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所有冷空氣都能稱為寒潮

2022-12-19 02:17邊春艷
中國科技財富 2022年11期
關鍵詞:寒流寒潮冷空氣

文/邊春艷

最近,全國很多地方都在降溫,一層秋雨一層涼,不少人已經默默穿上了秋褲。其實,早在國慶假期剛剛結束時,中央氣象臺就發布了今年秋冬季首個寒潮預警。

什么是“寒潮”

寒潮是一種自然天氣現象,屬于一種災害性的天氣,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由來自北方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向南侵入,造成降溫、大風、雨雪等天氣的現象。我國氣象部門把冷空氣造成的降溫在一天內達到10℃以上、且最低氣溫在5℃以下的叫作寒潮。但這種標準不適用于南方各省。

寒潮是冷空氣的一種,是最高級別的冷空氣,不是所有的冷空氣都能稱為寒潮。寒潮經過,風向轉變,風速猛增,氣壓突然上升,氣溫急劇下降。大家還經常聽到一個跟寒潮類似的詞——“寒流”,但二者是不同的。寒流指的是從水溫低的地方流向水溫高的地方的一種洋流,它會對所經過大陸沿岸附近地區的氣候造成明顯的影響,使途經海區和沿海陸地的氣溫明顯降低,降水減少。寒流在海上,而寒潮多在陸地上活動;寒流比較濕潤,而寒潮比較干燥。歸納起來,寒流是“冷水”,而寒潮是“冷氣”。

寒潮從哪里來

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會造成沿途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風雪天氣,對沿海地區的威脅也很大。那么,寒潮是從哪里來的呢?

影響我國的寒潮大致有三條路線:一條是西路。這是影響我國時間最早、次數最多的一條路線。強冷空氣自北極出發,經西伯利亞西部南下,進入我國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進入華北、中原,直到華南甚至西南地區。第二條是中路。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和蒙古國一帶,經過內蒙古自治區,進入華北直到東南沿海地區。第三條是東路。冷空氣從西伯利亞東北部南下,有時經過我國東北,有時經過日本海、朝鮮半島,進入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從這條路線南下的寒潮主力偏東,勢力一般都不很強,次數也不算多。

古代人如何抵御大寒潮

地球經歷了多次冷暖交替,影響較大的寒潮往往出現在寒冷期,寒冷期加上寒潮,強強聯手,影響巨大。明清時期是第4個寒冷期,一年中有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在《中國氣象災害大典中》記錄的嚴重強寒潮災害,明清就占了13次。在這長達500年的時間里,全國各省的地方志里,都有凍死人的記載:江蘇等地“民多凍死,鳥獸入室呼食”;山東威?!靶腥怂勒邿o算,屋內亦有凍死者”。

面對寒潮帶來的寒冷天氣,古代人們是怎樣御寒的呢?

首先,古代人在住房的方位上就做出了選擇。主人住的正屋,多數都是坐北朝南的。坐北朝南的房屋不但能夠得到很好的采光,而且也可以防御北風侵入室內。

對于一些有錢的人家,室內部分房間設有暖閣。以故宮為例,皇帝辦公的三間宮殿以及部分皇妃的宮殿都設有暖閣。暖閣就是將墻壁和地板做成空心的火道,在冬季寒冷的時候,由火道口引火,把燃燒出來的熱氣貫穿整個空心墻壁和空心地磚,起到保暖的作用。一些級別高的嬪妃還能入住椒房殿。椒房殿是將房間內部涂上由花椒的花朵制成的粉末狀的涂料。既能散發出芳香,又能保暖。

在一些富裕的家庭,也有類似于暖手寶的東西可以取暖。比如《紅樓夢》中就多次出現林黛玉手捧“湯婆子”的橋段。湯婆子是一種金屬制成的類似于茶壺的容器,每次用時灌上熱水捧在手里,起到取暖的作用。而普通人家的取暖則只能靠多穿衣服、焚燒秸稈或木頭,甚至是曬太陽來取暖。

古往今來,我國飽受寒潮困擾,因此加強對寒潮的監測和預防就很有必要。其實每年進入到十月之后,強冷空氣和寒潮出現的頻率就會明顯增多起來,但在十月初就發布寒潮預警還是十分少見的。對于自然,我們要敬畏。對于寒潮,我們也要加強預防,盡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歡
寒流寒潮冷空氣
誰言寒流襯暖陽都說暖風驅寒冬
誰弄響了銅鑼
超級秀場 寒潮來襲
關于冷空氣的八個真相
冷空氣從何而來
冬日暖暖
瑁恩瑁愛:大寒潮來襲,衣櫥里怎能少一件舒適的保暖衣呢!
2016年寒潮來襲,濕凍模式開啟
冷空氣的故事
寒潮悄然來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