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場地和文脈出發
——路易吉·斯諾茲的伯爾尼“K·lsterli”區域規劃方案解讀

2022-12-14 03:23真,王
城市建筑空間 2022年11期
關鍵詞:伯爾尼車行石拱橋

卞 真,王 璐

(1.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2.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天津 300130)

1 背景

作為提挈諾學派的重要成員之一,瑞士建筑師路易吉·斯諾茲的設計作品既有提挈諾學派的共性,如關注建筑與自然景觀的聯系,運用簡單的幾何形體和精煉的現代建筑語言等,也有其獨具匠心之處。例如,與同屬提挈諾學派的利維奧·瓦契尼從完美形式的建筑出發,重新創造環境以適應建筑不同。斯諾茲是一名重視環境的設計師,他總是運用建筑來回應場地和文脈。場地一詞較易理解,而文脈一詞較難理解。有人將文脈直譯為“上下文”,表達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的意義,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是要根據其所在的整個段落、整篇文章去理解。簡單地說,文脈更關注一種關系,既包括各種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包括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既包括空間維度的聯系,也包括時間維度(歷史)的聯系。斯諾茲常常通過場地和文脈發展其設計概念,他的城市設計作品之一,伯爾尼“Kl·sterli”區域規劃方案即充分反映了這一特點。

2 伯爾尼“Kl·sterli”區域規劃方案

2.1 場地閱讀

伯爾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阿勒河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阿勒河的東岸是伯爾尼新城。項目聚焦于新城和老城跨河連接部分的“Kl·sterli”區域,該區域是伯爾尼老城的門戶空間之一。

“Kl·sterli”區域內橫跨阿勒河的兩座石拱橋是重要的設計要素,兩者有著悠久的歷史。前一座橋是貼著水面建造的小石拱橋,這是阿勒河上最古老的橋梁,歷史上主要服務于行人和馬車。小石拱橋西端還有一座塔樓,歷史上其為防御而建造。后一座橋是19世紀建造的大石拱橋,主要服務于需要更高通行量的小汽車、大客車和貨車,后者的橋面路幅較前者更寬。兩座橋在垂直方向的形態差異遠比水平方向更大,這是由于地形高差和連接點的限制。小石拱橋西端連接塔樓前地勢較低的小路,大石拱橋西端連接半山坡上地勢較高的快速路。為化解快速路與伯爾尼老城的高差,大石拱橋有很長一部分斜插進伯爾尼老城的肌理中,并與城內主要街道直接相連。

斯諾茲面對的狀況是,兩座石拱橋均承擔伯爾尼老城的車行出入功能。兩座石拱橋西端橋頭之間的高差較大,以至于不得不通過坡道聯系。這兩條車行坡道不僅給行人和游客帶來安全隱患,而且也降低了阿勒河西岸的景觀品質,很多公共活動無法在此開展。同時,游客的停車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以上都是斯諾茲需要解決的問題。

斯諾茲對“Kl·sterli”區域的空間結構性關系進行梳理后,繪制了一張整體概況圖(見圖1)。整體概況圖中用藍色表達的阿勒河和用綠色表達的岸邊綠地占據了大部分畫面,體現了斯諾茲對場地內自然景觀的絕對重視,他希望盡可能地保護自然景觀,保護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關系。紅色的點表達的是阿勒河對岸的重要空間節點,體現了斯諾茲對道路交通規劃的深刻理解,道路交通規劃中最關鍵的是點與點之間的聯系。黃色的熊表達的是圖域外的新熊坑公園,這是伯爾尼市的標志之一。阿勒河西岸的一條等高線像繩子一樣下垂,“熊”便沿“繩子”往圖域里爬,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斯諾茲的設計意圖——將阿勒河西岸與新熊坑公園有機聯系,是一種既準確又幽默的精彩表達。除了顏色外,等高線與伯爾尼老城的城市肌理都使用線稿表達。伯爾尼老城的城市肌理包括建筑院落空間,以及建筑與建筑之間限定的道路空間。老城內的主要道路通過橋梁與對岸的公共空間節點相連。

圖1 總體概況

2.2 人車分流

在充分閱讀了場地之后,斯諾茲將目光轉向歷史演變的梳理。其通過一套簡練的分析圖將區域內道路的歷史發展過程表達出來,并提出設計構思(見圖2)。首先,在僅有小石拱橋時期,汽車只能通過小石拱橋通行,行人和馬車等也由此通過,基于人車混行的狀態,小石拱橋與半山坡的高速路之間通過“Z”字形的坡道化解高差并相互連接。其次,大石拱橋建造完成后,承擔了分流大部分汽車的作用。半山坡的高速路與兩座橋梁之間的坡道也有所增加,以滿足汽車既通且暢的通行需求,由此,車行道路占據了區域內的大部分空間。最后,斯諾茲建議取消兩座橋梁之間的坡道,將路幅更寬且與快速路直接相連的大石拱橋定義為以車行為主的道路,承擔進出伯爾尼老城的作用;將小石拱橋恢復為以人行為主的道路,僅為住宅區的車輛提供通行服務。這樣不僅可實現兩岸通行的人車分流,也可使阿勒河西岸的景觀空間不再受車行交通的消極影響,成為公眾和游客漫步游覽的公共空間。

圖2 設計概念圖解

這一建議是車行交通與自然景觀平衡后的結果。斯諾茲在保證區域內汽車可以進出伯爾尼老城的前提下,降低了車行交通在規劃中的重要地位。兩座橋梁之間的坡道取消后,汽車在阿勒河兩岸的通行將從既通且暢變為通而不暢,這無疑是一種削弱,一定程度上給當地居民帶來較大不便。但從另一方面看,這可以大大提高自然景觀的品質,打造以人行為主的公共空間。斯諾茲認為人車分流后得到的利遠大于失去的弊。

2.3 邊界限定和內容安排

在基本實現人車分流情況下,斯諾茲運用多種元素設計了兩座石拱橋的橋頭空間(見圖3),展現出良好的空間效果(見圖4~6)。順應場地和歷史建筑(塔樓)布置的簡單幾何體量,不僅限定了區域邊界,還與豐富多樣的內容相結合,為橋頭公共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圖3 設計概念的主要元素

圖4 朝向阿勒河的立面

圖5 1層平面

圖6 模型視圖

大石拱橋橋頭新建了嵌入山坡之中的半圓形高臺。高臺上的廣場成為汽車終點站,高臺下設置可停放120輛車的車庫,高臺的邊緣布置了人行坡道。半圓形高臺通過高差與西岸綠地形成邊界??焖俾吠ㄟ^行道樹強化了與西岸綠地分隔,減弱了汽車噪聲和廢氣對河岸景觀的消極影響。

圍繞現存的塔樓,小石拱橋橋頭通過“U”形建筑限定邊界,并圍合出一個廣場。該廣場是兩條河邊線路的起點。往北,建議擴建居住區,以利用南向的良好景觀面,向南,一邊沿人行道和平臺欣賞河岸景觀和伯爾尼老城,一邊通往新熊坑公園。在內容方面,“U”形建筑的底層是帶有柱廊的餐廳和商店,2,3層是復式公寓,4層為展覽與集會空間。

3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兩座石拱橋橋頭的形態和內容跟隨設計概念的推導而發展,是一種將內容計劃作為戰術性工具的精彩呈現。設計概念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基于問題生成,而問題則經過對場地和文脈的深入閱讀才能發現。

場地和文脈始終是斯諾茲設計時的立足點。斯諾茲不僅會考慮場地上所有的元素及其歷史演變,還會考慮其與城市整體的關系。斯諾茲曾說過:“當你設計一條小路、一個馬廄、一所房子、一個社區時,總是要想著這座城市?!彼怪Z茲在處理兩座橋的定位問題時不僅考慮了交通問題(通行與停車),還把濱河景觀、歷史建筑(塔樓)、公共活動、住宅等結合思考,是整體式的思維。這種思維將自上而下的宏觀規劃與自下而上的微觀組織結合起來,引導設計者全面而綜合地解決問題。平衡的思維和整合的思維相伴相生。斯諾茲根據問題重新調整元素與元素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在山地歷史鄉鎮的環境中,斯諾茲削弱車行交通以提高自然景觀的設計理念,是一種人工與自然之間的損有余而補不足。

場地上人工與自然之間的邊界也是斯諾茲強調的重要規劃要素。斯諾茲認為有必要限定人工區域的邊界,不能使人工區域隨意蔓延,應盡可能地保護自然環境。而人工區域可適當加大建筑密度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方案中所展示的住宅區。人工區域內的公共空間更是設計重點,因為公共空間一向是城市設計的靈魂。斯諾茲不僅關注物質空間屬性,也關注社會空間屬性,以回應公眾需求,保證公共空間的公共參與。

由于種種原因,這份1981年完成的競賽優勝方案并未付諸實施,但其內在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仍給我國城鄉設計帶來啟示。

猜你喜歡
伯爾尼車行石拱橋
讀出民族自豪感來
熊熊樂園環游世界
瑞士伯爾尼:抬眼就能見到熊
RIDING IN BERN 縱情伯爾尼
峰回路轉不見君 山頂空留車行處 2018環意大利自行車賽
家鄉的石拱橋
車行水上躍山河
永福老區龍車行
石拱橋檢測和有限元分析
小跨徑石拱橋實用加固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