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衍義補遺》學術特色探賾?

2022-12-28 08:21吳世彩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本草藥學藥物

陳 超,吳世彩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濟南 250355)

元代醫家朱丹溪名列“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其公認的存世著作僅有三部,即《格致余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以下簡稱《補遺》),《補遺》是其中唯一的藥學專著。據嚴余明等[1]考證,《補遺》一書作者為朱丹溪,部分內容經門人及明代方廣增補。故《補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朱丹溪在藥學方面的學術思想,而其藥學思想在以往研究中似有缺欠。

《補遺》系朱丹溪對北宋·寇宗奭《本草衍義》(以下簡稱《衍義》)的補充與糾謬,故名《本草衍義補遺》。實際上,《補遺》可視為《衍義》的讀書筆記,其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衍義》內容一致,是對《衍義》的抄錄;另一部分與《衍義》內容不同,是對《衍義》的補充或糾謬。后者更能體現《補遺》的學術特色與其藥學思想,也正是本文討論的主要范圍?!堆a遺》的學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 格物致知,補遺《本草衍義》

朱丹溪發揚儒學格物致知的精神,對《衍義》進行了補缺與糾謬?!案裎镏轮背鲎浴抖Y記·大學》,意即推求事物原理以獲得新知,強調認知事物的理性精神。自南宋《大學》被列為“四書”之一,作為《大學》“八條目”之首的“格物、致知”遂逐漸成為儒學修養的第一要義。朱丹溪深諳儒學,“以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2],并將格物致知的精神運用到《補遺》的創作之中,即對《衍義》不盲目從信,勇于質疑,理性探索,補其未備,糾其謬誤。其對《衍義》的“補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1 補《衍義》之未備

《補遺》對《衍義》的補充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補充《衍義》未收錄的藥物。嚴余明等[1]考證,《補遺》補充了《衍義》未收錄的藥物凡43種,其中多數至今仍使用頻率很高,如知母、貝母、玄胡、麥門冬、牡丹皮、玄參、蘆根、車前子、黃芩等。

其二,補充《衍義》已收錄但論述未備的藥物?!堆芰x》對藥物的論述,雖涉及形態、顏色、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產地、鑒別、炮制、禁忌等諸多方面,但并非對每味藥物的論述都涉及上述內容。故《補遺》對《衍義》已收錄但論述未備的藥物進行了補充。劉玉瑋考證:“在《補遺》全書中,除有9條與《衍義》內容大致相同,或比原內容稍略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補。[3]”《補遺》對《衍義》的補充更注重兩方面內容,一是藥物的陰陽五行屬性,這可能與朱丹溪注重格物致知有關。然其并未明言劃分藥物陰陽五行屬性的依據,使后人不明所以,故這部分內容對后世價值不大;二是與臨證使用相關的內容,如藥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等。劉玉瑋認為:“《補遺》所載藥物中,90%以上的藥論中增補了藥物功用內容……《補遺》一書在釋藥中共增補了《衍義》中缺略的用藥禁忌內容32條之多”[3],體現出《補遺》注重藥物使用、立足臨證實踐的醫學態度,與《衍義》更注重藥物的形態、顏色、產地、鑒別等藥學理論迥然有別。

1.2 糾《衍義》之謬誤

關于《補遺》對《衍義》的糾謬,李秀華等[4]認為《補遺》與《衍義》釋藥有相反意見的約15種。如《衍義》言厚樸“至今此藥盛行,既能溫脾胃氣,又能走冷氣,為世所須也。[5]”寇宗奭認為厚樸能溫補脾胃之氣,故為人所重?!堆a遺》對此提出反駁:“(厚樸)氣藥之溫,而能散瀉胃中之實也。而平胃散用之,佐以蒼術,正為上焦之濕,平胃土不使之太過而復其平,以致于和而已,非謂溫補脾胃。習以成俗,皆謂之補,哀哉![6]”朱丹溪則認為厚樸之功不在溫補脾胃,而在燥濕平胃。重用厚樸溫補脾胃習以成俗,是為謬誤。其觀點符合今天的臨床認識。若遵寇宗奭之說,對脾虛患者重用厚樸,必因其辛散溫燥更傷脾胃,犯虛虛之戒。

然《補遺》的“糾謬”未必確鑿。如《衍義》認為肉豆蔻“多服則泄氣”[5]65?!堆a遺》則謂肉豆蔻“溫中補脾……《衍義》不詳其實,謾亦因之,遂以為不可多服”[6]55。據今天的臨床認識,肉豆蔻不具有補脾之功,且性質溫燥,多服必耗氣傷陰??梢?,《補遺》的本處“糾謬”愈糾愈謬。但此類疏謬畢竟是少數,不應據此苛責《補遺》的理性探索。

2 力抨時弊,強調用藥禁忌

朱丹溪論藥一改時人極言諸藥之利,罕言諸藥之弊,勉人多服久服的時弊,強調藥有利弊,當盡其利而避其弊,據證用藥,中病即止。故曰:“天生斯民不厭藥,則氣之偏,可用于暫而不可久。[6]53”筆者考證,全書196種藥物中的128種均記有用藥禁忌或注意事項,占全書藥物的65%?!堆a遺》中的部分用藥禁忌,反映出朱丹溪“相火亢則害,氣陰承乃制”的學術思想。正如《格致余論·張子和攻擊注論》所言:“陰易乏,陽易亢;攻擊宜詳審,正氣須保護。[2]50”

2.1 辛溫之藥耗傷氣陰

大凡氣溫熱、味辛燥的藥物,既傷陰又耗氣,當據證使用,中病即止?!陡裰掠嗾摗は嗷鹫摗分^:“相火易起……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2]42”《局方發揮》亦云:“陽常有余,陰常不足。[6]35”“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實實虛虛”[6]37,故辛溫之藥傷陰。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壯火之氣衰……壯火食氣”,故辛溫之藥亦耗氣。

如《補遺》言半夏“諸血證禁服”[6]56;言秦椒“世人服椒者,無不被其毒。以其久久則火自水中起,誰能御之”[6]58;言石鐘乳“為慓悍之劑……不可輕服,多發渴淋”[6]53,均是過用辛溫傷陰的禁忌。

再如,言胡椒“性燥……喜食者眾大傷脾、胃、肺氣,積久而大氣則傷”[6]58;言大蒜“屬火,多用于暑月,其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6]61;言干姜“如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6]63,均是過用辛溫耗氣的禁忌。

2.2 攻擊之藥耗傷氣陰

大凡攻擊之藥,或吐、或下,或滲利易耗傷氣陰,亦當據證使用,中病即止?!陡裰掠嗾摗げ⌒半m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謂:“大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病邪輕而藥力重,則胃氣受傷。[2]18”

如《補遺》言常山“性暴悍,善驅逐,能傷其真氣……病人稍近虛怯,勿可用也”[6]56,言苦丁香“性急,損胃氣。吐藥不為不多,胃弱者勿用。設有當吐之證,以他藥代之可也。病后、產后宜深戒之”[6]61,即是慎用吐法攻擊的禁忌。

再如言牽?!叭舴遣⌒闻c證俱實者,勿用也。稍涉虛,以其驅逐之致虛,先哲深戒之。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用”[6]56,言巴豆“去胃中寒積,無寒積者勿用”[6]64,言鎖陽“虛而大便燥結者用,虛而大便不燥結者勿用”[6]65,即是慎用下法攻擊的禁忌。

又如言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治宜”[6]57,言冬瓜“性走與急,久病與陰虛者忌之”[6]61,言澤瀉“服此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6]68,即是慎用滲利攻擊的禁忌。

3 廣征博引,采擇驗方醫案

3.1 廣博征引群書

《補遺》雖是對《衍義》的補充發揮,但書中征引并不局限于《衍義》一書。筆者統計,《補遺》直接或間接征引的書目有近30種之多,許多今已亡佚。其征引者既有《本草》《別錄》《食療》《日華子》《圖經》《衍義》等本草著作,亦有《秘要》《局方》等方劑著作,還有《黃帝內經》《素問》等醫理著作,更有《詩經》《周禮》《禮記》《春秋》《爾雅》《說文》等非醫學著作。此外,書中又以“潔古云”“東垣云”“成無己云”等語征引前人觀點,充分體現了作者廣博的涉獵范圍與嚴謹的學術態度。

如《衍義》未錄貝母?!堆a遺》補充貝母道:“《本草》:主傷寒煩熱,淋瀝,瘕疝,喉痹,金瘡,腹中心下結實滿,咳嗽上氣?!度杖A子本草》云:消痰,潤肺。及燒灰,油調敷人惡瘡,至能斂瘡口?!秳e說》云:能散心胸郁結之氣,殊有功……今用治心中氣不快,多憂愁者,甚有功信矣。[6]69”論貝母一藥的功效與主治,便征引了《神農本草經》《日華子本草》《本草別說》三部著作。但作者并未對前人觀點全盤接受,而是據臨證經驗有所損益,即未采納《神農本草經》言貝母治“乳難”“風痙”的觀點,補充了貝母“治心中氣不快,多憂愁者”的療效。

3.2 采擇驗方醫案

《補遺》于《衍義》之外,補充了許多經驗方與醫案,以方論藥,以案證效。

經驗方中既有單方又有復方。單方經驗方如言燈心“火燒為灰,取少許吹喉中,治急喉痹甚捷”[6]56;言石榴“其花白葉者,主心熱吐血及衄血等,干之作末,吹鼻中立瘥”[6]61;言香薷“濃煎汁成膏,為丸服之,以治水脹病,效”[6]61。復方經驗方如言柏皮“配細辛治口瘡,有奇功”[6]62;言紅蘭花“產后血暈口噤,腹內惡血,胎死腹中,并酒煮服”[6]63;言木賊“得禹余糧、當歸、川芎,療崩中赤白;得槐鵝、桑耳,腸風下血服之效”[6]65;言蒲公草“洗凈細銼,忍冬藤同煎濃湯,入少酒佐之,以治乳癰,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睡覺病已安矣”[6]66。

醫案中,如言皂角刺“崔言者,職隸左親騎軍,一旦得疾,雙眼昏,咫尺不辨人物,眉發自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癬,皆為惡疾,勢不可救。一道流,不言名,授其方曰:皂角刺一二斤,為九蒸九曬,研為末,食上,濃煎大黃湯,調一錢匕。服一旬,須發再生而愈。[6]64”本案患者蓋患麻風病,遵醫囑以大黃湯調皂角刺末飲服而愈,以此證明皂角刺功效托膿排毒,主治疥癬麻風。

4 藥食同源,重視食類本草

《補遺》重視收錄藥食同源的食類本草。筆者統計,全書收錄的40 種以上藥物至今仍被人們作為日常食物,占全書196種藥物的20%以上。其中包括薏苡仁、大麥、栗等谷物,葡萄、櫻桃、梨等水果,茄、冬瓜、韭等蔬菜,雞、鯽魚、羊肉等魚肉,糖、大蒜、香油等調味品。這些食類本草,有的未被《衍義》收錄,有的則在《衍義》之外有所補充。

4.1 食類本草功效

《補遺》于《衍義》之外,對一些食類本草的功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強調其藥用價值。正如《素問·臟氣法時論篇》所言:“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p>

如《補遺》言韭“研取其汁,冷飲細呷之,可下膈中瘀血,甚效。[6]61”《格致余論·治病必求其本論》便記錄了一則以韭汁治膈中瘀血的驗案:“東陽王仲延遇諸途,來告曰∶我每日食物必屈曲自膈而下,且硬澀作微痛,它無所苦,此何???脈之,右甚澀而關尤沉,左卻和。予曰∶污血在胃脘之口,氣因郁而為痰……為制一方:用韭汁半銀盞,冷飲細呷之,盡韭葉半斤而病安。已而果然。[2]4-5”本案患者噎膈,朱丹溪據其脈證分析病機為胃口瘀血,進而導致氣郁痰凝,故予韭汁化瘀。瘀血得化,氣順痰消,患者病愈,可見韭汁化瘀療效可靠。

再如《補遺》言柿“為陰,有收之義焉。[6]60”《格致余論·慈幼論》亦謂:“(小兒)陰長不足……但是發熱難化之物,皆宜禁絕,只與干柿、熟菜、白粥……干柿性涼,可為養陰之功”[2]9-10,提出干柿性澀養陰,適合小兒陰虛之體食用。

4.2 食類本草禁忌

食類本草雖性質平和,藥食同源,然凡藥皆有偏性。藥之偏性既能治病亦能害人,故食類本草亦有使用禁忌,當適可而止。正如《素問·五常政大論篇》所言:“谷肉果蔬,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弊髡咭嗝餮裕骸八?,則氣之偏,可用于暫而不可久?!?/p>

如《補遺》言雞“性補,故助濕中之火。病邪得之,為有助而病劇。非雞而已,與夫魚肉之類,皆能助病者也?!堆芰x》未暇及也。[6]59”雞雖為尋常禽肉,但助濕生熱,性補留邪,病者在所當忌。進而提出非但是雞,凡魚肉之類皆有礙祛除病邪?!陡裰掠嗾摗分幸嘤邢嗤^點,如言老人“好酒膩肉……皆在所忌”[2]6;言小兒“一切魚肉……皆宜禁絕”[2]9。

再如,《補遺》言櫻桃:“性大熱而發濕……《衍義》發明其熱能致小兒之病。舊有熱病與嗽喘,得之立病,且有死者矣。[6]60”櫻桃雖為尋常果實但性熱助濕,故小兒陽盛之體,如舊有熱病喘嗽者在所當禁。反此禁忌甚有致死者,不可不戒!

5 結語

《本草衍義補遺》作為朱丹溪唯一存世的藥學專著,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藥學思想。然限于時代條件與作者認知能力,書中不足亦不容忽視,如對藥物陰陽五行屬性的劃分缺乏依據但影響不大;對一些藥物的論述存在謬誤,甚至對《衍義》“愈糾愈謬”。筆者認為評價古籍應具備兩種視角,一是從今天的學術水準評價其內容的正誤是非,由是而觀,《補遺》的內容謬誤在所難免;二是從歷史的演進脈絡評價其貢獻的大小利弊。就此而論,《補遺》的歷史貢獻便毋庸置疑了。

猜你喜歡
本草藥學藥物
新型抗腫瘤藥物:靶向藥物
口服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及藥學干預
《藥學進展》編輯委員會
《藥學進展》雜志征稿啟事
如何選擇降壓藥物?
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掰開吃——呼吸系統篇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癥大鼠模型中的藥學研究
探尋中華本草的足跡
本草,源于延續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場不動聲色的“雙面修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