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資訊

2022-11-21 08:44慕景強
大眾健康 2022年11期
關鍵詞:年齡肺癌研究

好消息 GOOD NEWS

外科手術有望實現無疤痕愈合

俄羅斯開發出能讓內臟和外部器官傷口愈合而不留疤痕的新方法??蒲腥藛T采用特別的生物有機成分作為涂抹在傷口區域的“焊藥”,之后用激光把傷口邊緣“焊接”到一起?!昂杆帯笨勺畲笙薅鹊赝淌杉す廨椛?,把輻射能量集中在傷口區域。在這種輻射的作用下,液體“焊藥”轉化為固體復合材料,稍后溶解,在機體中消失。完成手術10天后,采用新方法縫合的區域幾乎與健康組織沒有區別。(《科技日報》)

胰島素給藥突破“注射”瓶頸

近日,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官網刊登的一則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開發的口含胰島素片,在小鼠實驗中的治療效果與注射胰島素相同。據報道,這種藥借助面頰內側和嘴唇內部的黏膜,也就是頰黏膜,來吸收藥物并將其輸送到肝臟,并且在吸收過程中胰島素沒有被消耗或分解。該含片在嘴里最快30分鐘就可以完全釋放,效果可持續2~4小時。(《中國新藥雜志》)

阿爾

阿爾茨海默病可提前17年預警

在首次出現臨床癥狀之前,阿爾茨海默病有15~20年的無癥狀期。德國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在波鴻魯爾大學開發的免疫紅外傳感器,最早可在臨床癥狀出現前17年,在血液中識別出阿爾茨海默病外在癥狀的標志。其原理是檢測疾病早期就可出現的蛋白質生物標記物β-淀粉樣蛋白的錯誤折疊。(《科技日報》)

急性腦梗取栓24小時內有效

中國人群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是顱內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最容易導致急性基底動脈閉塞。這類患者發病癥狀常不典型,容易被誤診,待到明確診斷時常常超過了常規的取栓治療時間窗。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吉訓明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研究證明,對發病時間在6~24小時的急性基底動脈閉塞患者,進行取栓治療能顯著改善其臨床結局。(《健康報》)

BAD NEWS 壞消息

年齡歧視讓老年人很受傷

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中老年人都曾遭遇年齡相關歧視。年齡歧視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制度性年齡歧視,指法律、規則等制度性原因,使得某些人因年齡而處于不利境地。二是人際年齡歧視,如不尊重老年人,忽視老年人的觀點等。三是針對自己的內化年齡歧視,如老年人不愿接受新知識。這項研究顯示,內化年齡歧視最常見,81.2%的參與者表示曾遭遇,其次是暴露于年齡歧視信息(65.2%)和人際交往中的年齡歧視(44.9%)。(《生命時報》)

不要忽視膳食補充劑副作用

近日,《食品和化學毒理學》雜志上的一份報告稱,經常使用膳食補充劑的消費者中,超過10%會出現副作用。研究共收集了2.6萬人的副作用報告。結果發現,標明減肥降脂作用和健身前后吃的膳食補充劑副作用多在20%以上。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心悸,發生率約20%,其他如腹瀉、眩暈、失眠等多在10%以下。(搜狐健康)

疫情或加快女孩性早熟

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促使一些女孩提前進入青春期。多項研究表明,疫情使性早熟的女孩數量增加了。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2015—2019年,在單個醫療中心診斷出青春期提前的女孩人數相對恒定,每年少于10人。而根據在歐洲兒科內分泌學會2022年會議上公布的研究結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時,這一數字達到23人,到2021年增至30人。美國、土耳其和意大利也報告了類似的結果。(參考消息網)

高血壓可能加速骨骼老化

近日舉行的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高血壓會議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年輕小鼠中誘導高血壓時,它們的骨質流失和骨質疏松癥相關的骨損傷與老年小鼠相當。這提示我們,高血壓的危害可能并不局限于心腦血管,還可能影響我們的骨骼健康。(《科技日報》)

新發現 RESEARCH FINDINGS

生物鐘讓疼痛在夜晚更難忍

疼痛是人類最基本的感受之一,然而它的強度為什么在一天當中會有波動,這是一個未解之謎。法國里昂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現,我們的生物鐘對這種波動起了很大作用。研究團隊通過評估褪黑素分泌得出每個人的24小時節律。于是,一個清楚的疼痛周期模式就顯現出來,參與者在凌晨3—4時,疼痛敏感度會達到頂峰,然后在大約12小時后達到最低點。(參考消息網)

晚上多吃不一定會胖

《細胞》子刊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出,晚上吃得多的人,體重并不一定會增加。一個人無論三餐中的哪一餐吃得多,只要保持一天總熱量攝入平衡,都不會影響身體代謝卡路里的方式。不過,早餐比較豐盛往往會更有利于減肥。這是由于早餐若能獲得豐富營養,可以增加腸道內殘余內容物和食物胃排空的時間,進而減少中午或者晚上暴飲暴食的可能性。(漫說健康)

3萬年前人類已能做截肢手術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研究團隊在婆羅洲發現了一名至少3.1萬年前的年輕人的骨架遺骸,他左小腿的下1/3被手術截肢。研究人員發現,此人在術后又生存了6~9年,最后被葬在加里曼丹東部的名為“Liang Tebo”的石灰巖溶洞中。這一發現表明,先進外科手術在熱帶亞洲出現的時間比人們之前認為的早了幾千年。(《科技日報》)

近九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煙

河南省腫瘤醫院癌癥預防與控制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在中國人群中,不吸煙女性肺癌患者所占比例逐漸接近吸煙男性肺癌患者。在中國,86%的女性肺癌患者不吸煙。以下5條危險因素與非吸煙女性肺癌患者存在相關性:被動吸煙,既往有肺部疾病,室內輻射,油煙暴露,一級親屬曾患肺癌?!吨袊伟┖Y查與早診早治指南》強烈推薦采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不建議采用胸部X線檢查。(大河健康網)

EXPERTS’OPINIONS 專家說

說法:“秋凍”也要因人而異。

解析:秋季穿衣不宜增加過快,應適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漸漸加厚?!扒飪觥币惨蛉硕?。對體格健康的人來說,可以借“秋凍”鍛煉身體。老年人、幼兒、孕婦、體弱以及部分患病人群,則不宜“秋凍”,要適時增加衣服防寒保暖。脾胃不好的人也不適合“秋凍”。另外,科學“秋凍”還要注意做好三個部位的保暖,即背部、腹部、足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 劉涓)

說法:身高日漸變矮,警惕骨質疏松。

解析:的確,作為一種全身性骨骼系統疾病,骨質疏松在早期經常悄無聲息,到晚期會出現腰背疼痛、乏力、身高變矮、駝背甚至骨折的情況。(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 李燕)

說法:被海蜇蟄傷后不要清水沖洗。

解析:海蜇蜇傷的傷口比較特殊,外形類似于用鞭子抽過的傷口,海蜇的毒囊會留在人體表面。因此,被海蜇蟄傷后不要用清水沖洗,因為清水的滲透壓比較低,會促使毒囊破裂,大量毒素進入體內。正確的做法是用海水沖洗,若皮損面積大、全身反應嚴重,則要及時去醫院治療。還要結合免疫史,接種破傷風疫苗或被動免疫制劑。(北京市和平里醫院急診外科副主任醫師 陳慶軍)

說法:應關注孩子長高“過程”。

解析:兒童身高管理中,家長通常只關注到高矮的“結果”,忽視了生長監測這一“過程”。其實,兒童身高管理就是數據管理。長高是一個長期、緩慢的生長發育過程。只要家長將注意力轉移到數據監測方面,讓孩子每個月都長到正常值,控制體重在合理區間,就能夠實現身高管理,達到理想身高。從小管理,留下的骨齡“空間”越多,可以調控的身高也越多。(北京兒童醫院身高管理門診首席專家 蔣競雄)

猜你喜歡
年齡肺癌研究
中醫防治肺癌術后并發癥
變小的年齡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年齡歧視
算年齡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