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核心素養——初中物理深度學習課堂有效構建

2022-12-05 09:37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邢曉璐
天津教育 2022年32期
關鍵詞:深度物理探究

■南開大學附屬中學 邢曉璐

初中物理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專業素養,物理課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場所,深度學習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學習方式。結合物理學科特點綜合考慮,教師在開展深度學習時,應在課前深度備課,將問題融入情境中,使學生在情境中自主實踐探索,形成深度學習能力,再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化遷移、合理運用,達到提升物理素養的目的。素質教育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此促進學生形成未來學習和工作中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積極落實、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問題和任務的驅動下實現自主探究、深度思考,進而不斷提升物理課堂學習效率。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針對初中物理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提出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一、構建初中物理深度學習課堂的意義

深度學習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當前在物理學習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解知識點或整理習題引導學生反復練習。這種教學形勢下,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僅停留在記憶和再現這一淺層狀態,思維得不到提升,能力得不到發展,本質上屬于高能低效學習。很多學生本質上是不會學習物理的,對知識的理解也并不深入,尤其是一些班級中還存在以“刷題”為基調的教學現象。教育改革后,素質教育倡導物理學習不能只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還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各項技能。因此,深度學習近年來逐漸受到教師的關注,將它合理應用在物理課堂中,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完成師生角色的轉變。所謂的深度學習,與傳統學習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有效突出學生主體,重視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本質上屬于理解性的學習,能在數學活動中鍛煉、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點燃思維上的火花。

二、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初中物理深度學習課堂的策略

(一)任務驅動——激發學習興趣

構建初中物理深度學習課堂,能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想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在課堂中有計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經歷應用、分析、推導和評價等思維過程,進而加強對概念、公式等知識的理解,并在掌握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以此突破重難點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后續深入探究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相關知識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結合教學重難點設計驅動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直接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閉上眼睛耐心感受,說一說現在有什么感覺?在漆黑的夜晚中行走又有什么感覺?”讓學生經過討論后再回答,討論中學生會聯系將要學習的內容,從“光”的角度展開思考,進而得出結論:“人們在正常的白日環境下,雙眼可以清晰視物,辨明方向,閉上眼睛后則看不到任何東西,而且在漆黑的夜晚也很難看清楚事物,原因是與光線有關?!蓖ㄟ^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認識到,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這一問題有初步的認知,但無法利用物理知識解釋這一現象。

對此,教師要繼續追問:“那么大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看到東西?對比夜晚情況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當光線充足時我們就能看到東西,白天與夜晚最大的區別就是光線?!苯璐?,教師可以引入“光源”的概念,并進一步提出問題:“日常中常見的光源有哪些?”這一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教師可以將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1.什么是自然光源?什么是人造光源?2.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3.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證明直線傳播?4.想象并探索光的傳播速度。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解決這些問題。由此,學生可以在掌握“光源”概念的基礎上,了解到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進而產生深入探究的興趣,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活動中。

從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合理地設計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并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體系。

(二)創設情境——有效調動思維

情境化教學在物理課堂中應用得十分廣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引導,以便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層理解,使學生靈活地把握學科規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但部分教師在創設情境中,忽視了學生的真正需求,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對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圍繞知識點提出問題,或是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抽象內容,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得更扎實,從而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思維發展,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展開思考,深入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根據所學知識我們知道,雙眼視物的關鍵在于光線,但當在黑暗的環境中打開燈后,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發光的電燈,還能看到不發光的桌子、板凳,這是為什么呢?”這一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并放慢教學節奏,在教師的針對性引導下完成探究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認識到反射現象并逐步完成思維的轉化。教師要針對上個問題引入“反射光”概念,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反射的理解,例如,向學生問道:“當陽光投射到鏡面上時,相對應的位置上會產生光點,而當陽光投射到粗糙的木板上,為什么察覺不到光亮?”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難度更高,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應提前準備好擋板、激光筆、平面鏡、玩具等材料,在課堂中開展趣味實驗,引導學生親身操作并觀察實驗現象,通過歸納反射光的出現條件,進而加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由此可見,深度學習不能脫離生活,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也要融入生活化元素,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探究和掌握知識,進而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新舊銜接——強化探究思維

根據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師在物理課堂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但傳統課堂中教師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重視對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會導致教學存在淺層化問題?;诖?,在物理課堂中實施深度學習時,教師要利用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將新舊知識銜接在一起,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利用知識遷移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從而經歷知識的完整探究過程。

例如,“壓強”是初中物理學習中的難點,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教師應創新教學形式,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模式。在教學中積極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引導:“現在是冬天,下雪后大家在雪地上走過,會看到什么現象?”學生對這一問題有較高的興趣,可以結合生活經驗積極回答出“在雪地上走過會留下腳印”“在雪地上走過會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雪地上走路容易打滑”等答案。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進一步引導他們的思維:“下雪的時候有一項體育運動非常流行,那就是滑雪,為什么滑雪板在雪地上能快速滑行呢?”受年齡和知識的限制,學生無法立刻回答這一問題,對此教師應根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耐心引導,通過設計戶外實踐活動,更改橫截面積大小開展對比實驗,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強化感受,進而引入“壓力”“壓強”的概念。同時,為了進學生思維的轉化,教師可以繼續追問:“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實驗探究這一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和分析,無形中完成了深度思考。由此可見,借助知識之間的邏輯展開探究,引導學生經歷猜想、假設、質疑等過程,能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對“壓強”“壓力”等知識深入了解,形成獨特的新觀點,進而培養創新思維。

(四)實驗剖析——完成思維轉化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驗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物理實驗的開展,能幫助學生驗證理論知識,強化認知與感悟。但當下很多物理課堂中都存在實驗機會少的問題,教師以演示實驗代替實驗教學,甚至不做實驗的現象,偏離了實驗科學本質,無形中降低了物理學習本質。為了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教師應讓物理教學回歸實驗室,在課堂導入、正式教學等多個環節合理引入趣味實驗,通過實驗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實現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轉變,完成思維的轉化。

例如,在學習“內能”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做功改變物體內能”這一知識,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中引入實驗。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應準備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底部保留少量的水,對空的礦泉水瓶進行擠壓,再將瓶蓋適當擰松,注意不能將瓶口對準學生,讓學生觀察看到的現象,并剖析其中的原因。這一實驗簡單、趣味性強,實驗材料也較為常見,教師再提出探究性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什么力將瓶蓋推了出去?”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枯燥的知識會變得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由此引出教學主題,學生也會對后續的學習產生較高的熱情,并對內能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

在課堂中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設計現象更為直觀的實驗,讓學生從直觀的現象入手,完成深入探究:1.選擇密封的礦泉水瓶,利用儀器擠壓瓶內的氣體;2.用橡皮塞塞住瓶口,用數字溫度計的探頭通過皮塞插入瓶內,實時監測溫度變化,便于定量研究;3.瓶內的水應改為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使液化現象更容易發生;4.容器旁邊插入數字溫度計及探頭,更好地了解里面氣溫的變化。學生通過親身操作實驗并觀察現象可以發現,隨著壓強的變化,氣體的溫度也會產生變化,由此初步驗證理論知識,緊接著對氣體溫度變化的原因展開分析,進而發現“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現象,學生從中感受到物理的奇妙之處,重新認識物理的學習價值,進而使自主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間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五)評價優化——科學培養引導

評價是物理課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模式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帶著問題進行推理和猜測,以此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和提升。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多樣化評價,在帶有激勵性、引導性和持續性的評價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態度,并在持續深入的思考中獲得多樣化發展,形成科學的觀點和態度。

例如,在講解“力與運動的關系”相關知識時,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應設計多元化評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觀察,準備小車、木板等材料,將木板放在桌子上,小車放在木板上用手推動,小車向前移動,手的動作停止后小車就會停止運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一現象展開分析,猜測是什么力為小車運動提供了動力,討論后再向學生介紹牛頓、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等科學家的觀點,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從而認識到: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才會產生運動,如果物體沒受到力的作用就會靜止不動。

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火箭升空”“足球運動”“列車進站”等圖片,提出問題:“說一說這些物體運動有哪些不同?”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促進學生思維進一步發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加入學生的討論中,針對教學重難點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并在學生出現不同觀點時肯定或是糾正其觀點,從而讓學生在持續深入的思考中獲得不同的發展,進而形成科學的觀點和態度。課堂教學內容完成后,教師要展開有效的課堂評價,在原有評價形式的基礎上融入生生評價、小組評價等新的評價形式,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點評,幫助學生認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在未來的學習中及時作出調整。由此,學生還能認識到物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不斷總結中回顧,在體驗中總結,進而促進科學態度的形成和發展。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開展深度學習,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重要意義。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能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獲取有價值的關鍵信息,層層遞進掌握比較復雜的知識概念,同時自身思維逐漸由低階向高階過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任務驅動和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強化探究意識、調動思維活躍度的同時,提高自身思維品質,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深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三腳插頭上的物理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