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常態化管理下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 素養現狀與職業倦怠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2022-12-16 02:03秦芮尹鈺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2年78期
關鍵詞:急診科職業倦怠常態

秦芮,尹鈺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持續常態化管理階段,為響應“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動態清零”總方針。我國醫務工作者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對應的制定了一系列防控管理制度和措施。目前急診科作為醫院的“哨點”科室目前不僅要為患者提供急救診療措施,還要承擔巨大的疫情防控任務,如設置發熱預檢分診處、疫情閉環式管理、應急加班等。日常工作的繁重性和工作環境的復雜性,使她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更容易出現負性情緒。職業倦怠是一種心理綜合癥,是因為長期工作相關壓力的日益累積而形成的一種負面反應。其特征主要表現出現過度緊張感和情緒耗竭。有研究表明本研究結果顯示,77.62%急診科護士存在職業倦怠[1]。心理健康素養最初是由澳大利亞精神病學家Jorm等人根據健康素養發展而來,現主要是指幫助個體應對環境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5個方面內涵:預防精神疾病的知識;識別心理障礙的發展;尋求幫助的選擇和可用治療的知識;了解針對輕度問題的有效自助策略;急救技能,人們通過提升心理健康素養來改變患者的健康行為[2]。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新冠疫情突常態化期間的急診科護士的現狀展開調查,探討該特殊環境下急診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素養狀況了解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狀況和職業倦怠水平,分析與職業倦怠的內在關系,以期為醫院管理人員改進急診護理人員管理方案,提高職工工作幸福感提供借鑒。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通過問卷星在線收集和現場收集的方法對四川省南充市各級醫療機構急診科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取得護士執業證的注冊護士;(2)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規培護士或實習護士;(2)新冠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休假或離職的護士。

1.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橫斷面調查法,問卷發放前統一對參與調查的2名人員進行培訓,問卷采用線上和線下分發兩種方法進行匿名填寫。研究者充分向參與研究者告知參加本研究的意義、目的和填寫注意事項,參與人員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和現場填寫兩種方式匿名填寫問卷。二者采用統一的指導性用語,線上收集問卷則采用微信的方式進行說明解釋。線下收集完成的問卷現場檢查,并刪除填寫不完整的問卷。線上收集的問卷則通過后臺數據導出,刪除填寫時間過短,同一人員重復填寫,問卷填寫不完整的數據。最終共發放問卷221份,其中有效問卷215份,問卷回收率97.3%.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小組成員自行設計,內容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加班次數等。

1.3.2 多元心理健康素養量表(Multicomponent 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

該量表由研究者JUNG等開發設計,由我國研究者明志君進行漢化和文化調試[3]。量表共包含心理健康知識、信念和資源三個維度。知識和信念兩個維度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加“不知道”的形式,即設置“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和不知道”6個選項,采用二分法計分,即對于正向題選擇“非常同意”“同意”計1分,對于反向題選擇“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計1分,其他均計0分;資源維度為是非題,選擇“是”計1分,選擇“否”計0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總體和重測信度分別為0.80和0.64。量表的總分為各條目得分之和,分數范圍為0~22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素養水平越高[4]。本研究量表的總Cronbach's α系數為0.83,三個維度的Cronbach's α分別為0.74、0.78和0.82.

1.3.3 職業倦怠量表

該量表由研究者Maslach和Jackson共同開發設計,我國研究者李小妹等人漢化修訂[5]。量表共有22個條目包含情感衰竭(9個條目得分10-18分為低度,19-26分為中度,27分以上為高度))、個人冷漠感(5個條目,得分2-5分為低度,6-9分為中度,9分以上為高度)、個人成就感(8個條目(39-45分為低度,34-38分為中度,34分以下為重度)3個維度。該量表均采用7級評分法,從0-6依次為從來沒有、極少有、偶爾有、有時有、經常有、很多次、每天有。該量表在我國應用廣泛,其量表總Cronbach’s α為0.82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本研究量表的總Cronbach's α系數為0.81,三個維度的Cronbach's α分別為0.79、0.71和0.8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進行相關性分析。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急診護理人員一般情況

215名參與調查的急診科護士中其中男性33名(15.3%),女性182名(84.7%);年齡20~30歲119名(55%),31-40歲59名(27%),41~50歲28名(13%),大于50歲9名(4%);婚姻狀況:已婚141名(65.6%),未婚74名(34.4%);文化程度:???1名(28.4%),本科149名(69.3%),碩士5名(2.3%);月收入2000-3499元12名(5.6%),3499-5000元37名(17.2%),5000元以上166名(77.2%);職稱:護士44名(20.5%);護師105名(48.8%);主管護師49名(22.8%);副主任護師1 4名(6.5%);主任護師3名(1.4%);每月加班次數:25名護理人員無加班(11.6%);少于3次74名(34.4%),3~5次69名(32%),6~10次22名(10.2%);大于10次25名(11.6%);每月夜班次數:61名無夜班(28.4%);少于3次22名(10.2%);3~5次21名(9.8%);6~10次11名(5.1%);大于10次100名(46.5%)。

2.2 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和職業倦怠得分

本組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總分為(12.34±6.46)分,其中知識(4.98±3.78)分、信念(4.97±2.90)分、資源(2.44±1.56)分。職業倦怠總分為(81.73±22.96)分,其中個人成就感(31.07±11.29)分、個人冷漠感(31.07±11.29)分、情緒衰竭(36.95±11.279)分,詳見表1。

表1 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和職業倦怠得分(±s,n=215)單位:分

表1 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和職業倦怠得分(±s,n=215)單位:分

量表 項目 條目數 得分MHL 知識維度 10 4.98±3.78信念維度 8 4.97±2.90資源維度 4 2.44±1.56總分 22 12.34±6.46職業倦怠 個人成就感 8 31.07±11.29個人冷漠感 5 31.07±11.29情緒衰竭 9 36.95±11.279總分 81.73±22.96

2.3 不同特征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和職業倦怠水平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職稱、加班次數和夜班次數的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總分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月收入、職稱、加班次數和夜班次數的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總分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和職業倦怠水平比較(±s,分)

一般資料 例數 心理健康素養總分 F值 P值 職業倦怠總分 F值 P值男33 6.55±3.615 8.048 P<0.01 88.94±12.69 9.260 0.052女182 4.875±3.805 80.43±24.15年齡 6.842 P<0.01 5.837 0.001 20~30 119 3.07±3.847 79.21±25.12 31~40 59 3.627±3.81 91.54±22.17 41~50 28 6.57±2.67 73.21±5.85 51~60 9 7.67±2.00 77.33±5.63文化程度 3.297 0.021 1.332 0.265???61 12.03±4.97 76.90±24.39本科 149 12.19±6.85 83.72±22.94碩士 5 20.60±6.15 75.60±6.19月收入 6.717 P<0.01 7.019 P<0.01 2000~3499 12 16.42±6.692 63.439±35.299 3499~5000 37 9.65±4.59 91.149±5.37 5000以上 166 12.65±6.61 85.00±19.57職稱 5.552 P<0.01 12.987 P<0.01護士 44 11.23±6.04 64.18±31.11護師 105 11.31±6.71 90.02±15.90主管護師 49 13.59±5.88 82.98±21.32副主任護師 14 18.93±3.52 71.64±6.01主任護師 3 13.67±2.31 76.00±10.54加班次數/月 13.389 P<0.01 10.150 P<0.01 0次 25 14.88±4.48 82.84±8.95<3次 74 8.35±5.90 77.16±23.19 3~5次 69 14.10±6.03 75.57±22.48 6~10次 22 14.86±3.64 89.59±12.67>10次 25 14.56±7.49 104.28±25.48夜班次數/月 9.532 P<0.01 4.136 0.003 0次 61 12.89±6.58 76.34±12.34<3次 22 16.82±4.79 82.77±11.92 3~5次 21 7.43±4.14 94.24±23.82 6~10次 11 6.36±7.15 66.09±30.57>10次 100 12.72±6.05 83.89±26.92

2.4 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與職業倦怠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急診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素養總分與職業倦怠總分呈負相關(P<0.01)。心理健康素養知識維度與職業倦怠個人冷漠感維度負相關(P<0.01);心理健康素養信念維度與職業倦怠總分和個人冷漠感維度負相關,與個人成就感呈正相關(P<0.01),見表3。

3 討論

3.1 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急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

新冠疫情期間承擔臨床一線護理任務的護理人員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并可隨著時間的延長加聚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風險,如抑郁和焦慮等,反過來這些心理問題又將影響工作、家庭和其他社會關系[7]。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已經進過了2年多的時間,疫情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管理階段。在長時間的疫情管控會導致人們出現各種情緒和心理問題,而女性作為不良心理最脆弱的群體其受新冠的影響比男性更嚴重[8]。在本研究中女性急診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得分為(4.875±3.805)低于男性的(6.55±3.615)分。究其原因可能與女性的生理上情緒易感性和其他社會分工以及家庭角色等原因有關。本次全體急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水平相對較高,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揚總分為(12.34±6.46)分,略高于張振香[9]和李鑫[10]的研究結果。這與凌力[14]研究認為急診科護士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且其應付方式優于普通病房護士這一結果一致。這可能與急診護理人員較強的心理彈性有關。較強的心理彈性可以幫助急診護理人員更好的應對不良情緒,減少工作壓力[11]。程萌等人則認為年輕的急診護理群體職更容易采用積極的態度應對突發事件[12]。這一結果與本研究略有差異,究其原因可能與新冠疫情常態化管理,急診護理人員隨時面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流程改變的情況。年輕的護理人員會因為工作經驗不夠,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了解低于年長的護理人員出現不良的應對方式從而護理人員長期處于情緒緊張,心理應激的狀態。本研究年齡位于20~30段的護理人員119人,占比55.3%,是整個急診護理團隊的主要力量。因此,關注年輕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她們的正確心理應對能力尤為重要。

3.2 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急診護理人員職業倦怠水平

職業倦怠是因為在日常繁重或重復新工作中,個體無法正確應對壓力而出現的一種極端行為反應,其主要變現為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職業倦怠的出現不僅影響人們日常工作狀態,降低生活積極性,嚴重時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13]。職業倦怠的臨界值分別為:以情感衰竭得分≥27分;個人冷漠感得分≥8 分;低個人成就感得分≤24 分為判斷標準[14]。若劃分職業倦怠3個維度得分均低于臨界值則無倦??;某一個維度得分高于或等于臨界值為輕度倦??;某兩個維度得高于或等于臨界值為中度倦??;三個維度得分均高于或等于臨界值則高度倦怠[15]。本研究中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為(31.07±11.29)、個人冷漠感維度得分(31.07±11.29)、情緒衰竭得分(36.95±11.279),總體處于中度倦怠的水平。急診護理人員出現職業倦怠問題,其影響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急診護理人員不僅依舊要面臨處置新冠患者的風險,還要完成日常急危重癥的護理任務。因而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以下方面:對接觸病毒的擔憂;個人和家庭的安全防護需求和責任與工作內容的矛盾;臨時出現崗位調整的壓力;不斷學習新的隔離防滑技術技能的壓力;對不同的工作場所或工作時間適應不良等[16]。

3.3 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心理健康素養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

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臨時崗位的調整、急危重癥患者急診滯留時間延長等突發狀況的出現給急診護理系統帶來巨大的壓力。本研究顯示心理健康素養水平與職業倦怠水平呈負相關,即心理健康素養越高急診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水平越低。該結果與孫華悅的研究結果一致[17]。因此,提高急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可以間接幫助護理人員更好的應對日常工作。在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是各個管理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護理管理者可以根據每位急診護理人員的特點合理性排班,將高壓力角色輪換到低壓力角色,將經驗豐富和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搭檔,設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方案,靈活排班[18]。積極了解急診護理人員的日常,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同事工作關系[19]。另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溝通渠道,了解急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情緒狀態。根據其需求提供心理救助和物質協助,如尋求多學科協作,建立心理輔助小組,定期為急診護理人員提供網絡在線的心理培訓,提高心理學相關知識水平,幫助抒發不良情緒,減少心理壓力,鼓勵急診護理人員積極運動或參與正念減壓技術,利用漸進性肌肉放松和冥想技術等減少工作壓力,必要時提供心理緊急援助[20],可以使用認知行為技術(在線認知行為療法(CBT)、使用幸福感和睡眠應用程序、支持小組或心理治療等)來幫助人們找到阻止消極思維循環的方法,并改變他們對焦慮或痛苦的事物的反應方式[21]。

綜上所訴,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急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素養與職業倦怠水平密切相關。臨床護理管理者可以通過建立各項心理干預方案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素養,從而降低職業倦怠,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進一步響應“動態清零”疫情防控總方針。但是,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調查了南充市的急診護理人員,各地疫情常態防控具體情況各有不同,因而具有一定偏移。需要未來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可進一步擴大地域及樣本量,進一步驗證本次研究結果。

猜你喜歡
急診科職業倦怠常態
超聲技能提升對急診科住院醫師能力提高的影響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繞行急診科直達導管室的應用與探討
住院醫師的知覺壓力和職業倦怠特征分析及對策
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探索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教師職業倦怠何時休?
試析廣州星河灣酒店實習員工職業倦怠成因和疏解
適應新常態,創新促發展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