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研究
——南陽市香菇種植為例

2022-11-25 17:52南陽職業學院周紫娟葉凱
河北農機 2022年3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香菇集群

南陽職業學院 周紫娟 葉凱

1 研究背景

早在2008 年,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近些年國家多次以不同形式發布大力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同時也被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相關文件明確指出設施農業技術密集、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發展設施農業,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既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也是克服資源和市場制約、應對國際競爭的現實選擇,對于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成為提升產業鏈水平,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舉措,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2020 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建成一批年產值超過100 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展”,主體關系由“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加強優勢特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提升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標準化、商品化生產水平,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2 現狀分析

2.1 南陽市農業發展現狀

南陽市是河南省的農業大市,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良好的農業基礎,整體上,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小型農業向產業化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農業作為南陽市一大支柱型產業,如何快速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轉型至關重要。

2.2 西峽縣香菇產業發展現狀

其中,南陽西峽地處八百里伏牛山腳下,氣候適宜,風景優美,是香菇生長的絕佳地帶,素有“西峽香菇甲天下”的美譽,2008 年12 月24 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西峽香菇”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截至2017年底,西峽縣香菇總產量已突破20 萬噸,年產值逾20億元,綜合效益突破60 億元。2017 年,西峽縣香菇出口創匯達8.4 億美元,入駐該縣的香菇出口企業達62 家,產品遠銷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西峽香菇市場成為中國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場。香菇產業也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香菇產業的發展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而目前香菇的種植、采摘、加工、包裝、銷售模式都處于一個較傳統、落后的狀態。整個種植過程都是分散小作坊式的狀況,生產加工缺乏科學、標準化的規范。銷售渠道單一、不集中。再加上近年來,個體戶種植數量明顯減少,香菇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需要不斷關注。設備農業產業化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不斷地改進,不斷地調整,穩步快速地發展,提高農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逐步形成大規模的專業化、社會化農業集群。對于南陽香菇產業向設施農業集群化發展,應利用好現有的地理資源、生產資源、市場資源、銷售資源,逐步實現資源的整合,鼓勵規?;?、現代化、集群化發展,讓香菇產業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成為一個成熟完善的有機體,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和品牌效應,改善農村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不斷發展壯大。

2.3 調查研究

成立調查小組,對調查的各個方面進行討論,并且制定了多個調查計劃。認真修改以便減少誤差,有利于調查的順利進行。經過討論,決定在南陽市西峽縣雙龍鎮進行調查,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我們抽取了3 個樣本行政村,分別為河南村、石槽村和汪墳村,并且采用和農戶一對一訪談的方法,認真記錄談話內容,做到準確填寫表格。

三個小組奔赴預定目的地后,首先咨詢村委(村長),通過填表和問答的形式進行采訪,了解全村勞動力流動及近幾年香菇種植的基本情況,同時也仔細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咨詢完村委,我們又采用了調查員入戶的方式,在村內隨機選取農戶,對他們的香菇經營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對每年種植香菇的原材料、產量、銷售方式、銷售價格及渠道進行了詳細詢問,得到了一些近幾年內有關香菇種植及銷售的詳細資料,同時也認真聽取了農民對現在政策的看法與想法和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

為期兩天的農村調查結束后,七個小組成員在一起整理了調查得到的數據,交流討論了看法。并制定了幾個調查匯總表,做了數據分析圖,同時也整理了相關資料,對于有些數據采用了其平均數。

首先介紹一下香菇的生產及流通過程:由菇農購買鋸末、菌種、香菇塑料袋等原料進行生產,待香菇采摘以后進行簡單的烘干打包加工,再銷售給小商販,再由這些小商販賣給外地的客商,然后由客商運出賣給一些大城市的中間商,最后再進入消費市場進行銷售。在流通過程中,香菇的價值在不斷增加。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菇農、小商販、大客商和大城市的中間商可以形成一條價值增值鏈,即菇農—商販—客商—大城市的中間商—消費者,在整個銷售過程中也包含了菌種培養、香菇采摘、香菇加工、香菇保存等中間環節。

3 香菇產業設施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研究

3.1 落實國家各項促農政策,建立完善的投入機制

積極開展惠民政策普及宣傳,對農民進行引導和優惠政策的指導、講解。讓農民了解到香菇種植集群化、設備化發展的必要性和在經濟收入方面帶來的優勢,集群化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相應的土地政策、稅收政策等進行詳細講解。發展現代化農業,開設農業生產“綠色通道”,讓農民切實感受到農業集群化發展帶來的好處,了解到設施農業集群化發展對香菇種植業來說能帶來的技術支持、銷售渠道、物流運輸、資源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便捷服務。

3.2 統籌基地建設,擴大規模,提高生產力

系統科學的統一規劃、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農業發展,合理布局,將分散的香菇種植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進行集中區域化種植、采摘、加工、包裝、銷售。對菌種采購、接種、香菇的周期性以及部分香菇的針對性處理都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優化整個生產環節,尋找更多的菌種,選擇優質的品種進行推廣,提高香菇成活率和產量。對于首先發展起來的基地,選擇優秀的基地進行重點扶持,發展壯大,作為優秀的開放示范基地,讓更多農民了解到香菇進行設施農業集群化發展的優勢,真切地感受到設施農業集群化發展帶來的經濟上的利益。做到更好的宣傳和發展。同時對快速發展的基地要實時的進行規范化管理,注重科學,不能盲目擴張。

3.3 增大技術支持,提高科學化種植水平

統一引進高新技術支持,先進的種植技術、加工技術、銷售方式方法。種植技術方面主要是科學地選擇優質的菌種進行批量種植,大規模的推廣,種植過程中要高效地進行管理,種植大棚的機械化管理、設備引進,節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擴大生產。加工技術方面,增加先進的設備投入:上料機、修剪機、篩選機、烘干機、封裝機等。盡可能地將人解放出來,提高加工包裝的效率。銷售的方式方法上,可以組織招商批量銷售的方式或者進行網絡銷售、直播帶貨等,學習先進的銷售方法,借鑒成功的銷售經驗,讓香菇產品銷路更加廣闊,銷售渠道更加方便。

3.4 加大產業生產安全管理

伴隨著香菇產業集群化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生產安全問題要時刻防范。生產過程中人身財產安全、生產產品安全都應該放在第一位。根據國家對行業發展安全的相關規定,結合香菇生產的特點制定本產區的生產安全制度標準,為安全生產銷售保駕護航,首先需要對農民進行安全普及教育,在產區建立完備的監控系統,從開始進行香菇菌接種用藥、消毒到生產加工、銷售出庫整個過程都要有嚴格的安全制度要求,對生產加工等現代化設備要定期進行保養、檢測、維護保證好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行,隨著香菇產量的不斷增大,對銷售產品的食用安全檢測需要嚴格把控,保證農產品的綠色、安全,建設綠色無公害香菇產業基地,打造優質品牌。

3.5 統籌構建系統的設施農業集群化體系

需要建立完善科學體系化的生產銷售系統。

(1)基地的選址應遵循:優先有自然承載力的場地、有一定產業基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有區位優勢后期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2)基地要根據香菇生產加工的需要合理布局:原料處理加工包裝間、接種消毒間、菌種生長激活室、輸水儲水室、生長種植大棚、加工車間、烘干室、儲存車間、產品檢測室、廢物處理室等,修建園區合理的交通運輸道路。

(3)加強農民的專業培訓,增強科學種植香菇的意識。采購香菇種植原材料要保證質量,選擇適合香菇生長的木材料,選擇優質菌種;接種人員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接種消毒間要經過反復試驗,依據室溫、濕度、二氧化碳、光照、PH 等影響香菇生長的因素指標數據來調整香菇種植技術指標,找到適合菌種生產的溫度、消毒劑用量、環境濕度、清潔度,建立科學高效的生產接種標準;以此為種植相關技術指標下達的依據,設施香菇產業集群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對數據采集,以及長期的跟蹤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生長環境指標,達到節能、高效、增產、增收;種植過程中每一個種植大棚都配備香菇生長過程中的輸水、溫度測量等基本設施,采摘和加工進行機械化的傳送、篩選、修剪、分揀、包裝;存儲室要做好防蟲、防水、低溫等要求。產品檢測室配備先進的食品檢測設備,保證香菇的綠色安全;建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物流運輸建立良好的合作。

(4)設施香菇產業集群嚴格按照環保要求,保障生態平衡,切斷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確保菇品的高質、安全。對有污染的廢棄物需要在廢物處理室進行專業的處理,保護產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嚴格遵守環境保護制度,建立綠色和諧的現代化生態種植系統。

4 設施農業產業集群化的作用

4.1 有利于提高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設施農業產業集群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很好的規模效應,克服農戶單打獨斗,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場風險。同時由于產業集群的學習效應、技術外溢效應和競爭效應,使農民的素質得到提高,由此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有利于刺激集群內相同企業之間產生競爭效應,激勵它們在農業技術、制度方面進行創新,從而降低成本。由于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會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強該地區產業集群里核心產品的影響,形成農業產業集群品牌,最終實現產品的品牌化、國際化、高效化。

4.2 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收入

農業產業集群一旦形成,會使分工細化,更專業化。通過對農產品進行面向市場的深加工,來提高產品附加值,并促進二、三產業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工資性收入。

4.3 有利于農村的發展

農業產業集群使農民物質生活、基礎環境得到改善,同時通過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生產模式,也給當地農村帶來更多新觀念、新知識,讓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煥然一新,從多方面促進當地農村的發展。

4.4 有利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提高我國城鎮化

農業產業集群使生產規模擴大、效率提高,解放了更多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可轉移參與到集群內部企業和組織的非農工作中去,幫助農民較快地實現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5 總結

通過對南陽市本地農業發展現狀及西峽縣香菇種植基本情況的調研分析。南陽市作為農業大市,農業發展的現代化程度有待提高,對于西峽縣香菇種植方面,香菇種植區域比較分散、設施化程度較低,菇農種植的成活率不穩定,技術知識較為欠缺、不規范。生產加工效率近年來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對于現代化種植、加工還是有很大差距,過分依賴落后的傳統種植、加工、銷售方式。另外香菇的銷售沒有固定、規范化的市場,菇農銷售渠道較為單一。這些問題成為阻礙目前香菇種植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急待解決。

未來香菇發展,應盡快向設施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整合區域資源,發揮區域農業發展優勢、特色,提升傳統農業發展的空間,積極響應國家對農業發展的號召,加大農業發展相關幫扶政策的宣傳,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加快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進程,不斷完善地區農業發展產業鏈,農業產業集群使生產規模擴大、效率提高,農民也更愿意投身相應的產業發展中去,同時解放了更多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可轉移參與到集群內部企業和組織的非農工作中去,幫助農民能較快地實現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引入新設備,引入新理念,引入新的方法,推動地區特色農業持續快速發展。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香菇集群
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露地蔬菜創新團隊啟動會成功召開
香菇富集重金屬鎘的研究進展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偉參加5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座談會
香菇接種三招
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確保農民穩定增收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