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會陰盆底三維超聲聯合直腸超聲評價生物肌電刺激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2022-12-13 02:52元之婷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2年8期
關鍵詞:生物反饋盆底肌力

何 秋 羅 婷 元之婷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618200)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PFD)是指盆底組織受損后出現的盆腔臟器脫垂(POP)、盆底功能異常及壓力性尿失禁(SUI)等一系列綜合征,臨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鍛煉、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等,均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2]?,F階段,臨床對FPFD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臨床癥狀、體檢以及電生理指標等,但這些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診斷效果不理想[1]。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發展,三維超聲、直腸超聲逐漸被應用于FPFD的臨床診斷中,且被認為是臨床診斷FPFD的有效篩查方式[3]。鑒于此,為進一步了解生物肌電刺激治療FPFD患者盆底結構、肌力等變化,本研究進行了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 月-2020年6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FPFD患者200例。納入標準:①單胎妊娠;②SUI Cullen分度為Ⅰ~Ⅱ級,POP分度為Ⅰ~Ⅱ級;③自愿簽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服用過激素類藥物;②有慢性泌尿感染性疾??;③有盆底手術史;④有慢性便秘史;⑤有盆腔炎癥。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各100例。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盆底肌肉鍛煉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將1號或2號陰道啞鈴外部涂抹潤滑導電劑,將其大頭置入患者陰道內2cm,囑患者收緊肌肉,待感到陰道啞鈴在體內有所提升后,再取站位反復訓練,單次訓練15~20min。觀察組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治療:①電刺激,前半周期設置電刺激脈寬320~740μs,頻率8-32Hz,給予I類肌纖維鍛煉;后半周期設置電刺激脈寬20~320μs,頻率20~80Hz,給予II類肌纖維鍛煉。鍛煉完成后進行盆底肌力測試,如果療效不佳適當調整電刺激脈寬、頻率繼續治療,并強化單項肌纖維鍛煉,單次治療時間30min,每周治療2次,連續治療5~7周。②生物反饋,使用生物反饋治療儀評估患者的肛門直腸功能,通過生物反饋模式進行顯示,在治療開始前囑咐患者放松5min,將治療儀管道置入患者肛門直腸內等待適應,囑患者勿說話或咳嗽,校正好儀器后連接好主機,選擇壓力-肌電模式,指導患者將注意力集中于儀器屏幕上,并不斷放松與收縮肛門括約肌,保證儀器屏幕顯示在正常范圍肌電活動,根據視圖指導患者放松與收縮肛門括約肌,單純治療時間1h,每周治療1次,共治療10次,根據患者情況調整治療頻率。兩組均接受會陰盆底三維超聲及直腸超聲檢查:患者檢查前10min排空膀胱、直腸取仰臥截石位,采用Voluson E8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檢查,凸陣探頭,頻率4-8MHz,探頭置入患者陰道內直到可清晰觀察到恥骨聯合、尿道矢狀面以及直腸肛管連接部,將其作為基礎平面進行動態三維超聲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盆底狀態:通過測量肛直角比較患者靜息期與力排期時盆底位置、形態、結構。②盆底肌力:包括盆底I類、II類肌纖維的肌力。③疲乏程度[4]:評分越高疲乏越嚴重。④POP評分[5]:采用氣囊法測定,未感到陰道肌肉收縮為0級,陰道肌肉出現輕度收縮為I級,陰道肌肉可持續性收縮2s且可重復2次為II級,陰道肌肉可持續性收縮3s且可重復3次為III級,陰道肌肉可持續性收縮4s且可重復4次為IV級,陰道肌肉可持續性收縮≥5s且可重復不≥5次為V級。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對照組年齡(28.3±4.1)歲(23~34歲),陰道分娩75例、剖宮產25例,SUI Cullen分度Ⅰ度56例、Ⅱ度44例,POP分度Ⅰ度58例、Ⅱ度42例。觀察組年齡(28.3±3.7)歲(22~35歲),陰道分娩73例、剖宮產27例,SUI Cullen分度Ⅰ度53例、Ⅱ度47例,POP分度Ⅰ度56例、Ⅱ度44例。兩組基線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

2.2 盆底狀態及盆底肌力

觀察組肛直角靜息期(63.28±9.33)°、力排期(58.90±7.50)°均大于對照組(40.14±7.33、33.10±8.53)°(t=19.503、22.715,均P=0.000)。治療后兩組I類、II類肌纖維肌力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

2.3 疲乏程度

治療后兩組疲乏程度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疲乏程度評分比較(分,

2.4 POP-Q評分分級

治療后觀察組POP-Q評分0級占比高于對照組,Ⅰ級、Ⅱ級占比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OP-Q評分分級比較[例(%)]

3 討論

FPFD的發病原因較復雜,主要與產婦分娩后盆底肌肉功能受損,導致盆底肌力下降有關。目前,臨床診斷FPFD以影像學檢查為主,而超聲檢查被廣泛應用于FPFD臨床檢查中。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靜息期、力排期肛直角均大于對照組,提示經會陰盆底動態三維超聲與直腸超聲聯合檢查可有效顯示FPFD患者靜息期、力排期的盆底位置、形態及結構。與李一凡等[6]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經會陰盆底三維超聲可在非侵入狀態下完成檢查,不僅可直觀清晰顯示盆底結構,且不會引起盆底器官位置與結構形態變化。另外,經會陰盆底三維超聲檢查還可動態觀察盆底軸平面,多切面直觀觀察肛提肌,有效彌補二維超聲的不足[7-8]。而直腸超聲檢查雖然可清晰顯示出后盆直腸前突、腸疝以等情況,但受解剖關系影響,不能直觀評估前盆、中盆的膀胱脫垂情況。二者聯合檢查可實現互補,成為FPFD有效篩查方式。

目前,臨床對FPFD主要采用盆底肌肉鍛煉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I類、II類肌纖維肌力均高于對照組,疲乏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OP-Q評分0級占比高于對照組,而I級、II級占比低于對照組,提示經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聯合盆底肌肉鍛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疲乏程度、POP-Q評分。分析原因:盆底肌肉鍛煉可有效增加盆底肌群彈性與肌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電刺激是通過低頻率電流刺激患者陰道,促進盆底肌群、神經自主收縮,不僅有效增強盆底肌肉彈性,提高收縮強度,還可抑制膀胱的興奮性,降低SUI的發生率,同時具有一定預防肌肉萎縮的作用;另外,通過精準判斷患者盆底肌肌纖維受損類型與肌力,設置電刺激的頻率、脈寬,可有效喚醒盆底受損肌群,恢復肌肉彈性與力量。通過生物反饋信號進行鍛煉,不僅可促進患者盆底功能恢復,還可促進尿道口、陰道及肛門周圍肌群收縮,對尿道括約肌產生刺激作用,提升其肌力,抑制膀胱收縮功能,進而減少尿失禁發生[9]。此外,根據反饋來的信號學習正確收縮肌肉,讓患者迅速且準確掌握盆底肌肉訓練方法,達到良好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經會陰盆底動態三維超聲與直腸超聲聯合檢查可作為FPFD患者有效篩查方式,經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與盆底肌肉鍛煉聯合應用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疲乏程度、POP-Q評分,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猜你喜歡
生物反饋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在踝關節中的應用進展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兩種盆底修復系統在盆底重建手術治療中的效果比較
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聯合盆底肌鍛煉在治療中老年婦女子宮脫垂的康復效果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老年焦慮癥應用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觀察
盆底三維超聲在盆底器官脫垂女性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