回內心的寧靜,而且還可在世俗繁華中以清虛寡欲之心看破虛妄。雖然《罐頭廠街》中多數人物不能隱于野,但是他們卻在勉力隱于市,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20世紀20 年代以后美國社會居于支配地位的“大眾消費主義”[21]給民眾營造的海市蜃樓。斯坦貝克在書中極力批評并諷刺那個時代物欲過盛、過度消費等現象。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是馬洛伊夫人和瑪麗·泰爾波特?!榜R洛伊太太一開始也同樣滿足,但當她丈夫當上了房東,她就開始變了。先是一條掛毯,然后是洗臉池和用彩色絲綢做罩的臺燈?!盵16]38馬洛伊夫人對物質的欲求不斷增長,盡管他們只能住在廢棄的“老鍋爐”里,她還是不停地買掛毯、彩綢臺燈等,讓她的丈夫都大惑不解:“親愛的——看在上帝份上,我們要窗簾干嘛用?這里又沒窗戶?!盵16]38瑪麗則熱衷于舉辦、參加各種諷刺的聚會,即便沒錢買點心,她也要用從雜志上剪下來的烤培根照片替代,沒有上好的餐具,就用洋娃娃的碗碟,最后請的客人不過是四周的流浪貓,整個就像是成年人在玩“過家家”游戲。盡管瑪麗的丈夫苦不堪言,勸她面對經濟窘迫的現實,她卻樂在其中,只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滿足她虛榮的物欲。

她們不顧一切地追求物質財富,因為那些東西通常會被視為是成功的標志,她們會矢志不渝。斯坦貝克借此諷刺現代社會成功的本質——貪婪和物欲,毫不掩飾對這種成功方式的厭惡?;蛟S是這些促使斯坦貝克幡然醒悟,看清物欲橫流的現象背后是西方沒落的價值觀在推波助瀾。于是他和同時代的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等人一樣,在思想上開始轉向西方的對立面,主動去觸碰并汲取東方崇尚淡泊物欲、名利、權力的道家思想[22],并在作品里融入道家清虛寡欲、知足知止的立意。

(一)清虛寡欲

與馬洛伊夫人和瑪麗太太不同,李忠是《罐頭廠街》一個深諳道家智慧的中國籍雜貨店老板。他“被老子哲學的吸引力固定在軌道上,又在算盤和收款臺的離心力作用下遠離老子;李忠就這么懸空自轉,在貨物和鬼魂之間不?;匦盵16]10。不難看出,算盤、收款臺和貨物是生意與財富等物質追求的象征物,它們對李忠的思想產生了“離心作用”,不啻為老子思想的對立面。不過,李忠并沒有讓自己完全迷失在離心的物質欲求中,而是“在貨物和鬼魂之間不?;匦?,也就是在拜金的物質世界和本真的精神世界之間來回往復。這種在“吸引力”和“離心力”共同作用下的“懸空自轉”與“回旋”造就的主體性,更切合太極圖所象征的黑白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又相互制衡的哲學意蘊。斯坦貝克面對戰后商業化氣息更濃郁,整個社會深陷拜金主義狂潮的美國式困境,極有可能是意識到借助東方倡導節欲的道家哲學可以緩解甚至治愈西方文明的深層精神疾患,才特意設定一位像李忠這樣的人物,在拜金主義和老子思想、物質欲求和精神追求之間維系平衡。

相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崇尚物質成就的拜物教邏輯,道家尤其是老子的一些哲學理念更容易讓人從它的思維陷阱里擺脫出來。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天地之間,其猶橐籥(風箱)乎?!盵17]19也就是說“道”沖而用之不滿,其結構虛空作用卻不窮;天地以元氣運行也是空虛的卻能生萬物。因此,人不僅可以而且應該效法天道秩序,保持一種虛空狀態,舍棄過多的欲望,真正做到“減少私心,降低欲望”[17]65,不要被欲念所控,導致心煩意亂、不堪重負。當麥克等人拿青蛙來換購商品時,李忠敏銳的商業頭腦預料到雜貨店馬上會有很多生意,他對這些顧客形成壟斷,價格隨著時間不斷攀漲,原本一只青蛙可以換取的可樂漲到兩只,牛排從十只漲到十二只,這讓李忠短暫地陷入對金錢的癡迷。但最終他不再糾結于物欲與清虛兩種力量的對峙,在“經過充滿東方哲學的一瞬間,他完全原諒了麥克一伙,并將青蛙的債一筆劃銷”[16]122,這里的“東方哲學”指的就是“老子哲學”。毫無疑問,李忠是在老子哲學的指引下放棄了金錢、物質至上的觀念。在這場博弈中,道家“清虛”的思想內核戰勝了西方物質至上的價值觀,戰利品就是重獲新生的李忠。蓋緣于此,他即使持有大疊賬單,卻從來不去要賬,最多就是暫時不讓別人賒賬,頗有“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17]205的風度。

李忠這個人物的特殊之處還不止這些,他的名字得來頗有淵源。斯坦貝克雖然在作品里真實再現了他經歷的一些人和事,但在個別關鍵地方特意做了更改。斯坦貝克回憶摯友里基茨的時候說:“我把里基茨和他的實驗室一起寫進了《罐頭廠街》?!崩锘木褪切≌f里的多克,一些真實人物的生活軌跡得以通過類似的方式呈現。而在《柯慈航海日志》的后序有關里基茨的生平記載中,斯坦貝克明確提到“里基茨偶爾穿過街道去‘Wing Chong’的雜貨店買幾瓶啤酒”[23]。不難發現,西部罐頭廠那家雜貨店老板的原型真名并不是李忠(Lee Chong)而是“Wing Chong”,可音譯為“王忠”或“文忠”之類比較尋常的中文名字。奇怪之處就在于斯坦貝克雖然保留了“西部生物實驗室”和“罐頭廠”這些真實地名,卻獨將這個華人店主的名字改為“李”姓,這斷然不是隨意的舉動。田俊武和高原認為斯坦貝克如此命名是有深意的,“作家的這種取名不是偶然的,它使人聯想起中國道教的創始人李耳”[24];而且崇尚道家學說的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在闡述老子思想時,也特意用老子的李姓來給自己取名[25]。綜合而論,斯坦貝克很可能是因為崇尚老子思想才讓原型人物改姓“李”,并在描寫李忠時兩次專門提到老子的名號??梢哉f,“李”姓在作品里不只體現該人物的華人身份,還象征著道家清虛寡欲的精神和智慧,改名為李忠的店老板實質上就是道家思想的化身。斯坦貝克通過對比東方超然脫俗的清虛精神和西方紙醉金迷的物質主義,傳達出對東方文化的熱愛。

李忠不是故事中唯一秉持這種人生哲學的人物,它不僅體現在一個東方人物的行事準則里,也體現在一些西方人物的言行舉止中。麥克等人都具備修理工的實用技術,卻對賺錢沒有興趣,只在需要的時候才去工作一兩個月。這看似沒有上進心,實際上卻是斯坦貝克為了“抗議徒勞的忙碌、貪婪和金錢文明”[13]281所做的精心設計。他們對眾人歡呼期待的游行車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寧愿閑坐曬太陽,也不愿為之平添煩惱。面對外界的誘惑,他們選擇自我隔絕,通過懸置自我去擺脫欲望魔爪的操控,進入一種超然寧靜的心境。麥克他們懷著不為財富名利所累的“赤子”[10]146之心,“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17]14,對過剩的欲望視而不見,方能跳出欲望的泥潭,得內心安寧,致心氣恬淡平和。

此外,妓院老板朵拉不屑耍心機來牟取暴利,相反,她不在意盈利與否,甚至替大家付了兩年的日用品賬單,差點因此破產,即使是那些生病或年老不能接客的姑娘,都能得到貼心照顧。她還組織各種慈善活動及公共服務,在各種捐款中一直排名第一,即使經濟危機來臨,她仍然堅持照顧弱勢群體。

和麥克、朵拉等人一樣,多克根本不關心自己的實驗室是否賺錢,甚至有獎金可領的時候,只專注搜集標本而將之讓與他人,對麥克等人所欠的巨額款項也不追究賠償。他樂于助人,無論妓女還是智障者,甚至連動物也愿意出手相助,以至鎮上所有人都覺得應該為他做點什么,以示回報。朵拉和多克不約而同地表現出“圣人不積,既已為人”[17]207風范,即高尚的圣賢不會去刻意積累財富,而是在無私奉獻中獲得滿足。他們這種清虛、超然外物的心態或許正是老子的圣人之道在非華人個體上的體現。

(二)知足知止

寡欲與知足是不可分割的,寡欲的具體表現是知足。正所謂知足常樂,幸福是一種知足的感覺和心態,不知足可能永遠不會感到幸福。在《罐頭廠街》一開頭,斯坦貝克就細致地描寫了李忠的雜貨店,“在這間狹小的屋子里,一個人能找到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衣服、生鮮食品、罐頭、酒水、煙草、漁具、機器、船、繩索、帽子、豬排”[16]3??梢娝牡觌m然是“狹小”的,卻包括斯坦貝克認為可以滿足“幸福生活”的一切。店里出售的貨物基本是生活必需品和捕魚相關的工具,并無花哨、奢華之物,說明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簡單,生活調味品也僅限煙酒而已。斯坦貝克對這種簡樸、知足的生活似乎特別看重,作品中反復通過人物和敘事來突出這一點。

以麥克為首的人物“除了食物、酒精和個人滿足外也沒別的追求”[16]7,他們住的是破工廠舊地,家具是拼湊撿來的廢棄品,食物管飽即可,就連喝的酒也經常是伙伴從酒吧搞到客人剩下的勾兌酒。即使露宿野外,一壺咖啡就能帶給他們無限溫暖滿足,自得其樂,生活雖然沒有堅定不移的目標,卻落得從容不迫、自由自在?!拔矣X得他們在這世上能比其他人活得更好”[16]116,斯坦貝克借多克之口贊揚麥克等人能看透世俗的虛妄,只求滿足生活基本需要,不受物欲裹挾,一身輕松。當周圍的人們不遺余力地追逐金錢和權力,“為了得到全世界甚至出賣靈魂”[16]118,他們寧愿躺在柏樹樹蔭下觀望這些忙碌的人群,或坐在木樁下曬半天太陽,也不愿與之為伍,為生活中額外的東西奔波勞累。從西方重視競爭的價值觀來看,他們無疑是社會中不知進取的失敗者,但是在多克眼中,他們才是真正看清事物本質的哲學家。只要換一個角度來審視他們的生活哲學,就能窺見他們是“知足”這一東方哲學真諦的代言人,懂得“知足知足,常足矣”[17]143這樣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在這種哲學思想指引下的人不用受過度欲望的驅使去自尋煩惱,自取其辱。這是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17]138東方智慧的肯定,唯其如此,人才能構筑精神上的平衡,維系長久富足的生命。

這種意識不僅《罐頭廠街》的男人有,女人們也有。和朵拉一起工作的姑娘們都很有分寸,她們從不越界貪求高檔化妝品、華服、美食等,用于享樂的奢華用品仿佛與她們沒有半分關系。她們工作時不再化妝,也沒了這個必要。她們甚至覺得連化工作妝都沒有必要,知足自在地享受簡單卻充實的生活。比起經受著貪欲、物欲煎熬的馬洛伊夫人和瑪麗太太,她們的知足心讓生活簡樸卻輕松?!爸阏吒??!盵17]104也許正是斯坦貝克目睹了“不滿足”導致的種種弊病后,想借這些內心富有的知足者來傳遞一種源自東方的希望,希望參悟知足,回歸簡樸,以此來拯救欲壑難填的同胞,指引他們從執念中解脫,還生命真正的自由。

毋庸置疑,斯坦貝克與老子的時代相隔甚遠,但時空的距離并沒有阻斷兩者對一些議題的共同關切。在人與萬物的關系問題上,斯坦貝克對人類中心主義不以為然,認為“造物主”對每個生靈都懷著偉大的愛,是一種對道生萬物、天道無親的呼應。他在作品中將人和動物并置,并不是要貶低人性,而是希望人的自然本性復歸,追求近似道家人與自然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針對膨脹的物欲,斯坦貝克注重個人自修,推崇老子清虛、寡欲、知足等思想。其筆下像李忠這樣的人物堅守清虛之道,戰勝了西方資本主義唯金錢馬首是瞻的主流價值觀;過著樸質生活的人們仿若老子筆下的赤子般純凈。在人與自然關系惡化、欲望不斷膨脹的時代,斯坦貝克用一個滲透著道家智慧的故事為醉心于物欲的西方社會提供了一劑治愈資本主義疾患的良方,勾勒出一種新的生活愿景。

猜你喜歡
李忠多克道家
李忠的自贖
漫畫道家思想
越獄王如何變身偵探鼻祖
打虎將李忠并不吝嗇
《莊子說》(二十五)
漫畫道家思想
慷慨解囊
《莊子說》(十九)
梅多克:無與倫比的美麗
新房門的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