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以臨安區為例

2022-11-21 19:17余麗生蔣珂晗施宇科
西部財會 2022年9期
關鍵詞:禮堂農村建設

余麗生 蔣珂晗 施宇科

(浙江財經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依據客觀需求、政策背景,結合自身發展經驗,率先開展農村精神文明陣地建設。于板橋鎮上田村建成第一家文化禮堂,得到了村民的歡迎,也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并在浙江省得到推廣。實踐證明,農村文化禮堂逐步在全域的實施,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展現“精神富有”的強大生命力,鞏固本土文化及傳統文化,加強村民向心力、歸屬感,助推鄉村振興,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實踐

臨安文化禮堂主要建設思路可概括為“兩堂五廊”。兩堂即用于操辦村民集會、紅白喜事等各類集體活動的禮堂,以及開展政策宣講、主題教育、知識學習、技能培訓的學堂。五廊,一為介紹本村的歷史沿革、文化古跡的村史廊;二為陳列村訓、家訓、族訓和家譜、族譜的民風廊;三為宣傳本村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個榜樣的勵志廊;四為展示本村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廊;五為陳列本村文學藝術作品以及展示本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廊。以“兩堂五廊”為基礎,以一月一主題系列活動為主線,以規劃、示范、提升為重點,以智力、財力、隊伍為支撐,“政府主導、村為主體、社會參與、多方保障”的文化禮堂創建模式,有力助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

(一)農村文化禮堂為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提供平臺

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農村文化禮堂的首要功能便是舉辦文化活動。除舉辦“天目放歌紅色禮贊”等文藝晚會和各類培訓外,牢牢把握愛國主義和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在全區農村文化禮堂策劃開展“百堂展演進禮堂”“農村文化禮堂運動會”“文明宣傳進禮堂”等系列進禮堂活動,滿足全年齡層村民的全方位精神文化需要。同時,通過制訂文化、服務、培訓“三進禮堂”你點我送服務菜單,全區多家單位推出提供政策宣講、文藝演出、法律援助、醫療健康、實用技術培訓等多項服務菜單,供基層群眾點選。在文化多樣性成績可觀的同時,傳統農村文化禮堂經常面臨著缺乏文化人才的窘境,臨安近年來推出的“文化管家”模式正是針對這一病癥的一劑良藥。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文化管家團隊,組織評審會,形成“文化管家”團隊庫,以專業團隊組織文化禮堂的文化活動開展,使文化禮堂的文化活動常年不斷,形式更為多樣,質量與時俱進,有效實現了文化禮堂文化輸出的可持續性與有效性,為文化輸出重新賦能。

(二)農村文化禮堂助力提升鄉民文化素養和身體素質

發展農村精神文化,傳統紙質書籍是更符合農村的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岸Y堂書香”讓農家書屋找到了最為合適的位置,同時讓村民茶余飯后品讀書籍,提升科學文化與精神素養,這是臨安進行新農村建設、實現文化振興的一個重要縮影。靜以圖書,動以健身。臨安文化禮堂內同樣不乏各類健身活動,除了不少村莊文化禮堂內固定的傳統健身房外,拔河、瑜伽、腰鼓、球類等各類集健身與文化傳播于一體的文娛活動也以文化禮堂為媒介,不斷走進村民的日常生活。這些或由“文化管家”等專業隊伍精心準備,或由村民自發組織的各類健身形式,提升鄉民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豐富其精神世界。

(三)農村文化禮堂與本土文化、產業實現融合

將傳統本土產業與文化禮堂有機結合,緊密結合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三聯村將索面文化作為本村文化禮堂的一個重要品牌,展示包括索面的制作過程、發展歷史以及產業現狀等。禮堂在“兩堂”的基礎上更是增設索面館、電子商務館、索面工坊、民俗文化園等獨具特色的場地。在功能上,三聯村還設立了民俗文化體驗區與特色風味品嘗區。這些同索面文化息息相關的特別設計,讓往來游客更為沉浸地體驗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的韻味與內涵,能“富腦袋”,也能“富口袋”。結合生態環境、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構建“文化禮堂+”產業鏈實現文旅結合,以文化禮堂高質量建設推動村莊景點、民宿、農產品銷售多產業串聯,大力拉動鄉村經濟發展。

二、農村文化禮堂的實踐成效

2020年底,臨安區已實現270個行政村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創建浙江省五星級文化禮堂24個,杭州市四星級文化禮堂31個。在紅色強化精神引領下,在數字化改革牽引下,臨安積極探索推進農村文化禮堂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合走向“2.0”時代,助推內容供給不斷向“實”,村社風貌不斷向“新”,建設成效不斷向“好”,實踐經驗在全省推廣。

(一)內容供給不斷向“實”

在“文化管家”的持續推進下,禮堂文化活動的提供不斷實現精準化、多樣化。作為群眾共享的精神家園,農村文化禮堂以其場地寬敞、位置便利、有序整潔的特質,為群眾生活提供眾多便利,實現“建管用育融”一體化成效。在疫情形勢嚴峻復雜之時,文化禮堂成為疫情防控重要陣地,便于設施搭建的寬敞空間,利于高效管理的志愿服務,大力助推核酸采樣工作,成功打通核酸檢測“最后一公里”。在秋收農忙時分,文化禮堂成為曬谷好去處。在災害突來之際,文化禮堂則變作應急避災安置點,為群眾提供到位貼心的生活保障。在醫療資源下基層方面,文化禮堂為義診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平臺,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實現健康服務“零距離”惠民生。同時,鄉村會客廳、文化展示廳、農家書屋、健身場地等項目建設充分破解文化禮堂功能不豐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鮮明、村民體驗感不強等問題,真正實現以民為主,不斷向“實”。

(二)村社風貌不斷向“新”

在“倡文明樹新風”移風易俗新風工作的推進下,臨安不斷實現鄉風文明,多措并舉遏制陋習,婚事新辦,喪事從儉,營造綠色文明祭掃環境。少鋪張,少浪費,形成崇尚勤儉節約之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文化禮堂育家風活動,有力塑造、培育農村優秀精神文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基層蔚然成風?!昂眉绎L”建設先后入選全國“宣傳工作創新百例”“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百家經驗”、第三屆“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在挖掘本土文化、深耕歷史傳統背景下,“一村一品牌”口號的打響,臨安的毛筆、鳥籠、越劇臉譜等專屬標記,大大增強村民對于本村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繼承傳統,發掘本土,易俗移風,使村社風貌不斷向“新”。

(三)建設成效不斷向“好”

“在“六一”目標的引領下,“文化管家”落實十項工作,使活動常態、內容常新,實現盤活人氣,凝聚人心。針對群眾需求,各“文化管家”團隊充分挖掘各村文化特色,改編本土節目,開展各類培訓,為臨安在“后文化禮堂”時代實現“五?!蹦繕?,打開了一扇大門。同時,“文化禮堂+”產業鏈的建設發展,點亮禮堂經濟,助力鄉村文旅。在首批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禮”中,昌化百家印和島石山核桃以獨具特色的文創非遺和農產品,講好鄉村故事、禮堂故事、“村禮”故事,以文化鑄魂賦能鄉村振興。此外,臨安積極爭取全省農村文化禮堂數字化智慧平臺全省試用工作,成為浙江省兩個試用平臺之一,也是杭州地區唯一一個參與系統試用的區縣(市),以數字大腦助推建設成效不斷向“好”。

三、推進農村文化禮堂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農村文化禮堂是豐富農村文化的重要形式并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基礎,文化禮堂功能的發揮才是關鍵。各地須結合實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禮堂的功能,推動農村文化發展,建設好“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新農村。

(一)以群眾作定位,內容供給多補充

群眾是農村文化禮堂的直接享受者,是文化活動內容的熱情供給者,是基層精神文明的忠實建設者。首先,作為“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文化禮堂,所推進的文化活動應體現惠民利民樂民的本質,教學性、禮儀性、娛樂性活動提供缺一不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兒童,各年齡段群眾的精神文明需要均應重視,實現數量全覆蓋,質量高標準的良好局面。其次,繼續以“文化管家”為抓手,加強禮堂隊伍人才建設,以群眾聲音為首位,以政府購買高質量服務讓優秀文化“下沉”基層,以專業化精準化服務滿足群眾真實需要,從而提升群眾滿意度與參與感,真正實現送文藝、種文化、育文明。最后,在“文化育人”層面,農村文化禮堂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包括竹筍、山核桃等農產品種植業,索面、高山饅頭等農產品手工業,民宿運營、電子商務等服務業,以增強農民致富創收本領,做好做實“育人”工作,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二)以特色來立足,用途內涵再豐富

農村文化禮堂,“堂”是本質,即鄉村共享空間。作為鄉村文化的活化載體,整合各類地方文化資源,繼承傳統文明要素,農村文化禮堂必然成為表達地方特質的方式,結合地理條件與人文因素,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現代與傳統,以“一村一品”建設的推進大力弘揚村莊文化特色,提升對外宣傳村莊形象,增強村民自信與村莊歸屬感,以濃厚的文化氛圍熏陶培育群眾,實現“掘根育人”?!拔幕Y堂+”產業鏈的進一步構建完善,以禮堂經濟大力賦能文旅產業。圍繞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貫穿文化特色與生態優勢,成就鄉村旅游內涵新高度。此外,以服務群眾為主旨,農村文化禮堂的用途不能僅限于“文化”,以及由“文化”衍生而來的“經濟”,任何立足于百姓立場的活動都可以在此共享空間開展,提升空間利用率,回應百姓合理關切。

(三)以文明為目標,數字化改革出新高

農村文化禮堂,“禮”是基礎,文明是關鍵。推進“倡文明樹新風”移風易俗擴面工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以“硬約束”規范惡習陋習,制定詳密章程,提升村民素養,涵養文明風尚,厚植精神根基,使鄉風文明蔚然蓬勃。在“后文化禮堂”階段,數字化改革貫穿設計初期、運行中期、評價后期全過程,在內容供給、陣地建設、管理運維多方面實現精準、科學、規范賦能,助推農民精神富裕。以多媒體、5G等技術手段升級文化禮堂服務,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供給,構建文化禮堂建設、使用、培育、傳播、評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激活文化禮堂內生動力,由“輸血”轉“造血”,讓鄉村振興工作有“質”更有“智”。

(四)以財政為抓手,長效運行需聚焦

文化傳播需要基礎設施的保證,精神傳遞需要傳播媒介的助力。部門文化禮堂存在相關設備維護不及時,展示區域信息二維碼過期無效等問題。鄉村精神文明陣地建設絕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建設健全農村文化禮堂長效運行機制是當務之急。建設初期,文化禮堂的固定資產投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建設后期,相關資產定期維護的費用支出也同樣需要重視。建設合理的資金管理制度以及資產管理體系,健全完善考核激勵制度,以常態長效運行機制激發農村文化禮堂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文化輸出是日日更新,時時不同,而非一朝一夕,落實日常管理制度,以財政為重要抓手,是保證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石。

猜你喜歡
禮堂農村建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在推進“兩個機關”建設中踐行新使命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黨的政治建設怎么抓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普通禮堂建聲環境的技術改造
全國最美的10所高校禮堂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一聲雷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