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觸土工作部件犁鏵耐磨性能研究現狀

2022-11-24 13:17蔣運梅張福躍
貴州農機化 2022年2期
關鍵詞:耐磨性犁鏵硬度

蔣運梅,張福躍,肖 洋,趙 耀,周 念,2

(1.貴州理工學院材料與能源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2.貴州理工學院分析測試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3)

0 引言

農業生產工具的發明、改進、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著緊密的聯系,犁鏵作為農業機械設備的典型觸土部件,在耕作過程中與土壤接觸造成早期失效與報廢,嚴重縮短了其使用壽命[1-3]。犁鏵等農機觸土部件的失效形式包括磨損失效、彎曲變形及斷裂失效、腐蝕失效和疲勞損壞,其中尤以磨損失效最為突出[1]。據統計,在所有造成犁鏵觸土部件失效的因素中,由磨損造成的失效占80%,因耐磨性不足而引起的失效占50%以上,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巨大[4-6]。隨著現代化農業機械向大型化、復合化方向發展,農業化機械設備觸土部件必需具備優異的綜合性能,研制高硬度、耐磨性能優異的犁鏵觸土部件已成為農業工程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7]。目前,國內外提高犁鏵等農機觸土部件耐磨性的方法主要有合理設計結構、開發新型耐磨材料和表面強化處理[8]。因此,本文將從觸土部件磨損機制、耐磨材料研發、仿生結構設計和表面技術處理三個方面簡要概述國內外有關犁鏵等觸土部件耐磨性的研究報道,總結其耐磨性研究進展,以期為觸土部件有關領域的工程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參考信息。

1 犁鏵等觸土部件磨損機制及影響因素

在犁鏵等部件與土壤接觸過程中,其磨損形式主要包括磨料磨損、疲勞磨損、粘著磨損、沖擊磨損和腐蝕磨損[1]。其中,磨粒磨損是服役過程中的主要磨損形式,磨料磨損指物體表面與硬質顆?;蛴操|凸出物相互摩擦引起部件表面材料脫落、擦傷或者變形斷裂的現象[9]。磨粒磨損一般情況下分為兩體磨料磨損和三體磨料磨損。兩體磨損指土壤表面或表面鑲嵌的顆粒與部件相互接觸并發生滑動時,硬度較高的一方對硬度較低的一方產生的磨損;三體磨損指土壤與部件之間存在的自由磨粒,其在觸土部件表面滑動或者滾動時產生的磨損。犁鏵觸土部件與土壤等物料的接觸磨損是兩體磨損[5,9]。在耕作過程中,犁鏵材料及加工工藝、犁鏵結構設計、土壤特性和耕作參數均對犁鏵觸土部件的磨損產生顯著的影響。

2 犁鏵耐磨材料研究現狀

由于材料的磨損系數、硬度和韌性等不同,不同材料制備的犁鏵與土壤接觸作用時,耐磨性能也不盡相同。即使同一種材料在不同加工工藝狀態下,其硬度和強度也會有差別,從而表現出不同的耐磨性能。為了提高犁鏵等觸土部件的耐磨性能,減少磨損量,科研人員一直致力于提高觸土部件的強度、硬度和韌性,以實現其耐磨性能的最優化。錢定華和李文亮[10-11]采用鑄鐵加工的犁鏵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對犁鏵的硬度、強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產犁鏵所采用的鋼鐵材料也由鑄鐵材料向合金鋼材料發展,現階段國內外常用鑄鐵、65Mn彈簧鋼、60Si2Mn鋼、55號鋼和T9鋼作為犁鏵制造材料[12],通過采用合理的熱處理工藝,可有效提高其應變硬化指數,使部件表面在作業過程中形成硬化層,有效提高耐磨性。何大剛[13]從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組織方面對65Mn鋼、65SiMnRe鋼、85TiRe鋼進行了磨損規律的研究,為犁鏵材料的選擇提供了一定參考。隨后,黃鋼[14]測試了不同犁鏵制備材料的性能,研究結果表明,65鋼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沖擊韌性,適合應用于摩擦作用大、沖擊力較大沙質土壤和粘混土壤;經過調質后的45鋼耐磨性差但沖擊韌性好,適合于摩擦作用小、沖擊力大的粘性板結土壤;T12鋼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但沖擊韌性差,適應于摩擦作用大、沖擊力小的沙質土壤。為不同物理特性土壤的犁鏵選用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在材料熱處理方面,李金展等[15]研究了熱處理工藝對65Mn犁鏵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淬火前的顯微組織是珠光體+鐵素體,采用870 ℃×20 min,180 ℃硝鹽等溫淬火和180 ℃×90 min回火工藝進行熱處理,獲得了針狀馬氏體+板條狀馬氏體組織,犁鏵具有最小的變形量、最高的沖擊韌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具有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更能符合實際的作業環境。為了解決高錳鋼材質犁鏵耐磨性不足問題,張圳炫等[16-17]研究了中高碳貝氏體鋼材質犁鏵耐磨性,研究表明,中高碳貝氏體鋼材質犁鏵的使用壽命為高錳鋼材質犁鏵的3倍。除了傳統合金作為犁鏵耐磨材料外,一些高熵合金具有更高的材料硬度,表現出良好的耐磨性能。如Al2CrFeCoxCuNiTi的耐磨性能是Q235鋼3倍以上[18],Al3CrFeCoNiCu的耐磨性能約為軸承鋼的4倍[19]??梢?,高熵合金具有作為耐磨材料的潛在價值,它可被用作生產高溫渦輪葉片、高溫模具和切削工具的硬質涂層甚至第四代核反應堆部件的替代材料。因此,將高熵合金應用于犁鏵等農具觸土部件的制造,發揮高熵合金的優異性能,對犁鏵等觸土部件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3 犁鏵表面仿生結構設計研究現狀

基于仿生學原理,農業研究者在犁鏵仿生結構設計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王少偉等[20]根據鼴鼠爪趾形狀進行仿生結構優化,其研究表明,仿生結構優化與表面熱處理能夠提高齒形開溝犁刀的減阻耐磨性能。吉林大學工程仿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運用仿生學原理,通過適當改進犁鏵表面的幾何形狀、觸土方式等措施,降低了其表面的阻力,提高了耐磨性[21-24]。聶國峰等[25]采用激光3D打印分別制備了凹坑型、凸包型和鱗片型仿生熔覆層的犁鏵,該熔覆層具有良好的抗沖擊磨粒磨損性能,極大地提高了犁鏵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能,使得犁鏵具有使用壽命長、摩擦系數小、耕作阻力小等優點。張智泓等[26]公開了一種以砂魚蜥為原型仿生犁鏵的制備方法,犁鏵表面具有呈線性均勻分布排列的微刺鱗片結構,與傳統犁鏵相比,其耐磨性提高,阻力降低,機組油耗降低。劉敬等[27]以鯊魚盾鱗表面非光滑形態為參考模型,通過激光熔覆分別在45鋼基本表面制備了起伏型和平面型仿生非光滑試樣,并進行了磨料磨損實驗和磨痕實驗,實驗發現平面型涂層具有更加優異的耐磨性,并提出非光滑形態幾何硬化率不小于50%是判斷涂層耐磨性的基本判據。錢良存等[28]研究了利用激光刻蝕處理將荷葉表面微觀形貌仿生于犁鏵鋼表面,提高了犁鏵鋼的耐磨性和減粘阻性,研究結果為激光微造型表面仿生多層次提取表面形貌信息和提高表面粗糙度工藝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我國觸土部件的仿生結構設計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但是隨著農業機械化向著高精度方向的發展,僅單純依靠對土壤動物器官分析和簡單模仿進行結構優化設計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因此,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需要針對觸土部件的服役環境進行生物原型的選擇和分析,以提高仿生結構設計的可靠性。同時,對土壤動物的運動學特性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研究其運動對耐磨等特性的影響規律,進一步提高犁鏵等觸土部件的綜合性能。

4 犁鏵表面改性技術研究現狀

表面改性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犁鏵的耐磨性、硬度、抗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等性能,使犁鏵等觸土材料具備優異的綜合性能。目前在農機行業得到推廣應用的改性技術主要有表面熱噴涂、表面激光強化、表面高能離子注滲、表面熔覆涂層和表面堆焊處理等。刑澤炳等[29]采用鎢離子注入技術對犁鏵鋼進行了高能離子注滲處理,研究結果表明,65Mn鋼表面形成了約400 μm厚的細小WC滲層,該顆粒層均化分布于基體表面,由于獲得了高硬度的WC硬質層,使其硬度達到了1 085 HV0.2,是未處理65Mn鋼的2.4倍,在相同載荷磨損條件下,經過注滲處理的犁鏵累積磨損量降低了75%~80%。胡宇等[30]對45號鋼進行了激光表面強化處理,使原奧氏體組織轉變為馬氏體組織。測試結果顯示,當激光功率為1.6 kW,掃描速度為600 mm/min時,45鋼表面可獲得洛氏硬度為50.4的優異耐磨涂層,可有效提高45鋼的耐磨性能。Yazici等[31]對30MB5犁鏵進行了碳氮共滲處理,通過銷盤磨損試驗和田間試驗發現,與常規熱處理的犁鏵相比,耕作相同面積農田時,碳氮共滲處理后的犁鏵體積磨損量減少了24.67%,重量磨損量降低了14.65%,顯著提高了耐磨性能。

隨著表面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表面熔覆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表面工程技術在農業機械化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郝建軍等[32]以火焰為熱源,采用預制法在65Mn鋼表面制備了鎳基/鑄造碳化鎢合金熔覆層,分析了熔覆層的顯微組織、耐磨機理和熔覆層用于犁鏵制造及再制造的可行性,結果表明:熔覆層組織致密,表面平整,基體與熔覆層間實現了良好的結合,熔覆層組織中同時存在亞共晶組織、共晶組織和過共晶組織,使涂層具有高耐磨性;田間試驗分析表明,該熔覆層可應用于犁鏵的制造和再制造生產過程中。隨后,趙建國等[33]運用氮弧熔覆技術成功地將TiCN/Fe金屬陶瓷復合涂層制備于Q235鋼表面,磨損試驗結果表明,熔覆速度較小時形成了TiCN含量低、硬度值低的涂層,隨著熔覆速度增大,涂層硬度值增大,但涂層表面成形變差。在合適的工藝參數下,制備了性能優異的涂層,其磨損量減少了50%,說明TiCN/Fe涂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Nalbant等[34]通過物理氣相沉積TiN、電沉積硬Ni和電鍍硬Cr涂層制備了硬質涂層,田間試驗發現每微米硬Ni涂層和硬Cr涂層可翻耕的農田分別為217 m和319 m,而TiN涂層可達到736 m,TiN涂層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Karoonboonyanan等[35]利用等離子堆焊和高速火焰噴涂,在旋耕刀表面成功制備了WC/Co和Al2O3-TiO2/NiAl涂層,與普通旋耕刀質量對比,Al2O3-TiO2/NiAl涂層旋耕刀提高4.65%,WC/Co涂層旋耕刀降低97.67%。

可見,以上表面處理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犁鏵觸土部件的硬度,有效提高了耐磨性能,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5 對我國農機觸土部件發展的建議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需要功能更多、效率更高、生產成本更低的機械,而犁鏵等農機觸土部件在保證和提高農業機械設備性能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從耐磨材料研發、仿生結構設計和表面強化處理等方面,對觸土部件性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效提高觸土部件的耐磨性,提升了部件的作業效率和使用壽命,滿足了農業對觸土部件的基本需求。但是,犁鏵等觸土部件的設計與優化并沒有完全滿足農機發展的需求,尤其是我國存在著多作物、多領域的農業生產情況,觸土部件的設計與優化更是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此,對我國農機觸土部件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研發新型高耐磨材料。針對不同的作業環境,開發適合的新型耐磨材料,并應用有效的表面改性技術改善其性能,提高耕作的質量和效率。

(2)在犁鏵仿生結構設計上,對觸土部件的服役環境和動物原型進行綜合分析,系統研究減阻耐磨等特性的作用機理,進一步提高犁鏵等觸土部件的綜合性能。

(3)新型熔覆材料研發與應用。性能優異的熔覆材料是提高犁鏵等觸土部件性能的關鍵,但大多數熔覆材料價格相對昂貴,一些性能更為優異的陶瓷材料極少應用在農業領域。加強新型熔覆材料的設計,既可降低成本,又能進一步提高熔覆層的質量,滿足農機觸土部件在作業環境下的性能需求。

6 結語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的不斷發展,犁鏵等觸土部件耐磨性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犁鏵觸土部件的實際作業中,磨損仍然是犁鏵失效的主要形式。為了減少犁鏵的磨損失效,提高犁鏵的耐磨性是其必然途徑,新型犁鏵制備材料的研發、仿生結構設計和材料表面改性仍然是提高犁鏵等觸土部件耐磨性能的有效措施。在未來多學科交叉融合下,對提高犁鏵耐磨性的研究必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屆時將會研發出更多綜合性能優異的犁鏵觸土部件,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歡
耐磨性犁鏵硬度
Cr12MoV冷作模具鋼熱處理工藝及性能分析*
陽光堆在犁鏵上
比我更疼的是土地
犁鏵
工、模具深冷處理及其應用前景分析
刀具材料的選用
試分析提高泥漿泵缸套的耐磨性的措施
金屬表面鍍層硬度的測量方法
生命的硬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