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策略探討

2022-11-25 06:27張琳秦丹丹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34期
關鍵詞:旅游經濟鄉村結合

張琳 秦丹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的鄉村旅游受到廣泛關注。鄉村旅游在地域性、生態性、文化性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持,鄉村旅游的繁榮需要群眾文化注入活力,豐富內涵,同時也將帶動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為群眾文化活動帶來更有力的支撐。因此,廣大鄉村地區應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打造鄉村文化地標,搭建文化旅游平臺,促進文化活動延伸,培育后備人才,從而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群眾文化;結合

鄉村旅游依托于鄉村自身的地理環境,并且融合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能夠對游客形成特有的吸引力。近年來隨著鄉村經濟建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鄉村旅游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同時鄉村旅游與群眾文化的有機結合,更利于推動優秀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使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豐富。本文將結合濟寧市鄉村旅游的實例,展現群眾文化對鄉村旅游經濟的推動作用。

一、鄉村旅游的基本內涵

鄉村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為以鄉村特有的風土人情為基礎,充分借助大自然環境,為游客提供的新型旅游產品。鄉村旅游的興起有其自身的背景,并且在地域性、生態性、文化性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

(一)鄉村旅游的興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休閑娛樂的重要內容。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各地旅游如火如荼,但同時也會出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伴隨旅游產品同質化的影響,遠離城市喧囂,返璞歸真的鄉村旅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傳統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中,人們對各大旅游景點較為熟悉,旅游過程容易產生同質化的問題,例如相同的旅游路線,模式化的旅游節奏。當人們對此漸漸失去興趣后,鄉村旅游在環境、活動、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來。鄉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更適合繁忙工作的游客找到愜意。在美好的鄉村生態環境下,人們可以隨心所欲選擇喜歡的旅游度假方式,參與鄉村文化活動,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從而實現更加理想的旅游體驗。

(二)鄉村旅游的特點

鄉村旅游能夠將鄉村的地域、生態、文化元素有機融合,為旅游經濟注入新的內涵,由此形成旅游產品的內在價值。

第一,地域特征。鄉村的地域特征非常明顯,山川、河流、農田是生動的寫實,鄉村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生活環境與城市有著差異。城市以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高大的樓宇建筑為標志,傳統的旅游景點具有先天的觀光特質。而鄉村的優勢在于原汁原味的地貌、生活即是旅游的精髓所在。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地域特征千差萬別,陜北的窯洞、傣家的竹屋、福建客家的土樓,著實體現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風情。地域風貌既是對地理環境的展示,也是鄉村旅游活動的基礎。

第二,生態特征。鄉村相對遠離城市的喧鬧,車少,人口密度低,農業活動成為當地人的主要經濟活動,由此也營造出美好的生態環境。有山有水有農田,綠色為主的自然環境和城市生活形成了對比,鄉村的生態遠離了污染,空氣清新,景色美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假日到鄉村旅游,也是希望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呼吸新鮮空氣,凈化身心,還可以深入田間,采摘蔬菜、果實,感受生態種植的樂趣。而且不同鄉村地區在種植的農作物、山水環境等方面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值得體驗的生態旅游非常豐富。

第三,文化特征。鄉村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先輩祖訓以及歷史遺跡,都彰顯著區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獨特歷史風貌,并在歷史變遷中凝練、沉淀,成為當地特有的文化成果。例如很多的民俗文化恰恰根植于鄉村生活當中,鄉村田間是文化孕育的土壤,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非遺文化的傳播也是鄉村旅游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民間手工藝、民族舞蹈都是頗具文化藝術魅力的珍貴之作,也是人們在旅游中大飽眼福的源泉。

二、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意義

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持,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互為表里,融合生輝。鄉村旅游的繁榮需要群眾文化注入活力,豐富內涵,同時也將帶動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為群眾文化活動帶來更有力的支撐。

(一)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

鄉村旅游經濟的開發需要經歷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通常在起步階段,多數旅游點的開發還是采用傳統思路,開展農業觀光、農家樂、采摘、垂釣等活動,沒有將創意理念融入旅游策劃,雷同度較高,所以就會面臨人們經過最初的新鮮感之后,對該地區的旅游熱情下降的風險。這是因為,社會經濟的穩步增長也使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們對于旅游活動的期望已經從單純的景點觀光,逐步向文化滲透的方向買進,既領略當地的風景,還可以吸收鄉村文化營養,成為旅游追求的目標。鄉村旅游與群眾文化的結合恰恰搭建起這樣的橋梁,使鄉村地域環境與文化成果有機融合,群眾的文化活動是對鄉村旅游生命力的生動詮釋,很多當地特有的民俗風情都需要群眾的生動演繹,才能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二)振興農村經濟

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充分挖掘各地的旅游資源,使鄉村的河流水庫、林場牧場、田園風光、自然保護區、民族風情、民居建筑、地方土特產等獲得開發利用,還有助于優化鄉村地區的產業結構,拓展農業功能,使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結合起來,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實現鄉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農村經濟得到長久的振興。單一的鄉村旅游模式容易陷入和傳統旅游活動類似的困境,而群眾文化的融入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創建旅游品牌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鄉村旅游的深度發展需要群眾在文化創意、民俗工藝等領域注入活力,用生動的文化活動打動游客,形成當地鮮明的旅游標志,進而吸引更多的人來體驗當地的鄉村旅游。

(三)提升群眾文化生活品質

鄉村旅游活動有著多方面的發展價值,無論對于農村經濟的帶動,還是滿足人們旅游的文化訴求,以及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而鄉村旅游生命力的創造,與其中的文化動力緊密相連。文化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群眾的參與和支持,缺少了群眾的文化活動,鄉村旅游也就失去了持久的吸引力,成為和傳統旅游相似的模式路線。群眾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民俗文化活動,不僅能夠為鄉村旅游帶來豐富的內容,也會讓群眾自身的文化生活品質獲得提升,使群眾感受到生活質量的變化。而鄉村旅游的蒸蒸日上是改善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礎,當前鄉村旅游正在逐步走向深入,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群眾將會獲得更多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從中更利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使文化旅游活動不斷推陳出新。

(四)促進先進文化傳播

廣大鄉村地區有著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很多傳統的手工藝、技藝活動都出自鄉村,在我國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今天,通過群眾繼承傳統技藝,并傳播到旅游活動當中,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使非遺傳承工作獲得更有力的支持。例如民間特有的種植活動,民俗表演活動,手工藝活動,都是吸引游客的亮點。深入鄉村,品嘗農家飯菜,安靜放松內心,體驗民俗技藝,不僅是別有一番滋味的旅游活動,而且也是對自己情操的陶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需要持續的動力,鄉村旅游經濟既是農村經濟發展的載體,也是先進文化傳播的載體,群眾正是當地文化的傳播者,他們在長期的鄉村生活中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也最能講出心聲,感染游客。

三、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策略

鄉村旅游經濟發展需要與群眾文化有機結合,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打造鄉村文化地標,搭建文化旅游平臺,促進文化活動延伸,培育后備人才,從而使鄉村旅游煥發生機,形成更加廣泛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濟寧市近年來在開發鄉村旅游產業的過程中,非常重視群眾文化的融入,通過采取一系列舉措,使當地旅游知名度提升,其經驗值得借鑒。

(一)加強群眾文化建設

群眾文化活動是鄉村旅游繁榮的重要基礎,很多人前往鄉村旅游,也是希望體驗鄉村環境下的另外一種生活。以群眾文化為契機,豐富鄉村旅游經濟,就需要充分發揮文化的內生動力,將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得生機勃勃,讓鄉村“活起來”“動起來”。因此,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是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濟寧市金鄉縣立足本地文化建設,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金鄉縣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入手,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在縣圖書館建設縣級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紅色文化挖掘展示工程,在各鎮、街道建設多處村級歷史文化展示場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人們進入金鄉縣旅游不僅能夠體會田間生活,還能領略金鄉縣的歷史文化。同時縣里深入實施“送戲下鄉”“公益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常態化開展全民廣場舞、秧歌舞電視大賽、太極拳比賽、非遺展演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群眾高昂的參與熱情也將助力鄉村旅游經濟發展。

(二)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

鄉村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生態資源、文化活動是造就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內容。如山前胡莊民俗村是魯西南地區比較罕見的石頭古村落,位于山東省金鄉縣境內,該村依托村內獨特自然文化優勢,借助緊靠境內AAAA級景區羊山古鎮軍事旅游區、葛山地質公園的優勢,打造出狀元泉、千年棗樹、柿子園、關帝廟、山前胡莊民俗博物館等景點,奠定了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基礎。該地區不僅評為濟寧市鄉村旅游示范村、山東省鄉村旅游特色村,成功入選首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名單,當地還非常重視群眾民俗活動的組織,用生動的群眾文化活動為景區增添色彩,人們前來旅游,也能充分感受到喜人的文化氛圍,體會民俗文化的魅力。例如利用春節、中秋節、國慶節、農民豐收節、文化遺產日等節日,開展非遺戲曲進景區、攝影大賽、廣場舞大賽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在增強當地群眾發展旅游主人翁意識的同時,也聚攏了人氣,提高了景區知曉度,著實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力量。

(三)搭建文化旅游平臺

當前文化旅游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睞,相比單純對旅游景點、環境的觀光,文化旅游可以使人深入到特色文化活動之中,感受前所未有的旅游體驗。尤其是創意文化的加入,更是為鄉村旅游搭建起全新的平臺,借助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設計開發富有文化韻味的創意活動,其旅游品質也隨之提升。

濟寧市內的鄒城市因其特殊的地形結構,多山多水環境優越,在身處鄉村旅游前列的同時,努力將文化作為切入點,激活鄉土文化、旅游、物產等資源,致力于發展有溫度、有文化、有內涵的鄉村旅游,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的良性互動,這一文化旅游平臺的搭建充分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其文旅融合“小院+”模式借助新型文化創意、旅游平臺、特色文化活動,實現文化資源的輻射帶動就業,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每個“小院”確立清晰的文化特色資源發展定位,有效地推動了當地特色文化的傳播。在不同的“小院”當中,人們可以體會豐富多彩的民俗、文藝活動,追溯歷史,品味生活。

(四)促進文化活動延伸

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覆蓋面,能夠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充實鄉村旅游的內涵,又為旅游創新帶來了契機。從當地文化特色入手,設計鄉村旅游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新路徑,不失為文化活動延伸的有效舉措。例如位于泗水縣圣水峪鎮龍灣湖畔的東仲都村,處于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區核心區內,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還曾榮獲“山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濟寧市十佳研學旅游基地”等榮譽稱號。該村以建設高品質文旅融合發展樣板村為目標,依托優美的山水田園環境優勢和深厚的儒孝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底蘊,打造出集修學研學、藝術寫生、文創研發、民俗體驗、戶外拓展訓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為一體的閱湖尚儒研學旅游基地,成為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龍灣湖鄉村振興示范區重要支撐項目。

鄉村旅游既講求返璞歸真,回歸田園,又需要文化的孕育。東仲都村開發的游客中心、山居奶茶、川上咖啡、音樂餐廳、好桑糧體驗館、厚廚老灶臺、閱湖茶藝社、兒童家園等坐落在文創街,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龍灣書房、魯班記憶木工作坊、陶朱工坊體驗中心、陶藝研發工作室、七間民宿、藝舍藝術工作室、方寸園手工作坊、戶外拓展基地、農耕體驗園等研學項目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該地區的鄉村旅游既精準對接了人們的旅游訴求,又服務于學研,使參與文化活動的人群得到擴展,為文化傳播創造了條件。

(五)培育后備人才

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與群眾文化的結合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注入,為文化繼承、旅游開發、活動策劃、營銷宣傳等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后備人才的培育對鄉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大鄉村地區應制定立足長遠的人才引入機制,廣泛吸納具備專業學歷基礎、工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除加大對管理服務人才的培養力度外,鄉村還應立足當地特色文化本體,邀請老手工藝人、非遺傳承人等舉辦公益培訓班,培養手工藝人才隊伍,加大對群眾文藝創作的指導、支持力度,鼓勵當地群眾創作出獨具特色的文化作品。特別是在激勵機制方面,為提高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鄉村地區可采取評選鄉村工匠藝人和鄉村旅游推廣大使的方式,引導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形成廣泛的人才基礎。

四、結語

鄉村旅游經濟的興起既是對傳統旅游活動的創新,也為文化傳播帶來了契機。鄉村地區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文化底蘊。因此,積極推動鄉村旅游經濟與群眾文化的結合成為發展趨勢,廣大鄉村地區應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活動策劃,搭建文化旅游平臺,儲備專業人才,塑造鄉村旅游品牌,從而提升鄉村旅游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吳小琴.地域文化資源對鄉村旅游發展的作用及融合路徑研究[J].經濟師,2021(10):162+164.

[2]翟勝增.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研究——以江蘇省徐州市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5):134-137.

[3]駱高遠.發展鄉村旅游的意義與思路[J].鄉村振興,2021(10):86-87.

【作者單位:張琳,濟寧市旅游公共服務中心;秦丹丹,金鄉縣文物保護中心(金鄉縣旅游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旅游經濟鄉村結合
論生態文明格局下江西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
湘西州浦市古鎮發展旅游經濟的思考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淺析當前鄉村財務管理模式的
小學生好奇心與創新意識的潛在聯系
話劇《鄉村》
淺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技校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帶來的雙面性效果分析
蚌埠市智能旅游與人文環境多元化調研
MSU:東蘭辛“鄉村”里未來的公關小姐(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