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課教師的角色沖突與調適*

2023-01-08 11:13陸瑜瓊陳艷寧
智庫時代 2022年23期
關鍵詞:角色沖突專業課思政

陸瑜瓊 陳艷寧

(1.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職業技術學校;2.右江民族醫學院)

面對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對文化教育更加重視,并逐漸開始對專業課教師的角色價值提出了新要求。當前,由于這些老師扮演著眾多角色,其日益加重的角色沖突,給國內思政教育領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老師的角色沖突有著兩面性,它不僅能夠幫助老師很好的適應角色的需要,促進老師自身素養與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角色的沖突也會降低老師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影響到他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老師職業的穩定發展。因而,在新時代下,對于教育的改革要充分重視對老師角色沖突進行調適,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

一、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課教師角色沖突的有關表現

所謂的角色沖突是指老師在角色表演進程中,其角色內部以及角色之間所發生的沖突[1]。它一般有兩種表現方式:角色內沖突和角色間沖突。

(一)角色內沖突

1.角色期望值造成的心理憂慮

由于主體的不同,人們對老師角色的期望值有著一定的差異化,這容易使得老師對自己的角色產生負面情緒。

從整體環境上看,我國教育部曾在多個紅頭文件中對老師的角色進行清晰定位,對其關注度較高,尤其是對高校專業課教師的期望更高。教育部認為,高校專業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經常將專業知識與黨的理論和政策進行一定的串聯,將各種知識雜糅起來,更好的促進對學生的思政教育,而且這個效果不亞于專門的思政課,也不易引起學生的排斥情緒,可以進行更好的思政教育,指引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長成才。關于這一點,高等院校對專業課教師的宏觀角色期望與中央是始終一致的。

從微觀上細看,高校對于專業課教師的角色定位是,他們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名學者。不過,大部分高校專業課教師認為,自己的角色是教學與研究共存,兩者密不可分,而且關于思政教育內容本身不是自己的專業范疇。關于老師角色的自我形成,它主要受到社會的期望影響,尤其是現行政策的導向。比如,近幾年,高校在職稱評定上大多采用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定體系,這造成了很多老師為了成為專家學者,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降低自我要求,不去重視自身的教學水平,更不要說讓他們去提高一個非本專業的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2]。

同時,高校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思政融合工作成效有一定的滯后性,大多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專業課教師教學所獲得的成就感。另外,高校學生對專業課老師的期望也很矛盾。他們不僅希望自己的專業課老師能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高超的教學水平,幫助他們有效處理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遭遇的難題,還希望老師不要太較真,讓他們少進行那些政策理論的宣講以及考核要求,這讓老師經常陷入矛盾,心里憂慮。

2.理想角色與實踐角色的兩種差別

在當今世界,由于各種思潮相互碰撞,造成了思想文化領域較為復雜,為了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對思想意識領域能夠有所指導,我國將思政建設的重點放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這也讓高校專業課老師一并承擔著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不過,這種理想化的情景很難在實踐中完全展現出來,它們之間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

第一,角色的發展對專業課教師的全面素質有著更深層次的要求。不過,由于其自身素質趕不上角色變化發展的需要,且角色規范的領悟、內化以及角色扮演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導致實踐角色和理想角色兩者相差甚遠;

第二,較高政治地位與較低職業發展形成巨大反差。國家雖然給予了高校專業教師政策上支持和關懷,但在現實中,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仍被輕視,思政課老師的職業發展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更談不上專業課教師能自覺加強專業與思政融合了。目前,在各高校中,專業課教師的收入水平偏低,高級職稱較少且辦公條件一般,這與他的身份地位、自身能力等角色不完全相符,直接導致了專業課教師進行自我的否定,產生沖突[3]。

3.新角色與舊角色轉變時的痛楚

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往的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早已不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他們急需轉變角色,努力成為黨的理論知識的宣講者、政策的宣讀者以及學生健康靈魂的塑造者等等。但是,在新舊角色轉變過程中,他們很容易產生自我沖突。因為新角色的轉變,意味著他們必須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符合新角色的設定,但這也說明有些東西很難再有機會去獲得,比如職稱評定等。由此可見,新舊角色的轉變,是一種對高校專業課教師傳統角色的徹底顛覆。當這種前后矛盾角色夾擊,共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時,必然會給人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進而引發角色的沖突。

(二)角色間沖突

1.對教書育人與科研為先兩者的糾結

關于專業課教師的角色定位,國家要求其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強調搞好學術研究是為了更好的教書育人。由于角色明確的定位,這也就要求高校專業課教師必須有著高尚的師德,能夠不計名利,樂于奉獻,為國家的教書育人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其他老師相比,專業課教師在工作中要抽出大部分精力去進行“教書育人”工作,對于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要敢于貢獻自己的一些業余時間,明白高校老師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中,而不是當前部分高校所重視的課題、專著、獲獎等。

不過,面對社會的重重考驗,他們不得不認清現實。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不好進行量化處理等,這嚴重加大了對高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融合成果考核的難度,使得高校專業課教師很難獲得職業成就感。同時,高校在職稱評審、獎勵措施、進修機會等方面十分重視論文、專著等形式的學術成果,對教學的投入越多可能意味著在老師群體中評價越低。面對這兩者角色的艱難抉擇,給高校專業課教師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困惑,他們在“教書育人”與“科研為先”之間徘徊,其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2.兩種不同角色身份的掙扎

高校課程思政要求專業課教師作為黨的有關理論和政策的宣講者,在教育過程中,專業課教師應加強對育人職責的認知,將知識傳遞與價值觀引領充分融合,把立德樹人的目標融匯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主要是政治性,它代表著嚴肅性與紀律性。面對學生的質問與現實生活的考驗時,思政課老師要以身作則,把握正確方向。同時,專業老師也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的輔導者,他們之間一直處于一種良師益友的關系。在溝通交流中,這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以及角色之間的頻繁轉換經常給高校專業課教師無盡的困擾。

3.宣講者與學者兩種不同工作機制的疊加

高校課程思政是一項具有政治性、科學性以及知識性的綜合性研究。作為高校的專業課教師必須要始終信仰馬克思主義,而且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還得拿出一定的精力,對黨的相關理論和政策進行認真的學習,來方便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專業課程全國各高校有著共同的教材,教學的理論性和方向性,課程思政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時,高校專業課教師也是一名普通的學者,他們不希望有過多的約束,更愿意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學術發展目標和學術方向,崇尚自由、平等和獨立,“自由是學術和科學工作之首要的、永恒的要求”[4]。而在當前思政融合背景下,他們在追求自己學術研究、在開展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他們還得兼顧好對學生的思政教育,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身感疲憊,這兩種不同工作方式的交織、轉換常常使得老師陷入矛盾。

二、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課教師角色沖突的原因分析

(一)角色沖突的內在原因

高校專業課教師的角色沖突主要受限于老師知識特征的影響。老師的自我認知大多來源于教學實踐,其面臨的困惑也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顯露出來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要求專業課教師得具備較高的決策能力和獲得一定的決策權限。由于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未能掌握一定的決策權,因而不利于課程思政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由于工作比較繁忙,有時教師很難對自身的發展有清晰的專業角色定位。盡管專業課教師知道應試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心理發展,但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當前的社會現狀。雖然教師經常忙碌,但由于教學效果及反饋不明顯,許多人也對教師的工作產生了源源不斷的質疑和批評聲。他們的實踐知識被邊緣化,缺少了必要的社會地位,使得教師容易產生角色的沖突[5]。這種角色沖突給高校專業課教師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左右為難??傮w而言,角色沖突會影響到專業課教師的身心健康,會導致教學工作效率低下。想要解決這一突出問題,這需要多方面進行共同努力,單單指望教師自身的力量是很難改變的。

(二)角色沖突的外在原因

社會規范的不適應,導致了老師在進行角色定位時容易猶豫不決,從而發生角色沖突。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整個社會對老師期望太高。我們都知道,專業課教師的角色與其自身地位有著一定的聯系,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國歷史發展中,老師是一個具有多重身份的角色,他承受著太多的工作煩擾。新中國成立之前,他是舊文化的維護者,也是新文化的啟蒙者;新中國成立后,他是知識的傳播者和道德的示范者,也是學生心理困擾的治療者;自始至終,他是社會化的承擔者,也是社會化的承受者。由于各種期望疊加,再加上其角色的活動受生產力發展水平與政策等的約束,因而在當前思政融合背景下,老師的角色沖突將會表現得更加激烈[6]。

(2)來自當前教育環境的壓迫。高校專業課教師經常要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首先,高校非常重視思政課程,但由于目前不少學生對于思政課題不感興趣,他們對思政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再加上思政類知識點較為繁雜,不利于學生的記憶,因而學生在面對思政課考核時,他們很難獲得較為理想的成績,所以這部分學生內心對于思政課的教學是比較抗拒的,更不要說讓他們在其它的學科中再去學習了解思政話題。學生的排斥,直接影響到課程思政融合的學習效果,讓專業課教師會受到來自高校以及教育環境的壓迫,這給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傷害。

(3)對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育培訓的問題。雖然當前國家對課程思政有了具體要求,但教育系統對專業課教師關于課程思政方向的培訓工作還不夠完善,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絕大多數專業課教師所學的理論知識只是停留在口頭理解上,并沒有轉化為教師的實際經驗,對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是造成老師角色沖突的一個重點要素[7]。教師所倡導的理論和所使用的理論往往不同,前者是教師能意識到,且可以表達出來,但對教學實踐沒有產生直接影響;后者是其能夠對教學實踐產生影響但自身未必能夠意識到[8]。

三、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課教師角色沖突的調適

(一)社會要為教師營造寬松的環境

當前,只有進行適應的社會變革,不斷強化老師角色行為的自豪感,給老師角色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大環境,才能有效緩解老師角色的沖突。如果要強化老師角色調適,可以通過多渠道來引導人們正確看待老師角色的職能,培育出支持高校專業課教師職業高尚地位的良好社會環境,不能過于放大教師的作用,以及對教師產生較多的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角色期望。同時,也可以通過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報酬,正視教師所產生的價值,來緩解教師角色的沖突。

(二)學校要減輕教師的角色負擔

高校管理者要致力于為高校專業課教師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活動環境。面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不能隨意干涉教師的教學流程,讓教師有著教學的自主權,這十分有助于緩解不同角色帶來的沖突。另外,高校管理者要完善好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變革工作。通過不斷調整教師的角色關系,為教師的教學營造出一個極佳的教課氛圍。

(三)教師要提高角色適應能力

高校專業課教師要想緩解角色沖突,主要還是在于自己的努力。首先,專業課教師要加強自我角色認識;其次是對自己的多重身份進行合理分配,認真貫徹各角色應有的精神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抵制非本質角色行為的引誘[9]。當然,專業課教師也要重視自身心理的調適。只有自己踴躍的進行自我角色調適,才可以緩解角色帶來的心理沖突[10]。

猜你喜歡
角色沖突專業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中職《醫護英語》與專業課的結合教學探索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從社會學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沖突
小學德育新課程教師的角色解讀
微信在中職汽修專業課教學中的探索與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