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護理對肝膽外科術后患者恢復的影響

2022-12-19 08:51
中國醫藥指南 2022年33期
關鍵詞:肝膽外科個體

張 蒙

(遼陽市中心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肝膽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涉及肝臟、脾臟、膽囊等相關臟器疾病,肝膽外科是治療與護理該類疾病患者的主要科室。肝膽疾病臨床診療與護理要求較高,臨床需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以改善患者預后。常規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對于飲食護理的干預措施相對較少[1-2]。但是飲食對患者康復效果影響較大,因而有必要進行圍手術期的飲食護理[3]。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同時滿足患者的不同護理需求,本院肝膽外科臨床護理中編制了一套個體化飲食護理措施,并選擇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間在本院肝膽外科收治的88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個體化飲食護理的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進行了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間在本院肝膽外科收治的88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個體飲食組和對照組,分別納入患者46例和42例。個體飲食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28~68歲,平均(48.52±20.43)歲,病程1~6個月,平均(4.02±1.89)個月。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28~69歲,平均(48.49±20.51)歲,病程1~6個月,平均(4.03±1.97)個月。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診斷明確,符合肝膽外科手術指征;成年人;首次腹部手術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合并重性精神疾病者;合并腦卒中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者;依從性較差者;心肺等重要臟器合并嚴重功能衰竭者;合并肢體功能障礙 者等[4]。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照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的具體要求進行常規護理,包括術前評估與準備、術中配合、術后健康指導、并發癥護理等。個體飲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個體化飲食護理,具體如下。

第一,營養狀態評估:全面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分析患者營養狀態。同時,參考手術日期,制訂好飲食護理計劃。根據患者圍手術期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制定食譜,同時為患者制定出院后日常飲食規劃,對患者實施全程化營養狀態管理與 監測[5]。

第二,術前飲食管理:根據患者的手術方案、營養狀態,給予飲食指導。營養狀態較差,且為擇期手術者,可根據患者病情適當增加高營養食物攝入量,但是需注意飲食應清淡低脂,避免加重病情。術前10~12 h需完全禁食、禁水,部分患者需實施胃腸減壓,也需要完全禁食,這類患者密切監測相關體征和實驗室指標,必要時結合腸外營養,改善患者營養不良狀態。術前指導患者,按照手術要求進行腸道準備,如灌腸、排出腸道內氣體等。

第三,優化手術配合:術前根據患者治療要求,做好相關手術準備。需進行造影者,應進行碘過敏試驗,根據結果及時干預,避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術前快速分析手術流程和護理要點,確定各項護理配合措施是否緊密銜接,護理人員各司其職,保證手術流程有條不紊的完成。熱情接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安撫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協助其擺好體位并完成麻醉。麻醉后,緊密配合醫師操作,做好并發癥急救準備,及時靈活處理術中各類突發情況。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征兆并通知醫師。配合完成術中止血、鉗夾、結扎等措施,盡量減少出血,或避免出血發展為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同時盡量減少術中出血量,避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促進患者康復[6]。

第四,術后個體化飲食管理:術后密切監測患者腸鳴音恢復情況,觀察排便、排氣等情況[7]。指導和協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腸道功能恢復?;颊吣c道功能恢復后可開始進食,指導家屬為患者準備流質、無渣、易消化的低脂膳食,隨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和普通飲食。術后飲食應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食物為主,盡量減少油脂含量高、動物脂肪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量,在保證患者術后營養供應充足的前提下,減少脂肪攝入量,減輕胃腸道系統等相關系統或臟器的負擔。

第五,出院前飲食指導與干預:患者出院前進行系統化飲食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自身病情與飲食的密切聯系,說明不健康飲食對患者疾病及術后恢復的不良影響。指導患者深刻認識到飲食控制的重要意義,積極配合完成飲食管理,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颊咝g后15 d內應盡量避免食用油膩食物,以清淡飲食為主。為方便患者和家屬烹飪食物,可為患者制定術后食譜,指導患者和家屬學會正確的烹飪方式,在保證食物營養元素不流失的情況下,減少食用油的使用量,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低脂飲食習慣[8]。

1.4 觀察指標

1.4.1 術后疼痛及康復指標監測 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兩組患者術后早期(72 h內)疼痛程度,評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 重[9]。同時監測兩組術后排氣和排便時間,并記錄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

1.4.2 術后并發癥監測 統計兩組術后是否出現出血、膽道逆行、局部感染等并發癥情況,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3 術后營養狀況監測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營養情況,分別于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進行抽取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紅蛋白、總蛋白、轉鐵蛋白、前清蛋白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疼痛及康復指標比較 個體飲食組術后排氣評分、術后早期疼痛評分、術后排便平均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及康復指標比較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個體飲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8.70%,4/46),顯著低于對照組(23.81%,10/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并發癥監測結果比較

2.3 兩組術后營養狀況比較 個體飲食組血紅蛋白平均指數、總蛋白平均指數、轉鐵蛋白平均指數、前清蛋白水平,各個數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營養狀況水平比較(g/L,)

表3 營養狀況水平比較(g/L,)

3 討論

肝膽疾病的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手術治療效果相對可靠,該類術式具有操作復雜、并發癥風險高,飲食限制多等特點,臨床護理難度較大,需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水平[10-11]。肝膽疾病與飲食存在密切聯系,圍手術期的飲食禁忌較多,但是常規圍手術期護理中,飲食干預相對不足,因而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其飲食護理效果[12-14]。并且普通模式的手術診治期間,胰腺手術以及脾臟手術都是外科范疇內,一般來講肝膽外科手術診治呈現較強的煩瑣性,治療結果和患者自身生理結構與手術創傷產生一定關系,患者要保持臥床休息狀態?;颊呤中g之后,醫護工作者要關注患者營養攝入量的調節,使得患者自身免疫力可不斷增強,立足于患者手術治療之后的病情,明確針對性的飲食結構,適應患者自身恢復健康身體的需求,凸顯手術預后成效。飲食干預中,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要點,給患者帶來營養支持條件,良好的飲食指導可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質量,讓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面臨疾病,加快患者身體恢復 速度[15-17]。

目前,關于肝膽外科飲食護理的臨床研究相對較少,但已有文獻報道顯示,經過有效飲食護理后,患者術后康復速度顯著提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可縮短5~24 h,而術后住院時間也可縮短2~5 d,康復進程顯著加快[18-20]。本院肝膽外科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評估后制定了針對性的飲食護理措施,對比試驗顯示個體飲食組術后排氣時間(29.81±7.56)h、術后早期疼痛評分(4.26±1.57)分、術后排便時間(31.02±9.87)h、術后下床活動時間(23.03± 7.58)h和術后住院時間(6.58±1.68)d顯著低于對照組[(38.03±10.57)h、(5.98±1.87)分、(40.02±11.57)h、(35.15±10.74)h、(9.23± 2.04)d],可知個體化飲食護理可促進患者術后盡快康復,同時減輕了患者術后早期疼痛,應用效果良好。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個體飲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8.70%,4/46)顯著低于對照組(23.81%,10/42),可知個體化飲食護理可有效減低肝膽外科術后并發癥風險,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效果提升,降低手術及護理風險,另外個體飲食組血紅蛋白平均指數為(113.02±13.25)g/L、總蛋白平均指數為(66.42±6.38)g/L、轉鐵蛋白平均指數為(2.55±0.62)g/L、前清蛋白水平平均指數為(38.24±4.11)g/L,各個數值均高于對照組,可以了解到飲食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借鑒。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個體特征給予飲食護理,可有效減輕術后早期疼痛,降低并發癥風險,有助于縮短術后恢復進程,改善患者預后。醫護人員要強調肝膽疾病患者手術之后的飲食干預,最大化得到患者和家屬支持,讓臨床發展腳步不斷加快,確?;颊吣軌虮M早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肝膽外科個體
吳盂超:肝膽醫學創始人的創新靈感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中國整形與重建外科(英文)》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腹腔鏡外科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腹腔鏡外科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腹腔鏡外科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