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新品種克春121242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2023-01-04 08:32代麗婷邵立剛車京玉張起昌劉寧濤王志坤尹雪巍于倩倩劉紅軍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9期
關鍵詞:中熟春小麥整地

代麗婷 邵立剛 車京玉 馬 勇 張起昌 劉寧濤 王志坤 田 超 尹雪巍 于倩倩 劉紅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小麥的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小麥仍然是黑龍江省的主要糧食作物。黑龍江省位于中國北部,氣候冷涼,日照充足,適合春小麥的生長與發育,是我國春小麥的主產區。黑龍江省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勻,通常春季生長的前期干旱現象比較嚴重,中后期降雨又較多,并持續高溫,濕澇、倒伏和病害現象嚴重,在收獲時常發生落粒和穗發芽的情況,影響春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已經從解決溫飽上升到質量安全上,因此培育高產、穩產、優質、多抗的春小麥新品種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小麥育種團隊的主要育種目標。該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利用優異的種質資源,精心培育出優質、高產、中筋、多抗的春小麥新品種克春121242,該品種在2020年7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 選育經過

2006年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試驗地以沈-12為母本、以龍08-8906為父本,進行有性復合雜交,配置雜交組合得到F1代種子;2007-2012年在科研基地進行F1~F6代單株選擇;2012年在雜種F6代選種圃決選,品系代號為克春121242;2013-2014年在克山分院科研基地進行產量鑒定試驗;2015年進行7點異地鑒定試驗;2017-2018年連續2年參加黑龍江省中熟組小麥區域試驗;2019年參加黑龍江省中熟組小麥生產試驗;2020年7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審定編號:黑審麥20200003)。

2 特征特性

2.1 農藝性狀

克春121242屬中筋、中熟、春性品種,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為88 d左右。該品種幼苗直立健壯,葉片鮮綠色,株型收斂,株高95.6 cm左右。小穗數一般為12~17個,穗長方形、有芒、白殼,紅色角質粒、硬質,千粒重34.1 g左右。該品種分蘗力強、繁茂性好,成穗整齊,莖稈落黃好、韌性強,結實期耐濕,抗倒伏。

2.2 品質表現

2018-2019 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連續2年抽樣分析,蛋白質含量13.22%~15.46%,濕面筋含量31.4%~32.1%,穩定時間3.2~3.3 min,容重808~824 g/L,拉伸面積38 cm2,品質指標達到中筋小麥標準。

2.3 抗性

經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連續3年抗病接種鑒定,克春121242對小麥稈銹病的生理小種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現為免疫至高抗,中感赤霉病、根腐病,其他病害未見發生。

3 產量表現

該品種2013-2014年連續2年在克山分院科研基地進行的產量鑒定試驗中表現突出,每公頃平均產量6 936.8 kg,較對照品種龍麥26號增產24.4%,較對照克旱16號增產32.2%;2015年參加7點異地鑒定試驗,平均產量5 814.6 kg,較對照龍麥26號平均增產10.8%,較對照克旱16號增產1.8%;2017年參加黑龍江省小麥中熟B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4 993.8 kg,較對照品種克旱19號增產10.2%;2018年續試,平均產量為4 270.4 kg,較對照品種克旱19號平均增產10.5%,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4 632.1 kg,較對照品種克旱19號增產10.4%;2019年參加黑龍江省中熟組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 260.2 kg,較對照品種克旱19號增產9.6%。

4 栽培技術

4.1 種植區域

克春121242適宜在黑龍江省春麥區及相似生態區域種植。

4.2 精細整地

合理輪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和養分,增加地力,因此春小麥選地上茬口最好是大豆或玉米,選擇地勢平坦、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塊。根據東北春麥區氣候特點,需在秋季封凍之前,上茬作物收獲后進行秋整地,翌年春土壤化凍后即可開始春整地。根據秋澇必春澇,秋旱必春旱的規律,秋澇的年份整地應采取多翻、多松、少耙;秋旱的年份應少翻、少松、多耢,切忌濕整地和濕播種[1]。在整地過程中,翻耙結合,要做到深翻25 cm以上,把表面失去養分的土壤翻下去,未被破壞、營養充足的土壤翻上來,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通透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耙碎明暗坷垃,上松下實,不漏耕漏耙,耕地前粗平,耕后復平,底墑充足,整地質量達到“平、暄、細、碎、齊”的待播狀態。

4.3 合理施肥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重要養分。為了實現黑龍江省春小麥高產、優質的目標,要做到平衡施肥(N∶P∶K為1.2∶1∶0.5),配合適當比例的硫肥,總施肥量以225~255 kg/hm2較為適宜[2],2/3作為底肥于前一年秋季封凍之前施入,1/3為種肥于翌年春播種前施入,盡量做到深施肥,能有效防止肥料燒壞種苗,減少肥料的揮發,最大限度地提升肥料的效果,為春小麥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在小麥的抽穗期到灌漿期,為了補充營養,促進干物質的轉運和積累,增強植株抗性,提高產量和品質,可葉面噴施98%磷酸二氫鉀1.5 kg/hm2和尿素7.5 kg/hm2,一般每隔7~10 d噴肥1次。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條件,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決定肥料的種類及數量。

4.4 種子處理

生產上所用的小麥種子需用精選機分級選種,去除癟粒、破碎粒,一般要求種子發芽率在85%以上[3]。播種前晴天曬種2~3 d,提高發芽率,減少病蟲害。用戊唑·福美雙(福美雙含量4%、戊唑醇含量2%)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每100 kg種子使用該藥劑100~133 g適量兌水拌種,可以防治地下害蟲和小麥根腐病、黑穗病等。要選用粒大、飽滿、芽率高、無病蟲害的優良種子播種,要求種子純度在99%以上、凈度在98%以上。

4.5 播種

播種質量決定產量的高低,黑龍江省克拜地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3℃,此時土壤化凍約5 cm,達到播種狀態。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夠改善春小麥后期生長的光合作用,有利于開花到成熟階段的干物質積累與分配,防止早衰現象的發生,從而獲得較高產量,結合實踐經驗種植密度以650萬~700萬株/hm2為宜。播種方式為窄行條播,小麥行距為15 cm,播種深度以3~5 cm為宜,下籽、覆土要做到均勻一致,播后立即鎮壓保墑。

4.6 田間管理

春季播種后如遇干旱及時灌溉,保證出苗率。在小麥3葉期,為了抗旱保墑、健苗防倒,需要壓青苗1~2次。在4~5葉期及時進行化學除草,用藥量參照使用說明,避免用藥過量產生藥害,防治闊葉雜草(如鴨跖草、藜、鐵莧菜等)每公頃用10%苯磺隆150 g+72% 2,4-D異辛酯300~350 mL或75%寶收(闊葉散)15~30 g+72% 2,4-D異辛酯300~350 mL;防治禾本科雜草(如稗草、燕麥等)用10%驃馬乳油450~600 mL或用10%國產嘌呤750 mL。5~6葉期時可以每公頃噴施50%的矮壯素300 mL。拔節前為了防止小麥倒伏,可參照說明適量施用植物生長延緩劑,如遇干旱及時噴灌一次,確保產量與品質。對于病害要做到提前調查預報,及早防治,在小麥抽穗到揚花期常由于高溫多雨致使赤霉病大面積發生,可以用無人機每公頃葉面噴施50%多菌靈2 kg或48%氰烯·戊唑醇300~400 g,5~7 d后再噴1次即可達到防治的目的。

4.7 適時收獲

根據小麥的成熟情況及氣象條件,一般在7月末或8月初及時收獲。人工收割應在臘熟末期,機收應在完熟初期,保證損失率不得超過3%,破碎率不得超過1%,清潔率要在95%以上[4]。收獲期常出現連續降雨情況,穗發芽及霉變嚴重,因此要適時搶收,及時晾曬揚凈,確保品質,晾曬至籽粒水分低于13.5%時裝袋入庫,貯藏于通風干燥處,注意防潮及防止其他生物為害。

猜你喜歡
中熟春小麥整地
2022年“蒙陰杯”全國早中熟桃鑒評大賽在蒙陰成功舉行
早春小麥田間管理抓哪些
小議農業機械化整地技術
淺談農業機械整地技術的優勢及實施方法
簡析利用農業機械進行秋整地的技術
綠色農產品春小麥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克什克騰旗旱地優質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桂林中熟西蘭花新品種不同種植期比較試驗
翔安區中熟花椰菜新品種對比試驗
我省深松整地將實施精準補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