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022-12-04 14:22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第一中學林美金
青年心理 2022年17期
關鍵詞:師生教材數學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第一中學 林美金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關注,數學課堂也變得更加豐富與靈活,由此可見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重大。如何充分發揮師生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并能呈現由師生共同演繹的高效課堂,是目前新課改背景下應該重視和研究的問題,也是教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熱議的話題。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構建合適有效的高效課堂模式也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理想目標和教育教學不竭的動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只有少數教師能真正去踐行高效教學的理念,不少教師忽視了一些導致課堂低效的可控因素,所以不少地區和學校仍舊處于傳統教學下“高壓力低效果”的狀態。還有些教師一味打造花哨新奇的課堂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盲目追求課堂上的“熱熱鬧鬧”,卻減輕了一堂課實際應該達到的分量,因此,打造高效課堂是目前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把某初中的學生作為樣本,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該校初中學生的數學課堂情況,對他們的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解,挖掘其中影響課堂高效性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和提出建議。

一、高效課堂研究的意義

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上使用有針對性的課堂指導和見解,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并最大程度愉悅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課堂,從而實現高質量和高效的教育目標。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當今基礎教育不斷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的研究為素質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它是一種更有效、更加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滿堂灌的現象,把師生從重負擔、低效率的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還為師生合作交流、教學相長搭建了一個更好的平臺。高效課堂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能力,使課堂更具實效性,凸顯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給學生帶來更加開放、更具實效性的課堂。

數學課堂不應該僅僅注重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思辨能力。高效課堂喚醒了教師對數學教學研究的深入思考——數學課真正應該帶給學生什么?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很大的研究價值。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與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自編的《初中生數學課堂調查問卷》調查某初中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通過調查問卷設計相關問題,發放給該初中學生做問卷調查,預計發放168 份,實際有效問卷150 份。通過問卷大致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動態,包括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水平、實際課堂的學習狀況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情況,并對其進行了初步的數據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了有效的構建策略。問卷調查結束后,采用數據統計的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

學習動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大助推力,對數學學習至關重要。根據調查,70.71%的學生表示喜歡上數學課,27.86%的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程度一般,而1.43%的學生不喜歡上數學課。

這些數據表明,將近1/3 的學生對學習數學不那么感興趣;繼續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32%的學生認為數學教師在吸引其注意力上面效果一般。從這幾個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動機。

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我也發現不少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不知道究竟為誰而學、要學什么、怎么學。沒有學習動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不少學生都是在家長、教師的催促下學習,一旦不盯牢,學生就容易走神、開小差,學習就好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因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知識的渴求度遠遠不夠,這也證實了問卷調查的現狀。

(二)課堂上師生互動不夠

根據調查,31%的學生認為課堂上師生互動不多。師生互動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互動可以使課堂真正地“動”起來,師生雙方在你問我答、交流思想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教學相長,相互啟發。這不僅能培養學生數學思辨的能力,還能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應該通過多種方法增進數學課堂上有效的師生互動。

(三)多媒體等輔助教學需要加強

根據調查,54%的學生認為加入多媒體輔助教學相較于普通的教學模式更能提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對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在數學課堂上的使用可以穩步增加。

(四)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根據調查,54%的學生認為他們更喜歡“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程模式,40%的學生傾向于“出去探究型”的課程,6%的學生偏向于“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學生喜歡獨立自主學習的方式,這表明傳統教育體系下的學生很少有自主學習的意識,缺乏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三、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高效且高質量的備課

教師高效且高質量的備課,需要備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三是備方法。這三方面內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以促進學生學習為最終目的。

1.備教材

備教材就是提前熟悉教材,對知識點有全面的掌握。教師備課不應將教材原封不動地照抄到教案本上,教師必須自己先去研讀教材,將教材看透,對教材結構與體系有一個很清楚的了解。確保明白教材中的每一句話的含意,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并將其內容吸收理解,融會貫通,最后轉換為自己的東西輸出。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數學第18單元“平行四邊形”第一課前,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在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對平行四邊形的有關性質有所了解,在八年級又學習了利用全等三角形進行推理證明。因此,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究與證明。觀察、度量等只是發現結論、形成猜想的輔助手段。學生證明平行四邊形性質的主要困難是在證明過程中添加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

由于學生已經具備利用三角形全等證明線段或角相等的方法,在證明平行四邊形性質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由目標——證明線段相等出發,分析達到目標的方法——通過三角形全等證明邊、角相等,引導學生連接對角線,構造全等三角形進行證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通過連接對角線,用全等三角形知識證明平行四邊性質。教師要自己反復推敲教材背后所隱藏的豐富內涵,活學活用教材,將教材中的數學素養、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等進行加工,轉變成學生容易也樂于接受的信息。

2.備學生

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知識儲量、學習能力及思想狀況,還應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生活現狀等。新課改下高效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具有獨立意義和獨特性,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要想掌握好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生活現狀,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細致入微地觀察和嚴謹地收集記錄,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

此外,教師還應該明白學生現在處于哪一種學習思維,如何才能將他們的思路串聯起來。還需了解班里大部分的學生正處于哪種知識發展水平,并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想要達到真正高效的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習得知識后能將知識主動地與社會生活相聯系,對生活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的生活觀念與生活態度。

3.備方法

備方法中處處體現教師的智慧?!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樣離不開“利其器”,教師需要在課前打磨“器”,即教學的方法。這首先要求教師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儲備,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觀摩優秀教師教學,積極參與教師培訓,還應勤于自我反思以及思考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因此,教師高效而高質量的備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二)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師生互動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師生互動也是一種教學相長、啟發思維、碰撞靈感火花的途徑。在互動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耐心聆聽別人觀點的習慣,促使學生能夠厘清自己的思路,并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評價。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應根據教學要求創設豐富多元的教學情境,并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適當地提供幫助,從而打造更高效的課堂。

師生互動體現了新課改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而教師則處于主導地位。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利于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讓教師教得輕松自如,學生也能學得有趣快樂。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不斷提問、傾聽、反思中提升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技成果在教育事業上的普遍運用,學生學習的渠道也趨于多元化,而多媒體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工具在現今學校也被普遍使用。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能夠嫻熟地運用多媒體,并且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造不同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清晰直觀地、全方面地理解知識。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形象直觀的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以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學生,把文字、圖片、音頻結合于一體。例如,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時,教師可以播放百歲山的廣告視頻,幫助學生了解笛卡爾的愛情故事,并出示笛卡爾最后一封情書上的方程和圖象,初步感受方程及其對應的圖形。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可以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的魅力。

廣告視頻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方程有其對應的圖象。這種方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運用多媒體可以圖文并茂地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去理解和記憶教學中枯燥、難懂的知識,同時省去了大量板書以及講解花費的時間,使學生在同樣的時間里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獨立自主的“放手”教育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始終是被動接收知識的角色。而只有當學生真切地參與進了課堂,成為課堂的演繹者,感悟到課堂的魅力,發現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時,學生才會對課堂產生喜愛,學習主動性才會顯現出來,這才是教師追求的高效課堂。

法國前教育部長雅克·朗格從2000 年開始,在初中實施推出的教育改革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就是“親自動手干”,即讓初中生真實、細致入微地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一個物體或一種現象,然后通過猜測、分析、思考、論證、概括歸納和討論建立自己的認知。這完全符合我國基本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將課堂歸還于學生”這一目標,課堂中大部分的活動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而教師則在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

適當的“放手教育”,讓學生親自參與課堂,面對課堂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在自主探索與同伴詰問中,學生能一點點地找到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與啟發,為自己的學習積累豐富的經驗,這才達到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本文主要以問卷調查以及自身教學經歷對某初中學生的數學課堂展開研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150 名學生的課堂反饋,結合教學實際,發現該校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有以下特點: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課堂上師生互動不夠、多媒體等輔助教學需要加強以及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只有不斷提升和轉變教師和學生對數學的思想認識,學生對待學習數學的態度、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才能逐漸實現打造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這一追求。為解決影響初中數學課堂高效性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四個策略:教師高效且高質量的備課、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教學、獨立自主的“放手”教育。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的現狀與理想中所要達到的高效課堂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縮小的,而是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完善的。希望師生在實踐中不斷發現更多的問題,有更多新的思考,并不斷更新解決策略。

猜你喜歡
師生教材數學
教材精讀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重視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圓錐曲線點線距
師生討論改病句
題在書外 根在書中——圓錐曲線第三定義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滲透
師生過招,你敢接嗎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