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黃瓜雜交制種技術

2022-12-22 15:49曲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22期
關鍵詞:雄花雌花父本

曲華

(桓仁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桓仁 117200)

黃瓜是主要的蔬菜品種之一,種植面積較大,是農民菜籃子中不可或缺的菜品。黃瓜不喜強光,要求一定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抗旱能力不強,生長周期中不能缺水,一般在大棚中栽培較好。黃瓜主蔓上多為雄花,雌花極少,但側枝第1節即可長出雌花。大部分黃瓜品種具有單性結實的習性,不經授粉受精的果實可以正常生長為商品果實,但果肉內種子不發芽或沒有種子。在黃瓜制種過程中,如果操作技術不科學,則可能會產生無種黃瓜而降低種子產量,或導致純度、發芽率不高等問題?,F總結大棚黃瓜雜交制種技術,以供參考。

1 種子處理

1.1 藥劑浸種

將種子用清水提前浸泡5 h,再分次撈出瀝干放入1%硫酸銅溶液、10%磷酸三鈉溶液、2%氫氧化鈉溶液中各浸泡10 min,以殺死毒源。從藥液中撈出后用等溫清水沖洗干凈,注意用手搓掉黏液。

1.2 催芽

將浸泡完成后的種子撈出用濕布包好,置于25~30℃條件下催芽至露白,一般為3~5 d,然后將種子降溫到10℃或攤放在屋內低溫煉芽6~8 h,待播。

2 苗床準備

苗床高于地面10 cm,長度和寬度以擺缽橫放不超過20個為宜,具體視育苗數、場地及方便管理而定。苗床宜選擇背風向陽、遠離玉米田(特別是苗床南面200 m以內不宜有玉米田,以防除草劑飄移危害)的地塊,周圍留邊溝。選用冷棚育苗時,要提前10 d以上使用雙層膜扣棚烤地,提高地溫,防止倒春寒危害,棚室高度宜在3 m以上。

3 營養土配制及裝缽

營養土配制比例為發酵好的豬糞1份、草炭土3份、沙壤土(以前未栽過葫蘆科作物的土壤)6份,再加入苗菌敵(50 kg土加20 g苗菌敵)、敵百蟲水劑,混拌后過篩,蓋上塑料布,放2~3 d后裝缽。缽規格為8 cm×8 cm,裝缽時將土稍微用力壓實,裝土高度6.5~7.0 cm,留覆土位置1.0~1.2 cm。如果土比較黏,草炭土和山皮土比例為1∶1,覆蓋土不放豬糞[1]。

4 適時播種及覆土

為方便管理,播種時父本和母本分別播于不同的大棚。高溫能夠促進植株分化較多的雄花,因而為了增加父本植株的雄花數量,一般設置父本大棚的溫度為22~25℃、母本大棚的溫度為20~22℃。通常在3月末至4月初播種,并根據父母本植株開花期時間長短分期播種,為讓母本植株雌花開花時有足夠的父本花粉用于授粉,父本必須提前7 d左右播種。

在播種前1~2 d,將營養缽用水澆透;在播種當天,再澆1次水(如果底土未拌苗菌敵,可直接在水中加入),待水滲透土壤不黏重時開始播種。播種時將種子平放于苗缽中心,用濕潤的覆蓋土(用手握可成團)蓋至與缽口齊平,注意覆土時要上下垂直、土壤松散,再蓋一層薄膜,封嚴保水。黃瓜播種一般采用直播方式,2粒/缽,出苗后留1株,視溫度情況決定是否扣小拱棚。

5 苗田管理

5.1 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是一個相對值,控制晝溫25℃、夜溫17℃,父本溫度略高于母本溫度即可。另外,可通過控制溫度來培育壯苗(或者說在保證壯苗的基礎上適度調整溫度)。

由于黃瓜播種時棚溫較高,出苗較快(一般為2~4 d),應嚴格觀察土溫和棚溫,以免造成烤苗現象。苗缽土壤溫度不能超過30℃。如棚溫升高,應在9:00—10:00 揭膜,16:00 左右再蓋上,播種當天嚴禁超過42℃,第2天不超過35℃,第3天不超過32℃,同時要保持土壤濕潤、表土不干燥[2]。

父母本播種至齊苗期,晝溫25~40℃,夜溫18~24℃,5 cm地溫25℃;母本齊苗至移栽期,晝溫20~30℃,夜溫13~16℃,5 cm地溫20℃;父本一葉至四葉一心期,晝溫 23~32℃,夜溫 15~20℃,5 cm 地溫20℃;父本4葉 1心以上,晝溫 23~30℃,夜溫 18~25℃,5 cm地溫20℃。

5.2 光照和水分管理

母本第1片真葉展開到第5片真葉展開時宜予光照8 h/d,父本第1片真葉展開到第5片真葉展開宜予光照12 h/d,光照不足用燈光補充。要保持大棚膜清潔,以利透光??刂迫照臻L短也是一個相對值,不能因為強控光照而忽略降低棚溫,造成徒長,母本短日照利于形成雌花,父本長日照利于形成雄花。

水分管理方面,將土壤水分控制在60%~80%,保持不旱不澇;棚內相對濕度小于80%。

5.3 藥肥管理

預防病害,在1葉1心后施用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苗期2次。苗期霜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可用百菌清煙劑、霜霉威等藥劑,并注意棚內清潔。防雜草、防蚜蟲,可選用薰蚜一號、磷酸二氫鉀噴施。注意不可用井水、礦泉水拌藥,可以用沒有污染的流動河水。

5.4 日常管理

出苗后要注意放風、閉風、澆水,2葉1心后要斷根2次。壯苗標準為苗齡期25~30 d,2~4片葉以上,節間不宜過長。本田移栽前1周要注意適度控制苗缽水分,以利于移栽。

6 棚室準備

6.1 棚室安裝設計

可選用暖棚和冷棚。暖棚前沿和后沿安裝沙網,寬度宜寬不宜窄,一般有寬1.2、1.5 m的網;冷棚兩側為沙網,兩堵頭也為沙網,壓沙網時要在網內順沙網方向高出床面放一溜土,以防雨水倒灌。滴水內側下部埋沙網的底土要用腳踩實,并低于床面,上蓋土也要踩實,并低于內側土,沙網自然向下垂直即可,不能用力抻,用壓膜槽等固定,棚子四周要保持透光通風,2 m內不宜有高稈作物,兩側塑料布要比沙網接觸部位長,有條件的最好使用塑料布,長至沙網底端或打底裙,不僅可以防雨防寒,而且方便使用煙霧劑。冷棚四周及暖棚前沿要挖好排水溝,進出的門要配備防蟲網。

6.2 棚室及土壤消毒

一是棚室消毒。采用高溫高濕悶棚(含有機物)方式,棚溫最好能達到80℃,濕度保持在80%,悶棚2 h以上;也可用硫黃加鋸末空棚暗火熏1夜,硫黃和鋸末的比例為1∶2。二是土壤消毒??蛇x用藥劑有福美雙、甲基托布津、五氯硝基苯。

7 整地做床

使用白灰 1 500 kg/hm2、發酵雞糞 60~75 m3/hm2、復合肥 750 kg/hm2、五氯硝基苯 30 kg/hm2、福美雙30 kg/hm2、甲基托布津 15 kg/hm2、甲拌磷 30 kg/hm2、硼肥15 kg/hm2,混入沙土75~150 kg/hm2后均勻地撒入地面,用犁杖將地細細地翻開、翻勻,深度30 cm以上。

床的寬度應視暖棚和冷棚而定,應視單行和雙行而定,一般原則是加大行距。如果是每床雙行,應減小小行距,適度加大大行距,以7 m寬冷棚為例,宜做5床,每床1.25 m,步道 30 cm,小行距 60 cm。暖棚一般順棚桿吊蔓,宜作單壟單行,將床整平后,床面高20 cm,將地膜(白)扣在床上,壓緊壓實,然后將步道整平,扣地膜時最好能保持土壤潮濕,打眼時使苗眼土直立,便于移栽。打眼前用事先準備好的白線,按株距做標記,順床拉直后,用打眼器打眼,眼離苗床邊緣不少于17 cm,上下直立,深度10 cm[3-4]。

8 移栽

移栽前視苗干濕情況,如長途運輸應在裝箱后澆1次透水。每個苗埯放入5~6粒復合肥,并用土蓋住或將肥撥到一邊后栽苗(注意不要用手拎苗),以土坨頂部略高于床面為宜,把苗埯水澆足封埯(封嚴、封實),壓住地膜。緩苗后,用硫酸銅 30 kg/hm2、多菌靈7.5 kg/hm2、甲霜靈錳鋅4.5 kg/hm2拌細土均勻撒在苗埯上(比例 1∶200)。

9 田間管理

9.1 整枝、留果

當植株長出第4片真葉時就要準備架棍進行搭架或吊蔓,將母本植株主蔓上第1~3節的側枝全部清除,保留第4~7節上的側枝和側枝第1節上的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如果同一節上長出2朵雌花要掐掉1朵,只能保留1朵,并在幼果上留出1片葉掐心;有時側枝第1節上也會長出雄花,一定要及時摘除,以防自交。當主蔓長到第8~11節時進行主蔓掐心,并摘除第8~11節上的側分枝。為保證種子的質量,一般1個母本植株上只留3~4個種瓜。

9.2 授粉前管理

插架材或安吊蔓繩,架材要插在黃瓜外側,無論架材還是吊蔓繩都應將黃瓜秧繞得盡可能幅度大,多繞幾圈。每隔2個節就應綁1次蔓,方法是將綁繩先固定在架材或吊蔓繩上,再綁瓜秧,要留出瓜秧生長放粗的空間,母本8片真葉以下不留子蔓,為方便授粉后作業,一定要把所有的側枝、芽清除干凈,防止長雄花,不費二次工。授粉前追1次沖施肥,父母本都追肥;全棚打1次殺蟲劑(敵殺死、辛硫磷等),灌1~2次透水。

9.3 水分管理

黃瓜喜水,但忌水多,全生育期土壤保持濕潤,灌水情況視土壤類型和土壤水分情況而定。一般來說,沙壤土灌溉5~10次,黃泥地灌溉3~7次,采收前10 d停止灌水。

9.4 溫度管理

黃瓜最佳生長溫度為白天25℃、晚上17℃,且棚溫不宜高于30℃,相對來說,母本生長緩慢利于坐瓜,節間較短(小于 15~20 cm);反之,高溫徒長,節間較長,易化瓜。因此,棚高要求3 m以上,暖棚頂部和后沿加寬防蟲網,加強通風,或直接將棚頂中部的塑料布橫向切開,用壓膜槽固定,安裝防蟲網,下雨前將塑料布蓋上,用壓膜線壓住。

9.5 病蟲害防治

在制種過程中主要防治黃瓜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可在大棚內懸掛電加熱熏蒸器,使用硫黃熏蒸,可有效防治黃瓜病害。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紅蜘蛛、薊馬等,可用吡蟲啉、阿維菌素等噴霧防治。

10 雜交制種

10.1 去雜、摘除雄花和雌花

去雜是在父本、母本植株開花前根據株高、株型、葉形和葉色等特征進行分辨,對和親本長相不同的植株要徹底拔除,同時拔除瘦小的病株。母本植株上的雄花在能看清雌雄時就及早徹底拔除,防止自交;父本植株上發現已開的雌花、嫩果也要及時拔除,以保證雄花的質量。注意要反復找、上下找,棚里找完后再從棚外看,不留死角?;溉士h制種黃瓜雌花一般于早晨6:00—6:30開放,如果當天早晨氣溫較低,7:30—8:00花才能完全開放。因此,要在母本雌花完全開放之前,將母本雄花清除干凈,將母本雄花全部拿到棚外,然后將手洗凈,防止帶粉。

10.2 采花粉

準備干燥箱或泡沫箱,在父本棚中將第2天要開的大花蕾(顏色較黃)帶花柄一同摘下放入箱中,放入少許石灰,采花時間宜在17:00以后,花箱溫度20~25℃,以備第 2天授粉用[5]。

10.3 適時授粉

大棚黃瓜雜交制種中因大棚內濕度較大,最佳環境要求是授粉溫度18~25℃、濕度55%~75%,雌花柱頭生活力可持續較長時間,故整天都能進行授粉,但以上午9:00—10:00雌花生活力最強時為最佳授粉時期,能有效增加單果種子量。

對于第2天要散粉的雌花,為保證不混入其他花粉,必須用線把花冠頂部扎緊,不散粉,待第2天進行人工授粉時,解開線取出鮮花粉采取花對花的授粉方式,把雄花的花冠向下翻轉,直接將花藥在雌花柱頭上涂抹授粉,一般1朵雄花可點授2~3朵雌花,這樣才能保證雌花有足夠的花粉量。雌花授粉后,再用線把花冠頂部扎緊,防止其他花粉侵入,2~3 d后雌花授粉受精完成后將線拿掉。單個植株上最多授粉4~5朵雌花,最后選留3個授粉黃瓜,沒有授粉的雌花、果實都要徹底清除,以保證授粉黃瓜的生長發育。

具體授粉方法:從父本雄花貯藏箱中取出約夠1 h授粉的雄花,放入授粉筐中,上下用黃瓜葉鋪蓋,取出一枚雄花,將花瓣掰開,使花藥充分暴露,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母本雌花花蒂,側向或向下(防滴水),用右手的雄花花藥輕輕在母本雌蕊涂抹,雌蕊有6個柱頭,每個都要抹到,一般3~4圈即可,不要單抹柱頭頂部(一般抹到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有種子)。

授完粉后,要連續找母本中的雌雄花和后發的杈子。母本雌花前留1片葉,一定要隨葉柄方向將尖和芽掐掉,要徹底掐除,這樣就不會在此部位二次找雄花,或再長出子蔓,然后在授粉瓜后本側枝上綁記號繩。每一期母本授粉時間約15 d,從授粉開始5 d換一種顏色標記繩,授粉8個瓜即可。最后一個瓜上部留8片葉,掐尖,將其余杈子全部掐凈,頂部保留1~2個須子,要記住第1天和最后一天的授粉時間。

要將碰到潮濕地面的黃瓜放到地膜上或吊起來。摘除底部黃老葉片,以利于透光、通風、抗病。下墜的黃瓜秧要及時綁縛或支起,以免完全落到地上。如果已經落到地上,就要加大放風,以控制土壤水分。

10.4 采收

10.4.1 采收。授粉后35~40 d黃瓜表皮變成黃白色或黃色,瓜變軟時即可采收。采收前先清出沒有標記的瓜,采收時帶瓜蒂,按標記逐步采收,采收后單層平放在陰涼處后熟2~4 d,再開始取種,要掌握好采摘時間,去除爛瓜,保證種瓜不留在干枯的植株上,以避免陽光下溫度過高,種子在果實內發芽。

10.4.2 剖瓜。用塑料或竹木制的刀鏟形器具,縱向切割黃瓜。實踐證明,黃瓜果實中種子的分布為質量好的種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果實頂部的1/3處,而果實中部、基部種子較少或質量較差。因此,取種時將果實頂部1/3處切下,豎著剖開用器具把瓜瓤舀出撥到塑料盆或桶中,然后放置1~2 d發酵(視溫度而定)。整個過程嚴禁與金屬接觸(易導致變色),可將種子放在沙網或編織袋中,濾去過多的水分。

10.4.3 清洗。用手反復搓洗,使種子表面沒有黏液、呈乳白色,并沖洗掉其他雜質和癟粒。清洗一般在早晨進行,當天即可有效降低水分,如果天氣不好,可以等1 d或將洗后的籽粒用洗衣機甩干后晾曬。

10.4.4 晾曬??捎猛ㄍ感院玫纳尘W做的沙盤作晾曬工具,將清洗干凈的種子攤薄、攤平放在紗盤上,勤翻動,先曬1 d,再陰干1 d,當安全水分達到6%以下、手握種子沒有潮潤感時即可裝袋。晾曬后的種子要存放在通風干燥處,不可接觸地面,每隔3 d要檢查1次。如果種子晾曬時籽粒粘貼在一起,通風透氣性差,種子會變黃沒有光澤,從而降低種子質量。

猜你喜歡
雄花雌花父本
楚雄花事(組詩)
黃瓜雌性系NW-6誘雄技術
乙烯合成酶基因CitACS4突變導致 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
幫花授粉
父本在雜交谷子化學成分分布中的評價作用
不同品系橡膠樹的花序性狀差異研究
鸚鵡魚品系對不同親本和繁殖技術的響應
瓜類除絲去雄增產顯著
玉米雜交制種中父本的管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