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成?。簭堝赖牡胤阶灾?/h1>
2022-12-01 04:10◎王
江蘇地方志 2022年5期
關鍵詞:大生張謇南通

◎王 斌

(南通市人大常委會,江蘇南通226018)

張謇“半生文章、半生事業”中,地方自治是伴隨“半生事業”的主線。其政治主張幾經變化,但對地方自治的執著卻從未改變,志在“以一隅與海內文明國村落相見,此或不辱我中國”。[1]V2:589

張謇是南通地方自治的總設計師。他憑借個人聲望與影響,以地方自治之名,在家鄉進行早期現代化的綜合試驗。1915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認為地方自治耗資寡效,遂有停辦之意。對此,農商總長張謇便組織編寫《南通地方自治之成績》(出版時改稱《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績》),以南通為范例進行全面總結,以證明地方自治的可行性、合理性,從而示范全國。該書由實業、教育、慈善和自治等章節構成,對每個子項的歷史緣起、運作系統、預算等細節,都作了詳盡說明,第一次全面記錄了自1895年籌辦大生紗廠以來南通地方自治的歷程,充分反映了張謇地方自治理念,無疑對地方自治在南通的繼續深化,具有重要的昭示和引領作用。

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張謇1915年憤然辭職,從此“遁居江海,自營己事”“盱衡世界潮流之趨向,斟酌地方事業之適宜”,推動南通地方自治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時,南通自治為全國先,已經足備全國模范之雛形,海內外慕名而來參觀者絡繹不絕。辭職后的張謇對地方自治認識也上升到民族存亡的新高度,認為“國可亡,而地方自治不可 亡”。[1]V1:5241922年,張謇打算仿照大阪博覽會和南洋勸業會,舉辦南通地方自治二十五年報告會,籌備中的分類展覽場館有:實業包括農、墾、鹽、工、商之“物品陳列”;教育包括初高小學、中學、男女師范、幼稚園、盲啞學校和農、商、紡織、醫諸?!俺煽冋褂[及聯合運動”;慈善包括育嬰、養老、貧民工場、游民習藝、殘廢、濟民、棲流之“事實披露”;公益包括水利所建各堤閘、涵洞、河渠、橋梁;交通如“所辟縣鄉干支各道之建設現狀”。從《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績》出版到籌備中的南通地方自治二十五年報告會,可以看出,在張謇的經營下,南通不僅是推行地方自治起步最早的地方,同時也是成效最為突出的城市。

一、張謇地方自治的特點

地方自治發端于近代歐洲,本意是為了平衡中央、地方權力和發展地方事業,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的地方組織形式。對于推動地方自治的初衷,張謇多次加以說明:“地方自治者,在昔成周,皆官治之事也。官不親民,民自視下,而地方之事,乃廢不舉。泰西國多異族,受專制政治之日較淺,知地方事切且重,乃別乎官治而言自治,意蓋以主自居。謇昔則以為然,而未可試也。痛乎言于前清政府大官者,二三十年而莫之聽;言于今政府,亦不盡聽也。乃本吾良知,奮吾良能以圖之?!盵1]V5:198另一次,他說,“歐美學說之東漸也,當清政府極敝,稍有覺于世之必變,而為之地以自試者,南通是?!盵1]V6:497不過,張謇并不是將泰西地方自治學說全盤照搬,而是注入東方式的內涵與解釋。事實上,張謇地方自治的最初靈感源自1700多年前的“無終山都邑”。東漢末隱士田疇,為避戰禍而帶領族人逃到無終山,后來集聚此地的人越來越多,形成都邑。田疇定立“相殺傷、犯盜、諍訟”二十多條法律,制禮儀,辦學校,民眾自覺遵守,路不拾遺。張謇對辭官不受、遁居僻壤、匠心營國的田疇大為景仰,寫下“雄節不忘田子泰”詩句,發動通師和農校學生探討田疇現象。張謇之子張孝若說,“我父立志不做官,辦廠種田興教育,處處以田子泰自況。墾牧公司廳堂就題叫‘慕疇堂’”。[2]252張謇試圖將西方地方自治學說與中國傳統精神結合起來,打造現實版的“無終山都邑”。

(一)基本取向:自存立、自生活、自保衛

張謇強調,“自存立,自生活,自保衛,以成自治之事”,[1]V6:496其實質就是要探索建立一個區域性的近代社會范型。在無法求助于政府和社會的情況下,通過自我發展,滿足民生,來確保社會安定,因而他說:“今人民痛苦極矣。求援于政府,政府頑固如此;求援于社會,社會腐敗如彼。然則直接解救人民之痛苦,合自治豈有他哉!”[1]V4:461

自治始于自立自強,張謇認為,“自治當從自重、自苦、立信用始。信用為吾人之自助。舍此,吾未見能自治”,要廣泛參與,“一人、一家、一村、一鎮皆吾人自治之籍”。[1]V3:804要各盡其力,“人民則宜各任實業、教育為自治基礎,與其多言,不如人人實行,得尺則尺,得寸則寸”。[1]V81022要點滴積累,“踴躍從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1]V4:508

自治應體現民生之本。張謇創辦大生紗廠目的是“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1]V5:6他曾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3]251他在民生事業中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財力,把實業、教育、慈善作為地方自治的支撐,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創辦醫院、盲啞學校、育嬰堂、養老院等社會慈善救助機構,開創近代社會區域保障體系的先河。

自治離不開社會安定。在外有列強干涉、內有軍閥混戰的背景下,張謇竭力周旋各方,在政局動蕩之中努力維護區域安定。大生系統建有專職保衛實業、維護治安的武裝,從最初組織不脫產的“工團”,發展到擁有建制武裝的“實業警察總隊”,人數近1000人,為自治和事業發展打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空間路徑:成聚、成邑、成都

張謇借用先賢智慧,推進地方自治。在《記論舜為實業政治家》中,他表達了自己向往遠古賢君發展實業、經營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政治理想,張謇的宏大愿景是以南通為示范,將這種地方自治模式推廣到全省乃至全國,并謀求與外國的先進“村落” 作文明之競爭。

張謇在南通的地方自治實踐,源自1895在唐閘建大生紗廠。唐閘位于南通城西北,原來只有幾戶人家,但處于水陸要道,交通便捷,附近又為棉花產區,周圍有不少鄉民從事傳統的紡紗織布業。張謇征地400畝,其中140余畝用來建廠,1899年大生紗廠投產時,唐閘已有800多工人。在大生紗廠逐年盈利后,張謇在附近新建了大興面粉廠、廣生油廠、阜生絲廠等配套工廠,同時啟動市政建設,修道路、興河運、搭工房、蓋商鋪、辦學校,并以運河為界,工廠區設在河西,居住區、行政、公園設在河東,唐閘大橋連通東西。到1920年唐閘工廠林立,商業興盛,人口有近萬戶5萬人,成為近代工業重鎮。當時國外發行的世界地圖上,赫然印有這個彈丸之地。為了便于貨物運輸,此后張謇在沿江的天生港開辟港口,創建輪船公司,航行于通滬之間,還陸續在天生港建造碼頭、倉庫和火力發電廠。在南邊五山風景區,張謇植樹造林,建有不少景點和墅所。南通老城區被賦予教育、文化、商貿等新功能,在南濠河畔發展文教事業,在桃塢路設公共行政設施和商業金融娛樂休閑、餐飲旅館等服務業。

張謇經過三十年經營,按照“成聚、成邑、成都”思路,打造唐閘工業區、天生港港區、五山休閑區和老城區,構成了“一城三鎮,城鄉相間”的獨特田園城市格局,同時又與周邊的三余鎮、常樂鎮、海復鎮等新興墾區鄉鎮組團發展,從而促進了區域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三)內涵布局:實業、教育、慈善

張謇所做的地方自治事業,涉及經濟、教育、文化、社會、交通和城市建設各個方面,是南通向現代化轉型的整體性重構。他主張循序漸進,“凡所當為者,初自無而至有,自塞而通,自小至大,既開建設以謀始,復籌基本以慮終”。[1]V5:197

在實業發展方面,張謇認為,“實業在農工商,在大農、大工、大商”。[1]V3:1393他倡導“棉鐵主義”,從棉紡織入手興辦實業,以大生紗廠為軸心,建立大生紗廠原料基地,綜合利用紗廠的棉籽、下腳、飛花及多余動力,發展冶鐵、制造、電力、食品、輪船運輸業及通訊、金融、商貿、倉儲,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開啟南通近代工業化進程。張謇“仿泰西公司”,借鑒股份制等公司制度來經營農業,通海墾牧公司示范和帶動了蘇北地區農墾事業的發展。張謇積極鼓勵對外貿易,在美國紐約第五大街開設專營南通繡品的窗口,主動依托上海,吸引生產要素流向南通。

在社會建設方面,張謇開辦慈善事業,以社會福利為中心內容建立各類社會事業,包括醫院、氣象臺、公園、殘廢院、棲流所、濟良所和模范監獄等,構筑現代慈善公益組織體系。同時,投身于交通(公共車輛、路燈、橋梁、涵閘)、通訊(電話、電報)、公共安全(改造政府監獄,設警察傳習所、妓女改造所和戒毒所)、公共休閑(公共體育場所、唐家閘公園和市區東、西、南、北、中五座公園)等建設,把傳統慈善事業向現代社會公共領域拓展。他還成立起一些“準政府”機構,如清丈局、保坍會、路工處等社會組織。

在教育文化事業方面,張謇推動科舉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強調“國家思想、實業知識、武備精神三者,為教育之大綱”,[1]V5:96以創設通州師范學校為起點,建立包括高等教育、普通中學、小學、專門技藝學校、職工學校以及幼稚園等教育機構,形成區域性完整的教育體系。同時,創立公共文化事業,建有館藏文物達2.9萬余件的南通博物苑,有中文書籍15余萬卷、西文書籍600余部的南通圖書館,還建有戲曲學?!婀W社和電影制造公司、一流水準的更俗劇場。數次來通的日本友人內山完造把南通稱為“最理想的文化城市”。

張謇的地方自治,帶有鮮明的個性特點。由他“個人主治”為主,張謇在政壇、士林和地方上具有崇高的聲望,為朝野看重,他積極爭取官府資源和動員社會力量,從經濟實業入手推動教育、社會和城市建設,使南通近代化進程表現出較高的組織程度。這不僅不同于歐美日本的地方自治城市,與同時期天津、上海、蘇州等地方自治相比,也有很大的差異。袁世凱在天津推行的地方自治,將官治融入自治,以迎合清廷通過整合社會力量來強化統治的意圖。上海地方自治是在外國租界刺激和影響下發生的,由紳商倡辦并以城市管理和建設為主要目的。以市民公社為特色的蘇州地方自治活動,街區基層自治組織主要參與市政建設和管理地方自治,并成為當時重要的社會思潮。與孫中山倡導民權、黃遵憲重視地方自治政權和地方議會建設、梁啟超認為自治本質是法律和民主不同,張謇地方自治思想基本不涉及民主政治內容,因而張謇的地方自治,與西方以民主政治為要義的地方自治理念有很大差異,更多的體現的是他田疇般的士大夫情懷。事實上,與田疇一樣,張謇是經營地方的偉大開拓者。

二、走出“欲治不能”的困境

張謇強調“自治須有資本”,他多次感嘆,“不自治不可,欲自治不能”。[1]V1:201至于“欲自治不能”的原因,他反思說有三難,即“集資難”“求才難”和“御侮難”,[1]V2:160生性倔強的張謇想方設法走出“欲自治不能”的窘境。

(一)解決集資難問題

經費缺乏是制約地方自治的首要難題。張謇常因“自治待舉之要事,相逼而來,而自治經費之問題,茫無所向”。[1]V1:199清末地方財政,根本無力承擔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建設之需。1909年清廷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僅規定以“地方公款公產”作為自治的經費保證。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地方既無自治所需的“公款”,也無可用的“公產”。在一些地方推行自治,因經費匱乏而被視若苛政,激化社會矛盾,清末由此引發的“民變”和“風潮”有數十起,因教育經費問題造成的毀學事件和訴訟案件有上百件。張謇主要靠個人之力和企業辦社會來解決地方自治經費,“歲豐則括其范圍,值歉則保其現狀”。[1]V1:524

其一,個人私產。包括辦實業所得的股息、紅利和公費,還有私人禮金和賣字收入,甚至是向銀行貸款。1925年張謇梳理用于“教育、慈善、地方公益者”款項,“凡二百五十七八萬,仍負債六十萬有余奇,叔兄(張詧)所出亦八九十萬不與焉”,[1]V4:623合計有四百萬之巨。

其二,企業盈利。張謇以企業辦社會,用實業支撐事業,大生成為南通興辦各項社會事業的投資主體。張謇將大生“余利”每年抽出1/14,作為通州師范學校固定經費。二十多年間,大生企業用于辦社會的支出占純利的8%。

其三,集資募捐。公共集資,包括采取股份公司形式集股聚資,以及為辦公共事業而募集公債,如曾為建南通電汽工廠和發展公共汽車交通而募集公債。另外,還有張謇一些親朋好友和社會人士的資助,如沈燮均曾資助通師1萬元。

1905年張謇創建的南通博物苑(張謇紀念館 提供)

(二)解決求才難問題

張謇曾感喟知音難覓,“經營通州一方之實業”“所同心共事者,一兄與三數友而已”。[1]V2:132辦紗廠,張謇主要依靠布商沈敬夫;搞墾荒,選用學過測繪的江知源;興教育,重用才學橫溢的江謙。而張謇提到的一兄,就是有著十多年官場歷練的胞兄張詧,在江西為官的張詧回到南通后,充擔起張謇實業“內當家”角色。張謇從事地方自治,最開始的骨干團隊主要由業緣、地緣、血緣聯結而成。大生最初“通滬六董事”沈敬夫、劉桂馨都是南通本土布業巨子,江謙、江知源則是張謇早年主持的江寧文正書院的學生,后又分別委以通師校長和通海墾牧公司副經理的重任。隨著地方自治的推開,對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張謇想方設法予以解決。

其一,就近遴選,主要是從“家族二代”“商二代”和“友二代”中挑選。張孝若留洋歸來,張謇讓他全面輔佐和參與自治事業。被張謇譽為“大生后起之秀”的沈燕謀,是其好友沈敬夫之孫,張謇資助他赴美學習農業、化學,回國后讓他任職大生公司,并兼南通紡織??茖W校英文教師。經過張謇精心栽培,好友周家祿之子周坦、陳維鏞之子陳琛、何嗣焜之婿劉厚生、部下林蘭蓀外甥吳兆曾,分別在自治機構和大生集團擔任要職。

其二,自主培養。張謇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先后開辦師范、紡校、農校和醫學院等,大力培養各類人才。張文潛是張謇創建的南通紡校學生,在美國深造后擔任大生八廠副經理兼工程師。通師學生孫鉞好學篤實被張謇看中,未等結業就破例讓他參與博物苑籌建,后又聘為首任博物苑主任。通師另一個學生孫支廈,在校學的是測繪和土木工科,畢業后參與張謇對南通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是事實上的南通總建筑師。這些本土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成為南通地方自治領軍人物。

其三,延納人才。張謇不拘一格羅致人才,通過自己物色、友人推薦和公開招聘等途徑,借才引智,遴選地方自治急需的各類人才,如邀請戲劇家歐陽予倩主持伶工學社,聘請有“針神”之譽的沈壽擔任女工傳習所所長。張謇重視“借才異域”,在大生紗廠和通師創辦之初,吸引了一批日籍教習和西洋專家。他堅持“待遇宜厚,情感尤重”原則,先后從英、美、法、德、日、荷等國引進各類人才40多位,其中就有著名的水利家特萊克。

(三)解決“御侮難”問題

張謇推行地方自治及各項事業,受到各方面的阻力不小。他舉例:“昔之開墾,今之疏河,下撓之;昔之航業,今之鹽業,上撓之?!盵1]V2:160張謇組織開墾沿?;臑?,當地游手好閑的“沙棍”借機滋事,哄搶蕩草等公司財物。張謇任同仁泰鹽業公司經理時,為改良制鹽投入大量費用,“改良鹽”每斤成本達27文,而鹽運司卻按舊例11文7毫牌價收購,公司因而難以為繼,他擬再辦一家鹽業公司以彌補虧空,鹽運司百般推脫,張謇請求運鹽到外地銷售,鹽運司拒不應允。由于官府“安于茍且”、肆意打壓和制度僵化,造成革新維艱。

張謇希望通過改良政治,為實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也為推動地方自治提供制度保障。在擔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時,提出了一系列經濟發展綱領,從法律、金融、稅則、獎勵四個方面,“扶植、防維、涵濡、發育”本國農、工、商業,擬訂發展實業的計劃,制定出一套既有目標、又有措施的資本主義現代經濟制度。張謇對民營企業發展尤為重視,認為欲振興實業,就須對民營企業實行獎勵和補助。他還強調,“農林工商部第一計劃,即在立法”,[1]V4:258在短短兩年時間里編制了20余部法律,涉及公司、外資、商業、礦業、產業、稅收、投標、度量衡、貨幣、銀行、證券、農業、森林、漁業、水利各方面,體現了民本主義、保育主義、棉鐵主義、開放主義等法治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商人通例》和《公司條例》,是在清末全國各商會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邀原起草員來京,復加審閱,修正十余條”后制定的。在其推動下,民初經濟法制建設成效明顯,許多立法開中國近代史的先河。

三、“倒金字塔”與“失敗的英雄”

1922年,南通地方自治事業進入巔峰期。8月,當時國內最負盛名的頂尖科學團體——科學社,組織40名學者參觀南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自治事業。學者們極為興奮,梁啟超發表演講稱,“南通是我們全國公認第一個先進的城市”。[4]987柳詒徵將南通和上海比較,“上海之新事業非不多于南通,而所以遠不及南通者,即由其盡失卻中國文化之精神,而為西洋文化之奴隸也”。[4]998過探先稱贊“南通之著聞,以實業之發達” “南通之著聞,以教育之普及” “南通之著聞,以自治之成績”。[4]970

也就在1922年,連年贏利的大生紗廠出現嚴重虧損,表面上是因棉貴紗賤造成,但從深層次看,一戰后西方列強掀起新一輪對華經濟侵略狂潮,國內軍閥連年混戰,經濟凋敝引爆了大生內部潛在的危機。這一年,成為大生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張謇的自治事業因而受到牽累。在其最后的歲月里,大生企業被江浙財團接管。

其實,年輕的張孝若早已看出危機端倪。他不止一次把南通地方自治比作是倒置的金字塔,“這么多的地方事業,靠著一人一家確是不穩”。[2]291為改變局面,張孝若不是沒有作過努力。1920年,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的張孝若希望通過組織自治會,改變過去“個人統系的南通”“個人自治模范之南通”[2]292,讓自治會成為南通120萬人民的代表。張謇不以為然,“南通之人,人各一舌,舌各一語,語各一自,名曰自治,未必能自治”,[1]V2:404并認為“縣之人,為地方實心辦事,能為自治表征,不盡系乎縣會之有無”。[1]V3:1140“倒金字塔”結構及“個人主治”“企業辦社會”,使南通地方自治更多體現的是張謇個人的影響和力量。

張謇身后,與其從未謀面的胡適稱他“是近代中國史上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于一方,而影響及于全國”。[2]3縱觀張謇的一生,與其說他是失敗的英雄,還不如說是超越成敗的英雄。張謇的胸襟志向超于常人,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他憑借士大夫情懷,以實現建設一新世界雛形之志,審時度勢,求強圖存,在清末民初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張謇的所作所為厥功至偉,他通過地方自治的實踐,展現出嶄新的整體性區域改造模式和近代化轉型之路,成為中國歷史上掙脫千年傳統藩籬,從“治人”轉向“治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正如和他稔熟的劉厚生所言,張謇“似乎是一個結束兩千年封建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一個大人物;同時也是走向新社會、熱心為社會服務的一個先驅者”。[3]286

從張謇在南通的地方自治成效來看,也絕非是“失敗的英雄”所能界定的。第一,領先性。通過地方自治探索,南通在很多方面走在同時期國內城市的前列,創下了眾多的“中國第一”。一、二、三產業互動,文教和公共事業較為完備,生產、生活和生態布局合理,充滿人文關懷。張謇在基礎條件遠遠落后于西方的情況下,為推動南通城市化所作出的貢獻,堪與新型城市建設的鼻祖霍華德相媲美,張孝若說其父所辦的事業“在中國都是第一件事”。第二,系統性。橫向來看,由點到面推進各項事業,如1901年通海墾牧公司成立后,張謇近代化事業的空間范圍逐步擴展到更為廣闊的通海及周邊地區,甚至在綏遠河套建有西通墾殖公司??v向看,按照治標與治本、需要與可能、時機與條件,著眼于實業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事業改進,區分輕重緩急,分步實施。他還主張徐州建省,發起組織“專謀自治事業”和“合群自治”的蘇社,希望通過“省各自治而后能聯”的“聯省自治”,把自己的地方自治實踐推向全國。第三,協調性。注重產業協調,以棉紡織為主體,建立緊密關聯的植棉基地、配套企業及交通運輸、金融貿易等產業。注重區域協調,通過發展棉紡織、港口運輸來帶動唐閘、天生港市鎮建設,通過黃海墾殖來保證棉花原料供給,帶動沿海灘涂開發,促進以工興城、工農互動、城鄉一體。注重要素協調,在主城區,科學規劃并配置公共行政、教育文化、商業金融、市政園林、娛樂休閑、餐飲旅館諸要素,整體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第四,特色性。張謇的地方自治,既有目標和計劃,更有具體實在舉措;既涵蓋物質層面,又涉及精神領域;既是中國的,又融入西方元素。在其主觀認識上,“在商言儒”的他,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又借鑒近代西方的一些價值理念。南通的地方自治,是在幾乎不靠外力的情況下,完全通過自身努力的自治,正如張謇自己所言,“南通事業向系自動的,非被動的,上不依賴政府,下不依賴社會”。[1]V4:440在中國近代史上,很少有人像張謇那樣,一個人在一座城市辦成這么多的事業,產生如此深遠影響。

穿越近現代百年風云,作為早期現代化道路上艱難跋涉的先驅,張謇留下的無論是精神財富還是物質財富,無論是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都彌足珍貴。其“皮骨心血,當為世界犧牲”[1]V6:306的人生觀,“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1]V4:508的事業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1]V2:83的權力觀,“用錢散財”和“窮人來,還是窮人去”[2]279的金錢觀,“立國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學”[1]V1:21的人才觀,具有恒久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張謇說過,“堅苦奮勵,則雖敗可成;侈怠任私,則雖成可敗”。[1]V5:8南通從落后小城跨入現代城市行列,始于張謇,近代南通歷史也由此而翻開新的篇章,是不爭的事實。

猜你喜歡
大生張謇南通
狀元實業家張謇與其兄張詧
張謇家訓一則(書法作品)
基于張謇文創產品開發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與探索
周大生2021 全新Shining girl 帶你探索自己就向往的生活
藍印花布:南通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
非遺南通
南通職業
周大生 | 品牌價值達572.26億元
大生
周大生/《Special》
——與眾不同的個性表達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