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泌體在前列腺癌診療中的研究進展

2022-11-22 15:57崔凌煦紅華劉倩
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 2022年2期
關鍵詞:外泌體脂質尿液

崔凌煦 紅華 劉倩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一種較普遍的泌尿系統腫瘤,其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增加[1]。同樣,中國的PCa患者數量也逐年上升。PCa的早期篩查主要依賴直腸指診和PSA檢測[2],然而,直腸指診只能初步評估前列腺的基本情況,如大小、質地等,缺乏準確性。PSA也受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等影響,對PCa診斷的特異性較差。故PCa的診斷和治療急需準確、特異、敏感且無創的生物標志物。外泌體是細胞自發分泌的一種胞外囊泡,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及低毒性等特點,在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血管生成和免疫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本文分析和總結了外泌體在PCa診治中的研究進展,現回顧如下。

一、外泌體及其作用機制

外泌體是具有雙層脂質膜的小囊泡[4],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和核酸[5]。其中蛋白質參與膜轉運、合成、抗原表達以及腫瘤的形成和發展,脂質參與維持外泌體的形態和信號轉導[6],而外泌體中的核酸則包括mRNA、miRNA及LncRNA等?,F階段外泌體被認為是細胞間交流的重要媒介,PCa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在細胞間傳遞miRNA和蛋白質等成分,調節腫瘤微環境、輔助免疫逃逸及促進PCa細胞生長等,表明其在PCa診治方面可能有著重要意義。

外泌體不僅廣泛存在于各類細胞,如尿液、血液、腹水及精液等,還能與相鄰及遠處細胞結合[7]。因此外泌體可將核酸、蛋白質等傳遞給靶細胞,目前已有研究從以下方面探討了外泌體與靶細胞的作用機制[8-9]:當外泌體膜蛋白或經修飾的外膜蛋白與目標細胞的膜蛋白結合時,可激活目標細胞的信號通路。Hosseini-Beheshti等[10]研究外泌體在細胞旁分泌信號通路中的作用時發現,當小鼠被注射來自DU145細胞的外泌體后,可引起腫瘤體積增大及血清PSA值增高。同時證實PCa來源的外泌體可減少LNCaP和rwpe1細胞凋亡,誘導細胞遷移,從而促進癌癥的進展;外泌體膜可直接與目標細胞的膜結合,并對miRNAs、mRNAs和蛋白質等的釋放沒有選擇性。Al Saleh等[11]研究表明,PCa細胞分泌的胞外囊泡可能參與促凝血組織因子和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的調節,這與腫瘤細胞的致癌、轉移特性有關;靶細胞將外泌體吞噬后,外泌體可重新被釋放或被溶酶體途徑降解。Zhao等[12]研究發現PCa細胞可內吞來自與前列腺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的外泌體(CAF-derived exosomes, CDEs),CDEs通過氧化磷酸化和相關的代謝物來調節腫瘤細胞,從而使癌細胞中谷氨酰胺水平增加。

二、外泌體與PCa

1.外泌體參與PCa的發生、發展及轉移:PCa的發生、發展與腫瘤微環境存在著聯系。腫瘤微環境主要由腫瘤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它們所產生的各種有效成分,以及血管、淋巴管、細胞外基質等組成[13-14]。PCa源性外泌體能夠激活成纖維細胞,調節腫瘤微環境,降低PCa細胞凋亡和促進血管生成、腫瘤細胞增殖,進而影響PCa的進展。外泌體可以觸發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凋亡或減少淋巴細胞上NKG2D受體的表達,使PCa細胞免受免疫系統捕獲,間接促進腫瘤發生、發展[15]。Chowdhury等[16]認為PCa細胞相關外泌體通過促進間充質干細胞高效分化為α-平滑肌動蛋白陽性的肌成纖維細胞,從而加速PCa細胞的生長。此外,Yu等[17]發現血清外泌體miR-92a-1-5p與PCa轉移灶之間存在密切關系。

2.外泌體在PCa診斷中的作用:外泌體具有獨特的囊泡結構及雙層脂質膜,使其囊泡內核酸和腫瘤相關蛋白免遭外部酶的降解。故不少學者認為外泌體有可能成為PCa的非侵入性生物標志物。

外泌體RNA在PCa診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被證實有診斷意義的有miR-141、miR-375及miR-21[18]。Duca等[19]發現PCa患者的血清hsa-miR-101-3p含量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外泌體中的miR-151a-5p、miR-222-3p、miR-23b-3p、miR-204-5p、miR-331-3p、miR-196a-5p及miR-501-3p表達能更好地區分PCa組和健康對照組,對早期PCa預測有幫助[20-21]。有學者證實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精液中外泌體miR-142-3p、miR-142-5p和miR-223-3p的分泌水平有明顯差異[22]。姚凱等[23]發現PCa骨轉移中血清外泌體miR-423-5p表達水平下降,其可能預測PCa骨轉移。侵襲性PCa中外泌體miR-1246、miR-766-3p和miR-302c-3p的含量明顯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正常人[24]。Gan等[25]通過提取PCa患者及健康男性尿液中外泌體RNA發現與健康男性相比,PCa患者尿液中外泌體ERG、PCA3、PSMA、CK19和EpCAM表達水平明顯增高。此外,ERG、ARV7和PSMA含量與PCa患者的Gleason評分密切相關。

外泌體的表面包含各種蛋白質。膜結合蛋白A2、鈣調蛋白1、纖維蛋白C和葉酸水解酶1、前列腺癌抗原3在PCa的診斷中起著重要作用[26]。Wang等[27]研究證實尿液中Flotillin2和Rab3B在PCa患者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Li等[28]發現,PCa細胞的外泌體蛋白ephrinA2比PSA更具特異性,其在健康人群的含量顯著低于PCa患者。

外泌體脂質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Brzozowski等[29]通過對正常前列腺、PCa和轉移性PCa三種細胞提取外泌體脂質,發現三者中有186種脂質成分存在差異,并認為癌細胞、轉移細胞內鞘磷脂、甘油磷脂及膽固醇的水平更高。Skotland等[30]發現尿液外泌體中磷脂酰絲氨酸(18∶1/18∶1)和乳糖?;窠浨拾贝?d18∶1/16∶0)有助于早期診斷PCa,這項研究是第一個證明尿液外泌體脂質可能成為PCa生物標志物的研究。

外泌體的內容物miRNA、蛋白質及脂質對PCa的診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以miRNA為主。血清外泌體miRNA可以反映腫瘤微環境的變化及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對PCa患者無創診斷、預后判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外泌體在PCa診斷中的價值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3.外泌體在PCa治療及預后中的作用:利用外泌體的穩定性、生物相容性、滲透性及低毒性等特點[31],可將其作為潛在的藥物載體,用于PCa患者的治療及預后評估。Yang等[32]發現lncRNA-PCSEAT在PCa的早期治療中具有重要價值。外泌體miR-498通過抑制PTEN的表達來降低PCa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33]。近期有文獻報道,miR-654-3p和miR-379-5p能預測 PCa患者的放射治療療效[34]。miR-1290、miR-375和miR-423-3p可用于判斷PCa患者的預后[35-36]。有學者認為miR-888、ex-miR-1246與侵襲性PCa有關[37-38]。PCa細胞的外泌體hsa-miR-940可預測PCa 骨轉移[39]。Guo等[40]研發并驗證了一種新型尿液檢測方法,其可檢測人體尿液中的23種RNA,在預測PCa轉移方面具有較高準確性。

外泌體由自身細胞分泌,不會引起排斥反應,可利用這一優勢制備腫瘤治療疫苗,為患者帶來便利。將藥物負載于外泌體來增加PCa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改善治療效果,為研究PCa的抗藥性提供新方向。

4.外泌體在PCa耐藥中的影響:外泌體已被證實可以影響 PCa患者的抗藥性。外泌體miR-34作用于對多西他賽敏感的PCa細胞,并誘導癌細胞產生對多西他賽的耐藥性[41]。有學者猜測攜帶雄激素受體剪接變體7的外泌體也可能與阿比特龍和恩扎魯胺的耐藥性有關[42]。對紫杉醇耐藥的PCa細胞中能夠檢測出多達29種異常表達的外泌體miRNAs,其可能與PCa的抗藥性相關[43]。研究發現,外泌體miR-27a可提高PCa細胞對順鉑和阿霉素等化療藥物的耐藥性[44]。故可通過檢測PCa患者外泌體的表達水平,輔助臨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保證精準治療及遠期療效。

三、總結與展望

外泌體被認為是細胞間信息傳遞、腫瘤診治和預后評估標志物的重要載體。外泌體通過信號途徑調節PCa細胞的微環境及生物學特性,從而參與腫瘤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等過程,在PCa的形成與發展中影響重大。目前,外泌體在PCa方面的研究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急需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純化、分離和識別外泌體。其次,外泌體存在于人體的大量細胞中,在心血管、風濕性疾病及其他腫瘤中等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其對PCa缺乏一定特異性。此外,需要在人體內進行廣泛的實驗研究,以利用外泌體運載藥物來治療PCa。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外泌體在PCa診治中會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給PCa患者帶來新希望。

猜你喜歡
外泌體脂質尿液
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對骨形成作用的研究進展
外泌體的提取、貯存及其臨床應用進展
缺氧誘導巨噬細胞來源外泌體的提取與鑒定
一種快速提取組織外泌體的分離富集方法
沒聽錯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檢查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尿液檢驗標本留取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醫藥脂質納米材料技術
中年發?;蚺c脂質周轉有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