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永安:當我談論愛情時我在談論什么

2022-12-20 11:58項斯微
小說界 2022年6期
關鍵詞:愛情

項斯微

即便是在上海,想約到梁永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2017年成為“一席”第494位講者,談論了“在單身的黃金年代我們如何面對愛情”這一議題后,梁永安這位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教授,便持續發光,成為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眼中的“明星學者”“寶藏老師”。他談論愛情、婚姻的視頻截圖在互聯網上隨處可見,若是有了人生困惑,青年人會想要找他問上一問。

也因此,除了教學工作,梁永安還要面對來自出版社、書店、視頻網站等等各處的頻繁邀約合作,一會兒去北京,一會兒飛長沙,穿梭于各個書店,日程滿滿。

就在今年,他在理想國出版了《梁永安的愛情課》一書,并成為了第五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五位評委之一,要在幾個月里集中閱讀幾十部新小說。

秋日午后,梁永安輕車熟路地來到朵云書院·戲劇店的二樓露臺與我們會面。衣著樸素的他,戴著鴨舌帽,背著碩大的相機包,一坐下來,無需過多發問,便可侃侃而談,令人有上文學課的幻覺。

“談論愛情”或許成為了梁永安的重要標簽,但他習慣于介紹自己是一位“平時主要教小說和電影”的老師,我們,便從這里開始了。

愛情其實是你最有可能實現的自由

梁永安今年68歲,上過許多課,帶過許多學生,“現在還在帶學生,但明年不帶了,就上課?!?/p>

日常,他一般至少上兩門課,“有一門課,叫作‘從小說到電影’,已經開了十幾年了。這個課是講從書寫文本到視覺文化之間的變化,其實這里面潛藏著一個概念:小說,從一種經典意義上說,它是比較精英的,比較專業的,而電影產業的背后是大眾文化的底子,兩者之間不但有媒介的變化,創作形態的變化,意識形態的變化,同時也是一個文化的變化?!?/p>

在B站上,如今可以看到這門課的部分視頻,梁永安從小說講到電影,閱讀量和閱片量都相當大,從博爾赫斯、薩特到伯格曼、伍迪·艾倫,都是他的教材。除了在復旦上課,每年秋季,他還要在每個周五趕到合肥,去中科大教西方文學和“從小說到電影”,“科大人文課少,很需要。我希望以后把復旦的課也調整到秋季,等于以后我在秋季就多投入上課,騰出春季和夏季,這樣我有大半年可以去寫自己的東西?!?/p>

關于“自己的東西”,梁永安的想法有很多,正在進行中的項目也不少,其中有一個大型訪談系列,一聽就覺得必將耗費很多精力?!拔易⒁獾揭粋€問題,就是我們中國社會目前的發展,是一個文明的疊層,是世界上沒出現過的一個大的文化共同體的新生存——爺爺奶奶那一代屬于農業文明,爸爸媽媽這一代屬于工業文明,而年輕的90后則帶有很強的后工業文明的色彩,包含網絡世界大數據人工智能方方面面,它鋪設到我們中國的一切生活里去了,這里面有斷裂,也有相互之間的依存,這樣的中國故事,很特別?,F在的文學完全應該寫出在整個人類世界里面特別不一樣的中國狀態?!?/p>

為此,他計劃從浙江舟山一路走訪到西藏拉薩,采訪、拍攝各式各樣有聯結的“三代”,將其呈現出來。不離身的相機,正好說明了他在影像方面的興趣與野心。從這個計劃也可以看出,梁永安最關心的問題,始終都是“社會與人”。

其實,這個課題,他在讀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但當時還沒有那么焦慮。90年代以后,個體承擔了太多的壓力,焦慮越來越深,這時,個體為自身的那種向心性就越來越強。以往我們講理想主義講為國家奉獻一切,當時叫一心為公,看上去是那個時代的需要,因為國家搞工業化要靠積累,我們當時很弱,需要集合性的力量來推動,需要個體做出巨大的奉獻來實現?;仡^看那個時代的艱苦,缺衣少食,什么東西都限定,對老百姓來說,它有價值,但這個價值是不是就是幸福,還是很有疑問的。今天,改革開放能更尊重人,更加維護人的價值,以人為本……一個好的社會,一定是既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又有個人的自由幸福,兩者一定要統一起來,但統一起來不是簡單的事情?!倍@,就是梁永安內心最大的愿望。

通俗地說,就是看見我們過得不幸福,梁老師要難過,但如果我們心中只有自己,梁老師也是要傷心的。

“我后來理解了一件事,就是你如果只是個人熱愛一件事,做的時候很有激情,實際上要放棄也是很容易的,因為它只和你自己有關系。但如果它是在一個更大的價值里面,你有一種使命感,那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天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應該要建立起一種有機的、統一的、齊心協力的關系?!?/p>

身為公共知識分子,懸在梁永安頭上的這個課題,是用幾本書、一系列講座無法就地解決的,道阻且長??梢哉f,以文學和電影的方式去談論現實中的愛情實際上只是他的一個很小的切口,不算誤打誤撞,而是從日常的教學、觀察中信手拈來,“從愛情開始,大家接受度更高。里面確實有極大的張力。愛情其實是你最有可能實現的自由,你為什么會放棄,你為什么會用其他的東西來替代,這里面就牽扯了大量的問題……”那些牽扯出來的問題,才是梁永安真正的心念所在。

“那你想要糾正你身上的這個愛情標簽嗎?”

“也不用。實際上糾正也是很難的。我內心真正的愿望就是給社會上的青年一代,給20%的人一種共鳴感,給出一種推動。社會學有個原理,整個社會是二八定律,就是整個社會包括一代人,是被20%人帶動的,很多人覺得孤獨,他自己很有想法,但是很難獲得環境的支持。如果通過你講的話,大家聚集在一起,大家有自己的一個空間,不管是數字空間還是現實空間,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這個建設性就出來了?!?/p>

實際上,確實有很多人被梁永安談論愛情的姿態擊中,從而對他提及的文學和電影也產生了興趣,引發諸多思考。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出,學者走出校園走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的意義。

人應該貼近地表生活

身為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日常就浸泡在文學中,想弄清楚他自身的閱讀興趣,很難,仿佛非要在大海里踏出一條路來。他總是隨口就能將一本書的主要情節復述出來,佐以觀點,博學之外,記憶力也十分驚人。

60年代,梁永安在西安上小學,語文課本一發下來,他就會一口氣從頭讀到尾,“我那時就有個特點,喜歡在課本上批注,寫下自己的想法?!北热缬袀€講工人去隔壁縣學習先進技術的故事,他想的是:“也太沒有志氣了吧,為什么不自己研究呢?”讀完《曹沖稱象》,他就想,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稱象呢,于是乎自己暢想了好多種方法。

“我那時就很不喜歡接受現成的東西,不能只有一種好。課本有時候好像是教給你世界上最好的方法,我很不服氣的一點就是,為什么它是最好的?”和同齡人一起去看《寶葫蘆的秘密》,走出露天電影院,大家都想要一個寶葫蘆,“我真的是一點都沒這么想,要啥有啥對我來說就等于沒有。樣樣都有而且還不費吹灰之力,那有什么意思?”

這種反思精神大約與生俱來,導致他在讀書時,總保留著自己的困惑。來自這本書的困惑,靠其他的書解決,書與書之間經歷了漫長的互文。比如,小學時讀到高爾基的《二十六個男人與一個少女》,梁永安不理解為什么面包工人心中圣潔的少女塔尼婭會與那么不堪的大兵約會,導致像囚犯一樣生存的面包工人心中最美好的幻影就此破滅?!拔艺娴牟幻靼?,所以我那時候就留下了對女性深深的懷疑(笑),就是這種復雜性,我無法理解。后來在看其他的書時,就一直帶著這個疑問?!?/p>

這一疑惑就疑惑了十多年,直到讀大學時看了莫泊桑的《羊脂球》,“看到里面對底層婦女那種把她視作欲望發泄對象,又污名化她的情節,我又回想起高爾基的那個故事。里面的少女靠給大兵洗衣服維持生活,如果她不和他約會,那么對方就會給她設置巨大的障礙,我一下子就懂得了那種不得已,那種女性的艱難的處境。我覺得在書和書之間,建立了人對感情的一種理解。那時我就深深體會到,女性有一種傳統賦予她的角色,里面有一種要素就是犧牲,而這些東西是貫通的?!?/p>

當然,從在西安讀小學,到在上海讀大學,梁永安個人也經歷了許多變化,包括跟隨父母去云南讀中學,高中畢業后又去云南高黎貢山下的芒合插隊勞動了兩年,體味到了人與土地的關聯,用眼睛看到了勞動人民最真實的生活,“慢慢體會到人應該貼近地表生活,就像那時候讀梵高的傳記一樣,他在農民的靴子上看到了永恒?!?/p>

書本中所寫,與實際經歷的生活,逐漸在梁永安身上“知行合一”。

“在云南讀中學時,老師對教育抓得很緊,也有很多書可以看。我那時就體會到,少年時在閱讀方面的興趣是會有許多變化的。比如一開始喜歡看理想的、浪漫的、充滿了青春激情的那種故事,后來逐漸感覺到生活本身和書本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我一開始喜歡高爾基,后來有段時間就不喜歡了,覺得他寫得太土了,認為雨果有詩意,開始喜歡那種有力量感的書,能讓我感覺到生活始終有擋不住的光。再后來又對歷史書很感興趣,對哲學也很感興趣,甚至對經濟學也感興趣……”

去芒合時,一切都是未知的,于是他帶了兩大箱書到寨子里,里面裝著周一良編的《世界通史》系列等等等等,來接他的牛都馱不動。

“那時候還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套《紅樓夢》?!绷河腊脖緛韺Α都t樓夢》興趣不大,覺得不過是“一起吃吃喝喝,互相哭哭鬧鬧”,直到在寨子里重讀,“看著看著就喜歡了晴雯,覺得她和寶玉才是真正的一對兒?!薄都t樓夢》里的判詞預示著一切皆為注定,這本讓他覺得沒勁兒,但,“石頭上本沒有字,你選擇安靜地做塊石頭,還是去紅塵里滾一遭在石頭上寫滿了字?后來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p>

總的來說,梁永安喜歡帶有復雜性的作品,“可能是小時候看書留下的一些疑問,就像為什么曹沖稱象只有一種結局。我從來不喜歡看瓊瑤之類的,覺得就是靠誤會巧合構置出來的故事,社會生存的滲透感是很薄弱的。我還是比較喜歡看一些內心深處有很大的沖突、社會生活也有非常多難題的作品?!稇馉幣c和平》中,娜塔莎私奔,奔錯了,我就特別喜歡看人走錯了,沒錯的人都是沒活出真實來。我覺得處處對的人很可怕,他每一步都對,那一輩子就是個大錯,而那種錯的人一步一步錯,生命總結下來就是個大大的對,就很真切?!?/p>

去閱讀,去觀察,去疑惑,去反思,這大約能算作是梁永安帶給我們所有人的禮物。就像他說的,“人生,主要是一個你自己逐漸認識世界、認識生命也認識自我的過程,我很欣賞一種生命,里面有探索有體會。如果你總是有很強的目的性,那你就不自由了?!?/p>

( 感謝朵云書院·戲劇店對本文的支持)

梁永安×他的書單

認真閱讀《梁永安的愛情課》,實際上就能收獲一份梁老師開出的龐大書單,從杜拉斯、喬伊斯到麥爾維爾,都值得一讀?!栋ɡ蛉恕樊斎灰膊蝗蒎e過,提及有部分青年對包法利夫人道德上的不理解,梁永安說:“讀文學的時候,你不能把它當作跟真實的世界完全一樣。小說中的這種虛構,是現實中的爆發力……要看清文學的功能?!?/p>

他近期還著手翻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說集,“因為我后面想寫些小說……你在翻譯的時候,會發現語言的活躍……比如說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就有好幾個譯本,但我還是比較喜歡譯林出版社的雙語版,徐曉雯翻譯的,我覺得很有靈氣,和喬伊斯的那種語感十分相通?!碑斎?,曾經交往過的外文系的女朋友也很重要,“當時商量將來要一起好好做翻譯,分手以后也有留下一些影響?!?/p>

除了談及的這些作品,有幾本書,梁永安會反復翻看。

《印度之行》(E·M·福斯特)

“一個跨文明的故事?!?/p>

《苔絲》(托馬斯·哈代)

“歸根到底,《苔絲》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這兩者之間是世界要改變還是我要改變。里面苔絲和她的弟弟走夜路,討論這個世界是一個好蘋果還是壞蘋果,這些細節特別好?!?/p>

《革命之路》(理查德·耶茨)

“愛情的失敗,常常來自于對伴侶的虛擬想象?!?/p>

猜你喜歡
愛情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985相親局』,能否贏得完美愛情
過了期的愛情,可以丟掉嗎?
愛情兩個字好辛苦
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一碗飯里的愛情
蕩氣回腸的絕美愛情
愛情殺手
尋覓愛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