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2023-01-03 04:47李柏林
教育界·A 2022年31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應用研究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逐漸成為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的手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更新。但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還不夠充分,信息化教學仍有待改進。文章對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現狀展開探究,并針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期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應用研究

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出現,使得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許多改變,信息化教學技術在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便利的同時,也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具備將信息化教學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的技能,還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狀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使用不同的信息技術,確保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形成信息化學習意識,習慣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自主探究問題,在探索中追尋數學學習的廣度。

一、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現狀及其影響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現狀

研究表明,86.74%的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每天都會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13.26%的數學教師平均2到3天使用一次信息化教學技術,而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才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教師基本沒有[1]。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非常普遍。

筆者通過在執教學校訪談了解到,小學數學教師大多會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他們認為這樣方便自己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但也有數學教師認為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會分散學生對于數學課程內容本身的注意力,從而導致課堂效率降低。綜合來看,筆者所在學校的數學教師一般在新課導入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復習課中采用傳統的講解方式,以達到吸引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完成復習鞏固的綜合教學效果。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影響

信息化教學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改變,教師可以通過多功能屏幕開展教學,這既節約了數學教師的課堂板書時間,也讓教師免受粉筆粉塵的困擾。教師還能使用多功能屏幕呈現更加豐富的知識,小學生能夠以更快、更方便的方式接觸和了解數學信息。與此同時,信息化教學技術使從前繁雜難解的知識能夠以趣味性圖表的方式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這有利于學生構建出完整全面的數學知識框架[2]。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的環節

(一)情境導入

在情境導入環節,數學教師不能一味傳授課本內容,而應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講授教學內容,并適當引入趣味性圖片和視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筆者觀摩所在學校優秀數學教師的課堂發現,Z教師執教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分數加減法”一課時,運用的多媒體情景導入教學方式新穎有趣,值得學習。Z教師通過小熊分月餅的視頻,讓學生回憶起三年級上冊學過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并逐漸引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知識點,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點的同時更好地接受新知識。而且,Z教師采用了學生喜歡的《熊出沒》動畫片角色熊大和熊二的對話作為導入,學生及時進入了聽課狀態,注意力較為集中。

(二)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提問和思考是關鍵。在設計探究新知環節前,數學教師應首先研讀教材,思考在哪些環節需要設置什么樣的問題,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理解教材,讓學生完成自己的思考。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技術將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和教學內容整合到一起,讓學生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完成探究學習[3]。

(三)練習鞏固

數學教師將新的知識點講授完后,通常會布置練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這種練習既能檢測學生的新知識掌握程度,也能讓學生趁熱打鐵進一步鞏固認知,為接下來的深化做準備。在這一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數學小游戲,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練習題的印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設計“袋鼠跳”的小游戲,讓學生觀察袋鼠的圖片,根據袋鼠站立的不同方位,找到符合題目要求的那一只。教師還可以設置游戲時間和次數限制,超出限制即為闖關失敗,由此提高練習題的難度和趣味性,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做題速度。

(四)總結評價

總價評價可分為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和師生評價,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也可以輔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信息化教學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舒適的表達環境,一方面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調整教學動態。

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在網站上發帖總結上節課所講授的知識點,并進行趣味化展示,鼓勵學生課后參與回帖,講述自己的所學、所得或疑惑之處,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加強雙方互動,突破課堂時間限制,促使學生主動回顧和反思,及時進行查缺補漏。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存在的問題

(一)技術類型單一,應用形式刻板

視頻展臺和多媒體設備是小學數學教師最常用的兩種信息化教學工具,相關數據顯示,應用這兩項技術在小學課堂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教師分別占比98.46%和100%,在數學課堂中使用平板進行教學的教師比例為80.01%,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的教師比例為49.03%,而使用其他類型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則相對少很多,如小學數學教師對翻轉課堂、虛擬仿真教學等新型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使用非常少,只有在教學競賽、講座或者公開課中才會偶爾采用。與此同時,盡管教師都會使用多媒體設備,但許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時,只是將其當作播放PPT的工具,這樣的信息化教學只是對課件進行刻板講解,違背了信息化教學的初衷。由此可見,目前的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技術類型仍比較單一,不利于小學生的思維擴展和學習經驗積累。此外,筆者還發現,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缺乏備課設計和思考的現象,這同樣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教師作為主導,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相關統計顯示,小學數學教師每節課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時間在21到30分鐘之間;部分三、四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仍以教師講解演示為主,學生操作理解為輔。由此看來,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實際利用率總體較低,尤其是在復習課和練習課上,教師的主導現象依然顯著,對“復習導入”環節感興趣的小學生比例僅有21.24%,這也使得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筆者還發現,一些數學教師為了趕課程進度、節約課堂時間,會省去小組合作探究這一環節,這導致學生間合作交流的時間不夠,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法凸顯。

(三)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缺乏師生情感交流

筆者通過觀察得知,部分數學教師在傳授新知識時,很少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補充數學知識內容,只是為了完成教學進度而完全依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還有部分教師在復習課上,僅按照課本內容的順序對此前講授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樣的純粹知識內容講解很難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小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數學題目時,往往會有請教數學教師的想法,但是又因畏懼情緒不敢詢問。如果教師在復習課上不主動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互動,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會嚴重缺乏,這對小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4]。

四、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對策

(一)合理選擇信息化教學技術

一方面,數學教師應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所教內容類型,利用合理的方法備課,同時將信息化教學技術融入數學課堂,充分發揮其輔助作用。另一方面,數學教師應合理利用不同類型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將其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將數學題目和知識點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得以觀察具體的解題步驟,從而找到正確的規律,完成探究和反思。

例如,在筆者執教學校,有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的內容時,以西游記動畫片的片段作為導入素材,并通過孫悟空、沙和尚和豬八戒三徒弟救師傅的故事創設情境,這樣的導入環節生動、有趣,既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和教學內容相對契合,小學生會更加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愿意主動思考和探究。

(二)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輔助功能時,還需要豐富教學手段和優化教學內容的設計,避免完全依賴信息化教學技術,也不能對課本內容完全生搬硬套。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創造力豐富的階段,數學教師應在課堂上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互聯網的普及”一課時,有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實地調查作業,要求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就互聯網的普及問題進行實地走訪,并據此制作統計圖表。在任務完成后,學生需要走上講臺進行圖表內容和結論的講解。最后,教師還利用互聯網平臺發起優秀圖表的評比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5]。

(三)建立師生互動溝通橋梁

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應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從而拓展課本內容,使學生擁有更具趣味性和體驗感的數學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運用多樣化的信息教學技術豐富教學形式,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與生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并將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譬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條形統計圖”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統計班上學生最喜愛的水果,然后做出條形統計圖,在課堂上展示,并邀請學生上臺講述自己最喜愛的水果,這也會讓學生對這節課更加印象深刻。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深深改變了人們生活,也滲透到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與方法,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類型的信息化教學,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生活化拓展,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信息化教學技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高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建芳.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及反思[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7):27-28.

[2]吳水圣.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東西南北:教育,2016(14):35.

[3]李藝,朱彩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周立.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機: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教師,2018(08):93.

[5]鐘燕.小學數學探索式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策略[J].科學咨詢,2017(47):148.

作者簡介:李柏林(1981—),男,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興國鎮第四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應用研究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預習,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