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育新機,信心鑄未來

2023-01-03 10:24趙爽
中國服飾 2022年12期
關鍵詞:服裝時尚發展

文 | 趙爽

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大變革時代,容得下偉大的夢想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服裝產業發展將不可避免地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與挑戰。

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處于什么樣的時代?我們面臨怎樣的機遇?我們擁有怎樣的信心?我們將譜寫怎樣的未來?相信是每一位服裝人發出的產業時代之問。

10月25—26日,由中國服裝協會、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委員會、江蘇省服裝協會協辦的以“時代育新機 信心鑄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服裝大會在江蘇盛澤盛大舉行,大會包括中國服裝協會七屆八次常務理事會擴大會議、第十一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2022年中國服裝大會開幕式、2022年中國服裝大會主題會議暨中國服裝協會七屆五次理事會等系列活動,通過主題報告、未來論壇、盛澤時刻、時代對話、平行論壇、企業參觀等豐富的內容與形式,與中國服裝人共同探尋新時代產業發展的全新路徑,迎接產業發展新的機遇與未來。

此次服裝大會期間,1場主題會議、6場平行會議齊聚行業內外精英“智腦”,不間斷奉獻思想盛宴,多角度、深層次探討新時代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搶抓未來的機遇與機會。

從變中尋機到堅定信念

“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大變革時代,容得下偉大的夢想?!敝袊徔椆I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談道,雖然今年以來行業發展面對著困難與壓力,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市場化產業的韌性、活力與力量。面對困難及壓力,行業內相關企業及品牌積極研究消費、市場的新變化,加快數字化轉型和調整創新,把疫情作為一種磨煉與鍛造,作為打造百年企業的重要一課,體現了一如既往開拓、創新、奮進的產業特質和精神風貌。

2021年,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9974.6億元,同比增長14.2%,兩年平均增長2.4%。從數據可見,中國服裝產業實現了“十四五”的良好開局,在產業升級、文化創造、綠色創新等全球市場、各個細分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良好的發展潛力和鮮活的時代張力。

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從全球看,“數智新機”構建發展新動能、“文化新機”構建時尚新主張、“雙碳新機”構建價值新賽道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力爭到2035年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的奮斗基點。

當下,“雙循環”“碳中和”“元宇宙”“新消費”等關鍵詞形成歷史性的交匯,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大的確定性機遇,注入著無限的創造性活力。陳大鵬會長指出,數字化與綠色化的雙向賦能,激發著巨大的產業變革動力和內容生產空間。太多的場景等待挖掘,無窮的用戶體驗需要迭代,不斷打開著歷史性的市場和多元的價值增量。

>>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新征程,服裝產業的強國建設也必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中國服裝產業也要實現強國建設的新跨越,成為世界服裝科技進步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創新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也就是成為對全球時尚產業發展有推動、有創造、有貢獻的時尚強國。

在新發展時期,產業要圍繞建設世界時尚強國的產業愿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轉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數字經濟時代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持續提升產業的科技創新力、文化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打造世界級企業、世界級品牌和世界級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產業的軟實力,構筑時尚強國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時尚話語權。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在當前全球性的人工智能熱潮之中,如何正確地認清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如何科學地認識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的關系,如何有效地抓住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新技術突破之時機,創新產業升級和社會變革的方式,是一個十分重大且集哲學、科學、技術等一體的綜合社會性課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

根據新華社和賽迪顧問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價值預計將超過1 000億元。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強調,人工智能的目的雖然是減少人力的使用,但它終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信息物理社會系統(CPSS)則是智慧企業的核心,將通過智能化的人機交互方式實現人員組織和物理實體系統的有機結合,未來的智能機器,也將是基于信息物理社會系統的平行機。

在服裝產業內部,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新模式的創新正以簇群化、融合化的方式加速涌現,深刻改變著產業生態。

2021年,紡織服裝行業兩化融合整體發展水平達到56.6,較“十三五”初期的47.8提升了18.4%,行業兩化融合建設進入“1到N”的發展新階段,實現了在研發設計、生產運行、檢測監測、倉儲物流、運營管理等關鍵環節的巨大變革。

我們可以看到,福建石獅的服裝企業實施“機器換工”,當地政府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并以卡賓服飾、鵬泰服飾等數字化改造示范項目為引領,大力推廣建設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近三年間累計投入技改資金年均增長18.5%;中國童裝名鎮湖州市織里鎮,通過“童裝產業大腦”建設,開發“一鍵設計、一鍵用工、一鍵智造、一鍵團購、一鍵金融”五大功能模塊,打破數據壁壘,實現資源互補和產能高效利用;雅戈爾開展“5G+數字孿生”項目建設,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在地理信息、物理信息、運行邏輯上1∶1虛擬還原雅戈爾西服工廠,實現了生產單元模擬場景的應用。

同時隨著數字孿生、數字原生、虛實共生等先進技術的數字潛力釋放,“5G+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數字化技術應用成為行業數智發展的重點方向。

從時尚跟隨到時尚引領

時代潮起潮落,熱點此起彼伏。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元宇宙”正在開啟,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表示,“元宇宙”是實現高質量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新平臺、新路徑與新境界,“新國潮”是文化自信的最新展示,“穿”越時空的“國潮”造就了百億市場,而“元宇宙”與“新國潮”融合時代的服裝將帶來“超時尚浪潮”。

“國潮”的強勢崛起讓我們看到,在紡織服裝行業除了科技進步和中國制造的升級,我們產業的發展也得益于國人對于文化的尊重也認知、設計的融通與應用。

從綾羅綢緞、紡染織繡到絲帛錦絹,從新旗袍、新漢服到新中式……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浩瀚文化遺產,以其不同的時代質感和風韻輪廓,在新時尚的新語境下,得到新的解碼、闡釋和轉譯。中國服裝品牌以中華文化為設計靈感,從穿著體驗、穿著美學、穿著場景等方面進入日常生活,形成了豐富多元的風格表達和價值體系,迎來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的全面復興。

《2022年中國新漢服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漢服消費者規模在2021年已達到1 021萬人,同比增長14.4%。2021年我國漢服市場規模為105億元,漢服已成長為頗具規模的消費分支,逐步構建起中華優秀文化當代化表達及中國時尚文化態度和主張。

在迪奧事件發生后,漢服品牌十三余專門拍了名為《馬面裙,穿了才是我們的》的短片表態。品牌認為馬面裙首先應該作為一條漂亮、好穿的裙子被更多人穿上,從而讓傳統文化得到發揚。

短片里,穿著馬面裙,有著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女孩們從各個方向走來,匯成一支隊伍,異口同聲地說:“你穿上它,不僅是因為它的文化和歷史。你穿上它,因為它是一條好看、好穿的裙子。因為你今天的穿搭,恰好需要這條裙子?!?/p>

通過不斷改良,跟上現代社會的節奏,這便是這波漢服熱中,馬面裙能成為“頂流”的原因之一。

從休閑、街頭、嘻哈的潮流選擇,到如今盛行的漢服、山系等更強調文化內涵和生活感的穿搭風格,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呈現生活化、圈層化、共情化。

素白服飾創始人、董事長馬乖表示,素白服飾不以年齡及服裝穿著場合或功能性去劃分消費者,品牌消費者的復購率高達90%以上,在消費過程中,他們甚至可以說是伴隨了品牌的成長。

>>以“新消費孕育多元化品牌機遇”為主題的時代對話

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借助“屋頂經濟”“交互式直播”“策展型零售”等新商業模式,打造概念店、快閃店、交互藝術裝置等潮流圣地,積極呼應當下潮流藝術、傳統美學、先鋒文學、社會熱點等新青年關注議題,走向年輕消費者,創新文化新敘事,挖掘消費新場景。

“品牌也可以做大,怎么做好才是關鍵?!盜NXX聯合創始人鐵手坦言,當下時尚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面對審美逐漸提高的消費者,品牌應時刻洞察市場需求,堅持品牌的價值思考。因為無論時代和消費市場如何變化,消費者對美好未來及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不會變。

從低碳轉型到綠色發展

科技的變革和時尚的顛覆在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中不可或缺,但當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的發展共識,綠色消費成為一種新的風尚,紡織服裝產業也應該深度探尋環保與時尚之間的平衡與新意。

有數據顯示,“可持續時尚”的市場規模正以每年同比增長10%的速度穩步發展,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持續時尚市場將達到100億美元?!督獯a中國“Z世代”的可持續消費觀》白皮書顯示,70%的“Z世代”認為,時尚行業的可持續行為主要依賴“設計師們推出環保材料”,73%的消費者支持用可回收原材料制作運動服飾。

消費者對可持續時尚的認知和需求不斷上升,從綠色服裝、生物服裝到未來服裝,從舊衣回收、零碳商店到生態裝置藝術展,以使用新材料、革新工藝、運用新科技等方法為主的綠色產品和綠色體驗不斷升級,成為引領可持續消費的重要力量。

“我們的氣候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未來就在我們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指出,當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處于人類歷史最高水平,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需要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全球碳行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中國“雙碳”政策與國際“碳中和”“碳達峰”進程息息相關。在國際競爭中,中國不能放慢綠色轉型步伐,也不能失去“雙碳”信心,尤其是在國際動態對全球“碳中和”進程造成一定沖擊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更需要保持定力。服裝產業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與民生產業,更需要以“十四五”規劃為指引,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進行綠色發展轉型。

“新故相推舒畫卷,丹青妙手向翠峰”。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新征程,服裝產業的強國建設也必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要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在中國服裝產業的技術創新、文化表達和生態構建中織就新霓裳,續寫新輝煌,以涵蓋乾坤的產業氣魄,與時俱進的產業智慧,逢山開路的產業勇氣,為建立美麗的、豐饒的、中國式的現代穿衣風尚,做出偉大的時代貢獻!

猜你喜歡
服裝時尚發展
讓人心碎的服裝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環保很時尚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只為寫作的慢時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