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思維 引向閱讀“醉”深處
——以《清平樂·村居》為例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2-12-28 07:57
江西教育 2022年46期
關鍵詞:陶醉思維能力想象

■ 劉 余

思維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就一定要將思維訓練貫徹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能力,多維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與訓練,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課堂無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陣地。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執教的《清平樂·村居》一課,談談在實際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抒發了詞人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筆勾勒出一幅鮮活靈動的田園生活畫卷,筆調清新,寫來看似毫不費力,但我們細細品之,卻發現詞中那份閑情逸致透過一個字擴散開來,那就是這首詞的“詞眼”——醉。教學中,筆者在這個“醉”字上下功夫,通過誘導質疑、補白想象、拓展對比的方法層層遞進,著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一、此“醉”非彼醉——誘導質疑,激活學生思維廣度

在語文教學中,教材是發展學生思維的主要材料,是進行語言訓練的主要依據。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許多思維因素,可直接用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發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語言水平和發展學生思維的因素。如引導學生推敲課文的字詞,啟發他們了解作者的思路,促使學生對文章的各種材料、各層意思進行分析。而質疑是一切創新的開始,如果學生不敢質疑,不肯質疑,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是一句空話。要培養學生質疑的勇氣,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評價標準,特別是在學生單獨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慎用批評的手段,對于不符合“標準答案”但充滿新意、有獨到之處的觀點,教師要指出其中的閃光點,并積極鼓勵其他學生學習其創新精神。即便學生的質疑確實沒有可取之處,至少學生能夠提出問題,說明他在認真思考,這同樣是值得肯定的。

以《清平樂·村居》為例,這首詞中“醉”字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理解這個“醉”字不但可以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筆者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思考、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廣度。

師:好一個“醉”字,你們怎么理解這個“醉”字呢?

生:老人喝了些酒,醉了。

生:它是醉醺醺的意思。

張悅然:變老大概就是以后總對自己的放棄。不斷放棄自尊,變得面目全非,卻毫無愧色,仍能自圓其說。漸漸漫溢出邊界,直至失去了人本應當有的輪廓。

師:你們的理解是醉酒。還有不同理解嗎?誰醉?為什么醉?

生:老太太、老爺爺陶醉了,我想他們陶醉的是大兒子的勤勞、二兒子的手巧、小兒子的可愛。

生:我覺得老兩口陶醉在周圍優美的環境中了。

生:他們陶醉在這無憂無慮的生活中。

生:他們陶醉在安居樂業的生活中。

……

“醉”字從字面理解是醉醺醺的意思,但這個“醉”字的精妙之處在于既有表層含義,又體現著豐富的深層含義?!靶抡n標”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與賞鑒”中明確指出:“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被诖?,筆者從“醉”字著眼,通過“誰醉?為什么醉?”設問,誘導學生思考、質疑,催生思維的萌芽,激活學生的思維廣度,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出自己的理解,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醉里吳音相媚好——補白想象,加深思維厚度

在思維形成和培養的過程中,補白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作品給讀者留下聯想、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而“補白”是發展學生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思維訓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不斷提升,從而在面對和思考問題時,能夠多角度思考,找到更多的路徑和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補白”想象的培養讓思維訓練更具價值,同時也體現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意義。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利用這些“空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師:這一對老夫妻就這樣在那里說著,笑著,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讀著“醉里吳音相媚好”,我仿佛聽到翁(媼)夸贊媼(翁)說:“ ”)

生:老頭子呀,我們都一大把年紀了。瞧,我們的三個兒子多孝順呀!

生:老婆子呀,看我們孩子多孝順呀,那個小頑皮前幾天還給我熬了一碗蓮子湯呢!

生:老伴呀,我們忙忙碌碌了半輩子,現在終于輪到我們享清福了。真是高興呀!

……

師:他們就陶醉在這樣的生活中,你們能讀出這“醉”的感覺來嗎?

(教師指名讀,學生齊讀)

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老兩口幸福相伴的生活畫面。筆者并沒有問什么是“相媚好”,而是借這一“留白”順水推舟,引導學生分角色表演:翁媼醉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展開想象,分角色扮演“翁”“媼”,進行了妙趣橫生的對話。學生完全走進了詞中描繪的情境,景美了,人活了,所有的人都醉了?!白怼痹谶@美麗的田園風光里,“醉”在了翁媼的恩恩愛愛里,“醉”在了這個溫馨、和諧的農家小院里。

三、醉里挑燈看劍——拓展對比,提高思維深度

教材為學生提煉了適合學習、閱讀的優秀文學作品,也讓學生能日益完善對語文的整體認知。在內涵豐富的語文知識體系中,存在著很多相似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特征,為了讓學生有效梳理其中的知識內容,提高思維深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同類型作品進行對比閱讀。如一個作者有很多優秀的詩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作者不同時期的創作,體會作者的心路歷程,從而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

教學中,筆者拓展教學詞人的另一首含有“醉”字的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產生聯想,由表及里地深入聯想,旨在拓寬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醉”字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筆者繼而追問:“陶醉的只有老兩口嗎?陶醉的還有誰呢?”學生回答陶醉的還有詞人辛棄疾。筆者進一步說明在辛棄疾創作的600 多首詞中,多處用了“醉”字,相機鏈接辛棄疾的生平資料,并出示《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引導學生對兩首有“醉”字的詞句——“醉里吳音相媚好”和“醉里挑燈看劍”對比閱讀,找一找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生很快能找到兩首詞中有一個相同的字——醉,也能發現這兩個“醉”字表達的情感截然不同,一首安靜祥和,寫的是和平安靜的農村生活;一首慷慨激昂,寫的是金戈鐵馬的戰爭生活。

“陶醉的只有老兩口嗎?”把學生的思維激活了,筆者結合對詞人背景的介紹,引導學生對比“醉里挑燈看劍”與“醉里吳音相媚好”的不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為什么醉”的理解已經很透徹了,也能充分理解詞人對這種和平寧靜的鄉村生活的向往。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把課堂當作培養學生思維的主陣地,要深刻意識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以保障思維訓練能科學、有效地開展。小學是學生思維塑造的黃金階段,也是學生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教學中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一名園丁,有責任時時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弊屛覀兂磷碓诮逃虒W的路上,醉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生一起向閱讀“醉”深處遠行!

猜你喜歡
陶醉思維能力想象
快樂的想象
Task 1
培養思維能力
吹牛不交稅,作文共陶醉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云,令我陶醉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閱讀(中年級)(2006年4期)2006-04-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