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背景下對老年人數字鴻溝的思考

2022-11-21 19:17廖宴鋒
西部財會 2022年9期
關鍵詞:鴻溝群體老年人

廖宴鋒

(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數字鴻溝是指在全球數字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于對信息網絡技術和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數字化技術日益發達,使廣大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等方面得到諸多便捷,增強老齡化社會的管理效能,但也對老年人造成了諸多的限制。數字時代青年人搭乘時代列車,享受便利的生活,而老年人卻時常面臨著無法出示健康碼、不會使用打車軟件等尷尬場景。除此之外,“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的智能化操作讓老年人“可望不可及”,代際差異是數字鴻溝的重要表現,老年群體和青年群體在科技接受程度、使用頻率和知識掌握上均存在巨大差異。老年人是一個社會里重要的弱勢群體,需要社會成員提供幫助和照顧,在老齡化和數字化的雙重時代背景下,如何填平老年人數字鴻溝是當前一道社會必解難題。

縱觀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對緩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研究相對較少,分析老年人數字鴻溝的表現形式及動因,分別從政府、社區和家庭層面提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彌合路徑,有利于促進我國數字化社會的轉型,提高國家公共服務水平。

一、老年人數字鴻溝的表現形式

(一)接入鴻溝

接入鴻溝是指不同人群在電腦和網絡可及性及性能間的差距,主要取決于網絡、電腦、手機等信息基礎設施狀況以及經濟實力和政府決策等。一是表現為終端設備方面,老年人的終端設備和網絡連接使用頻率都明顯地低于年輕人。移動網絡在年輕人中普及,卻沒能在老年人當中盛行,代際差異日益凸顯,老年機雖能滿足老年人日常的通話需求,卻也在加大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在現實環境和語境緯度下,考察接入鴻溝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意義。手機在老年群體當中是比較普及的,但大多數老年人僅使用具有接聽和撥打電話功能的老年人機,功能齊全的智能手機對于其來說是一種奢侈。大部分老年人表示,電視和紙質媒體仍然是其獲取日常生活信息的主要渠道。擁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其數字媒介終端主要為手機和電視,電腦、iPad等終端的使用率和提及率則較低。二是表現為網絡連接方面。盡管有少部分的老年人日常會使用智能手機,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會開通移動數據,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夠在家連接WiFi。因小區的公共WiFi信號弱,沒有辦法覆蓋到小區的各個角落,老年群體無法隨時隨地使用智能手機的上網功能,在網絡連接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使用鴻溝

使用鴻溝是指具有相同互聯網接入狀況的人群并非能夠平等地享有互聯網資源。蒂奇諾曾提出,信息流的增加會導致數字鴻溝的擴大,原因包括社會交往、互聯網技能、已有儲備知識、記憶力等差異。老年群體自身的媒介技能差異與社會交往差異不僅導致老年人內部出現使用鴻溝,而且導致老年群體與年輕群體間整體出現使用鴻溝??蓮娜粘3鲂?、消費和看病方面進行考察。一是出行方面。大部分老年人能夠使用健康碼進出公共場所,但是在日常出行,多數老年人幾乎是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車,很少會使用滴滴等打車軟件。當前,手機應用程序多種多樣,能夠很好地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但老年人記憶力衰退以及視力逐漸模糊,其雖然擁有智能手機,卻不擅長使用應用程序,也容易遺忘具體操作步驟,在疫情當下,老年人日常出行仍然是一大難題。二是消費方面。近年來,支付寶等支付軟件飛速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不論是上街買菜還是逛超市,人們都會選擇使用移動支付,商家不用擔心收到假幣,顧客也不用擔心結算錯誤。但是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群體很難使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老年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移動支付軟件;使用移動支付方式也不安全,容易被網絡詐騙,不確定性是大多數老年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重要原因。三是看病方面。當下,老年人在看病就醫上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不論是在醫院出示健康碼,還是在手機上提前預約掛號和使用醫院自助機,都給老年群體帶來了很多的難題。目前,在醫院看病就醫,大多數老年人依然要使用人工窗口,用原始的方法進行預約、掛號、繳費。在數字時代轉型期,年輕人看病就醫變得容易,卻難以讓弱勢群體享受便利。

(三)知識鴻溝

知識鴻溝是指由于人們在使用數字技術能力或效率不同,從而改變現實生活能力水平的程度不同。老年人缺乏對數字科學技術應用的掌控能力,因而造成社會的不平等情況;對控制數字信息技術能力程度的下降,容易造成社會的排斥現象。一是老年人容易成為社會網絡謠言炒作和社會欺詐活動的主要受害者,政府機構在對老年人進行各種網絡輿論問政投票或相關投票行為的處理過程中,會出現老年人集體失聲的嚴重情況,老年群體的網絡參政缺失。二是老年群體缺少對信息的質疑、批判和思辨能力,對大部分信息仍然秉持著傳統的態度。在數字化時代,各種信息流通內容的良莠不齊,年輕群體和中年群體有較好的信息辨別能力,而大部分老年人的思維依然停留在傳統時代,沒有認識到數字媒體時代新的傳播特質。

二、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動因分析

(一)數字化技術的“人群偏好”

在數字化轉型階段,我國老年人上網的人數遠遠低于青年群體,數字化技術的研發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而嚴重地偏好于青年群體,忽視老年人的需求?;ヂ摼W技術日益發達,數字化產品不斷更新迭代,操作也越來越復雜,老年人上網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對數字化產品只能“避而遠之”,難以進行復雜繁瑣的社會公共服務數字化操作。比如,在數字化時代,用手機APP進行網絡約車已成為許多人出行的首選方式,而網約車需要經過“注冊賬號—個人信息登記—出發地確認—目的地輸入—在線繳費”等一系列環節,操作過程復雜繁瑣,且不同平臺打車系統存在差異,無疑增加了老年人進行網約車的操作難度。網約車技術研發應重點關注出行不便的老年群體,卻對老年人表現出“不友好”的特點。

(二)不同主體部門的“數字偏好”

數字技術對于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不同的主體部門利用數字技術提高辦事效率,節省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表現出“數字偏好”的特點。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對社會需求對象進行信息采集,有助于對需求對象進行精準服務,從而提高服務效果。比如,網約車平臺可通過大數據獲取乘車人的出發起始點,乘車人可以減少輸入乘車起始點的操作,對乘車人來說是一個良好的乘車體驗。此外,不同的主體部門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減少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干擾,實現全球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流合作。然而,數字化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卻無形拉大了老年人的數字鴻溝,面對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老年人卻仍然只能使用傳統的方法。

(三)老年人自身存在的“數字障礙”

從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對象來看,部分老年人的“數字障礙”是形成老年人數字鴻溝的重要原因。一是網絡信息判斷能力較差,網絡信息存在許多安全隱患,老年人缺乏對網絡的警惕性,不能及時判斷信息正確與否,容易成為網絡謠言和詐騙的受害者,使老年人深陷“數字障礙”。二是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導致老年人深陷“數字障礙”。老年人因記憶力衰退等自身原因,學習能力弱化,對數字化技術“學不會,不愿學”,導致老年人對數字化技術抗拒和排斥。三是年齡歧視進一步刺激老年人遠離網絡。不論有意或無意,年齡歧視對老年人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社會對年齡的消極態度會強化老年人的“老年”自我意識的觀念,影響代際之間的溝通。

三、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完善路徑

(一)政府角度

一是將“年齡友好”融入政策設計。政府要堅持技術創新,積極應對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領,將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納入政府治理中。借鑒發達國家老齡化數字鴻溝融入政策,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出臺相關填平數字鴻溝的法規,建立數字化技能策略,保障數字弱勢群體的利益。加強政策的督促落實,確保相關政策能夠真正地落到實處,各主體都能參與并盡最大力量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二是將家庭“數字反哺”納入全國中小學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家庭“數字反哺”是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既現實又有效的解決方式。地方政府可以將家庭“數字反哺”納入中小學的媒介素養教育之中,充分發揮學生和學校在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中的作用,有利于引起各個家庭的重視,推動整個家庭融入數字化時代,并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社會觀念;可以通過評選“數字反哺”優秀模范家庭,以家庭為單位,對模范家庭進行表彰公示,樹立整個城市的榜樣,形成家庭“數字反哺”的良好社會風氣。三是推動企業生產適老化的智能產品。政府要支持推動本地企業智能化產品的適老性,對相關企業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推動本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研究開發具備屏幕大、字體大、操作簡單等特點的老年人電子產品。注重操作的便利化,鼓勵本地養老服務企業向智能化服務轉型,建立智能化互聯網平臺,滿足轉型時期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讓老年人數字鴻溝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加大對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的監管,制定實施智慧健康養老終端設備標準。四是保障老年人網絡信息安全。采取相關政策措施,切實保障老年群體用戶的數字網絡信息服務安全,增強互聯網對老齡化弱勢群體用戶的政策包容性。普及老年人網絡的安全相關知識,增強老年人自身的信息網絡和安全保護意識。

(二)社區角度

一是開展社區智能產品培訓課程。大力宣傳和倡導老年人學習知識,努力創造條件建立與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積極努力為轄區全體老年人能夠繼續各類學習提供設施和機會,使他們能夠及時地跟上現代智慧社會向前發展的步伐和堅實的腳步。借鑒發達國家成熟的社區志愿者服務機制,倡導和支持大學生志愿者走進社區,教會社區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公共智能設備等,也提高了大學生服務意識。社區培訓可講授網絡安全知識,提高老年人網絡警惕性,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二是搭建社區健康服務平臺。建立社區健康服務平臺,便于老年人日常居家就醫。例如,社區護士協助家庭簽約社區醫生,嚴格統一社區診所標準,完善社區診所,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主動上門進行健康監測和指導,對有需要的社區老年人提供藥品的免費配送,減少老年人去醫院的次數,達到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看病就醫的效果。推進社區衛生所“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工程,為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防治提供預約復診咨詢以及術后隨訪跟蹤管理咨詢等綜合服務。

(三)家庭角度

倡導家庭“數字反哺”,子女對老年父母的教育反哺是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至關重要的途徑,子女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彼此能夠更好地交流溝通和互相影響。家庭是數字反哺的主場,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個空間,較容易形成數字鴻溝反哺行為,子女能夠方便且更加直接地教自己的父母使用新媒介。家庭“數字反哺”是填平家庭老年人數字鴻溝最有效直接的教育方式,該過程本身也是一段充滿濃濃的親情關懷和持續增進家庭間和睦幸福關系的過程。目前,我國養老的主要模式是家庭養老,將老年群體融入數字智慧生活,家庭起主導作用,家庭成員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鼓勵和引導老年人。

猜你喜歡
鴻溝群體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的世界越來越“小”——怎么幫他們走出出門“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騙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鴻溝為何不可逾越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婚姻不是用來填補鴻溝的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中間群體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