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美好生活”重要論述基本精神的三維審視*

2022-12-29 21:24翔,亓
關鍵詞: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生活

張 翔,亓 光

(中國礦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從古至今,“美好生活”一直是彌久而時新的話題,作為一種確定性的理想和目標,“美好生活”是理想引導現實和現實趨向理想的統一?!懊篮蒙睢奔仁侨祟惿姘l展的理想生活方式,又是人類持之以恒不斷奮斗的理想生活目標,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從未停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立足于人民的現實境遇,從“人民”與“生活”的內在邏輯關系出發,在多個場合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講話,詮釋了美好生活的理論內蘊與實踐價值。

一、習近平關于“美好生活”重要論述的基本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站在全新的歷史方位,以“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為目標,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講話,詮釋了美好生活的基本精神。習近平強調的“美好生活”是以人民的現實生活為依據,以人民的需要性為總體框架,引導人民用自覺的勞動方式把理想生活變為現實生活。創造美好生活要厘清人與生活的內在關系,在多元統一的生活中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本質上來說,生活是一種實踐活動,是人有意識地、能動地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過程?!懊篮蒙睢弊鳛槿祟愄囟ǖ拇嬖诜绞?是以現實的人為主體,依據人自身的特性和發展規律,所形成的符合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生存狀態。

(一) 人的需要支撐著美好生活的總體框架

一般而言,人類社會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表現為人從對人的依賴到對物的依賴再到人的自由個性的生成,逐步豐富著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多維性決定了創造美好生活是多向度并存與發展的過程。習近平的美好生活理念繼承發展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3]139人的需要是人的社會性存在的確證,決定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需要與被需要。人、社會、自然之間也因人的需要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關系,彼此依賴,共生共存。人的需要也決定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全面性,生活本就是各個要素的有機集合,人的生活離不開自然條件的存在:陽光、空氣、土壤等;離不開物質條件的存在:衣、食、住、行等;也離不開精神需要:文化、藝術、科學等。人的自身需要是文明的政治形態、健康的經濟發展、優秀的文化傳承、持續的社會發展以及美麗的生態環境等在內的綜合需要。簡而言之,人的需要是一種動態的和持續的發展過程,這就要求創造的美好生活要豐富和全面。

(二) 自覺的勞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本質力量

美好生活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白非竺篮玫纳?,是永恒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盵4]96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永不停歇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一個永恒的價值目標,也是一個動態的奮斗過程。美好生活的實現離不開人的創造,所以,要從人的實踐活動(自覺勞動)出發來理解美好生活,既要承認美好生活的客觀物質性,也要看到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美好生活的動態性和持續性,只有靠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習近平關于“美好生活”重要論述的基本精神是對馬克思勞動觀的堅持和繼承,人為了能夠生存與發展必須要通過勞動創造物質,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生存條件才能自由地享受美好生活。勞動是現實的人通過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進行的社會實踐。人在勞動中創造了物質財富,在實現自我中實現自我超越。

美好生活是一種價值目標。美好生活的實現離不開勞動人民的創造。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5]19。任何美好事物都不會憑空而出,必須通過勞動才能獲得。生活本身就是實踐,勞動是最重要的實踐,是人的感性活動,是能動性與受動性、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創造新的生活,通過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從而豐富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正如習近平所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照務`國,實干興邦?!盵6]13所以,我們應該把勞動與創造美好生活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緊聯系起來,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豐富美好生活的時代內涵。

(三) 多元統一的關系是構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

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139,美好生活應該包括美好個人生活與美好社會生活兩個部分。一方面,對于美好生活的主體(現實的人)來講,人的生存具有個體性的特征,但人并不是抽象的獨立于社會之外的個體,而是作為社會存在的具有社會屬性的個體,所以真正的美好生活是美好個人生活和美好社會生活的統一,個人的美好生活是社會的美好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個人的美好生活是私人領域的美好生活,具有偏好性和主觀性,人的個性不同,在面對事物時的認知與選擇就不同,對美好生活的界定與追求也就不同,所以美好個人生活是以人自身為前提的,具有個體差異性。另一方面,社會的美好生活是社會領域的美好生活,美好社會生活是以社會存在為前提,兼具共識性和統一性,能夠得到全體社會成員的廣泛認同,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全體社會成員所追求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近年來,美好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戰略與目標,它既是一種目標,也是一種舉措,不斷推動著個人的全面發展,又會根據人的綜合性和全面性推動美好社會生活的整體生成。

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革持續助推美好生活的實現。這促使人的理念更新、素質提升與精神豐富。人類之所以比動物高級,就在于人除了有生命存在,還擁有社會存在和精神存在,所以人的全面性決定了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叭嗣衩篮蒙钚枰找鎻V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盵1]11人民對于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共同構成了對美好生活的基本訴求,涉及到物質、社會、政治和精神等多個層面。在這里,物質層面是人的基本性層面,社會層面和政治層面是人的發展性層面,而精神層面是人的超越性層面,人的生活在“基本性層面—發展性層面—超越性層面”的演變中呈現出一個完整的躍遷過程。在物質世界中,人通過勞動創造著物質生活,勞動不僅是一種生存手段,更是一種生活目的,通過勞動,人得到了生產資料,同時也獲得了自身存在的價值,人在勞動中不斷充實著自己,同時推動著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對此,習近平指出:“物質文明的發展會對精神文明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精神文明的發展又會成為物質文明建設的動力,尤其是經濟的多元化會帶來文化生活的多樣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設好,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盵7]95

二、共享發展:理解美好生活基本精神的理念維度

共創美好生活是新時代的新理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求索過程已成為了社會生活常態化的共識,人的全面性反映了美好生活的多元性,決定著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在這里,“共享發展”是應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最好方式,也是更高的生活理念,所以要以“共享發展”為前提,鋪設美好生活的理念維度。

(一) 共享發展是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

“共同享有,共同發展”是美好生活的期許,也是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共享發展是美好生活理想方式的呈現,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美好生活的本質內涵。作為新發展理念,共享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著獨特的時代引領作用,要在發展中共享,也要在共享中發展。共享發展不僅給美好生活指明了前進方向,而且也是美好生活得以實現的前提。共享發展是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美好生活是全體人民的美好。馬克思認為:“人是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為個體,成為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同樣,人也是總體,是觀念的總體,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會的自為的主體存在?!盵8]81人既是個體的存在,也是總體的存在,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是相互統一的。作為個體的人而言,是特殊的生命存在形式,人受生存條件、家庭背景、教育資源等因素影響而形成了思想各異的個體,他們以自我生存為主導,以實現美好個人生活為追求;作為總體的人而言,更加突出“整體性”,具有共同體的特征,以實現美好社會生活為追求。

請登錄本刊網站(http://lydk.bisu.edu.cn)進行在線投稿。在系統中注冊時,請寫清楚詳細的姓名、所在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手機號)、E-mail等個人信息。

共享發展理念與創造美好生活在本質上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思想,“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人民群眾不僅是美好生活的締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獲得者。人民群眾作為國家和社會真正的主人,社會發展所創造的價值財富皆來自人民,也皆由人民共享,這正是美好生活的真正訴求。另一方面,要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保障全體社會成員享有公平的權利,要在醫療、教育、就業等公共服務中享有同等權利。要全力保證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機會公平,讓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共同享有、共同發展。習近平強調:“不論處在什么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盵10]29美好生活需要以公平的制度為支撐,只有制度公平,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公平正義不僅保障了個人生存的基本權利,也是實現個人美好生活的基礎。

(二) 共享發展是美好生活的實踐先導

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盵3]135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現實的人通過有意識的實踐活動創造著社會財富,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都是人作為美好生活的主體所創造的價值,應當為全體人民所共享,共享發展不僅是全民共享,還是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結果,二者是有機統一的。從社會發展與美好生活的本質上來講,共享發展所提倡的與美好生活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享有、人人樂得其所,共建共享就是勞動與收獲的關系,勞動與收獲是成正比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他們在創造勞動財富中收獲共同價值。

“國家建設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國家發展過程也是全體人民共享成果的過程?!盵11]7共建共享就是讓人民在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同時也能共享勞動創造出的果實。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才是社會發展的目標,資本家追逐利益,將勞動者視為創造財富的工具,以此形成了工人依附于資本家的關系,從而操控工人進行生產,工人在生產中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是一種異己的存在物,是不屬于他自己而屬于資本家的,這就導致了工人貧困與資本家富有相對立的局面,所以,工人(勞動者)創造的物質財富越多,資本家就越富有,工人(勞動者)只是為了生存而活著,淪為了“單向度的人”,失衡的雇傭關系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追求利益必須剝削工人,工人為了維持生存只能被金錢和權力所操控。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人參與、人人體驗,繼而人人獲得、人人幸福。因此,美好生活是一塊蛋糕,既要做大,又要做圓。共享發展的實現必須依靠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至少應具備勤勞勇敢、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品質。

(三) 共享發展是美好生活的衡量標準

美好生活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依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努力奮斗。美好生活的標準不能僅靠發達的經濟或合理的政治制度亦或先進的文化等單一的、定型化的標準去衡量,而是要以共享發展為衡量標準。共享發展的實質在于一切發展都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所取得的成果也要惠及全體人民,這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本質特征?!豆伯a黨宣言》明確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3]422通過對現代性的反省,經典作家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成就與弊端,并且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提出了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美好生活的標準,即“人道主義與自然主義的統一”“個人的全面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而實現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共享發展”為基礎的。

共享發展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徑。習近平指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盵12]200共享發展理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漸進共享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衡量美好生活的標準,全民共享的本質在于全體人民共同享有,這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核心目標;全面共享的關鍵在于全面性,表明了共享所涉及的范圍不只是一個部分、一個領域,而是統一的整體,這就決定了實現美好生活是全方位的,所以全面共享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根本導向;共建共享是有序地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即“先建后享”,實際上反映了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戰略舉措;美好生活一定是隨著歷史發展與時代變遷而不斷完善的,漸進共享作為實現美好生活的過程性體現,是美好生活的關鍵環節?!叭窆蚕?、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解決了共享發展在主體、目標、方法、環節等方面的問題,從而推進了美好生活的實現。

三、共同富裕:理解美好生活基本精神的目標維度

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目標。一直以來,人民的需要構成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而共同富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關鍵,無論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怎樣調整和變化,始終不變的是“社會大同、共同富?!?,并將此種目標轉變為現實。

(一) 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量”與“質”的統一

毋庸置疑,全面小康社會是共同富裕的階段性成果,共同富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關鍵一環,生活是否美好的前提就是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否富足,共同富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共同富裕具有全面性和持續性,它是美好生活“量”與“質”的統一。美好生活的“量”是指物質生活,而“質”是指精神生活,美好生活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在物質生活中,要重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要在解放生產力過程中發展生產關系,通過變革生產關系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為共同富裕創造物質財富。在精神生活中,要重視人民的內在精神生活,一方面,通過理想信念、價值認同、道德情操等方面培育人的精神內涵,另一方面,通過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提升人的精神力量。一般而言,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一同構成了人的現實生活,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而精神生活又反作用于物質生活。所以,人類只有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上達到共同“富?!?,才能更好地實現美好生活。與此同時,美好生活的“量”也指全體人民的數量,“質”也指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共同富裕不僅是全面富裕,更是全民富裕,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從人民貧困到人民小康再到人民富裕,始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正如習近平所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盵13]424實現美好生活要以全體人民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只有人民才有資格評判美好生活的“質”,所以要全面提高醫療、衛生、就業、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務方面的保障,要讓人民的生活保質保量。要堅持民生建設不懈怠,將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要。

(二) 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個體”與“總體”的協調

共同富裕是一場持久戰。既要持續不斷地“與貧困作斗爭”,鞏固好脫貧攻堅的現有成果,又要把取得的成果與中國式現代化戰略相銜接,協同推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美好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必須協調好個體與總體的關系,平衡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只有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最終才能實現美好生活。貧困是美好生活的天敵,共同富裕是以消滅貧困為前提的。社會生產是實現物質富裕的前提條件,馬克思強調,“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14]786,富裕不是單個人的富裕,也不是一些人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群眾的富裕。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個體與總體的協調,美好生活的個體是現實的人,總體是全體人民群眾,要兼顧好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精準扶貧方略就是讓人民擺脫貧困最好的良方,要精準定位到哪些人貧困,哪個人貧困,要深入了解為什么會貧困,從而利用精準的扶貧政策去改變現狀。脫貧不是數字脫貧,確保真正脫貧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從貧困的實際出發,準確定位貧困人口和貧困數量,根據導致貧困的原因和程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利用好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這“五個一批” 的示范性減貧工程,也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統籌個體與總體的關系,全方位提升脫貧工作的質量,以最優化的方案發展當地優勢產業,逐步從輸血變為造血,建立長效的脫貧機制,堅決杜絕返貧現象的發生,加大社會保障措施,精準扶貧,實現共同富裕。

(三) 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城鄉”與“區域”的統籌

共同富裕的全面性,要求實現美好生活要有整體性安排。生存空間上的差異性直接影響著人的全面發展,如沿海與內陸、城市與鄉村、發達地區與發展中地區等,對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一定程度上,人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空間會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解決因人民在生存空間和生活環境的差異而導致的貧困問題,因地制宜地統籌城鄉與區域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與此同時,“我們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思考設計共享政策”[15]97,避免因生存環境與生活空間差異帶給人民的不平等,讓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沿海與內陸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資源的稟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沿海與內陸地區,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實現美好生活就需要整合資源,優化產業,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達到可持續性發展。城市與鄉村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戰略要以長遠利益為根本,以城市的發展帶動鄉村的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城市與鄉村之間也要雙向互動,形成互聯互通的發展格局。由于城市與鄉村的發展職能不同,所以承擔的責任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方式也就不同,城市的發展要以全面性、可持續性與創新性為發展原則,鄉村要注重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與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好政策與資源,實現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并不是城鄉同步富裕、區域平均富裕,而是先富與后富的協調統一。只有深入了解城鄉與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統籌城鄉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與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區域不同,經濟發展模式就不同,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自貿港建設等,經濟特區與自貿港的建設就是以其獨特的發展模式輻射到周邊地區,形成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格局,鑄就同心圓,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解美好生活基本精神的價值維度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理解美好生活基本精神獨具中國特點的價值要素。事實上,美好不分你我,生活不分國界,美好生活的實現不僅是“中國夢”,更是“世界夢”。建構美好生活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導向,統籌國家利益的同時要兼顧世界利益,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價值維度去審視,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美好生活格局。

第一,建構持久和平的世界。習近平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盵2]433人類生存與發展休戚與共,美好生活蘊含著全人類共同價值,實現美好生活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平是生存的基礎,持久和平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建構持久和平的世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從人類發展的既往經驗來看,摧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美好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發動戰爭,無論是對戰敗國還是戰勝國,戰爭是摧毀人類美好生活的暴力方式,所以要實現美好生活,就要建構持久和平的世界大環境,只有在這樣的世界和平環境中,各國才能生存與發展,人民才能建設美好生活。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國要遵守國際秩序,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摒棄冷戰思維,“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加強國家間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實現互利共贏。創造美好生活需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導向,以人類的共同利益為前提,以此來實現美好生活的長遠發展,各國既要承認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也要明白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同發展。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造人類美好生活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各國應以創造“美好生活”為共同目標,形成良性互動,攜手共造美好生活。

第二,建構普遍安全的世界?!皣野踩前舶疃▏闹匾?,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盵1]49安全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只有國家安全,人民才能幸福,所以美好生活的實現離不開普遍安全的世界環境,建構普遍安全的世界是實現世界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當今世界,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正在與日俱增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公共衛生安全風險越發明顯,所以要建構普遍安全的世界,就需要世界各國的密切配合與相互支持。當前世界面臨著各種形式的安全問題,而以保護“人民生命”為原則是每個國家維護安全的核心要義,各個國家要想長久發展,就必須遵循國際秩序,也要通過共同商討、共同合作化解公共安全危機。無論是傳統安全問題還是非傳統安全問題,各國都需要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來協調解決問題。習近平指出:“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最終會貽害自己?!盵16]要加強合作,以共同商討的方式解決問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在受到敵人外侵或者面臨安全問題的時候,都不能獨善其身,也不能靠蠻力解決,要嚴格按照國際法有關規定,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用磋商與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沖突。各國要一同協商,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推動國際安全事業的發展,才能為美好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建構共同繁榮的世界?!叭祟惷\共同體”意味著既要共生,也要共存,堅持多方合作共同發展,建構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實現美好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繁榮與發展需要各國在尋求各自利益的同時,必須兼顧共同利益。共同繁榮的前提是共同發展,共同發展需要以人類共同價值為目標通力合作,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加強溝通與協作,擴大各國、各區域、各領域的廣泛合作,營造互利共贏的局面;同時,各國也要繼續加強企業間的貿易合作,堅決消滅貿易壁壘,將世界市場做大做強。歷史證明,“中國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同各國各地區建立并發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利益共同體,推動實現全人類共同利益,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17]18。無論是時代變革還是社會發展,共同富裕是歷史大勢,也是世界發展的基本目標。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爭論中,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繁榮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

第四,建構開放包容的世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但卻有著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共同目標,其承載著“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有利于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各國在發展中不能固步自封,采取閉門造車的方式,而是要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中,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求同存異、開放包容的態度迎接挑戰。生活的本質就是人的實踐活動,不同的實踐活動催生了多元化的人類文明,而這些文明則是社會永續發展的基礎。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互鑒是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思想保證,它們成為了人類不可或缺的文明支柱,必須兼容并蓄。文化作為美好生活呈現的載體,是在多元世界形成的價值內核,通過不同文化的傳播賦予生活不同的內涵,只有在開放包容的世界中,美好生活才不會被定型和同化。各國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要破除隔閡與對立,真正攜手同行,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第五,建構清潔美麗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地球,實現美好生活就需要全人類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人類之所以可以生存和延續,就在于自然界為我們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天然養料。因此,保證人與自然共生共存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當今世界存在著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面對這些現實挑戰,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面向未來,保護地球這一共有家園。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過去各國在物質生產方面是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的,無節制的開采、非環保的生產、浪費資源等行為都給自然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國際社會應重視能源與資源方面的問題,同時各國、各區域間應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加強合作,走綠色、清潔、共享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世界各國的發展應充分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的因素,不能只重視本國利益而忽視共同的生態環境,也不能只顧及眼前經濟利益而忽視自然環境保護。在生態環境面前,各國平等,各國人民平等,要學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要將發展眼光放長遠;同時,各國要通力配合,切實加強合作,全面達成共識,真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共建美麗中國與美麗世界。

五、結語

實現美好生活,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必須要植根于新時代這一歷史發展方位。習近平關于“美好生活”重要論述基本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砥礪前行追求更好生活目標的深刻體現,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美好生活觀的創新發展。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18]11。創造美好生活必須有堅定理想生活的信念,實現美好生活已然成為了黨和人民的奮斗目標,只要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勇于探索、不斷前進,一定會早日實現美好生活。

猜你喜歡
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生活
共同富裕的中國模式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精明夫妻賣北京房子欲半生無憂,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場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