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實施功能鍛煉聯合延續性護理的效果研究

2022-12-04 23:28楊變婷
婚育與健康 2022年20期
關鍵詞:功能鍛煉類風濕性關節炎延續性護理

楊變婷

【摘要】目的:探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功能鍛煉聯合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價值,觀察患者的預后。方法:選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7例患者,將其按照入院順序編號,將編號打亂分成兩組,對照組(有43例納入本組)在治療期間施以常規護理聯合功能鍛煉,研究組(有44例納入本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為其提供延續性護理,分析康復效果,對比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疼痛與疾病活動性程度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兩組,研究組關節腫脹數、關節壓痛數、晨僵時間均較少,握力較高(P<0.05);研究組VAS、DAS28評分均較低(P<0.05)。結論: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開展功能鍛煉并結合延續性護理可更有效的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建議推廣應用。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功能鍛煉;延續性護理;疼痛;關節活動

Effect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car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YANG Biant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obser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7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nd the numbers were number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number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exercise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44 cases included in this group) provided continuous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alyzed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compared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pain and disease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number of joint swelling, joint tenderness and morning stiffness were les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grip strength was higher(P<0.05); VAS and DAS28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 Conclusion: Functional exercis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more effectively,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 Functional exercise; Continuity of care; The pain; Joint activities

近年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發病率較高,該疾病是較為常見的多系統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發病時周圍的關節會受到累及而產生疼痛[1]。類風濕關節炎病程較長且發展緩慢,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遷延不愈,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都會受到影響而有所降低[2]。臨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采取抗風濕藥以及特定抗炎藥物等給予針對性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配合相應的功能鍛煉可提高恢復效果[3]。為了讓患者出院后仍能持續得到優質的護理,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功能鍛煉聯合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7例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隨機編號均分兩組,對照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0.25±2.13)歲;研究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60.32±2.21)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后計算得出,P>0.05。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技術等方法檢查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②患者及家屬在知情且自愿下參與研究,配合相關檢查以及診療工作,并填寫調查問卷。排除標準:①認知、精神異常無法與醫護人員正常交流;②心腦血管疾??;③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④合并惡性腫瘤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為其提供常規護理并開展功能鍛煉。

(1)健康宣教與心理疏導: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早期功能鍛煉的目的以及內容等詳細為患者講解,糾正以往不良的行為習慣,為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認知,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提高治療依從性。叮囑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用藥,定期來院復查。在飲食方面盡量少吃或不吃高熱量的食物,控制體重,避免因體重過重而增加關節的負擔,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適量補鈣,預防骨質疏松癥。日常做好關節部位的保暖措施,告知患者恢復是個漫長的過程,保持良好的心態對病情恢復極為重要,學會調節情緒,告知相同病情且恢復效果較好的病例增加其信心。

(2)功能鍛煉:①有氧運動:為患者講解有氧運動的內容以及相關事項,指導患者可適量進行散步、騎單車、慢跑等運動,每次30分鐘,每周4次即可,運動時間以及強度根據患者的耐受力而定,以不感到疲憊為宜,讓患者認識到長期堅持適量運動有助于緩解其關節與肌肉組織痙攣,可改善肌肉的舒張能力。②肌力訓練:指導患者開展力量訓練以提升肌力,如俯臥撐、啞鈴等抗阻力運動,以患者耐受為宜;在對患肢做好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可進行抗阻等張訓練,等長訓練及靜力收縮訓練法根據患者患病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運動訓練,如患者為膝關節病變可進行股四頭肌的肌肉收縮訓練。③關節活動:確保關節不負重的前提下指導患者開展指關節屈伸以及腕關節旋轉活動,逐漸增加肘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的屈伸與旋轉活動,每次20~30min即可。

研究組:該組患者在常規護理與功能鍛煉的基礎上增加延續性護理。

(1)建立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內護理人員應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與與實踐操作技能,掌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重點,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護理人員能夠獨立為患者提供專業性的護理服務?;颊叱鲈呵盀槠浒l放類風濕性關節炎健康知識手冊,再次對患者強調保持規律的作息、健康飲食結構、遵囑用藥以及堅持運動的重要性。

(2)建立微信交流平臺:由專人管理微信平臺,患者出院時向其發放微信公眾平臺的二維碼將其拉入微信群內,開通微信公眾號,每日定時在公眾號內發布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的文章或視頻,每周定時推送,內容包括運動方式、常見并發癥以及預防措施等,護士長審核后上傳推送給患者,患者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閱讀以及觀看。同時,患者可以將想要咨詢的內容匯總并發送到微信群中,每日由護理人員在微信群中設置1~2小時的答疑解惑時間,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每周定時通過網絡平臺發送1次健康知識,每周定時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近期的健康狀況并給予相應的指導。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2)對比疼痛程度與疾病活動性,①疼痛:采用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在紙上畫出直線,標注0~10分,0分:無痛;1~3分:輕微疼痛尚可忍受;4~6分:中度疼痛對生活與睡眠有一定影響;7~10分:強烈疼痛,對生活與睡眠嚴重影響。②疾病活動性:采用DAS28評分,總分9.4,分界值為2.6,得分高表示疾病活動性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前對比無顯著性的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關節腫脹數、關節壓痛數、晨僵時間均較少,握力較高(P<0.05),見表1。

2.2 對比VAS、DAS28評分。

護理前對比無顯著性的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VAS、DAS28評分均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因關節組織慢性炎性反應引發的全身免疫性疾病[4]。臨床表現為下層骨及軟骨和滑膜被侵蝕,關節受損進而引發關節腫脹和疼痛等,部分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其關節功能會喪失,長期臨床觀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并發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質疏松等多種疾病,若未及時治療不僅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延長恢復進程,生活質量顯著下降[5]。臨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通過藥物治療來緩解疼痛、消除炎性反應等癥狀,在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進一步提升療效。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以及關節活動等康復鍛煉可改善其機體狀態,恢復關節功能,運動時間與強度隨著患者病情的改善可自行調節,持續進行功能鍛煉可緩解其關節疼痛、腫脹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6]。因該疾病恢復的時間較長,需要患者持久的進行功能鍛煉,很多患者出院后依從性下降,鍛煉不持久,恢復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開展延續性護理,讓患者在院外仍能夠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出院前再次進行健康宣教,叮囑其日常注意事項,為其建立微信交流平臺,定期發布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知識的文章與視頻以供患者隨時了解自身疾病相關的內容,通過電話隨訪掌握患者的康復情況并給予相應指導,督促患者堅持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魄[7]。

綜上所述,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功能鍛煉可改善其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癥狀,同時配合延續性護理可提升患者的依從性,進一步提高總體療效,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姜桂蓮,張金姬,尹金銘.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對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4):3422-3425.

[2] 王璐,梁慧敏,魏蔚,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功能鍛煉指導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0):744-749.

[3] 祁盈盈,王朋朋,謝盼盼.運動康復護理應用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對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0,29(6):175-176.

[4] 連芬萍,司霞,張百靈.護理門診結合微信平臺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683-685.

[5] 張影,李元麗,王單.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9,33(4):264.

[6] 王蕾明,盧立芹,徐瑾.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治療效果及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21,34(2):268-271.

[7] 李瑞,吳朝露,張瑩瑩.功能鍛煉聯合延續性護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4):129.

猜你喜歡
功能鍛煉類風濕性關節炎延續性護理
雙藤痹痛凝膠對CIA大鼠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微信在痛風性關節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
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237例手部肌腱損傷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