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乎邏輯 自然生長
——以“圓的對稱性”為例

2022-11-24 14:54王新奇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一中學215021
中學數學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圓心角對稱性軸對稱

王新奇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一中學 215021)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引導作用表現在教學設計上,在重要環節和學生產生疑惑的環節,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1].在蘇科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2章第2節“圓的對稱性(第1課時)”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總覺得這節課的教學效果不好,還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結論直接告訴了學生.會出現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圓心角、弧、弦”這三個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時,由于教學設計不合理,導致課堂上學生的探究活動流于形式;第二,學生在概括探究結論時,由于主體體驗不足,忽視了前提條件“在同圓或等圓中”,需要教師提醒或直接告知;第三,教學過程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得比較被動.2021年4月,在蘇州市“名師領航”研修活動中,筆者開設了“圓的對稱性(第1課時)”一課,現將教學過程中幾個關鍵環節的教學片段及思考整理成文,與大家探討交流.

1 教學片段

1.1 感悟“圓的旋轉不變性”

教師首先利用PPT展示兩個圖形: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圓.

師:請觀察這兩個圖形,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生1:這兩個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師:這兩個圖形又有哪些區別?

生2:對稱軸的數量不一樣.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師:圓是軸對稱圖形,過圓心的任何一條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因此,圓的軸對稱性超越一切平面圖形,達到了平面圖形軸對稱性的最高境界,即軸對稱到不能再軸對稱了.

生3:等邊三角形是旋轉對稱圖形,至少旋轉120度才能與自身重合,而圓是中心對稱,繞著圓心旋轉任意角度都能夠與自身重合.

師: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圓的中心對稱性同樣無與倫比,達到了平面圖形中心對稱性的最高境界.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圓”的特點更加鮮明.現在請大家利用桌上的透明紙制作一個半徑為5 cm的圓,然后與同桌合作,把兩個圓的圓心疊合在一起,并將其中一個圓轉動一個角度,你有什么發現?

生4:轉動任意角度都能與自身重合.

師:這就是圓的旋轉不變性.

設計意圖通過對兩個基本圖形的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圓的兩種達到最高境界的對稱性,它們是和諧統一的,是圓的同一本質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通過動手操作和體驗,進一步感悟“圓的旋轉不變性”,同時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也為后續的進一步探索做好鋪墊.

1.2 初探“圓心角、弧、弦” 的數量關系

問題如圖1,在圓O上任取兩點A,B,連結OA,OB,得到圓心角∠AOB,由∠AOB你能想到什么?

圖1 圖2

師:如何驗證你的發現?

生5:需要再畫一個等圓,在等圓中作∠A′O′B′=∠AOB,然后把兩個圓的圓心重合在一起,依據“圓的旋轉不變性”,轉動⊙O′,觀察兩條弧重合的情況.

師:同桌之間合作一下,驗證后請總結你的發現.

生6:在同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

生7:這個結論在等圓中也成立.

師(追問):在探究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出現兩個圓?

生8:是為了驗證等?。?/p>

師:這個結論在“同圓或者等圓中”都成立.

設計意圖在“圓心角、弧、弦”三者關系中,“圓心角”與“弧”的對應關系是最直觀的.因此,把研究“圓心角與弧”的對應關系作為“圓心角、弧、弦”三者關系研究的突破口是自然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直接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探究的基本經驗.教師追問“為什么要出現兩個圓”,旨在促進學生對“同圓或等圓中”這個前提條件的深刻理解.

1.3 再探“圓心角、弧、弦” 的數量關系

問題如圖3,連結AB,則AB就是∠AOB所對的弦,改變∠AOB的大小,AB的大小會改變嗎?

圖3

生1:AB的大小會改變,AB的大小隨著∠AOB的變化而變化.

師:根據剛才的探究經驗,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2:連結CD,若∠AOB=∠COD,則AB=CD.

師:如何驗證你的發現呢?

生3:需要再畫一個等圓,在等圓中作∠A′O′B′=∠AOB,然后把兩個圓的圓心重合在一起,依據“圓的旋轉不變性”,轉動⊙O′,觀察兩條弦重合的情況.

生4:可以證明△AOB≌△COD.

師:驗證后請總結你的發現.

生5: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弦也相等.

生6: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

生7:∠AOB=∠COD,AB=CD.

師:請同學們自主探索并總結.

2 教學思考

2.1 從“思考”到“操作”,基于深度體悟的需要

體悟數學是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體悟學習,數學學習在本質上是體悟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提升的過程.體悟數學教學主張學生通過體驗、參與、在活動中切身體會,在實踐中真實感受,使得數學思維在一次一次拔節中領悟和醒悟[2].本課的教學主要依據“圓的旋轉不變性”,如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這個性質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伊始,筆者設計了“思考與操作”活動,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深度體驗并感悟這一特性.有些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選擇把“圓的旋轉不變性”這個特點直接告訴學生或者在教學中一帶而過,導致學生主體體驗不足,從而影響了探究的效果.

2.2 從“一個圓”到“兩個圓”,基于知識邏輯的需要

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遵循知識的邏輯關系,知識形成過程的合理性決定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深刻性.探索圓的對稱性,究竟是從“一個圓”開始還是從“兩個圓”開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為什么要用兩個圓.實際上用“兩個圓”是為了解決“一個圓”中的問題.一些教師在處理這節課的內容時直接安排在“兩個圓”中進行,導致在總結時學生不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這個前提條件,究其原因,還是混淆了二者之間的邏輯順序.從“一個圓”到“兩個圓”,反映的是知識的邏輯順序,基于知識邏輯的教學,學生的理解是自然的、是深刻的.

2.3 從“一個要素”到“三個要素”,基于思維生長的需要

特級教師卜以樓指出:“要教給學生有生長力的數學,讓學生在發現、發明、發展中生長數學.”他的教學主張為回歸教學原點,反哺生命成長,彰顯數學力量.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筆者嘗試回歸原點,引導學生從“一個要素”的研究開始探究,在探究中生長思維.首先由一個圓心角引導學生想到圓心角所對的弧,感受二者的對應關系.接著,改變圓心角的大小,感受圓心角所對應的弧也隨之變化,進而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再引入一個相等的圓心角,會有怎樣的發現呢?自然引發學生的猜想和驗證.這一環節設計從“一個要素”出發,有效地引發學生發現“另一個要素”,從而提升了學生對同圓中的圓心角和所對應的弧的認識.一些教學設計中把“圓心角、弧、弦”三個要素放在一起探索,導致探究過程展開不充分、學生理解不透徹、學生思維無序等現象,關鍵原因在于沒有關照學生思維生長的需要.從“一個要素”到“三個要素”,展現的正是學生數學生長的過程,讓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生成長的原動力,實現了學習的真正發生.

正如鄭毓信教授所說,數學素養的真正核心是通過數學教學幫助學生學會思維,并能逐步學會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

猜你喜歡
圓心角對稱性軸對稱
圓周角和圓心角關系演示教具
各種各樣的扇形
巧用對稱性解題
橫向不調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對稱性
“軸對稱”單元測試題
“軸對稱”優題庫
關于軸對稱的幾個概念
《軸對稱》鞏固練習
“平行四邊形”知識梳理
“圓心角”度數:弧長計算的關鍵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