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界感:現代社會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構

2022-12-06 04:07王昕迪胡鵬輝
中國青年研究 2022年10期
關鍵詞:邊界個體社交

□ 王昕迪 胡鵬輝

一、“社交恐懼癥”:青年對社交邊界感的呼喚

近年來,“社交恐懼癥”文化在網絡上廣為流行,諸多青年人動輒以有“社恐癥”自稱。2020年,光明網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交平臺探探就當下年輕人社交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1]。值得注意的是,“社恐癥”原本是嚴格意義上的醫學疾病術語,當下卻成為很多青年為自己社會退縮行為打掩護的文化標簽[2]。而且,正如“佛系”“躺平”一樣,“社恐癥”在青年群體中關注度最高,青年在社交中呈現出低欲望狀態。青年貼上所謂“社恐”的標簽,是為了建立起社交邊界,求得獨處的寧靜,不被外界群體所打擾?!吧缈帧痹跐撘庾R中被當作他們隔絕無用社交干擾的盾牌[3]。

“社恐”作為盾牌的背后,是現代社會中青年人對社交邊界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比如,2020年11月,一個名為“日常注重邊界感”的豆瓣小組成立,至今已超過10萬名成員;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中,李雪琴和郭麒麟默契地道出了“我不來麻煩你,但請你也不要來麻煩我”的處世哲學,這一強調“邊界感”的現代社交潛規則迅速登上網絡熱搜,引發了4.6億國人的共鳴;為了在生活中維系邊界感,擺脫無用社交,青年人開始鉆研“糊弄學”“推辭學”,有意識地“斷親”,甚至干脆給自己貼上“社恐癥”的病理標簽。這些現象不得不讓我們深入思考,現代社會中青年所追求的社交邊界感的理想圖景為何?青年對社交邊界感的需求是如何形成的?需求滿足面臨哪些障礙?未來社會又應當如何建構邊界觀以滿足青年對理想社交圖景的需求?

二、親密且獨立:青年社交邊界感的內涵與理想圖景

社會性是人類的本質屬性,但社會性也會模糊原本存在于人類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之間的清晰界限,進而可能引發個體的邊界感危機。邊界感的建構則可以幫助個體重建內心秩序,減少情感捆綁,維持內心世界的平衡。在社交邊界感被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首先需要回應的是社交邊界感的內涵及其理想圖景。

1.社交邊界感的內涵

邊界感是指個體能察覺出人際界限的感知力,標志著對社交邊界的重視程度。其中,社交邊界的內涵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社交邊界并不單單指空間意義上的身體邊界。比起空間上的身體距離,社交邊界更強調人與人之間適宜的心理距離,更多指涉了個體內在的“心理界限”。這種心理意義上的邊界會根據人際關系密切程度、彼此之間的情感態度而伸縮,也會決定空間意義上的社交距離。換言之,社交邊界是個體思想觀念和性格形象的體現,是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是個體與他人交往時的自我保護機制。因此,越過社交邊界、入侵個人空間的行為會使人產生焦慮和不適[4]。其次,社交邊界是自我和他人之間的界限,其劃分以個體為中心,針對個體之外的所有互動對象,包括父母、子女、配偶等親屬,因此也被稱為“自我邊界”。在《自我邊界》一書中,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喬治·戴德將自我邊界直觀地表述為“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5]。也即,自我邊界是由個體主觀確定的范圍,用來劃分內外世界,將自我與他人區分開。在明確個體的責任與主權的同時,自我邊界也確保了個體思想與生活的獨立。再次,社交邊界并不是社交壁壘,建立社交邊界并不意味著拒絕溝通和交流。社交邊界就像皮膚,既具有阻止外界侵入的防御性,又保證了與外界交流的通透性,為個體提供良好的內環境,以此來維持個體社會交往的心理穩態。事實上,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個體會通過和他人的互動來不斷調整和修正自身已有的社交邊界,并最終形成堅實的心理基礎。由此,邊界感產生于個體的社交實踐而又指導個體社交實踐。因此,具有邊界感并不意味著排斥社交,相反,邊界感強的人不僅不懼怕與人交往,反而能夠在人際互動中保持獨立并豐富自身,享受舒適自由的交往狀態。

2.青年社交邊界感的理想圖景

在現代社會的青年看來,邊界感某種程度上等同于安全感,社交邊界感已經成為青年的新需求。具體來看,此種需求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擁有個人的邊界,二是不侵犯他人的邊界。一方面,擁有清晰的個人邊界能使人學會評價人際關系,規避掉繁雜人際關系中的迷茫與壓力,以及其對個人生活意志的主宰。一個人具有邊界意識,意味著他能夠注重行事時的分寸感,擁有懂得拒絕別人的社交智慧。很多時候,被他人越界往往源于自己未建立起清晰的邊界或沒有堅定捍衛自己的邊界。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堅持自我獨立性的同時能夠做到尊重他人的社交邊界,才是社會互動中被崇尚的禮貌社交。根據社會交換理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像天平一樣,公平關系是人際交往中最滿意的狀態。所以,朋友之間的理想狀態是相互溫暖而不相欠,同樣,親人之間的理想狀態是相互扶持而不束縛。需要強調的是,再親密的關系也需要彼此之間擁有并尊重邊界意識,做到熟不逾矩。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應被允許擁有個人的空間,以“愛”之名的越界,實則是變相的情緒勒索,占有欲與控制欲的束縛會讓人喘不過氣。

獨立、自主并不意味著拒絕親密,人類需要親密關系帶來的情感支持。正如德國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親密而獨立》中指出:在親密關系中,人們有情感聯結和自主性這兩大需求,二者相輔相成,當失去平衡時,關系就會出現問題[6]。人際關系也同樣如此。在個體化與原子化的社會趨勢下,當代青年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拒絕社交黏稠,在不麻煩他人的同時,也希望個人空間得到他人的尊重。他們在不想被打擾的同時,卻又渴望被擁抱。由此可見,為了適應社交需求的現代化轉變,現代社會應當樹立符合快節奏、個體化社會背景下的新型邊界觀,即一種親密且獨立的人際關系,這也是現代社會青年社交邊界感的理想圖景。

三、青年社交邊界感的形成邏輯

青年作為現代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之一,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其價值觀念能夠反映不同時代群體的社會心態。當代青年成長于深度現代化階段,承擔著現代化轉型中的“過渡人”角色,青年生活方式和社會心態的現代化嬗變是整體社會價值轉變的“風向標”[7]。青年社交邊界感形成的背后影射著現代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社會心態的轉變,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秩序與規律,也將引領未來文化的發展趨勢。

1.現代化轉型下生活方式的變遷

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過渡的過程中,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整個社會結構發生了巨變。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發展在帶來經濟飛躍和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社會流動、社會分化的后果,衍生出新的社會風險[8]。社會學家鮑曼指出,當今社會的現代性是流動的現代性,原有的社會關系模式不再具有約束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聯結趨于斷裂[9]。尤其是中國,快速的社會現代化歷程導致不論是社會流動的規模與范圍之大,還是社會分化的速度之高,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象[10],這也使得人際聯結斷裂現象更加凸顯。

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城鎮化與市場化迅速發展,致使大量青年為了求學就業,背井離鄉,涌入城市??臻g距離的限制使他們脫離了原有的社會關系,與家庭和舊時的鄰里漸行漸遠。同時,頻繁的人口流動也使城市中的地緣關系逐漸式微,人際之間關系疏離,傳統“熟人社會”逐漸變為了“陌生人社會”。社會結構變遷下,個體和社會的關系也出現了結構性轉變,面對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青年只能依靠自身努力,用個體主義的視角看待問題,人際交往也傾向于優先滿足自身需求,呈現出個體化傾向。

除此之外,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也弱化了傳統社會的互助功能,使青年社交的需求不斷減少。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傳統社會給予的社會支持逐步被智能技術和社會服務取代,人類開始步入數字社會。通過網絡平臺的一站式服務,現代青年的互助需求可以被社會服務滿足,搬家、拿快遞、跑腿、代駕、送貨等各種日常生活瑣事動動手指就可以尋求到服務人員的幫助,個體不再需要傳統社會關系網絡的支持,也不必承受人情交換帶來的負累。這也使得人際交往的個體化程度加深。與此同時,互聯網中的虛擬世界還能夠為青年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ヂ摼W中的“共同在場”讓青年感覺自己并非獨處,虛擬社交中淺嘗輒止的特點,也滿足了青年微社交的需求,為青年個體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展現的平臺[11]。由此,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了“斷親”“獨居”等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個體主義在青年群體中不斷被張揚。

2.個體化趨勢下社會心態的轉變

社會結構的現代化轉型使社會呈現出個體化趨勢,而個體化趨勢下青年的社會心態也將隨之轉變。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指出,個體化包括脫嵌、去傳統化、再嵌入三個階段,個體從傳統社會的權利與義務中獲得解脫,其原有的價值觀念和規則模式趨于瓦解,接著再次融入新的社會結構之中,重新選擇或建構與之適應的行為范式[12]。在現代化轉型中,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革,曾經一元化的社會價值評價體系面臨著解體,新的社會價值評價體系經過重構,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具體而言,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新紀元,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著中國社會個體化的進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城鎮化的穩步推進、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青年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機會,讓他們能夠選擇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中,父輩的人生經歷、參照圖示和角色原型不再具有借鑒性[13],標準化的價值觀不復存在,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沒有孰優孰劣,每個人經歷的都是試驗性的生活,個體性和多樣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展示,生活方式的個人化與價值觀的獨立性顯得越來越重要。

個體化的現代社會,一方面強調個體是自身人生的創造者和風險的承擔者,個體需要奮斗和選擇來塑造自己未來的生活[14];另一方面,使人越來越獨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15],推動個體從“為他人而活”到“為自己而活”的心態轉變。伴隨著思想的解放,邊界意識成為現代社會的首要意識而被強調[16],指出個人邊界不容侵犯。一方面,個體化趨勢使青年人對自我的需求越來越重視,對自我意識的掌控力也逐漸增強,更能夠果斷地對黏稠、無用、錯誤的人際關系及時取舍與調整[17]。另一方面,注重隱私是個體化社會的特性,個體化趨勢使青年的隱私意識增強,也越來越重視擁有個人空間。當前青年群體對社交邊界感的強調,在某種意義上正是現代社會中個體獨立意識和隱私意識的體現,是青年在現代社會中追求個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達。在個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中,青年對社交邊界感的需求也反映出現代化轉型后的社會心態轉變,而青年社會心態的轉變還將進一步形塑未來中國社會的社交文化。

3.功績社會對邊界需求的強化

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與西方社會不同,中國社會僅用了幾十年便走完了西方社會歷時三個多世紀的工業化的進程[18]。對此,韓國社會學家張慶燮用“壓縮性現代化”來解釋東亞地區復雜性、多元化、急速性的現代化進程[19]?!皦嚎s性現代化”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時間與空間維度被高度壓縮,處于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因素在同一個社會中共存[20]。結果便是,壓縮性的現代社會注重結果主義、指標主義和濃縮主義,“快”成為壓縮性現代社會的核心特征,整個社會傾向于追求功利,關注結果而非過程,并設法以量化的指標來評估發展的成果。在“壓縮性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社會觀念消散,工具理性取代了價值理性,人的幸福感和價值感逐漸喪失,被“物化”為機器的零件,置身于“現代的鐵籠”之中[21]。

中國社會是典型的“壓縮性現代社會”,在這樣的社會生活中,青年在個體化趨勢下從傳統社會脫嵌,被動裹挾于社會競爭的壓力之中。德國新生代思想家韓炳哲在《倦怠社會》中指出,現代社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功績社會,項目計劃、自發行動和內在動機等政績命令形成了當今社會新的戒律,并通過讓個體自己鞭策自己的方式,加速了個體化的進程。功績社會的核心特點是積極性,整個社會太過于鼓勵人們積極生活,以至于逐漸發展為“興奮劑社會”。社會中的個體演變為一臺效能機器,使功績達到最大化。然而,這樣的積極生活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過度的刺激、信息和資源使個體處于社交過載的狀態之中而疲于應對,更多成就、更高產的社會期待讓現代人處于自我剝削的倦怠之中,需要休息和放松以撫慰過勞、燃盡的心靈[22]。

在高度倦怠的現代社會中,邊界感成為現代青年自我保護與自我儲能的方式。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最早對社交中的邊界予以重視,通過對現代社會的分析,他將社會生活中的社交距離視為自我與他人“內在關聯”的心理距離,這其實是一種“內心的屏障”,起到屏保作用[23]。在快節奏、追求積極生活的當今社會,頻繁的社會流動讓現代人每天要不斷地與人接觸,面對社交過載,如果沒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屏保效應”,人們終將會困于煩亂的社會交往中而感到精疲力竭,因此,邊界感還為疲憊的年輕人提供了在內卷化社會中喘息的機會。

四、傳統社交文化:建構邊界觀的困境

任何文化現象均有其特定的文化體系,特定社會中的社會交往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長久以來,中國人喜歡“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的宴酣之樂,追求“兒孫繞膝、家人團圓”,傾向于以“聚”為禮,在親戚朋友中收獲情感支持?!笆烊松鐣蔽幕碌膫鹘y社會模式包含情感性黏稠化和工具性黏稠化兩大特點,兩者分別以“情”和“利”為主導。情感性黏稠化是指由于感情深厚而造成的關系黏稠化,工具性黏稠化是以獲取個人利益為社交目的,從而導致的關系黏稠化。情感性黏稠化與工具性黏稠化相互嵌入,工具性關系的建立有利于情感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情感性黏稠化;情感性黏稠化能夠促進社交的工具性目的達成?!笆烊松鐣蔽幕钌钋度胫袊说男愿窕?,傳統意義上的人際交往以“自我”為中心,富于伸縮性,不分公與私[24]。

雖然現代化轉型的社會變革促使青年追求社交邊界感,但傳統社交文化在中國人心中依舊根深蒂固。受制于集體主義的文化根源,在中國社會情感性黏稠化和工具性黏稠化的雙重作用下,現代青年渴望獨立、拒絕黏稠的社交需求依舊難以實現,其追求的個人空間和社交邊界與中國社會的社交文化存在矛盾與沖突,使青年越來越受困于這種過于滲透的社交邊界之中。要想滿足青年對邊界感的需求,必須從社會層面建構邊界觀,推動中國社交文化的改變,而要在中國社會建構邊界觀,依舊面臨著重重困境。

1.農業社會的組織形式導致社交邊界意識缺失

作為以農業為基本大業的國家,中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固定在土地之上的。農業社會的特征是缺乏流動性,人們被牢牢地局限和團結在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聚族而居、守望互助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基層社會組織形式。中國社會在長期的農業社會的生產勞作中,形成了基于“差序格局”的熟人社會,在日常交往場域中基本上都是熟人環境。

“熟人社會”的群居生活,造就了中國人社交中的“無邊界感”。一方面,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血緣與地緣關系形成了人際關系的紐帶,群居的生活達到了傳統人們理想中的人丁興旺的效果。鄉土社會中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區隔,人與人之間親密無間,講究團圓和熱鬧。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例如,中國人飲食講究共食,全家人圍著圓桌,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成了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營造一家人濟濟一堂、其樂融融的節日氛圍。中國人日常朋友聚會、生意洽談也基本都在飯桌上進行,通過共食拉近人際關系。在住房建筑中,中國獨有的四合院,講究家族群居,體現家族和美相親的東方生活姿態。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聚在一起是維系人際關系的基本條件,在群體中通過感情的聯絡獲得人際支持與力量。另一方面,農業生產具有開放性的特征,相當數量的人口在一個較為固定邊界的土地上勞作,共享空間。這也使得人們所感知的個人空間的范圍相對較廣,群體內部較為開放,社會公共邊界模糊。因此,中國人極少認識到個人空間也應該屬于人的個人財產,缺乏對空間邊界的意識。比如,父母不經同意擅自進入子女房間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權利,實則是喪失“邊界感”的越界行為。

除了空間邊界感,農業社會的組織形式也影響著人際交往邊界。傳統農業社會中,基于地緣、血緣關系而組成的生活、情感共同體,為個人抵御自然和社會風險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網絡,也為個體提供了強烈的情感支持。農業社會中,人們在血緣關系中容易獲得穩定的社會支持,幫助人們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5]。中國人家庭生活所養成的基本關系,在向外推廣時,會被運用到其他社會關系中[26]。中國社會的交往都是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交往規范是家族血緣倫理的拓展。因此,農業社會中的人際交往,傾向于把一切關系親屬化。即使是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人們也會尋求并建立一種類似于宗族性質的關系紐帶,將其他關系發展為親屬關系的替代,以獲得與血緣親屬網絡中同等的情感支持。即便在今天,傳統農業社會的組織形式早已發生變遷,但我們還是會用農業社會的家族倫理去審視現代社會關系,社會組織形式與交往形式充滿了親情化的色彩。比如,朋友之間關系要好,我們會形容“好的跟兄弟一樣”,將社會交往關系進行親情化預設。因此,在日常社交中,對于邊界的認知也被導向私人傾向,追求熟人社會中親密性的情感表達,將社交中的心理距離趨向于親密距離。在維系親密感的同時,個體的公共邊界變得模糊,形成“兄弟之間不分你我”的情感狀態。

在擬親屬化的人際關系中,越不設邊界、坦誠相待的社交越被認為是感情親密的象征,界限意味著生疏、隔閡與分離。掩藏心事、保持社交距離、追求個人獨立,會被認為是“見外”的標志。換言之,擬親屬化的人際關系傾向,導致中國人對于隱私界限沒有概念。比如,即使在當下社會,涉及個人婚姻狀況、工作收入等私密的信息,也經常被當作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然而,忽視社交邊界的人際交往實踐,往往使得個體的自我邊界被他人入侵,被越界者屢屢默許他人的越界,最終困于無謂社交中,導致自我喪失和情緒負累。

2.關系社會的規則缺失導致社交黏稠化

“熟人社會”也是一個關系社會和人情社會。梁漱溟認為,人生在世需要處理人與自然、人際關系、人與自身的三大關系。中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不迫切,而人際關系則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中國人重視人際關系的原因[27]。俗話說“在中國社會,沒有關系寸步難行”,找關系往往成為中國人辦事時的潛意識,看病找關系、孩子入學找關系、求職找關系。當然,找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向效果,那就是交換中人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28]。比如,入學找關系為家校雙方建立了信任[29],看病找關系解決了醫患關系間不信任的問題[30],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化解了因為資源、信息不對稱而可能出現的信任危機。但是,當找關系成為大多數人所內化的潛意識,甚至將其視為社交智慧時,我們需要反思其作為一種社會現實的結構根源。

究其原因,首先,缺乏嚴格的組織架構和規則約束為執行者提供了自由裁量權,強者利用關系來平衡感情,弱者利用關系來撬動資源。其次,在長期的農業社會生活中,傳統的社會規范重視倫理私德,強調情感規訓,而極少對公共道德規范約束,每個人首先考慮的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認親不認理”的觀念根深蒂固,致使人們的規則意識淡薄。最后,在前兩者的影響下,人們在長期采用“關系”解決問題的習慣中產生路徑依賴,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默認找關系的合理性。在這樣的關系社會中,人際關系成為人生中的重要資源,受“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交往文化影響,中國人的社交開始趨于工具性黏稠化,使得年輕人困于社交,為維系人際關系而強迫社交。然而,主動迎合吹捧促成的虛偽社交,也會讓年輕人戴上假面具,徒增無謂的壓力。

五、現代社交邊界觀的建構

隨著農業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社會結構的變遷催生出更深刻和自由的精神需求。在農業社會生產生活中,對于合作的需求使得人們選擇群居生活,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趨于同質化,密集交往讓人與人之間沒有隱私和秘密,自然也就不在意所謂的個人邊界?,F代文明的發展促進社會意識的變遷,使人的發展趨向于個體化,社會身份的區隔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具有異質性,人們開始樹立起自我意識,建立起個人邊界。在當下社會,面對傳統社交文化造成的困境,我們需要從觀念層面和制度層面建構現代社會親密且獨立的社交邊界觀。

1.觀念層面:將邊界意識根植于民眾的日常生活

建立親密且獨立的理想人際關系,首先應從民眾的思想觀念入手。只有當邊界意識深入內心,個體才能從行為上尊重邊界,進而形成具有分寸感的社交文化。

童年時期是培養孩子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的關鍵時期,因此邊界意識的樹立應當從孩子抓起。為了培養國民的邊界意識,西方國家紛紛將獨立精神與邊界觀的培養融入孩子的教育中,例如,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所推崇的“蒙氏教育”方式,就為每個孩子設立了個人的邊界。在“蒙臺梭利”幼兒園中,每一個孩子都會擁有獨立的工作臺,外人未經允許不得插手孩子正在進行的獨立工作[31]。來自英、法、美三個國家的作家聯袂創作的《別摸我頭發》系列兒童繪本,被譽為兒童社交邊界培養的經典之作?!秳e摸我頭發》通過講述小主人公艾瑞兒學會拒絕、保護自己邊界的故事,教會孩子樹立自我清晰的邊界,避免形成“討好型”人格,告誡孩子在樹立自我邊界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的邊界。

從西方經驗來看,邊界意識的教育應當融入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家長應率先垂范,在家庭教育中做到不干涉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空間,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做到以身作則,恪守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邊界,注重邊界感的培養。學校教育也應開展相關課程教育,維持好教師和學生的邊界感,讓青少年在不同的社會領域都能做到尊重規則,將邊界意識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

2.制度層面:以制度約束推進社會環境的公平正義

關系社會的形成除了受到文化觀念的影響,也與制度缺失有關。要打破關系循環和公私不分,使公權力保持中立,必須以制度約束推進行政內部體系健康發展,構建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一方面,以法治化建設遏制腐敗源頭,使行政人員堅持底線思維,不留關系運作的空間。另一方面,構建完善的監督體系,將國家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織密行政體系的監督網。通過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破除辦事找關系的陋習,打造“制度先行,法治至上”的良好社會環境。

為保證制度的公平正義,在數字技術快速創新與應用的背景下,探索以數字化賦能的方式助推制度的高效運轉是關鍵。當下我國已經步入數字時代,“十四五”規劃更是提出要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32]。近年來,從數字政府的建設到最多跑一次的治理實踐,互聯網+政務服務引領國家治理現代化轉型,實現跨地域、跨部門、跨業務的一網通辦,促進行政效率的提升,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民眾的辦事程序,真正做到利民惠民。以往多環節、多部門的辦事程序需要依賴熟人社會中的多層關系交易才能尋得便捷,而如今數字化技術推動的行政改革,對于民眾的辦事需求實現了無差別、一站式辦理,讓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無從扎根。同時,在數字社會的發展中,使更多的互助需求通過互聯網技術滿足,通過數字平臺為民眾提供社會支持,隨時隨地讓數據為民眾跑腿。這樣一來,讓現代青年從人際關系中獲得自由與解放,不再被黏稠化的社會交往捆綁,他們得以減少以利益為目的的低質量社交,保留社交中的本真,追求情感互惠的高質量社交。

六、注重邊界感之外:警惕群體性孤獨與社交部落主義

在現代邊界觀的建構中,把握好“親密”與“獨立”之間的尺度顯得尤為重要。若過度追求獨立,生成獨立但不親密的人際關系,現代邊界觀將會發生異化,人們將喪失內生的社交需求,進而導致倫理關系網絡的斷裂。更嚴重的是,發軔于個體社交層面的問題,還可能導致整個社會層面的非預期性后果,如:社會人際關系冷漠、道德主義排他、社會信任瓦解,現代化所導致的“陌生人社會”將會陷入道德淪喪、人情淡薄的深淵;道德責任懸浮化,使社會失去了原有的溫度;社會排斥與社會區隔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斷裂,致使現代社會失去抵御不確定風險的力量。因此,我們需要警惕過度強調邊界感可能帶來的群體性孤獨與社交部落主義。

1.群體性孤獨:網絡世界的虛假狂歡

當代青年呈現出“佛系”“躺平”等低欲望的社會心態,與網絡媒介技術的發展能夠滿足青年社交淺嘗輒止的社交微需求密切相關。此種心態也客觀上防止了社交黏稠化問題的出現。然而,社交黏稠化的另一個極端是孤立化。若不能把握其中的度,獨立但不親密的人際關系容易使青年產生網絡社交依賴,青年局限于自己的空間之中,以自我為中心,摒棄與社會的正常交流,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并抑制個人發展。

網絡社交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個體可以通過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來維系人際關系、彰顯自身的存在感。但是,網絡社交也使得個體喪失了線下社交的親密感,促使沉迷于虛擬社交中的“空巢青年”對現實生活失去參與感。青年在虛擬世界狂歡,實則只是“在一起”的群體性孤獨,容易使人患上“網絡孤獨癥”。正如美國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在《群體性孤獨》一書中指出,現代人能夠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實現身體的即時在場,卻無法連接起心理的情感,現代青年由于害怕裹挾于親密的社交之中,選擇在虛擬世界進行逃避,然而卻只換來內心的虛無與孤獨[33]。當代青年希望擁有“不打擾”的溫柔,也渴望得到線下的情感體驗,但卻因害怕被困于無邊界的社交而將線上與線下分割。他們看似待在了虛擬交往的舒適圈里,實則卻陷入了新型孤獨的困境之中。

加拿大作家蘇珊·平克在《村落效應》一書中指出,在網絡時代,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必須通過面對面的社會交往,近距離與親人朋友分享興趣,保持親密才能讓人收獲如村落生活般的歸屬感,在線下的交往中獲得精神力和復原力[34]。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邊界是在試探性地碰觸中建立的,不能因為害怕嘗試而選擇逃避,而應是建立更緊密的社會聯結,收獲情感支持和幸福感。在交往中注重邊界感意味著自我保護而非社交隔離,更不是袖手旁觀,拒人于千里之外。換言之,人與人之間需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增進親密感,建立社會信任,以防發生“無緣社會”的悲劇。

2.社交部落主義:社交繭房中的認知偏差

在現代生活中的青年很容易因為追求個性化的興趣愛好,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樹立起“生人勿進”的邊界,導致社交部落主義的發生。一旦陷入這種“社交繭房”之中,人們往往容易形成集體認知偏差。這一認知偏差還容易造成人們價值觀念產生“內部同質化,外部異質化”的嚴重后果。因此,人的社會交往不能只在自己的同質圈,不能排斥跟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尤其是當今社會,青年人成長于開放包容的時代,應當用多元化的思想觀點來武裝自己,尊重不同的價值觀,以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進行差異化社交,傾聽不同群體的聲音,進行觀點的交鋒和碰撞,使社交符合價值多元的時代精神。

七、結 語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指出:“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邊界感的缺失?!痹谌穗H交往中,社交邊界的清晰與否事關自我保護能力的高低。只有在一個尊重邊界、公平正義的社會中,人們才能做到真正自由地去成為最好的自己。本文從現代社會為何需要社交邊界感入手,揭示社交邊界建立的時代背景,勾勒現代邊界觀的理想圖景,論證青年社交邊界感的形成邏輯,闡釋在中國傳統社交文化影響下建構社交邊界觀的現實困境,致力于在觀念層面和制度層面制定社交邊界觀的建構策略,并警惕邊界感之外可能出現的群體性孤獨和社交部落主義,最終建立起人與人之間親密且獨立的社會關系。

古人云:“遠而不疏,近而不狎”。遠不疏意味著有距離但不疏遠,近不狎的意思就是親近而不褻瀆,互相尊重。在時代浪潮下,我們所追求的現代社交邊界觀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親密且獨立的關系,推崇一種既鑄就人格的獨立性,又不因此失去豐富的人際關系的社交文化。通過現代邊界觀的建構,呼吁世人在交往中把握尺度,提倡高質量社交,形成大事有原則、小事有分寸、萬事有底線的社交文化,以此推動中國社會中社交文化的現代性嬗變?!?/p>

猜你喜歡
邊界個體社交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守住你的邊界
聰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突破非織造應用邊界
意大利邊界穿越之家
社交距離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人蟻邊界防護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