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維濱電針為主治療眼科疾病驗案3則

2022-12-27 23:03曹馨元孫忠人劉少鵬尹洪娜
江蘇中醫藥 2022年11期
關鍵詞:視神經電針眼球

曹馨元 孫忠人 劉少鵬 尹洪娜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6)

指導:高維濱

眼科疾病可因視網膜、玻璃體等眼球結構,淚器、眼外肌等眼副器以及眼的血管和神經損傷而引起[1],其臨床表現不盡相同,但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負擔?,F代醫學多采用手術修復或服用營養神經、改善循環等藥物治療,但療效并不理想。中醫學治療眼科疾病多從“脈絡瘀阻、目失榮養”的病機出發,靈活使用中藥內服外用以及針灸等方法,可獲得一定的療效。

高維濱教授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黑龍江省名中醫,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50余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高教授擅長運用針灸療法治療眼科疾病,提出“筋、經、腦共治”理論,“筋”相當于眼部肌肉的附著點,“經”相當于眼部神經及血管,“腦”即大腦功能區。對于“筋”,高教授根據眼外肌分布規律創上明(眼球上正中稍向外2~3 mm,上直肌處)、下明(眼球下正中向內2~3 mm,下直肌處)、內明(上明與睛明之間眼眶內上斜肌處,眼球正中稍向內2~3 mm)、外明(外直肌眼球附著處)等穴[2];對于“經”,高教授根據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視神經在眼眶及腦部的走行規律首創“太陽四穴”(太陽穴1: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中,即太陽穴;太陽穴2:太陽穴1向上1寸;太陽穴3:太陽穴1向后1寸;太陽穴4:太陽穴2向后1寸);對于“腦”,高教授根據椎動脈解剖位置,獨取風池及自創之供血穴(風池穴下2 cm,平下口唇處)二穴。高教授臨證靈活選用上述穴位,運用電針療法治療眼科疾病,可有效增強眼部肌肉張力、恢復神經功能、改善患者眼部及相應大腦功能區的血液循環,最終恢復眼球運動及視力傳導通路的正常功能?,F擇驗案3則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1 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伴玻璃體混濁

于某,女,57歲。2021年12月30日初診。

主訴:左眼視力下降10d?;颊?0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眼視力漸進性下降伴視物遮擋,眼紅、分泌物增多,無明顯畏光、流淚,不伴眼痛、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后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行眼部檢查,右眼視力(裸眼):0.15,左眼視力(裸眼):手動(HM)/眼前;右眼眼壓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壓17 mmHg;雙眼角膜透明,前房常深,玻璃體輕度混濁;左眼眼底視盤色紅水腫,見線性出血;眼底熒光素造影(FFA):左眼視神經病變(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可能性大);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左眼視乳頭水腫,網膜大致正常;B超:雙眼玻璃體混濁,左眼視盤病變(輕度隆起)。診斷為“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左眼)”,予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對癥治療,未見好轉且癥狀加重?;颊邽榍笾嗅t治療,遂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高維濱名老中醫工作室就診??滔拢鹤笱垡暳u進性下降伴視物遮擋,舌紅稍暗、苔白微膩,脈弦澀。西醫診斷: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左眼);中醫診斷:青盲(氣虛血瘀證)。繼予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同時予電針治療。取穴及針刺操作方法:

雙側內明、球后(眶內下斜肌處,眼球下正中向外2~3 mm)、太陽四穴、風池、供血。

患者取仰臥位,施術部位常規消毒。(1)眼部眶內針刺:將患者眼球向對側輕推,使用0.25 mm×40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沿眶內緣與眼球之間的縫隙弧形(使針身彎曲形成弧度)刺入內明、球后二穴,針刺深度以15 mm為宜。(2)眼部眶外針刺:選用0.30 mm×40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針刺太陽四穴時針尖朝向目外眥,進針方向與顴弓平行,進針角度與皮膚表面成30°角,斜刺進針10~15 mm。(3)項部針刺:針刺風池穴時針尖微向下,向喉結方向刺入2 cm;供血穴直刺向對側口唇處約2 cm。(4)電針操作:雙側內明-球后、太陽1-太陽3、太陽2-太陽4、風池-供血組成穴對分別連接電針儀(型號:KWD-808I),密波100 Hz,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留針30min。治療時囑患者放松,隨時詢問患者感受,每10min適當調節刺激強度。電針結束后,囑患者閉目休息10min后出針。每日1次,治療5d后休息2d,7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因患者為雙眼玻璃體混濁,故治療中同時針刺雙側穴位。

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左眼視力(裸眼):0.04,自訴視物較前清晰;右眼視力(裸眼):0.2,視物清晰度較之前有所提高。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左眼視力(裸眼):0.12,視物較前明顯改善;右眼視力(裸眼):0.25,視物清晰度增高。治療3個療程后,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復查,左眼視力(裸眼):0.2,右眼視力(裸眼):0.4。

療程結束3個月后電話隨訪,視力未見下降。

按: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是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一種,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睫狀后短動脈缺血,導致其供應區主要是篩板前部及篩板區視神經血氧供應不足,發生梗死,臨床表現為急性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視乳頭水腫等[3]。西醫多采用糖皮質激素、復方樟柳堿注射液等治療,但副作用大。高教授認為本病多由經脈不通、血脈瘀阻、目失所養導致,“瘀”為基本病機。治療時選取眶內的內明、球后二穴,眶外的太陽四穴,配以雙側風池、供血穴,以疏通經脈,促進局部氣血運行,使目受血而視。高教授從現代醫學角度認為本病是缺血后視神經損傷所致,結合解剖知識可知,睫狀后短動脈分支較多,在視神經周圍垂直穿入鞏膜,分布于脈絡膜,上斜肌起于視神經管周圍,其旁有篩前后動脈走行,下斜肌附著點后端緊鄰視神經,且兩處在眶內相距較遠,接通密波電流后可對鄰近的神經及血管起到更廣泛的治療作用。本案患者雙眼玻璃體混濁,故高教授選取雙側上斜肌所在處(內明)和雙側下斜肌所在處(球后)進行治療,在改善眼部供血的同時也可加快玻璃體內容物的循環代謝,改善臨床癥狀。太陽四穴的深層有眼動脈、視神經走行,高教授認為電針太陽四穴可通過興奮視神經、加快眼部血液循環以改善視神經功能。眼動脈起于頸內動脈,是眼球和眶內結構的主要供血動脈,電針風池、供血可在密波電流的作用下加快頸內動脈血流速度,進而增強眼部神經血液供應,促進眼部神經功能恢復。

2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李某,女,69歲。2022年1月5日初診。

主訴:左眼突然視物不見18d?;颊?8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視物不見,不伴眼紅、眼痛,無惡心嘔吐。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就診,經FFA檢查確診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左眼)”,予擴血管、抗凝劑治療,癥狀未見改善?;颊邽榍笾嗅t治療,遂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高維濱名老中醫工作室就診??滔拢鹤笱垡曃锊灰?,右眼視物正常,面黃無華,神疲乏力,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查左眼視力無光感,右眼視力(裸眼):0.8;雙眼眼壓正常,雙眼結膜無充血,角膜透明,瞳孔直徑約為4 mm;左眼瞳孔直接對光反射消失,間接對光反射正常;右眼瞳孔對光反射靈敏。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肌缺血病史。西醫診斷: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左眼);中醫診斷:目系暴盲(脈絡瘀阻證)。予活血化瘀、改善循環等藥物治療,同時予電針治療。取穴及針刺操作方法:

左側內明、上明、下明、球后、太陽四穴,雙側風池、供血穴。

針刺上明、下明穴:選用0.25 mm×40 mm一次性不銹鋼毫針,輕推患者眼球,充分暴露施術部位,使針體沿眶內緣與眼球之間的縫隙弧形刺入,一般針刺深度在17 mm以內為宜;同時將上明-下明組成穴對并連接電針儀通以密波電流100 Hz。其余穴位的具體針刺操作及電針治療方法同案1。每日1次,治療5d后休息2d,7d為1個療程。

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視力改善不佳,且在針刺過程中易造成眼部出血,遂調整治療方案,在眶內取穴中去除上明和下明兩穴,其他穴位及操作方法同前。繼續治療3個療程后,患者視力明顯提高,左眼視力(裸眼):0.3,右眼視力(裸眼):0.8。在后3個療程的治療中僅有2次微量出血,棉簽按壓即止。

療程結束3個月后隨訪,病情穩定。

按: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是由于視網膜中央動脈發生阻塞而造成的視網膜急性缺血性疾病,以患者視力急性下降甚者完全喪失為主要表現[4],屬于中醫學“絡阻暴盲”范疇。本案患者長期高血壓導致動脈血管管壁增厚、彈性下降、動脈硬化,使血管內皮缺氧受損,同時血流動力學改變,使血液呈現高凝狀態,在血管痙攣管徑變小的情況下極易導致視網膜中央動脈發生阻塞,促使視網膜內層細胞發生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細胞內水腫,繼而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迅速死亡,導致視力急劇下降。高教授認為本病病機在于脈絡瘀阻、目竅失養,與“筋、經、腦”中的“經”和“腦”關系最為密切。治療初期,高教授考慮到視網膜中央動脈經過視神經盤后分成視網膜鼻側上下2支和顳側上下2支,在眶內鼻側上下和顳側上下共選取內明、上明、下明、球后四個穴位,旨在擴大治療范圍、增強刺激效果。治療1個療程后,高教授發現效果不佳且容易出血,考慮到眼部四個穴位連接兩組電針,其形成的密波電流可能存在互相干擾而影響治療效果,故精簡穴位,選取出血較少的內明和球后二穴,并接通密波電流以形成較為廣泛的電流環路,加快眼部血液循環,提高供氧量,改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缺血缺氧狀態,促進神經組織再生和神經節細胞的恢復,使治療效果最大化。發自眼動脈的視網膜中央動脈是供應視網膜內層的唯一動脈,行于視神經下方,其體表位置與太陽四穴相對應,電針太陽四穴后刺激信號可穿透顱骨直達其深部的視網膜中央動脈,緩解血管痙攣,改善局部的血流量,建立新的側支循環為眼部供血,進而改善相應的臨床癥狀。針刺風池、供血可提高頸內動脈和椎-基底動脈的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增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血液供應,改善神經節細胞功能。

3 糖尿病性外展神經麻痹

李某,男,68歲。2021年7月7日初診。

主訴:視物重影、右眼外展受限15d?;颊哂?021年6月22日晨起時出現視物重影,右眼外展不全,伴頭暈、惡心嘔吐,不伴有意識障礙,立即前往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行顱腦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未見異常,查空腹血糖10.2mmol/L,餐后2 h血糖13.1mmol/L,確診為“糖尿病性展神經麻痹”收治入院,經系統治療后頭暈消失,但視物重影未有明顯減輕?;颊邽榍筢樉闹委?,遂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高維濱名老中醫工作室就診??滔拢河已矍蛲庹够顒硬蝗?,左眼球活動正常,飲食尚可,眠差,大便干,小便少,舌紅、苔黃,脈弦。查體:右眼球外展活動障礙,眼位左側偏斜,左眼各方向運動正常;雙眼眼壓正常;雙眼結膜無充血,雙側瞳孔對光反射均正常,雙眼上瞼提肌功能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西醫診斷:糖尿病性外展神經麻痹;中醫診斷:視岐(陰陽兩虛證)。予口服二甲雙胍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同時予電針治療。取穴及針刺操作方法:

右側外明、瞳子髎、太陽四穴,雙側風池、供血穴。

針刺外明穴:選用0.25 mm×40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令患者眼球充分內視,暴露出目外眥,術者以拇指、食指、中指夾持針柄,于眶內眼外直肌的止點處進針,針尖朝向目外眥與眼球成15°角緩慢斜刺,深度在2~3 mm以內,以可帶動眼球向外轉動為度。針刺瞳子髎:選用0.30 mm×40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針尖向顳側平刺入1.5 cm。外明-瞳子髎連接電針儀導線,通以密波電流100 Hz。太陽四穴、風池、供血穴針刺及電針操作方法同案1。每日1次,治療5d后休息2d,7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眼球運動障礙明顯改善。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視物重影癥狀消失,右眼活動恢復正常。

療程結束3個月后隨訪,患者兩眼活動均正常,無復視。

按:糖尿病性外展神經麻痹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多與眼球運動神經的血液循環和代謝障礙引起的神經髓鞘和軸索損害相關,常以視物重影、眼球外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5],該病在中醫古籍文獻中未有明確記載,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將其歸于“視岐”“風牽偏視”“視一為二”等范疇。臨床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常采用口服血管擴張劑、神經營養劑等治療,但效果不理想[6]。高教授從中西醫理論出發,認為該病是因患者長期高血糖導致血管、神經受損,使展神經核-展神經-外直肌神經環路異常而導致,與“筋、經、腦”密切相關。根據展神經走行及其所支配眼外肌的解剖結構,高教授選取太陽四穴、外明穴、瞳子髎穴,根據椎-基底動脈解剖結構選取風池、供血穴改善腦部供血,筋、經、腦共治,整體治療展神經核-展神經-外直肌神經環路。外明穴位于眼外直肌的止點附著處,太陽四穴深層為展神經和眼動脈在眶內的走行區,高教授認為電針外明穴可促進肌肉收縮,提高外直肌肌張力,電針太陽四穴可興奮其下走行的展神經,促進神經纖維傳導功能恢復和神經組織再生,位于太陽四穴深部的眼動脈是眼外肌的供血動脈,在太陽四穴處使用密波電流刺激可加快眼動脈血流量,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進而加快眼部功能恢復。展神經核位于腦干的面神經丘深層,電針風池、供血穴通過密波電流形成電場,在脈沖電流的作用下可加快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改善腦干血液循環,進而營養展神經核及其所發出的神經纖維,促進眼球外展功能的恢復。

4 結語

高教授精于神經解剖學,將傳統針灸方法與現代解剖定位融會貫通,在眼科疾病的治療中精準定位,眶內取穴以治“筋”,眶外取穴以治“經”,項部取穴以治“腦”。電針作用于眼外肌可改善眼外肌功能及眼周血流狀態,電針太陽四穴作用于深層的神經及動脈可修復受損神經、改善眼部供血,電針作用于深部的椎-基底動脈可加快血流速度,進而改善視覺中樞的供血及相關神經細胞的功能,產生的刺激信號可增強網狀結構及高級中樞興奮性,使其充分發揮統籌整合協調的功能,最終恢復眼球運動及視力傳導通路的正常功能。高教授以“筋、經、腦共治”理論為核心,以電針眼部穴位、太陽四穴和項部穴位為根本治療大法,整體調控筋-經-腦視覺環路,此法臨床療效顯著,可予進一步研究及推廣。

猜你喜歡
視神經電針眼球
不同電針參數在臨床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不同時長電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的鎮痛療效觀察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發現腦垂體瘤壓迫視神經一例
與腫瘤相關的視神經病變
俯臥位手法整復結合電針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上帝”視角回顧2017年:8張照片震撼眼球
眼球經濟(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