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波團聚技術發展現狀及在火災消煙應用前景*

2022-11-21 01:10陳子越呂洪坤張光學林宸煜龐穎鋼顧海林袁定琨
應用聲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聲場聲波火場

陳子越 呂洪坤 張光學? 林宸煜 龐穎鋼 顧海林 袁定琨

(1 中國計量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18)

(2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杭州 310014)

0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城市建筑物密度不斷上升,這導致建筑火災發生概率增加,給公眾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建筑物中可燃物多、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1]。因此,如何減少建筑火災的危害、保障受困人員的安全,成為學者最近廣泛研究的議題之一。

現有研究表明,建筑物發生火災時,火災煙霧是妨礙人員逃生、造成人員傷亡的關鍵因素[2]。在火場中,大量可燃物的劇烈燃燒,會產生大量含碳煙塵和一些刺激性氣體[3]。而包含大量含碳煙塵的煙霧會在短時間內充斥火場,使得火場能見度急劇下降,致使被困人員無法按疏散路線迅速逃離,被滯留在火場中[4]。被困人員被滯留僅數分鐘,就會因為吸入過多火災煙霧而昏迷,失去逃離火場的能力[5]。

為減少火災煙霧帶來的巨大危害,學者們提出多種煙霧控制手段,按形式可分為防煙法和排煙法。防煙法主要利用建筑物中的卷簾門等,將火災煙霧隔絕在疏散通道外[6]。這種方式構造簡單、成本低廉,但易受多重因素影響,防煙效果不穩定[7]。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也被廣泛用于防煙法中,但該系統的設計極其復雜,即使理論效果較好,也無濟于事[8]。

排煙法通過排風機,改變煙霧流向,將火災煙霧排至建筑物外[9]。該方法可在排煙的同時,排出部分熱量,從而降低建筑物溫度,對人員疏散起一定的助力作用??蛇@一過程也帶來了新鮮空氣,有加劇火勢的風險。在實際火場中,排風機也常因斷電而無法工作,成為一個擺設。同時,還有部分學者借助消防水霧來消除火災煙霧[10]。該方法雖效果較好,但噴灑出的水霧往往會滯留在逃生通道中,進一步降低火場能見度。因此,亟需一種有效的火災煙霧控制手段。

火災煙霧的主要組分為氣溶膠細顆粒,而聲波團聚技術在細顆粒物排放控制領域具有巨大優勢,該技術可作為一種全新的火災煙霧控制手段被應用[11]。聲波團聚技術通過高強聲場促進細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和碰撞效率,使得細顆粒在短時間內被團聚為大顆粒。近年來,學者們將該技術與其他團聚方式進行多元耦合,取得較大進展。本文將從聲波團聚技術的進展出發,通過電纜煙霧消除實驗分析該技術在火災煙霧控制領域的應用前景。

1 聲波團聚技術進展

1.1 聲波團聚技術發展現狀

1931年,Paterson等[12]通過實驗發現聲波團聚現象,提出聲波團聚技術的相關概念,揭開聲波團聚技術的研究序幕。在此后的三十幾年中,學者們對該技術的內在機理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1965年,Mednikov[13]較為完整地總結了聲波團聚技術的研究成果,并發表了第一本有關聲波團聚的著作。此后,由于聲源功率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學者對聲波團聚的研究基本停止。直至1970年,未見聲波團聚新的研究報道。

20世紀70年代后,各國政府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對環境空氣細顆粒濃度的限定標準日趨嚴格,使聲波團聚的研究重新開始升溫。此時,學者們的研究重點從該技術的內在機理轉向除塵方面的應用,以期開發出一種新型除塵器。1987年,Reethof[14]發現,在合適的聲場作用下,大部分煙塵顆粒被成功團聚,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技術在除塵方面的優越性。但是,實驗中的聲壓級已至150 dB,在對人體造成聽力方面的困擾時,也使得能耗的問題不可被忽視。

1993年,Hoffmann等[15]從前人的研究中得到啟發,開辟出新的技術路線。他們以CaCO3粉末為團聚核,實現粉塵顆粒在低頻聲場中的有效團聚,并有效降低了設備能耗。1999年,Gallego-Juárez等[16-17]在對鍋爐煙塵的團聚實驗中,發現10 kHz聲波比20 kHz聲波的團聚效果更好,表明團聚效果并不與聲波頻率成正比,糾正了“頻率越高效果越好”的錯誤。

進入21世紀,聲波團聚技術逐漸成為一項研究熱點,發展迅速。2000年,Capéran等[18]通過對濕度的調節,在顯著增強團聚效果的同時,也使得學者的目光不再僅限于對聲學參數的優化上。2007年,陳厚濤等[19]發現,低頻高強聲場可有效團聚亞微米級顆粒,將該技術的作用顆粒范圍進一步擴大。2009年,張光學[20]發現燃煤飛灰在1.4 kHz的聲場中團聚效果最佳,即存在最佳頻率。該頻率的發現,可令燃煤電廠在低能耗的情況下實現對飛灰的有效控制。2011年,楊振楠等[21]通過探究氣氛對團聚效果的影響,不僅得出了最佳氣速,也進一步開拓了學者的思路。2012年,王潔[22]對聲場環境展開研究,發現高溫可使得團聚速率進一步提升。2018年,趙云等[23]將燃煤煙氣置于167 dB的高強聲場下,發現PM2.5脫除率接近100%,即完成完全脫除。2019年,Fan等[24]將目光投向團聚顆粒本身,發現顆粒的粒徑若存在明顯差異,將不會發生碰撞團聚。2020年,Shi等[25]通過對聲場壓力、溫度的研究,發現細顆粒物可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保持較高的團聚效率,表明聲波團聚受環境因素較小。2020年,趙天昊[26]嘗試將聲波團聚與除塵裝置結合起來,研發一種可處理極細顆粒的除塵裝置,從根本上解決粉塵污染。

此外,從近年的研究中不難看出,學者們的研究逐漸多元化,表現為將聲波團聚技術與其他團聚方式進行耦合。2014年,顏金培等[27]將蒸汽相變與聲波進行耦合,將細顆粒的團聚效率從40%增長到80%,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多元耦合的可行性。2018年,祖坎[28]利用數值模擬,將聲場和聲霧進行耦合,得到細顆粒的粒徑變化趨勢,為之后可能進行的多場耦合作用提供思路。2020年,陶威等[29]發現聲波與噴霧耦合之后,能耗有所下降,適應了我國節能減排的政策。2021年,張宇擎等[30]將聲波與化學團聚進行耦合,發現團聚速率有了顯著提高。此外,也有學者利用多場協和作用來處理一些難處理的細顆粒[31]。

還有一些學者對聲波團聚在實際工程領域的可行性進行了探索。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外便有人將聲波團聚技術運用于工業領域[32]。2017年,解建坤等[33]依據聲波團聚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工業裝置,對電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細顆粒進行有效處理。在2019年,國內有公司將聲波團聚技術應用于轉爐煙氣除塵,成功實現超低排放[34]。2020年,Zhang等[35]在經過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后,首次將聲波團聚運用于火災煙霧控制領域,為火場消煙提供了新的思路,引發了眾多學者的興趣。最近,曹志勇等[36]發現聲波團聚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消除電站發生火災時的煙霧,進一步驗證了聲波團聚技術在火災煙霧控制領域的可行性。

1.2 聲波團聚機理

聲波團聚是指在高強聲場的持續作用下,氣溶膠顆粒之間發生碰撞,使氣溶膠的平均粒徑值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顯著降低氣溶膠的數量濃度的過程[37]。該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聲波團聚過程示意Fig.1 Acoustic wave agglomeration process

近百年來,國內外學者在深入研究聲波團聚現象后,歸納出多種解釋機理。在這些機理中,學者們普遍認為同向團聚機理、聲波尾流效應是團聚過程中最關鍵的機理[38]。除此之外,聲致湍流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

同向團聚機理由Mednikov等[13]在1965年提出,表現形式如圖2所示。該機理的基礎是粒徑大小不同的顆粒慣性存在差異,受振蕩氣體介質的挾帶程度也不同。在聲場中,粒徑較小的顆粒易被挾帶,粒徑較大的顆粒不易被挾帶。這將導致大小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從而發生碰撞和團聚[39]。該機理的提出,引發了學者對顆粒挾帶程度的興趣。Temkin等[40]通過實驗總結出了不可壓縮、黏性流體的顆粒挾帶函數。Song等[41]對粒徑較大的顆粒進行研究,由實驗數據進一步發展了顆粒挾帶函數。

圖2 同向團聚機理示意Fig.2 Synthetic aggregation mechanism schematic

雖然同向團聚機理較好地解釋了聲波團聚的過程,但該機理忽略了顆粒的形狀等因素。Dong等[42]也發現顆粒重力在聲波團聚過程中不可忽視,因此研究其他團聚機理仍很有必要。

聲波尾流效應由Dianov等[43]在1968年提出,是指顆粒在流場中因壓力差而碰撞團聚[44],表現形式如圖3所示。顆粒在聲場中做往復運動時,后方會形成一個低壓尾流區。當某一顆粒進入另一顆粒的低壓尾流區時,其運動阻力將會下降,從而加速向前方顆??拷?。待到聲波的下半個周期,角色互換。兩顆粒在聲波尾流的作用下持續靠近,最終碰撞在一起并團聚[45]。

圖3 聲波尾流效應示意Fig.3 Sonic wake effect

Dianov的理論模型一直為學者們所沿用,直到半個多世紀后。2018年,Zhang等[44]發現該模型存在錯誤,并構建了一種新的聲波尾流模型。新模型相較于原模型更加精確,并可用于高濃度氣溶膠的聲波團聚數值模擬。之后,張云峰等[46]發現顆粒放置角度會對聲波尾流效應造成影響,隨著放置角度的改變,顆粒之間的吸引和排斥作用隨之改變。

此外,聲致湍流指聲場強度在提升至某一閾值時,聲場內會發生劇烈的相對運動,令聲場內的顆粒相互靠近并團聚[47]。該機理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機理之一。Chou等[48]發現慣性湍流對聲波團聚影響較大。Malherbe等[49]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不同類型湍流對聲波團聚過程的影響。他們發現擴散湍流對粒徑相差不大的顆粒影響大,而對于粒徑相差較大的顆粒,慣性湍流的影響更大。

2 聲波團聚在消除火災煙霧的應用

2.1 聲波團聚消煙方法的提出

氣溶膠細顆粒是造成火災煙霧能見度低的主要因素,若能將其團聚,減少顆粒數量濃度,可以大幅提高火場能見度,起到消煙的效果。在此啟發下,Zhang等[35]將聲波團聚技術引入火災煙霧控制領域,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聲波團聚消除火災煙霧的技術路線,并對該技術在實際火災中消除煙霧的潛在應用進行了討論。

聚苯乙烯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可燃物之一,燃燒后會產生大量濃郁的黑煙,對受困人員逃生造成極大阻礙。Zhang等[35]以聚苯乙烯為燃燒對象,收集聚苯乙烯燃燒煙霧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初始狀態下的煙霧消光系數極高,透光度僅為0.24,人員身處該煙霧中時根本無法分辨方向,難以逃生。但在聲波的團聚作用下,這種能見度極低的煙霧卻在短時間內被消除干凈,不再對人員逃生形成阻礙。此實驗證明了聲波團聚消煙方法的可行性。

在聲波消煙的實驗探究中,Zhang等[35]發現聲波對火災煙霧的團聚作用,在1.5 kHz時效果最佳,即存在最優頻率。當頻率偏離該最優值時,團聚效果大幅度降低。該現象與同向團聚定理所述一致,表明高低頻率之間存在某一頻率,使得大顆粒接近靜止狀態,而細顆粒仍隨氣體介質發生振動[50]。同時,顆粒振動受到流體力學作用的影響,故聲波團聚實際上是一個耗能過程,具體表現為聲波功率與團聚效率成正比,直到相應的非線性效應顯著增加[51]。同時,在聲波團聚過程的早期,高濃度煙霧的團聚效率遠高于低濃度的煙霧,而在后期,這種差異趨于消失。

2.2 聲波團聚消煙的實驗結果

電纜作為火場中常見的可燃物,電纜煙霧在火災煙霧中占比較大。本文以電纜煙霧作為團聚對象,采用1.5 kHz聲源,進行聲波團聚消煙的實驗研究。由圖4可見,初始時刻收集的電纜煙霧顆粒濃度極高,光線經過團聚室時形成明顯光路。而在施加聲場0.5 min后,光路強度明顯下降。1 min后,光路完全消失不見。這一現象是因為聲波團聚過程中,顆粒之間發生碰撞,使得細顆粒成長為大顆粒;重力作用下,大量超重的聚集顆粒發生沉降,降低了煙霧的數量和質量濃度。結果,減弱了光的遮蔽效果,大大提高了煙霧可見度。

圖4 聲波團聚過程中的煙霧照片Fig.4 Photos of smoke during acoustic agglomeration

透光度是透射煙霧后的光強與入射光強的比值,可直觀反映煙霧疏密。圖5為團聚室內透光度的變化情況。初始狀態下的團聚室內透光度極低,僅為0.24。但對電纜煙霧施加聲場后,透光度在1 min內就提高到了0.82。與之相較的自然沉降,在相同的時間內,其透光度沒有明顯的變化。表明聲波團聚技術對電纜煙霧存在突出的團聚效果,可在短時間內提高火場內光線的透光度(即能見度),為受困人員逃離火場提供便利。

圖5 有無聲波時透光度的變化趨勢Fig.5 Variation trend of transmittance with or without sound waves

本文使用尺寸為0.3 cm×0.3 cm的導電膠對電纜煙霧進行了采樣,將團聚前和團聚后的顆粒收集至導電膠上,拍攝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圖,如圖6所示。圖6(a)為電纜煙霧顆粒團聚前的微觀樣貌,呈現細小的鏈式結構;使用頻率為1.5 kHz、聲功率為12 W的聲波對煙霧顆粒進行團聚,煙霧顆粒團聚后的微觀樣貌如圖6(b)所示,可見細顆粒在聲場中發生快速團聚,形成直徑約為100 μm的松散絮狀團聚體。

圖6 團聚前后顆粒粒徑變化Fig.6 Changes of particle size before and after agglomeration

2.3 聲波團聚用于火場消煙中的前景及挑戰分析

21世紀是我國城市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城市高樓林立,建筑密度達到有史以來的峰值。同時,建筑物內可燃物數量也不斷增加,致使火災發生的概率急劇增長。煙霧作為火場中最致命的因素,對受困人員產生巨大威脅[52]。學者為減少火災煙霧所帶來的巨大危害,提出多種煙霧控制手段??蛇@些手段并不能很好地幫助火場受困人員逃生,火災煙霧對受困人員的威脅仍然存在,為火災煙霧控制領域尋找一種切實可行的控制手段勢在必行。

張光學等[53]提出的聲波消煙方法,與依托自然通風系統的防煙法相比較,不易受風向等諸多因素影響,消煙效果較好。而與排煙法相比,聲波消煙不會帶來新鮮空氣,對被困人員逃生不會造成威脅。同時,聲波消煙還具備作用時間短這一優勢,1 min內就能很大程度上消除火場內充斥的煙霧,為人員安全逃離火場提供保障。

然而,微細顆粒的團聚與解團聚、分散是一個復雜而又動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非穩態平衡過程。從SEM圖中不難發現,微粒并不是簡單的、大小不一的剛性粒子,而是可能不會彈性碰撞的、有各種聚合狀態可以斷裂、分散,也可能纏繞成團的族狀聚合物,需要對微粒的成分組成、結構、形態和聚集狀態展開進一步研究。而火場作為開放環境,在無人機等裝置無法靠近的情況下,如何形成有限空間,并最大限度上減少距離導致的聲強衰減和能耗,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基于上述挑戰,今后聲波團聚消煙的研究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微細顆粒本身及團聚環境的研究,另一方面則是研究如何在火場中保持一定的團聚效果。此外,在走向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操作技術與工藝、設備上也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做出較大改進勢在必行。

3 結論

聲波團聚技術在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后,在實驗及機理兩個不同方面上都取得了極大進展。近年來,學者們在聲波團聚與其他團聚方式的多元耦合方法上取得一定進展,且對聲波尾流的模型做出修正。而聲波消煙方法的提出,更是將聲波團聚技術應用于一個新的領域中,為火災煙霧控制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在對聲波消煙技術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對另一種火場內常見煙霧展開實驗,得到的團聚效果顯著。這也進一步佐證了聲波消煙方法的可行性與優越性。

聲波消煙方法雖在實驗室的研究中取得一定進展,但在走向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戰,需要展開更多的實驗研究,并在操作技術、設備上做出較大改進。若能把這些挑戰一一克服,將聲波消煙作為一種有效控煙手段應用于實際火場中,可為被困人員迅速撤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歡
聲場聲波火場
美國非裔團體緣何“聲場”強大
聲波殺手
聲波實驗
某型高速導彈氣動噪聲研究
《奪寶奇兵》音樂音響技巧分析
論現代錄音技術在聲樂訓練中的作用
前方火災,超人出動!
“隱身 金字塔”
聲波大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