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達國家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對四川省的啟示

2022-12-22 15:49曾文明文亦驍余滿江李玉玲趙九州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22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

盧 珍 曾文明 文亦驍 余滿江 李玉玲 袁 園 趙九州

(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四川成都 610066)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近年來,現代農業信息化也逐步被提到了國家發展戰略層面。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把信息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2016年,國務院《“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市場流通、資源環境融合。2018年,農業部辦公廳《2018年農業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以信息化有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2020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2020年農業農村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全面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的相關要求,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加快我省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建設提出意見》中明確指出,需加強園區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戶,推動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結合,整合園區農業信息服務資源,促進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發展。

四川省對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相對較弱,當前及“十四五”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四川省將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步伐,增強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能力,推動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美國、德國、荷蘭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均根據本國國情制定了適宜自身的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發展模式,并獲得了大量寶貴的成功經驗,對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1 發達國家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

1.1 美國

1.1.1 強調政府園區農業信息化建設主導地位。早在1996年,美國農業部便成立了農業戰略發展署,并直接投資建設了各級農業和農村科技信息中心等公益性服務機構,實現長期建設農村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目的。目前,美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完整的農業數據庫,獲取了大量的公益性農村農業信息資源,實現了對農村農業信息數據的長期收集、精準管理和高效利用。政府長期持續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于信息資源開發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撥付大量的農業信息經費,用于保障農業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1]。

1.1.2 建立完善的農業信息法律法規體系。早在1848年,美國頒布的第一個農業法便對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美國在1946年頒布的農業市場法案中規定,凡享受政府支持的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都有義務向政府提交農產品的生產和市場信息[2]。為更好地維護農民利益,獲得真實、可靠、及時、廣泛的農業信息數據,實現農業信息數據的共享,為順利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美國從農業信息數據中獲取已建成的完整法律法規體系,其中包括信息調查、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發布,同時也強調信息監督,整個過程非常注重個人隱私保護。

1.1.3 發揮資本市場運作效能。美國政府通過建立完善的農業信息法律體系保障各方利益,通過提供充足農業信息經費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通過提供稅收優惠、政府擔保、財政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實現多方位的配套措施,建立起強大的支撐體系,從而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有效刺激社會資金的投資熱情,發揮資本市場的運作效能,實現以市場為中心、政府為主導的農業信息化高效發展模式。

1.2 德國

1.2.1 注重農業信息化網絡服務系統建設。農業信息化網絡服務系統是實現信息共享的關鍵環節,德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庫開發,建立起各種類型的網絡服務系統,包括農業科技文獻管理系統、電子數據管理系統、植保文獻數據庫系統等。農業部門在網絡上搭建市場信息和交易平臺,實現對農業資料的市場優化配置[3]。

1.2.2 強調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德國政府在所有學校均開設了計算機和網絡相關的技術課程,實現農業信息化技術普及和信息化人才的培養,為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1.2.3 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研發。德國生態市民園的成功發展得益于數字農業的快速發展,德國政府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于模擬模型技術、精準農業技術、輔助決策系統技術等農業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了成功經驗,并形成自身特色,在實際生產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例如,輔助決策系統可根據氣象條件、環境資源、產品特性、抗病害能力等綜合信息為農民提供多種咨詢服務[4]。

1.3 荷蘭

1.3.1 重視基礎學科研究。農業生產服務和管理的對象是作物,對其進行生長過程中的生理需求研究,獲得大量基礎性數據,是后續開展工程技術、農業裝備研究的前提和基礎。荷蘭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均圍繞作物開展,他們會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開展系統性基礎研究,獲得大量所需數據,為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等高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奠定基礎,從而實現其溫室大棚的規?;ㄔO和種植,推動其現代農業的快速和高效發展。

1.3.2 完善信息技術體系。荷蘭是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較早的國家之一,在農業生產和管理中,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數據庫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收集各種作物各項生長指標參數,研究作物的生長模擬模型,荷蘭開發了世界先進的作物生長模擬模型SUCROS系統。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與作物生長模型、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控制等技術進行集成?,F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普遍應用,推動了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的研究和發展,荷蘭目前已形成具有其自身優勢的技術體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推廣應用效果[5]。

1.3.3 重視農民素質教育。荷蘭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始終將農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農民受農業教育程度非常高,大多數農民都接受過中等以上農業??茖W校教育,這也是荷蘭農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荷蘭國內有大量農業大學、農業??茖W校、農業培訓中心等,它們將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辦學理念貫穿始終,讓教育和科研緊密聯系實際生產。荷蘭還培養了專業的農業技術科普人員,他們定期開設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向農民傳授最新的農業科技知識。

1.3.4 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設施農業的廣泛應用。荷蘭很重視信息化操作、田間監測以及大數據收集,他們的大多數溫室基地都建立了完善的大數據平臺,將收集的大量數據存入電腦,實現對溫室大棚的自動化操作和控制。溫室大棚內布置了各種類型傳感器,將作物的各項生理指標和環境參數采集后傳輸至電腦,經過大數據分析后,由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溫室大棚內還有智能化配肥系統,為作物提供不同生長時期所需的肥料養分,通過計算機設計肥料混合配方,實現完全自動化控制。

1.4 日本

1.4.1 政府投資建設重點領域。農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途徑,農業信息化是日本政府在農業領域重點投資建設的方向,特別是資金需求大、研發難度高的大容量國家通信網絡和地方通信網絡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建設,同時政府的投資范圍還涵蓋各地的農業信息服務系統。為了向農民提供各種免費的農業信息技術,政府還撥付部分經費保障農業科技信息網絡的長期穩定運行。為了提高農村地區電腦普及率,政府以補貼資金的方式鼓勵農民購買電腦。

1.4.2 完善農民繼續教育體系。為提高農民農業信息化技術水平、加強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保障農業園區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日本政府在全國各地通過農業科研機構向農民宣傳和講解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并定期開設互聯網知識與計算機操作培訓班[6]。

1.4.3 強化制度保障體系。日本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保障制度。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保障農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涵蓋農業信息的獲取、收集、分析、發布等各個環節,確保所有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均享受到及時、可靠、有效的農業信息服務,高效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進程。

1.4.4 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在21世紀,日本政府便積極實施農業IT戰略。日本一直致力于發展適用于農業生產的物聯網技術,包括田間土壤墑情監測和氣象參數監測,溫室大棚內溫濕度、日照、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和自動控制,作物灌水、施肥、噴藥等作業環節的自動化操作和管理,以及作物病蟲害遠程診斷和各類農產品生產過程電子溯源。物聯網技術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是推動日本綠色休閑農業進一步發展建設的關鍵因素。經過多年發展,物聯網技術在日本農業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超半數的農民已使用物聯網技術,農業生產部門幾乎都采用了農業自動化控制技術[4]。

2 對四川省的啟示

2.1 發揮政府在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四川省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政府要高度重視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分別從制度保障、資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協調等多方面進行規劃和統籌。根據四川省現代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制定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發展的短期和中長期規劃及目標。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信息采集和傳輸、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等,切實保障農業信息化主體的權益。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現代農業信息化投資渠道,引導市場資金積極參與,同時制定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市場化運行規則,約束市場行為。制定優惠政策,如信息化設備購置補貼、電信資費優惠等。建立現代農業信息化專業服務系統和機構,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共享。

2.2 培養現代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

培養現代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應從多個方面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在涉農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現代農業信息化專業,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報考。農業科研單位加強對現代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并注重科研項目緊密聯系實際生產需求。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建立現代農業信息化專家和科技人員服務團隊,對園區負責人、信息化管理人員定期進行線上和線下培訓。建立完善的現代農業信息化人才引進機制和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機制。

2.3 完善現代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現代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園區信息化的基礎和前提。園區經營單位要加強與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等信息服務機構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5G、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提高園區信息化水平。四川省地域遼闊,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多種地形,因而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等差異較大,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環境、氣候條件、水文資源、土地資源以及作物種植、水肥利用、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等數據,建立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四川省地域特色農業信息數據庫。建立面向農業高等院校、農業職業院校、農業科研單位、縣級以上農業科技推廣部門、廣大農業科教人員、農業園區負責人和管理人員以及農民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提供包含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相關新聞、專家論壇、信息技術和設備推廣、信息技術專題等相關內容,通過網絡將現代農業信息技術及時高效地傳遞給外界。

2.4 加強現代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和普及

現代信息技術為現代農業園區快速高效發展與創新提供了科技支撐與重要保障,要深刻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是農業園區實現現代化的靈魂,要加大現代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力度,切實提高從事現代農業園區管理和生產各方對現代信息技術的認識水平。選取部分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代農業信息化示范點,通過宣傳、參觀、體驗等方式,讓政府部門、園區管理部門、科研機構以及園區經營單位等直觀地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園區生產、運行、管理的重大意義和作用,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的方式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園區的全面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園區信息化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園區的開放樣本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