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荔冬棗生產環節提質增效關鍵技術

2023-01-06 22:35屈蓉蓉董絨葉李天菊宋憲虎
陜西林業科技 2022年1期
關鍵詞:棗農棗園冬棗

屈蓉蓉,董絨葉,李天菊 ,孫 丹,宋憲虎

(1.陜西省林業科技推廣與國際項目管理中心,西安 710082;2.大荔縣林業技術推廣站,陜西 大荔 715100)

大荔縣地處關中平原東部,境內黃、渭、洛三河交匯,春季氣溫回升快,晝夜溫差大,具有發展冬棗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冬棗的優生區,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棗鄉”“全國冬棗名縣”[1]。大荔冬棗個大、皮薄、核小、脆甜,深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大荔冬棗栽培面積2.8萬公頃,年產量可達50萬噸,占全國市場三分之一以上。然而,隨著山東、山西、河北、云南、新疆等地冬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壓力驟增,唯有通過科學化栽培、精細化管理以提高冬棗品質,在生產環節采用提質增效技術,才能使大荔冬棗在鮮食棗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當前仍有許多棗農過分追求高產,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化肥用量超標、設施栽植花期溫度過高、植物生長調節劑噴施過量、棗園留枝量過大、病蟲防治用藥頻繁、采摘成熟度偏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嚴重影響冬棗品質,減低產量,擾亂市場銷售價格。因此,本文就大荔冬棗如何在生產環節提質增效,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1 科學建園

冬棗建園立地條件要求海拔329~533 m,平均日照時數2 385 h,年平均溫度13 ℃以上,年降水量320~514 mm;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不超過3 m,土壤pH值6.8~8.5、含鹽量不超過0.3%[2]。應選用優質酸棗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純正的 “沾化冬棗”或“大荔冬棗2號”等優良品種;選擇地徑0.6 cm以上、苗高60 cm以上、側根不少于4條、根長10 cm以上,且具有“兩證一簽” 的苗木建園。冬棗密植豐產園栽植株行距一般為1.0 m×3.0 m或1.5 m×2.0 m,長方形或品字形配置。若盛產期樹冠擴大,可采取隔一除一的間伐方法,變株行距為2.2 m×3.0 m或2.0 m×3.0 m。

2 土肥水管理

2.1 施肥

生產優質冬棗要求園地土壤有機質含量應達到1.5%以上,隨著有機質含量的提高,不但土壤微生物菌群數量呈上升趨勢,而且果實中的維生素含量也有所提高[3]。實際生產中,仍有許多棗農少施或不施有機肥,土壤有機質嚴重不足,板結嚴重,棗樹毛細根系不旺盛。秋冬季有機肥施入量與目標產量的比例應達到2∶1。按優質果品標準單產 22 500 kg·hm-2計算,每公頃棗園應施入有機肥45.00 t,有機肥可選用雞糞、羊糞、牛糞等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及油渣、生物菌肥、綠肥等,同時每公頃配施微生物菌肥1 200~1 440 kg,鐵肥30~60 kg,鉀、硼、鋅等微肥各15.0 kg[4]。

2.2 灌水

冬棗園澆水要與施肥相結合,水分管理除冬灌需大水漫灌外,其他需水期提倡采取滴灌、噴灌和溝灌等節水灌溉措施。

越冬水:秋施基肥后到上凍前全園漫灌,澆足封凍水。催芽水:萌芽前灌水,宜隔行灌溉或淺灌,適量補充平衡型肥料?;ㄆ谒豪倨诓捎玫喂嘧贩使嗨?,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促進花蕾分化,提高坐果率。促果水:落花后至生理落果前,結合追肥灌溉,適量小灌,促進果實膨大。熟前水:即將進入或開始進入白熟期滴灌,適量加入高鉀肥,促進著色,提高果實品質。

3 樹體培養

保持樹體通風透光是生產優質果品的基本要求。冬棗主要通過整形修剪使枝條分布合理,樹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保持平衡。樹形培養主要采用開心形和主干形。

3.1 開心形

無中央領導干,定干高度60~70 cm,培養3~4個主枝,每個主枝著生2~3個側枝,結果枝組以空間大小均勻分布在主、側枝上,此樹形易成形,光照好,便于管理,增產較快。

3.2 主干形

以中心干為主干,樹高2.0 m左右,全樹從距地面40~50 cm處向上培養二次枝15個左右,呈螺旋狀均勻排列,不分層、不重疊,以近似水平狀向外伸展,此樹形成形快,結果早,但光照相對較弱,需精細管理。6 a以上樹齡的棗園要注意更新結果枝組,做到邊結果邊更新,原則上一個老枝結果年限控制在4 a。

4 抹芽和摘心

棗樹萌芽后及時抹除枝條上多余的新生棗頭。摘心包括棗頭摘心和棗吊摘心,一棵樹可留2~4個二次枝適當輕摘心(棗頭摘心),用于擴大樹冠或更新衰老枝;棗吊摘心一般在12片葉子以上開始摘心,可節約營養,有利于開花坐果。

5 花期管理

5.1 溫度及通風管理

溫度是影響坐果的重要因素。近幾年,設施栽培是大荔冬棗的主要栽培模式,棗農為了冬棗提前上市,采用鋼架雙模棚、棉被棚、日光溫室(溫棚)等多種棚體結構進行保溫和升溫,不斷嘗試提升棚內溫度,促進棗樹早開花、早結果。但日間溫度過高會產生焦花;夜間溫度過高,棗樹呼吸作用增強,消耗白天積累的養分增多,使得花蕾吸收積累養分不足,后期出現蕾小、蕾弱、落蕾等不良現象。

為了能夠穩坐果,建議花蕾形成期溫度控制在晝溫(30±2)℃,夜溫(10±2 ℃);初花期至盛花期溫度控制在晝溫(33±2)℃,夜溫(13±2)℃。晝夜溫差控制在20 ℃,有利于花蕾的形成與發育。通風可調節棚內溫度、濕度及空氣成分,生產中要靈活掌握通風部位、通風口大小和通風時間。通風要早而及時,通風過大、過猛會造成落花,對邊行影響最為嚴重;通風不足易造成花蕾發霉,即便棚外溫度較低或陰雨天氣,也要確保適量通風。

5.2 肥水管理及激素使用

冬棗花期營養消耗大、對濕度要求高,受精需要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5],葉面噴水噴肥,能快速補充樹體營養并增加棗園濕度。在花開量30%左右時,于早晨9∶00 前或下午4∶00后,可選用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及0.3%硼、鎂等中微量元素肥進行噴施。因花期相對濕度低于40%會引起焦花,所以花期干旱時一定要注意噴水噴肥相結合?;ㄆ趪姵嗝顾厥潜WC冬棗正常坐果的必要措施,噴施時間應掌握在盛花期(棗吊開花5~8朵時),選用10~15 mg·L-1赤霉素加蕓苔素3 000倍液,且噴施后有3~5 d晴好天氣,坐果數量就能滿足生產需要;若遇降雨降溫,噴赤霉素7 d后坐果仍不明顯,可根據天氣情況再補噴第二次赤霉素加蕓苔素。

5.3 適時環剝(開甲)

冬棗花期環剝可阻斷養分向下運輸,使其集中供應樹體上部,促進花芽形成,減少落花落果,進而提高坐果率。但是,仍有許多棗農在環剝中存在環剝寬度不合理等問題。環剝過寬,甲口長期不愈合,樹體養分、水分得不到充分吸收、輸送而導致樹勢衰弱,葉片黃化,果實畸形嚴重,常有黑斑病發生,嚴重時整株死亡。環剝過窄,甲口愈合過早,易造成落花,需要二次開甲。環剝要看天、看樹、看花齡。

小樹不環剝或輕環割,樹齡3 a以上旺樹盛花初期(棗吊開花3~5朵時)環剝,正常樹也應在盛花期環剝。開甲前要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力爭做到開甲后3~5 d內無降雨降溫。要求主干環剝留1個輔養枝,主枝環剝留2~3個二次枝。環剝寬度應控制在環剝部位直徑的1/10~1/8,最寬不能超過1.0 cm,愈合時間控制在30~35 d為宜。環剝后可在甲口上下分別纏一圈粘蟲膠帶防甲口蟲,或者環剝后1周,每4~6 d對甲口噴一次25%滅幼脲800倍液防甲口蟲;環剝30 d后,愈合慢的傷口可以用50 mg·L-1赤霉素液和泥抹平甲口,再用塑料布包好,促進愈合。

6 疏枝疏吊疏果

疏枝疏吊疏果是保證樹體營養平衡,提高冬棗品質的有效措施。疏枝可使樹體枝條分布均勻,通風透光良好,果實糖度高、色澤好,依據樹體大小和棗園空間確定適宜的留枝量,保證棗園通風透光。棗吊數量一般控制在每個棗股2~3個,多余的疏除;疏果要求保留強樹每吊2~4個果,中庸樹每吊1~2個果,弱樹每吊1個果或者2~3個棗吊1個果,木質化棗吊可留果8~12個。一般保留棗吊中部的2~3個果形好、果個大的棗果,其余全部疏除。

7 科學防治病蟲害

目前,棗農在農藥使用中存在“多、亂、錯”現象,約50%的棗園每隔一周噴農藥1次,出現病蟲害的棗園更是盲目用藥,甚至每隔三天噴一次藥,最后造成葉片玻璃化(失去柔韌性),棗果局部藥害嚴重,果面有狗屎黃顏色。病蟲害防治,生長季節前期以防蟲為主、后期以防病為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做好清園工作,一是冬季刮老樹皮,清除棗園枯枝落葉、病蟲果、病蟲枝等,集中燒毀;上凍前用涂白劑行涂干,對保護樹體和消滅越冬病蟲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棗樹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樹體、地面全面噴到,具有殺菌殺蟲殺卵的綜合效用,能消滅大多數病菌和越冬害蟲及蟲卵;蟲害防治還提倡采用粘蟲膠、粘蟲板、殺蟲燈、性誘劑和保護與釋放天敵等無公害措施。病害一般由高溫高濕引起,雨水較多時應注意及時噴施多菌靈、戊唑醇、甲基硫菌靈、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殺菌劑預防炭疽病、棗銹病、褐斑病、霉污病、瘡痂病等病害發生。

8 嚴格控制采收期

鮮食冬棗采收期應在棗果脆熟期,此時果實含糖量較高,果肉脆甜,口感最佳,果皮底色呈黃白色,自梗洼、果肩開始逐漸著色,向陽面呈現點紅、片紅,外觀色度好。目前,許多棗農急于早上市趕高價,盲目采青,采摘的果品無口感,無賣相,無質量,影響了果實品質,擾亂了市場價格,同時也降低了棗園產量。今后應向群眾大力宣傳倡導適時采收,相關部門聯合加大巡查力度,杜絕青棗上市,維護好“大荔冬棗”金字招牌[6]。

猜你喜歡
棗農棗園冬棗
低產棗園如何改造
莆田巾幗架起棗農“連心橋”
冬棗深加工 延伸產業鏈
“圪蹴起”的紅棗,富起來的棗農
延安
“智耕?!敝讣狻胺N”冬棗
一種鋸齒狀冬棗采摘裝置
我總想起棗園巷(外一首)
論新鄭紅棗的產業化
我的冬棗賣了13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